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沈阳市五一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
11页辽宁省沈阳市五一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哀枫树 梁实秋①我每至西雅图,下榻士耀文蔷家我六楼上的寝室有两个窗子,从南窗远眺,晴朗时可以看到的高一万四千余呎瑞尼尔山峰清清楚楚地浮现在天空中,山巅终年积雪,那样子很像日本的富士山,而其悬在半空的样子又有一点像是由我们的岳阳楼之遥望君山西窗外,则有两棵大树骈立,一棵是杉,一棵是枫,根干相距约有十呎,枝叶则纠结交叉,相依相偎如为一体两棵树都高约五丈,虽非参天古木,亦甚庄严壮观尤其是那株枫树,正矗立在我窗前,夕阳西下,几缕阳光从树叶隙处横射过来,把斑斓的叶影筛到窗幕上面窗外的树,窗内的人,朝夕相对,默然无语②枫树的种类很多,据说一百五十种以上我们这棵枫树是最普通的一种,自阿拉斯加至南加州一带无处无之,是属于大叶枫的一类叶厚而大,风过飒飒作响,所以此树从木从风能制枫糖的是属于另外一种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则又是一种我们中国诗人所常吟咏的是丹枫,又名霜枫,亦谓江枫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以及刘季游的《登天柱冈诗》“我行谁与报江枫,旋摆旌旗一路红”,都是有名的诗句。
其实,红叶不限于枫,凡是树根吸取土中糖分过多,骤遏霜寒即起化学作用而呈红色,既非红颜娇艳取悦于人,亦非以憔悴之容惹人怜惜③落叶乔木,到了季节,叶子总要变色脱落的西雅图植物园里枫树很多,入秋红叶缤纷,有人认为景色甚美,我驱车往观,只是有一股萧瑟肃杀之气使人不快我们这棵枫树,叶子不变红,变黄,一夜北风寒,黄叶纷纷落我曾有好几个秋季给它扫除落叶接连十天八天,叶子扫不尽一早起来,就发现很厚的一层黄叶遮盖了一大块草地我用大竹篾做的耙子,用力地耙拢成堆从土壤里来的东西还让它回到土里去扫叶工作相当累人,使人遍体生温,和龚半千扫叶楼的情景不大相同扫叶楼是南京名胜之一,是我于一九二六年最喜欢盘桓的一个地方那里庭院不大,树也不大,想半千居士所扫的落叶也不过是一种情趣的象征而已我扫枫叶乃纯粹的劳动,整理庭除,兼为运动④枫树不仅落叶烦人,春天开的小花,谢后散落如雨,而且所结的果实有翅,乘风滴溜溜的到处飞扬,落到草地上、石缝里、到路边,随地萌芽生长,若不勤加拔除,不久就会成为一座枫林易经说:“天地变化,草木蕃枫树之雄厚的蕃息力量,正是自然之道不过由萌芽而滋长,逃过多少灾难,然后才能成为一棵几丈高的大树枫树在我们需要阴凉的时候,它给我们遮阳,到了冬天我们需要温暖的时候它又迅速地脱卸那一身的浓密大叶,只剩下干枝光杆在半空寒风中张牙舞爪。
它好知趣,它好可人!⑤但树也有旦夕祸福我这次回到西雅图来,隔窗一望那棵枫树不见了!再探头望下来,一块块的大木橛子、大木墩子,横七竖八地陈列在木栅边一棵树活生生地被锯成了几十段!那棵杉,孤零零地立着,它失掉了贴身的伴侣,它比我更难过⑥原来是今年春天,树该发芽的时候,这棵枫树突然没有发出芽来,有气无力地在顶端冒出几片小叶请了三位树医,各有不同的诊断一位说是当年造房子打地基伤了树根,一位说是草地施肥杀莠使它中了毒,一位说是感染了无名的疾病有一点三位完全同意:树已害了不治之症善后是必须立即办理,否则恐难久立,在风雪怒号之中它会訇然仆地邻居测量形势,所受威胁最大于是三家比价,以二百五十元成交,立即伐木丁丁了言明在先,只管锯成短橛,不管运走木橛的最大圆周是八呎有余,直径约二呎半唯一用途是当柴烧,分期予以火化可是斧劈成柴,那工程不小,怕只好出资请人把它一块块地运走了⑦现在我的窗前没有东西遮望眼,一片空虚十年树木,只能略具规模,像这棵枫树之枝叶扶疏,如张巨盖,至少是百年以上物然而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皆是无常,一棵树又岂是例外?