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电路欧姆定律.doc
11页第三节 全电路欧姆定律一、 基础知识1、一个概念:电动势——表征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的物理量,它是由电源本身的性质决定,与外电路无关其在数值上等于电路中通过1C电量时电源所提供的电能2、两种图象:U——I图象,P出——R图象,灵活应用这两种图象,对解题很有帮助3、三个表达式:,或U端=E-Ir,或E=U端+U内4、四种功率:①电源总功率:P总=EI②输出功率P出=U端I③电源损耗功率P内=I2r,线路损耗功率P损=I2R线P出R外R=rR1R2PmP 0 在闭合电路中,当外电路是纯电阻电路时,功率P总=EI=,输出功率P出=U端I=,效率最大功率P总m=,此时有η→0,全部能量消耗在电源内部,属于严重短路,实际上是不允许的输出功率P出=,当R=r时,最大输出功率P出m,即当内外电阻相等时,电源输出最大功率,此时η=50%,当η→时,η→100%,但此时P→0,故无实际意义P出与外电阻R的函数关系可用如图所示的图像定性地表示由图像还可知,对应于电源的非最大输出功率P可以有两个不同的外电阻R1和R2,且当R
AB二、 典型举例:例1:如图1所示,R1=10Ω,R2=3.2Ω,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R=6Ω,当滑动触头由a端滑向b端的过程中:(A) 安培表示数一直减小,伏特表示数一直增大 (B) 安培表示数一直增大,伏特表示数一直减小(C) 安培表示数先增后减,伏特表示数先减后增(D)安培表示数先减后增,伏特表示数先增后减解析:设Rbp=x,则Rpa=R-x RAB=显然,当R1+x=R2+R-x时,RAB有极大值,此时X=若等号不成立,则两数相差越大,积越小;相差越小,积越大由于R1>R2+R,所以在从a滑向b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两条支路电阻相等的点,上述推导中的等号不能成立从a滑向b过程中,两数相差越来越小,故其积逐渐增大;即总电阻一直增大,总电流一直减小,伏特表示数一直增大故答案为(A)若题设改为从b滑向a,则答案为(B)若R2=6Ω,仍从a滑向b,结论又如何呢VAR1R2R3例2: 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点向上端移动时:A、电压表的读数增大,电流表的读数减小B、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都增大C、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都减小D、电流表的读数增大,电压表的读数减小分析与解答:当滑动触头向上滑动时,有↓R3↑R23并↑ R外↑I总↓ U端↑(即电压表示数增大)KER0R`I3= I总-I2=(I总↓-)↓(即电流表示数减小)例3:如图所示电路,已知电源电动势E=3V,内阻r=1Ω,定值电阻R0=2Ω,变阻器R`的阻值在0~25Ω之间,闭合电健K,则:(1)、当R`为多少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
2)、当 R`为多少时,R消耗的功率最大3)、当 R`为多少时,R0消耗的功率最大P出R外R=rR1R2PmP 0 分析与解答:此题是纯电阻电路,要求回答的是三个不同功率的最大值,利用纯电阻电路电源的输出功率P出=,作出P—R图象,进行分析:(1)、当R`=0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因为R0是定值电阻,所以只有当R`=0时,外电路的电阻才最接近电源的内阻,使得电源输出功率最大(虽然这不是所能达到的电源输出最大功率,因为被R0>r限制了2)、将R0和电源看成一个整体,即成一个等效电源,其等效电动势为E=3V,内阻r`=R0+r=3Ω,该等效电源给变阻器R`供电,所以当R`=r`=3Ω时,R`消耗的电功率即电源给它输出的电功率最大3)、当R`=0时,R0消耗的功率最大因为当 R`=0时,R0的值才最接近电源的内阻的值,电源输出功率达到最大,而这个最大功率又全被R0所利用,所以R0消耗的功率最大;或者说当R`=0时电阻R0中的电流最大,R0上消耗的热功率最大三、 课堂训练1、关于电源电动势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电势降落之和(B)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外电路断开时的路端电压(C)在电源内,非静电力做功越多,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也越多,电动势也越大(D)电源的电动势表征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翰林汇 2、一太阳能电池板,测得它的开路电压为800mV,短路电流为40mA。
若将该电池与一阻值为20的电阻器连成一闭合电路,则它的路端电压是(99年全国)A.0.20V B.0.10V C.0.40V D.0.30V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滑线变阻器的滑动端正好处于正中央的位置,a、b为输出端,则: A.a、b空载时,Uab=Ucd /2 B.a、b接负载R时,Uab<Ucd/2 C.ab接负载R并当R增大时,电源输出电流一定减少;D.ab接负载R并当R增大时,R消耗的电功率一定减少U/VI/A42O5 10 15 20ab图 4、如图所示,a、b分别表示一个电池组和一只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供选择的答案有:①电阻的阻值为15Ω ②电池组的内阻是0.2Ω③将该电阻接在该电池组两端,电池组的输出功率将是15W④改变外电阻的阻值时,该电池组的最大输出功率为20W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A.只有①③④正确 B.只有①③正确 C.只有④正确 D.只有②正确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K闭合时,A点和B点的电势变化情况是: A.VA 和VB 都升高; B.VA 和VB 都降低; C.VA 降低,VB 升高; D.VB 降低,VA 升高。