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文化传播公司开业典礼致辞与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自查报告汇编.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彩***
  • 文档编号:275144040
  • 上传时间:2022-04-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0.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化传播公司开业典礼致辞与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自查报告汇编文化传播公司开业典礼致辞文化传播公司开业典礼致辞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今天,是四川穿越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开业的日子,我谨代表四川穿越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全体员工向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出席开业庆典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正当举国上下欢庆中共十六大胜利召开之际,四川经营管理人才中心下属的四川穿越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有着特殊的、积极的、深刻的意义文化产业不论是在国文化传播公司开业典礼致辞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今天,是四川穿越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开业的日子,我谨代表四川穿越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全体员工向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出席开业庆典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正当举国上下欢庆中共十六大胜利召开之际,四川经营管理人才中心下属的四川穿越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有着特殊的、积极的、深刻的意义文化产业不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已经有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发展环境就在前两天,江总书记在十六大讲话中再次强调了先进文化的重要性纵观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穿越文化传播公司的奋斗方向就是要第1 页共11 页培养、塑造企业文化,发掘、提炼地区文化,精选、传播民族文化,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最终屹立于先进文化之林针对中国西部地区特别是四川地区的实际情况,我们公司目前发展的主要业务有:广告、出版、音像、旅游、文化交流广告方面的主要业务是企业 ci 策划,代理各类媒体广告,举办各类广告促销活动,举办行业交流会及学术活动;出版方面的主要业务是依据市场需求,进行图书的策划、编辑、制作、营销策划等,并即将推出《职业经理人》及直投( dm)杂志;旅游方面的主要业务是整合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机构,深度发掘国内现有旅游资源,开拓国际旅游市场;音像方面的主要业务是版权引进、音像制作、节目代理发行及营销推广;文化交流方面的主要业务是促进友好团体间的交流、推广独具西部特色的文化产品、提供西部地区对外交流的信息咨询服务、协助各级政府及企业组织宣传及招商引资活动穿越公司秉承中心在团队建设及管理方面的优势,以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发展空间汇集了一批优秀的年轻人,他们将团结协助,在各自的岗位上,在致力于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完成穿越的跨越发展,打造一个立足四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联结世界的文化产业集团。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穿越有梦,穿越的梦需要穿越人精诚团结,努力开拓,奋力实现,穿越有梦,穿越的梦更需要新老朋友携手相助,共同托起!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光临,你们的关心和关怀是对我们最大的第2 页共11 页鼓励和有力的支持!谢 谢!第3 页共11 页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自查报告近年来,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总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着力构建政府职能转变、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实现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举措,着力打造魅力遵义、文化遵义展示平台,努力做强文化事业、做大文化产业、做优文化服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通过文化系统干部职工共同努力,文化建设呈现出勃勃生机和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现将近年来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领导重视,为开展各项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证20** 年 2 月,我市被中央文改办明确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新增试点地区 20** 年初,我市被中央文改办确定为工作联系点。

      20** 年 5月,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代表中央文改办亲自到我市督查; 11 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再次到我市调研督查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三次来我市调研,对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去年 12 月 21 日,常务副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与省文改领导小组组长、省委副书记签订了《 20** 年遵义市文化体制改革责任书》,明确规定了我市文化体制改革任务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各级领导的重视与关怀、指导与鼓励,为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提供了强有力在组织保障,第4 页共11 页同时,指明了工作的方向,使我们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二)夯实硬件,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文化馆、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建筑面积余平米的图书馆投入用目前正在图纸设计和规划;投入万元的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正在建设中,每个文化站配置了万元的内部设施,安装乡镇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设备,个行政村全部配备了文化信息共享设备投入万元的村等家农家书屋已经全面完成,购置书橱,配送书报刊、光盘等读物市领导多次亲临现场督促检查文化站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困难。