“树犹如此,人何以堪?”(选自《梁实秋散文集》)14.请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4分)答: 15.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第①段画线文字进行赏析。
6分)答: 16.本文第②段援引了古代描写枫树的诗句,请分析其作用6分) 答: 17.文章题目叫“哀枫树”,请结合全文概括“哀”的原因有哪些6分)答: 参考答案:14.(4分)首先着笔描写窗前那棵与自己相依相伴的枫树,流露出喜爱之情;然后交代枫树有很多种类,突出了枫树独立的风骨;再写枫树落叶多、蕃息力量强,但知趣可人;最后写窗前那个枫树遭遇厄运并抒发了人生感慨。
一点1分)15.(6分)①运用比拟(拟人)手法,“相依相偎如为一体”,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两棵树的相生相伴,互为依存;“筛”极形象的写出了树影的婆娑斑斓②动词运用生动贴切,“骈立”“纠结交叉”写出两棵树并立的姿态和情状,“横射”、“筛”则赋予了阳光以动感;③长短句、整散句相结合,于整齐中又有参差变化,使表达错落,有情趣每点2分)16.(6分)①引用诗句具体说明枫树种类很多;(2分)②由诗句引出枫树叶红的原因,暗赞枫树“非红颜娇艳取悦于人,亦非以憔悴之容惹人怜惜”的独立人格;(2分)③引用诗句使文章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有文采2分)(酌情给分)17.(6分)(1)枫树美好、知趣、可人,曾与“我”相依相伴,给我带来了许多情趣;(2)作者喜欢枫树身上寓含着的独立人格;(3)这棵枫树引发了(寄托着)作者自己对故土深深的怀念之情;(在第三段由扫落叶忆及南京的扫叶楼,并点明是自己曾经最喜欢盘桓的地方,看似闲笔实则饱含了自己对故土深深的怀念之情4)百年枫树,成长不易,推己及物,作者为之叹惋,体现一种博爱情怀;(5)枫树的死去,作者触物伤怀,引发了对世事无常、生命无常的无尽感叹答出三点得6分,意思表述合理,即可酌情给分)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一竿冷简祯1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注】2 常想,山比水更深奥吗?抑或水比山更辽阔?③是一个参访山的古人,在踏破芒鞋之后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成了古往今来,登临山水者的箴言 ④山之仁,在于容纳参天古木,亦褓抱了任何一株愿意驻足的小草既允许夜半狼嚎,空穴虎啸,又愿意开放枝叶,招待流浪的蝉嘶、迷路的啼鸟山愿意合抱,让雨水注成湖泊,也愿意裂身,让瀑布发声山裸露在天空之下,任凭雷劈雨打;也忍住干旱季节不知从何而来的火燎山仍然沉默,像一位仁者在希望与幻灭共生的人世上闭目养神 ⑤水的流动多么像智慧之路水从来不眷恋过往,流动是它唯一的宿命水或回旋于礁石间,思索如何绕身而过,轻轻地扬弃了河道上的顽石,既不争辩,也毋庸和解,只派一匹青苔教导它们水的涵义至于漂落在水面的柳絮花片,水愿意负载它们,做它们的足,却在流程里教会它们,凡是离乡背井,追寻更宽阔天地者,必须永远是个孤独者,水不曾允许它们在河面上发芽,遂在中途,慷慨地收留它们腐朽的体肤就连天光云影,也无法沉淀水的四肢,智者不宜耽溺,不宜收藏过多的身外之物水草不断招摇,鱼群愿意繁殖以丰富水的仓廪,但水哉水哉,流动是唯一的命运,纯粹的命运。
