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7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ppt
16页第第37课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一、考点展示1.发展的实质(常考点)2.发展的前进行和曲折性(常考点)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二、知识框架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的概念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量变和质变状态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关系原理方法论含义关系原理方法论三、知识点梳理(一)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1.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或者说世界是普遍发展的世界2.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出现的事物是新事物 )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不是形式的新或旧,不是出现时间的先后,也不是力量的强弱,其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3.原理: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二)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注意比较事物发展的总趋势、途径和事物发展的状态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途径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1.为什么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2.事物发展途径原理: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
要求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接受新事物;同时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三)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状态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1)量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2)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2.量变这质变辩证关系原理:(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发展通过质变实现,质变就是发展■只要有量变,就会有质变■质变比量变更重要四、易混易错知识点过关考向1:考察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典例1:(2014山东文综,34,4分)假如“完美”是100分,那么60分不完美,80分也不完美,但不要因为80分不是100分而否认从60分进步到80分的意义这启示我们要( )A、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B、脚踏实地,注重量的积累C、抓住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矛盾D、抓住时机,积极促成质变典例2(浙江文综,27,4分)古语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①善与恶相对立②②善与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③③成名、灭身各有相应的量变前提④④善、恶的积累必导致相应的质变A、①②①② B、③④③④ C、①③①③ D、②④②④解析:积善成名,积恶灭身,说明善与恶相互对立,①①正确。
积善和积恶属于量变,成名和灭身属于质变,积善带来成名,积恶带来灭身,说明成名、灭身各有相应的量变前提,③③正确题中未涉及到善与恶的相互转化④④观点错误,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引起质变考向: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对立统一的观点考点指向:注意设问知识范围“辩证法的观点”典例3(2015课标ⅡⅡ,21,4分)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我国经济九个方面的趋势性变化,提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辩证法的观点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意味着( )①①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②②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③③制约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已经解决④④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新的体制机制已经形成A、①②①② B、①④①④ C、②③②③ D、③④③④解析:制约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解决,故③③说法错误,④④不属于辩证法观点典例4(四川文综,8,4分)2013年,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养成勤正衣冠的习惯,能有效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能体现该论断所蕴涵哲理的选项是A、自高必危,自满必溢B、堤溃蚁穴,气泄针芒C、刮骨疗毒,壮士断腕D、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考点定位: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解析:A体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B、说明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积累到一定程.C、体现发挥主观能动性D、强调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典例5(2011浙江文综,30,4分)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漫画《羡慕》中双方改变处境的努力最终失败的原因有( )①①只注意事物发展的前进行而忽视其曲折性②②只注意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忽视其前进性③③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同一性,而忽视其斗争性④④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斗争性,而忽视其同一性A、①③①③ B、②④②④ C、②③②③ D、①④①④学会漫画题的解法明确趋势和道路典例6(2015苏北四市一模,32)2014年12月18日,《孔子哲学》新书发布会在联合国总部举行孔子哲学既孕育于深厚的中华本原文化土壤之中,又凝练提升出中华本原文化的精髓,其倡导的许多价值理念与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仍相契合这说明( )A、发展的实质是扬弃B、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C、批判的继承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D、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解析:孔子哲学倡导的许多价值理念与当代的主流价值观仍相契合体现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因此D符合题意。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考点指向:本题考查学生对辩证否定观的理解五、非选择题解题能力提升[2013江苏单科,37(1),6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欧美一些主要的工业化国家经历了一个“去工业化”的过程,劳动力从第一、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制造业占本国GDP的比重和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持续降低与此同时,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推动制造业快速发展2010年,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总产值中的份额已略高于美国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但近几年来,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离歌”纷纷响起:成都和郑州取代深圳和东莞,成为富士康、联想等IT巨头的生产主基地;知名运动品牌耐克、阿迪达斯关闭在中国的直属工厂;美国制造业巨头通用电器宣布将外包到中国的工作岗位迁回美国本土据统计,近年来有数十家世界500强外资企业关闭在中国的工厂离开中国的企业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低端制造业,向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国家转移;另一种是高端制造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重振本国制造业、加快实施“再工业化”战略背景下,纷纷回流本土与此同时,欧美国家纷纷运用新的信息技术、互联网优势整合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力发展生物工程、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保在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上的高端位置和全球控制者的地位。
中国制造”——这个见证了中国崛起、足以让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字眼,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题: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发展的观点,分析说明欧美国家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走的是怎样的发展道路6分)解题思路:1.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解题的关键是对唯物辩证法有关发展知识的运用欧美国家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的过程,不是倒退、循环,而是发展的过程,是对传统制造业辩证否定的过程,是在曲折中前进的过程所以,在组织答案时,可以从以上几个角度去分析在运用发展观点分析说明事物时,要言之有理,注意表述的逻辑性,不可简单罗列唯物辩证法有关发展的知识参考答案:(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欧美国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发展,调整工业化发展道路2)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他们对传统工业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施升级改造3)事物在曲折中前进上升他们大力扶植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