      三)精心策划,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为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遵义市汇川区在国庆节前将对所辖镇、街道办事处的社区开展文艺下基层演出通过文艺演出的方式将文化送到基层,送到群众中去,宣传遵义市委、市政府推进“一建双创”、着力打造“六大环境”,提升城市公共文明指数,加快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步伐由遵义市市安监局、市总工会、市文联联合主办,遵义市杂技协会、遵义市曲艺家协会协办的“安全发展、预防为主”大型文艺巡回演出到达习酒公司,为习酒公司员工奉献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 20** 年组织了遵义绿茶博览会文艺演出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积极营造全社会“参与消防、关注消防”的良好态势,近日,贵州省遵义市消防支队联合市群艺馆曲艺团成功举办了一场以“消防进社区、共建创和谐”为主题的文艺演出等活动第5 页共11 页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去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等大型广场文艺演出场组织策划了书画展览活动,与举办了春节“”积极县直单位、企业开展机关文化企业文化,以新农村文化建设为重点,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开展“三下乡”活动,全年开展基层文化活动场,活跃了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四)攻坚克难,加快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1、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取得实质性进展 报社宣传与经营分开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日报社严格按照中央关于党报党刊宣传与经营分开、事企分开的改革要求,将广告、印刷、发行、网络媒体部分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今年5月10日,日报社剥离组建的遵义天泰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浮嘉报刊发行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报业印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其中重点改革单位印刷厂名职工全部转变身份进入公司工作,已初步完成清产核资和工商登记,正在协调新建厂址土地、转制后职工养老保险等有关事宜市文工团“剥离重组、整体划转”改革工作全面完成按照“区别对待、一团一策”的改革原则,对市文工团实行“剥离重组、整体划转”的模式进行改革将市文工团原土地资产剥离组建国有文化企业,同时以土地评估价作为股份,引资组建“市文化艺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大力发展歌舞艺术、影视娱乐、出版物交易、文化创意等文化产业,培育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目前公司招商引资和注册登记工作已完成原市文工团在职和离退休人员整体划入市群众艺术馆的工作已基本完成,群艺馆的工作得到了加强今年 8 月整合的市群艺第6 页共11 页馆在参加全省“多彩贵州”小品大赛活动中获得了“一金一银”的好成绩,“团馆”整合后活力得到显现。

      市电视台、市电台制播分离改革进入实施阶段去年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后,市文改办与市广电局认真酝酿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借鉴各地先进经验,明确改革目标,制定了《市电视台制播分离改革方案》、《市人民广播电台制播分离改革方案》,经多次修改后,已通过市长办公会、市委常委会审定通过,进入实施阶段20** 年 7 月,市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责任公司由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整体转制为企业,公司员工 728 人由事业身份全部转变为企业身份,在全国全省起到了示范性作用,为全省网络整合奠定了坚实基础;市杂技团采取“两步走”的办法实施转企改制按照文艺院团的改革要求,结合市杂技团实际,分两步推进市杂技团转企改制第一步,组建“市杂技歌舞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将杂技团所有人员划入公司,按企业体制进行管理;继续保留“市杂技团”的牌子和原在职在编人员事业性质身份第二步,待时机成熟时整体转企改制,建立现代文化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注销市杂技团事业法人单位 电影发行放映单位转企改制工作迈出重要步伐为把电影发行放映单位转制工作落到实处,市文改办从今年初开始,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工作调度,深入到区、市、县所属电影放映公司(电影院)进行调研,与单位职工进行座谈,深入了解职工思想状况,讲解改革政策。

      经过市、县(区、市)两级努力,目前区电影公司改革方案初步形成,电影公司改制方案已经县长办公会研究通过第7 页共11 页川剧团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闯出大市场川剧团坚持“走改革、闯市场”的路子,通过组建大策划文化传播公司,与剧院整合资源,实现了川剧团的人才优势和剧院的场地优势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文化资源的潜力,调动了人力资源的活力,小剧团闯出了大市场该团打造的红色精品舞台剧《》先后走遍了重庆、四川、云南、上海、江西等九个省市,总行程已超过 10 万公里,全国巡演累计达600 余场,创造了单个红色剧目演出场次的最高记录同时,该团投资380 万元打造的《娄山关月》获 20** 年度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同志在阅评川剧团的成功经验时指出:“光明日报可就小剧团创出大市场进行深度报道,发动演艺界参加讨论”目前,该剧团正在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工作方案,创新运行机制,进一步探索县级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