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学概论第八章 练习题.docx
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教育学概论第八章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导学生“忠诚守信”属于( ) A.心理教导 B.法制教导 C.思想教导 D.道德教导 2.在《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中,( )处于核心地位 A.梦想教导 B.集体主义教导 C.爱国主义教导 D.劳动教导 3.学校心理工作的侧重点是( ) A.外部指导 B.预防与促进 C.补救与矫正 D.心理治疗 4.德育过程的根本冲突是( ) A.教导者与受教导者之间的冲突 B.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之间的冲突 C.受教导者与德育方法之间的冲突 D.教导者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和受教导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冲突 5.德育目标是教导目标在人的( )方面的总体规格和要求 A.思想教导 B.政治教导 C.思想品德 D.政治道德 6.中小学德育最重要和最根本的教导内容是( )。
A.爱国主义教导 B.道德品格教导 C.心理健康教导 D.法制教导 7.教师在批评教导违反道德模范的学生时察觉,大片面犯错误的学生对道德模范都有领会的认知,却总是经不起各方面的诱惑,结果做了违反道德模范的事情这说明这些学生( ) A.缺乏正确的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缺乏 C.道德意志薄弱 D.缺乏良好的道德行为方式 8.道德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依次是( ) A.以“知”为开头,知、情、意、行依次举行 B.以“情”为开头,知、情、意、行依次举行 C.以“行”为开头,知、情、意、行依次举行 D.视概括处境,可有多种开端和依次 9.学生从道德上理解道德模范并不难,但是要真正把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务必经过道德实践的亲身体验,其中转化为“催化剂”是( )。
A.道德动机 B.道德评价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习惯 10.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自觉地对外在道德要求作出能动回响,这种教导方式依据的道德规律是( ) A.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进展规律 B.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C.学生思想内部冲突转化规律 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规律 11.思想品德教导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 ) A.道德熟悉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2.德育过程中的根基是( ) A.提高品德熟悉 B.陶冶品德情感 C.激发品德动机 D.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 13.“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所表达的德育原那么是( ) A.因材施教原那么 B.疏导原那么 C.知行统一原那么 D.导向性原那么 14.“身教重于言教”突出的是( ) A.陶冶教导法 B.模范示范法 C.实际磨练法 D.品德评价法 15.“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孟母采用的德育方法是( )。
A.品德评价法 B.模范示范法 C.陶冶教导法 D.压服教导法 16.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说明德育工作要遵循的德育原那么是( ) A.因材施教原那么 B.方向性原那么 C.疏导原那么 D.长善救失原那么 17.“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表达的德育方法是( ) A.实际磨练法 B.陶冶教导法 C.压服教导法 D.模范示范法 18.学校通过开展爱国教导主题月活动,结合历史课、语文课相关内容及主题团队活动、艺术活动等形式,巩固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些教导活动所运用的方法是( ) A.压服教导法 B.模范示范法 C.实际磨练法 D.品德评价法 19.某教师在给学生陈述改革开放成就的同时还激励学生通过“我和爸爸比童年”活动,直观地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进展变化该教师运用了( )的德育原那么 A.正面疏导 B.因材施教 C.长善救失 D.知行统一 20.某学校通过组织学生演课本剧,引发学生的内心价值斟酌,进展学生的同庆兴和移情才能。
该学校所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 A.压服教导法 B.模范示范法 C.角色扮演法 D.品德评价法 21.明朝出名学者王阳明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 之那么条达,摧挠之那么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那么其进自不能已”这句话所涉及的教导原那么是( ) A.知行统一原那么 B.因材施教原那么 C.崇敬学生原那么 D.疏导原那么 22.德育中要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表达出的德育原那么主要是( ) A.正面教导原那么 B.集体教导原那么 C.因材施教原那么 D.知行统一原那么 23.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闪光点来抑制他们的消极因素,这种教导方法遵循了( )的德育原那么 A.长善救失 B.疏导 C.因材施教 D.严格要求与崇敬学生相结合 24.采用座右铭鼓舞学生属于( ) A.自我教导法 B.模范示范法 C.实际磨练法 D.情感陶冶法 25.教师在批评做错事的学生时,训斥、谩骂、挖苦、轻视等行为属于教导中非人道性的( )现象。
A.心里处治 B.体罚 C.变相体罚 D.经济处治 26.“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表达了( )的德育方法 A.陶冶教导法 B.模范示范法 C.实际磨练法 D.品德评价法 27.( )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A.说理教导法 B.陶冶教导法 C.实际磨练法 D.模范示范法 28. 阿龙学习劳绩优秀,但一向有随地吐痰的坏习惯同学指点后仍没有改正,阿龙也想改,但是经常忍不住对于这种处境,班主任应从( )入手对其举行教导 A.道德意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信念 D.道德行为 29. 集体教导和个体教导相结合的原那么,是教导家( )的告成教导阅历 A.马卡连柯 B.加里宁 C.乌申斯基 D.赞可夫 30.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强调的德育方法是( ) A.压服教导法 B.模范示范法 C.陶冶教导法 D.自我修养法 二、多项选择题 1.德育过程的根本要素包括( )。
A.教导者 B.受教导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原那么 2.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层次包含( ) A.现实性 B.一般性 C.梦想性 D.特殊性 3.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 )的培养提高过程 A.学识 B.情感 C.意志 D.态度 4.在教学《谁是最心爱的人》时,老师问“谁是最心爱的人呢?”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是不是最心爱的人啊?”老师说你喜欢劳动,乐于助人,你是心爱的人,假设你能按时完成作业,专心听讲,上课积极发言,那么你也是最心爱的人 该教师运用了哪些德育原那么?( ) A.从学生实际启程 B.正面教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C.崇敬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D.教导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5.在社会主义中国,德育包括( ) A.思想教导 B.政治教导 C.艺术教导 D.道德教导 6.德育方法中压服教导法的概括形式包括( )。
A.讲解 B.谈话 C.参观 D.报告 7.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是( )的统一 A.知情意行 B.个体道德社会化 C.社会道德个体化 D.多方面教导影响因素 8.德育的途径包括( ) A.团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B.社会实践活动 C.各科教学活动 D.课外校外活动 9.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形式(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测验直观 D.言语直观 10.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 ) A.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 B.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 C.应用领域的教学目标 D.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 三、填空题 1.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_________互动进展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这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的。
3.我国中小学德育途径是广泛多样的,其中根本途径是_____ ____与其他学科教学 4.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熟悉、明辨是非,形成正确观点的德育教导方法是___ ______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表达的德育方法是____ ____ 四、判断题 1.学校德育的根本方法就是模范教导法 ) 2.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 3.教学是对学生举行德育工作最根本、最经常和最有效的途径 ) 4.坚持正面压服教导原那么就是一正面引导、压服教导为主,不能批评和打压学生 ) 5.一般来说,对学生举行品德教导务必按知、情、意、行的依次举行 ) 五、简答题 1.简述德育过程的根本规律? 2.我国学校德育的根本原那么有哪些? 六、材料分析 某农村学校所在地盛产水果,当地老板姓经常向学校反映,说学生在上课和放学的途中,有偷盗水果的现象学校德育老师对此分外的重视,特意对个别学生举行批评教导,指出偷盗的恶劣性,举行严肃的处置但是收效甚微,学生偷盗行为还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