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改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粗浅认识.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4954613
  • 上传时间:2021-10-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2.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于改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粗浅认识【摘要】目前我国农民自发创建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的问题 逐渐显现,如土地产权不明晰、权力寻租、生产效益低下问题,针对这些 情况,文章提出突出土地集体所有制,对农民土地进行集约型管理、保障 农民收益权利,健金社会保障制度、转换政府服务职能、推进科技进乡, 企业进乡等改革措施,从而推进土地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关键词】改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农民自发创建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改革开放中一项重 大的突破,一度使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确立与慢慢成熟,城市化进程不断 的提高,农村生产力巳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得这一制度本身所具有的 农村土地产权不明晰、权力寻租、生产效益低下问题逐渐显现)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矛盾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科学的种植技术和先进的种植工具已经被许多 的农民所使用,而这就要求适度地扩大农业的生产规模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是按照人口来分土地的,每户人家的土地规模也就只有儿亩地无形 中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成本也阻碍了先进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农民离乡与拥有土地使用权矛盾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城乡之间的差别也逐渐地让农民们所 意识到。

      如今的社会的飞速发展也使得城市中出现了大批的民工流,很多 农民不能够安乐于那几亩地了在城市中的打工的收入远远大于他们苦 守着那几亩地要多得多然而,为了能让生活有所保障,农民是不可能主 动地放弃土地的使用权的也就使得本来就少的耕地资源得不到充分的使 用三) 土地资源需要整合与土地产权不明确的矛盾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 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 所有气在此的基础上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然而实行了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以后,分田到户,各家各自为战,农民集体并没有体现出来 这样,法律规定的乡农民集体所有,实际上是无人所有乡政府作为一级 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律上不可能成为集体土地的所有者但由于存在着上 述无人所有的缺陷,使乡政府对土地的管理职能与所有权合二为一,集体 土地事实上成了国有土地所有权是民事主体依法以占有、使用、收益、 处分等方式对其物所享有的金面支配的权利现如今,农民集体名存实无, 农民也就只有使用权,对资源的整合,没有一个组织者四) 人口的不断流动与土地使用权固定不变的矛盾从1982年的土地包产到户到现在,虽然有部分公共的土地资源被私 人利用的现象发生土地的使用权基本上变化不大。

      我国农村的人口却起了 变化外出务工、婚嫁娶、以及人口自然出生与死亡都使得数量上,结构 上都起了变化然而,土地的承包制度并没有做相应的改善,资源分配不 均五) 农业生产技术低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断提高的矛盾现代科技不断地发展,然而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的农业发展进步并没 有那么理想最集中的体现在生产者的知识水平上文化水平偏低、人才 结构不合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散户经营使得生产的技术含量不 高,让许多农民不愿意对后代的教育投资生产者得不到提高,农业的生 产力自然也得不到发展,就很难与国际化的先进生产力进行抗衡六) 土地资源的减少与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的矛盾我国本身就是世界上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国家,现城市化进程的加 快,人口的增加以及由于生产者水平的问题导致的资源破坏和浪费,让土 地更显得珍贵了然而,我们更不愿意看到的事实还在继续,这些问题还 是不能解决二、改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设想及作用社会发展的脚步不断地向前,我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必须进行改 革否则,之前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后盾力量的制度将成为我们建设小康社 会的绊脚石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按国家统计局2006年城镇人口数折 算,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仍然是56. 1%,只有大部分农民都过上了小 康生活,那才叫真正的小康社会。

      然而土地是农民手中最有价值的筹码, 国家对•土地政策的改革,直接影响到农民的致富土地改革考虑从以下儿 个方面入手:(一)土地所有权须突出土地集体所有制我国从推翻封建社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能够让生产者拥有生产资料, 农民拥有土地我们社会主意的优越性亦日益显现土地的改革已经是社 会生产的需要,然而生产资料共有制的是不能改变的,不能够将土地直接 的划分私有制,进行流通转换,这样无异于像私有化改进之前的集体所 有制,实际上成为了国家所有,如果照趋势直接就将土地的所有权转向国 家,那么就意味着农民没有了任何的生产资料,农民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 根本表面上什么都有,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农民是无法接受的因此, 土地集体所有制是不能动摇的,而该强化集体的位置,使得农民集体却有 实体,和实实在在的拥有所有权及派生权利二)保障农民的收益权,适当地调整使用权出于农民自身知识水平、科技能力的限制,土地收益已经成为农民的 保障性收益,农民加入了第二、第三产业然而不愿意放弃土地的,实质上 是不愿意放弃土地的收益权利,让自己“退可守”因为本身农民就没有 土地的所有权,这一点让土地资源优化设置成为可能土地集体所有制的 突出强调的前提下,可以由农民集体作为执行主体对集体土地进行优化配 置。

      首先明确农民对土地收益权的使用权限,解决农民家庭人员构成变更 后的土地收益权的相应变化办法其次要对农民具备所有权的土地进行科 学的备案,利用现代发达的测绘制度,将农民现持有使用权的土地进行测 量、精确画图、备案,发放所有权收益相关证明材料然后,集体有必要 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时,根据农民所拥有的土地收益进行分红如农 民家庭有规定的变化时,农民的收益权相应地发生改变 (三)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土地的优化配置,可以促进先进生产技术的使用,推动农民自主积极 掌握技术技能以及主动接受新的知识然而社会保障问题却要显现了未 来的10个中国老人中有6个是农村老人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有 利于解决农民的切身问题,农民集体主体地位为保障制度提供了一个实施 主体,有利于建立、保障、发展健全国家对农村实施社会保障制度四) 逐渐弱化国家政府的强制权力,突出农民集体的主体地位国家资源的过度集中使得我国国有经济的改革经历了坎坷的过程如 今,改革的步伐从城市转向农村,不能够再重蹈覆辙,应积极总结经验, 将政府的绝对领导转向给予良好的指导,从命令式领导转向引导式的服 务充分发挥农民主人翁的积极性,发展集体农业经济。

      五) 加强科技进农村,集成地、科学地利用土地农民土地只有充分的得到合理的利用才能够保障农民的收益当有了 集体这一土地的载体后,企业就不用耗费过多的精力和金钱单独与农民打 交道,可以将这项工作交给收集和分配农民收益权的集体去完成企业只 是专注于生产和创造利益企业对市场的掌控能力,对生产的集约操控能 力和农民群众在保障收益及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超脱于土地几方面能够 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加有效地分配社会资源三、突出土地集体所有制度优化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我国土地改革是从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大锅饭”转化到如今的 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突出集体土地所有制 会有人认为是历史的倒退,让人们认可此土地改革适应当今已经有一定程 度发展的农村社会还需花费很多努力二)土地资源优化的主体一农村主体本身不能马上完善,很难吸引 到有知识有能力的管理人员当今我国的人力资源日益强大,但是由于传 统观念、物质基础、社会条件等影响,许多能力的人才都不愿意参与农村 的建设,缺少智力支撑也很难将改革进行到底三) 土地的测绘和备案工作量巨大,科技含量高,工作完成难度大四) 土地政策优惠力度不够,企业参与力度低也会让土地资源得不 到充分的利用。

      五) 土地集约化管理后,置身于土地之外的农民如何能够找到合适 的社会位置,如何成功的进行角色的转换都是将面临的问题社会每迈进一小步,人类将要作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国农村土地联 产承包制度已经逐步显露它的局限性,土地集体所有制的集成优势是否能 够适应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认证参考文献[1] 朱晔.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反思[JL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 院学报,1998 (1).[2] 王利明.物权法论国].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239.[3] 刘志友.江苏县域金融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 (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