
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物理情感.doc
3页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物理情感岳堡中学 雍彦斌摘 要:物理学习情感具有调动学生物理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能力的功能而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走进课堂,正显示着它无与伦比的优越性本文就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以多媒体为教学手段,培养物理学习情感阐述了几点个人实践心得文章关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情感的产生与变化,探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物理情感教育关键词:1、多媒体教学 2、物理兴趣 3、情感引言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发展要受着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学习的动机、情感、兴趣、意志与思维等其中,情感因素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学科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早已获得教育界人士的一致认同广大物理教师亦认识到:学生的物理学习情感不仅具有调动学生物理学习积极性的功能,而且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能力随着各地农村“班班通”工程的实施,如何利用多媒体实施物理情感教学成了摆在各地农村物理教师面前的新课题笔者在使用本校的多媒体设备过程中也作了一些粗浅的尝试,现简介如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好物理的重要保证运用多媒体声形并茂、生动有趣的特点,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爱学比如在初中物理的每一章节前都有引入新课的事例,并提出了本节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我们若平铺直叙的引入,学生兴趣不会很大,而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则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十五章第一节“电荷”时,利用多媒体放映备课光盘上的静电竖发,冬天在漆黑晚上脱毛衣时,放电等片断后,学生情绪渐趋兴奋,接着做静电除尘实验,并将整个过程投映到屏幕上,保证每个学生能清晰看到实验现象,通过一连串的现象再现和 实验演示,再加上逼真的视听感觉,充分地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电学的求知欲望,此时抓住时机提出“什么是摩擦起电?”,于是学生带着好奇与急切求知心情投入到电现象的学习探索中去又如在八年级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引入新课时,利用多媒体再现飞行员在空中抓子弹的动画,并闪现“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什么情况下我们也能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的字样,学生学习兴趣就会很高,心理上会产生一种不弄清原委不罢休的状态。
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学习兴趣被充分调起,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再如在八年级第八章第一节“压强”的教学中,压强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压强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他们很茫然在引入新课时,用多媒体展示在雪中艰难行走的步行者陷进雪中和愉快的滑雪者轻松前进的动画,学生定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入新课的目的成功达到像这样使用多媒体,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对将学的新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启迪了思维,开发了智力二、突破难点,保持兴趣 难点往往是关键性的知识点,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接受如果难点不突破,学生不仅不能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标,而且也会丧失学习信心,减少学习热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适时用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技术,强化感知,突破难点,这样可以弥补学生对感性材料不足的缺陷,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掌握难点,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在物理教学中,以下几种情况往往会对初中学生形成难点,可考虑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难点1、抽象的难于理解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由于概念抽象,须用动画把一些原来要靠想象的情景具体化、数字化、使学生一看就明白例如,电流的方向判断及大小计算在初中电学中是重点内容之一,但电流在导体中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对初中学生来说是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导致在电路分析和计算上经常出错,课本中虽然有许多幅相关插图,但却是静止的,不能让学生有电荷流动感觉。
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动态软件(FLash、3D)设计、制作出导线中正、负电荷流动的画面,这样把微观粒子夸张化,学生理解起来就不那么困难2、作用过程可见度小,作用时间短或长的物理过程可将这类过程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动画,将小的结构进行放大,短的时间延长如在《机械能及其转化》一节教学中,“想想做做”的第“3”题设计小实验来表现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可用木球打击弹簧片做实验该实验要得出“动能和弹性势能可相互转化”的结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使学生观察出弹簧片被打弯曲后又恢复打击木球的过程常规实物实验过程太快,学生不易观察出这个现象,这时若及时切入多媒体动画模拟实验,将运动的过程放慢,则难点就会迎刃而解3、不易表现的宏观或微观物体的运动情况这种情况无法直接用实验演示,只能利用多媒体设计动画来表现如在《核能》一节的教学中,可先采用多媒体技术切入原子弹爆炸、核电站发电的模拟动画,展示宏观现象在分析其物理过程和原理时,又及时切入核裂变的微观模拟动画,使学生理解链式反应这一现象这样就符合学生思维的渐进性,学生学得轻松,印象深刻,能较好的建构物理知识又如在《光的直线传播》一节的教学中,有分析日食和月食成因的内容,如果直接说这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学生疑惑,不能接受。
但你若采用多媒体动画模拟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学生能观察出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它就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地球上出现了阴影,就是日食由于模拟了具体的形象,学生看得明白,自然知识就会牢记不忘了以上这些知识单凭语言是不易讲清楚的,且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但采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就有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还可以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形象对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必然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保持很高的学习热情三、联系生活,升华兴趣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基于此理念,新课标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向学生介绍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但传统教学展示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多媒体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利用多媒体,可以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展示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在视听结合的情景中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认识到它的使用价值,从而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升华为热爱物理的情感。
如教学“物态变化”之前,播放一段生活中各种有关温度现象的录像,如测体温、气温以及雨、雪、雾、露、冰雹、白汽等现象(这些都是学生常见的,平时又不太注意的),再加上一段人工降雨、气象卫星等高科技的有关录像,拿到课堂上放,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这必然使学生从平静状态向活跃状态转化,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继续学习的强烈愿望在这师生心领神会的时刻,顺势道出物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物理知识,学好了物理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热爱物理的情感就这样在每个学生的心底得到孕育,并使同学们立志学好物理,将来服务于社会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总之,我认为在物理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可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重点,突破难点,能强有力地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美好情感,促进情感与认知协同发展,这对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