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滑向b的过程中,3只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变化的绝对值分别为U1、U2、U3,下列各值可能出现的是A.U1=3V、U2=2V、U3=1VB.U1=1V、U2=3V、U3=2VC.U1=0.5V、U2=1V、U3=1.5VD.U1=0.2V、U2=1V、U3=0.8V7.有四个电源,电动势均相等,内电阻分别为1、2、4、8,现从中选择一个对阻值为2欧的电阻供电,欲使电阻获得的电功率最大,则所选电源的内电阻为: A.1 B.2 C.4 D.8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水平放置,板间有一质量为m的带电油滴悬浮在两板间静止不动,要使油滴向下运动,下列所采用的办法可行的是: A.将R1的阻值调大; B.将R1的阻值调小; C.将R2的阻值调大; D.将R3的阻值调大9、如图所示电路,已知电源电动势ε=6.3V,内电阻r=0.5Ω,固定电阻R1=2Ω,R2=3Ω,R3是阻值为5Ω的滑动变阻器按下电键K,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触点,求通过电源的电流范围 10、如图所示,ε1=3V,r1=0.5Ω,R1=R2=5.5Ω,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板距离d=1cm,当电键K接通时极板中的一个质量m=4×10-3g,电量为q=1.0×10-7C的带电微粒恰好处于静止状态。
求:(1)K断开后,微粒向什么方向运动,加速度多大?(2)若电容为1000pF,K断开后,有多少电量的电荷流过R2? 四、课后巩固(一)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9,R2=7.2,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一定,已知在电健闭合和断开两种情况下,电源的输出功率相等,则在K断开和闭合两种情况下,R1消耗电功率之比为 12 2、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6V,内电阻为1,玩具电动机M的线圈电阻为2,限流电阻R0为3,若电压表示数为0.3V,则玩具电动机的功率为 W,其中机械功率为 W 3、如图所示电路中,r是电源的内阻,R1和R2是外电路中的电阻,如果用Pr,P1和P2分别表示电阻r,R1,R2上所消耗的功率,当R1=R2=r时,Pr∶P1∶P2等于DA、1∶l∶1 B、2∶1∶1C、1∶4∶4 D、4∶l∶14、在图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ε,内阻为γ;R1、R2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滑片P,C为电容器,A、V为安培表和伏特表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b端滑动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伏特表示数变小 (B)安培表示数变小 (C)电容器C所带电量增多 (D)P点电势降低5、如图,电源电动势ε=10V,r=2,R1=1,R2=6,滑动变阻器R为012,则: A.当R=0时,R1 上消耗的功率最大 B.当R=6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 C.当R=12时,R2消耗的功率最大 D.当R=6时,R2与R消耗的总功率最大。
6、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功率为ε,内阻为r,R5=R6,当触头p由变阻器中点向上端移动时,各电表示数变化情况是: A.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 B.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 C.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 D.电流表A2的示数变大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键K1、K2、K3、K4均闭合,C是极板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板间悬浮着一油滴P,断开哪一个电键后P会向下运动?(95年全国) A.K2 B.K3 C.K1 D.K48、两个电阻,R1=8,R2=2,并联在电路中,欲使这两个电阻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可行的办法是(94年全国) A.用一个阻值为2的电阻与R2串联 B.用一个阻值为6的电阻与R2串联 C.用一个阻值为6的电阻与R1串联 D.用一个阻值为2的电阻与R1串联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池的电动势为、内阻为r,R1和R2是两个阻值固定的电阻当可变电阻R的滑片向a点移动时,通过R1的电流I1和通过R2的电流I2将发生如下的变化(92年全国) A.I1变大,I2变小 B.I1变大,I2变大 C.I1变小,I2变大 D.I1变小,I2变小。
10、电容器C1、C2和可变电阻器R1、R2以及电源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当R1的滑动触头在图示位置时,C1、C2的带电量相等,要使C1的带电量大于C2的带电量,应(90年全国) A.增大R2 B.减小R2 C.将R1的滑动触头向A端移动 D.将R1的滑动触头向B端移动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恒定,要想使灯泡变暗,可以(97年全国高考题) A.增大R1 B.减小R1 C.增大R2 D.减小R212、、若用E表示电动势,U表示外电压,U,表示内电压,R表示外电路总电阻,r表示内电阻,I表示总电流强度,考察下列各关系式:①U,= IR ;②U,=E—U ;③E= U+Ir; ④I= E/(R+ r);⑤U= E R/(R+ r);⑥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