⑥水比山深谙随机应变的道理,烈雨只会丰沛它的力量,至于火,从来没有一场火在水面上进行,水只是它自己,千江与万川同一道宿命,朝着真理的海洋奔赴,为了呼应更辽阔的海洋的召唤,为了寻求更深沉的智慧 ⑦雨岸桃李,是挥泪的宫女,那河腹的游鱼,只是一群企图牵住水袖的童子,水回答它们,这一别就是永远了 ⑧山与水的对话,回响在天地之间,山以洪钟型的绿意召唤,水回应以短笛像两位久未谋面却又不曾相忘的故友,一路循声对答 ⑨“为何你总是赶路,难道万顷田地不值得你献身?一塘鱼肥不值得你孕育?你口口声声要与海洋会合,如是千江万川汇聚为海,这世上的生灵,且不拥有更宽广的土地,锄出他们的家园,种植他们的米粟?”山问 ⑩“我岂能成全短暂的荣华?如果千山万江耽溺于小小的宅舍,在草树鱼粮之中,慢慢耗尽血脉,谁来成全沧海,谁显示给生灵,这繁花茂林的土地上有一片无法征服的海洋,像手中繁华之钥,无法开启永生的琉璃门我多么希望微笑永远停留在子民脸上,但我更愿意海洋启示它们关于不可捉摸,无法猜测的生之奥秘唯有幻灭能洗尽它们脸上的油脂,教它们做一个谦卑的人,做一个缄默的人!”水答 ⑾“那么,我是你的反面了。
生之短暂,是你我都知道的,我担忧狂啸的浪头席卷一切,把短暂生辰里仅有的欢乐吞没,是故,我愿意永远固守在此,至少,这世上有一座高山,是狂涛追赶不到的,他们可以携带妻儿到我的怀抱里躲避,我预先准备柴薪与蔬果,让他们取火生烟所有受苦的人看到烟,可以前来分食,如果你执意以死亡惊吓他们,我亦执意张起绿阴,让他们在此成家、繁衍,以生命连接生命,以人造人,永远抵御你的偷袭!” ⑿“你岂能抵挡无垠之海?如果再有一群愚公,愿意子子孙孙荷锄移山,拿你来填平海洋,就算你镇住了海,而你原来的位置也变成了海这世上,有多少繁荣的山,便有多少幻灭之海,有多少生之贪爱,便有多少死之恐惧你我岂是为敌的,我们一动一静,一实一虚,无非为了等待一个真正认识我们的人他站在你的巅峰吟诵水的歌谣,他坐在我的河畔,默读山的倒影他能自你的多情中谛听我,从我的无情里注释你啊!” ⒀山仍然盘坐,为了褓抱;水仍然奔赴,为了幻灭仁者以身为泥,种植希望;智者只是冷冷地观照当死亡袭击生灵,肉身还给山,而眸底下的人泪属于水 ⒁山水的对话在冰封的寒冬里沉默了却有一名披蓑戴笠老人,走入山林,劈枝削叶,抖落一树雪花他削成钓竿,以竿为杖,踏着银白的雪径直来到江畔。
江面浮着薄冰,仿佛一江冻结的语言 ⒂钓叟朝无垠的江面,抛出不丝之竿,在冥冥的冰雪地,在生与死都无话可说的时刻,他只为了问安,用山的管弦承载水的歌喉注】此处引用的是柳宗元的《江雪》,此诗大约作于诗人谪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 16、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两项都对得4分,答对一项得2分,有错项得0分)A、题目“一竿冷”暗寓柳宗元独钓寒江的孤寂清寒的氛围,山水无言,寒江独钓,柳宗元在山水的领悟方面独有心得B、作者在文中充分阐明了山水所隐喻的人生态度方面的区别,并以此为线索贯穿全文始终,表达对两者不可兼得的喟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