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集团科研开发战略定位分析报告.doc
21页机械科学研究院(集团)战略规划报告第二部分集团科研开发体系战略定位分析报告8月目 录第一章 科研开发体系内外分析 11.1. 科研开发体系现状 11.2. 科研开发体系存在问题 11.3. 科研开发体系资金来源分析 3第二章 科研开发战略目的与定位 52.1. 科研开发战略目的 52.2. 科研开发战略定位 5第三章 科研开发体系运作模式 73.1. 宏观运作模式 83.2. 微观运作模式 113.3. 考核鼓励模式 13第一章 科研开发体系内外分析1.1. 科研开发体系现状技术/研究人员比例高是我们区别于一般公司,甚至是国内某些高科技公司的重要特性,也是我们近年来的优势所在从技术人员在公司员工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上看,机械院/集团各二级单位均有着较高的比例——45%左右,这一比例甚至高于国内典型的高科技公司——华为从本次分析的成果我们也可以看到,多数二级所均具有较高的行业地位,这是过去国家科技投入向科研院所倾斜的成果,同步也是各二级所近年来研发实力积累的体现1.2. 科研开发体系存在问题1. 定位模糊改制后,原有的研发体系又加上了发展自身产业的担子,承当起同步为国家、行业和产业服务的三重角色,“三重”身份一方面是对院研发实力的再度肯定,而另一方面,却导致了对研究开发体系的定位浮现模糊。
我们的科研开发人员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国家队,又是行业发展的排头兵,同步在科技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又拉起了产业报国的大旗,投入到自身产业的建设和发展中正是这种同步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行业服务体系和产业发展体系中承当着的不同角色,使得各二级单位的部分科研人员(特别是某些工作近年的科研人员)浮现了困惑:我们究竟是“白领”还是“蓝领”?过去我们为国家服务,在实验室里面做实验还可以享有国家的津贴,不必为自身的生存发愁而目前发展产业,我们却不得不去搞生产、跑市场,甚至下车间国家、行业、产业,究竟谁该是我们的服务对象?而全力地投入产业,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倒退?在这种多重身份地影响下,科研人员浮现了结识上的模糊,所与所之间对于科研的结识浮现了差别,机械院/集团总部与各所对于科研的结识亦无法达到一致这样导致的直接成果一方面是不能按照不同服务对象的差别来进行不同的区别,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效率;而另一方面,技术人员身份的缺失就进一步引起了人员流失而在针对国家、行业、产业的服务中,其各自在服务对象、服务形式及服务重心等方面均存在差别,如表1-1所示表1-1:机械院科研体系服务对象及差别分类服务对象差别国家服务对象是国家或政府,一般以基金课题的形式资助,多是某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偏向基本性、前沿性和综合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资源集中配给到全国的三大区域,研究成果见效慢行业服务对象是所处行业内的公司,涉及大中小公司,一般以委托开发的形式合伙,多是解决某些公司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同步涉及某些行业基本共性的研究与开发产业服务对象是自身的产业,一般是涉及在为客户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中的一部分,多是根据具体的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技术研究,规定研发与市场状况紧密结合的同步兼顾产业将来的长远发展2. 研发方向发散由于没有明确的研发体系定位加以指引,加上二级所为保存学科完整性,导致多数所不肯也不能对已有研究方向进行取舍,技术研究方向多且零散。
在过去研究所的运作模式下,科研的经费由国家划拨,因此各所学科领域越多越齐备,就也许从国家那里申请到越多的经费支持而在该企及即将启动的改制过程中,科研究竟应当走大而全的道路还是专而精的道路,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面对的问题3. 科研开发中缺少积极意识各所的科研开发课题多是由我们的客户和国家提出积极地根据将来市场需求进行研发的意识局限性4. 科研开发存在断档各所的研发力量分派在构造上有一定的断档,这种断档将势必影响到机械院/集团将来产业的发展后劲我们目前所承当的研发任务中,一部分是国家给我们提出的面向行业基本共性的基本应用研究,这部分研究的研究成果一般很难向技术的下端延伸而成为可以提供应客户的产品,而另一部分就是大量的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开发类研究在研发项目的深度上存在着应用研究的断档5. 科研设备老化各所的实验设备存在着不同的老化现象,除新成立的机科股份有一批新购买的实验设备以外,其她各所的设备多是“六五”、“七五”期间由国家投入购买,这将对将来各所的实验/研究能力导致比较大的影响6. 多数所的研发人员进入产业部门后尚没有建立起所级的研发部门各二级所多没有成立所级研发中心,多数技术人员已进入产业部门。
7. 集团整体的研发体系尚没有建立目前,机械院/集团尚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与院/集团队系相匹配的科研开发体系8. 各所的微观运作模式仍然是课题承包制根据调查,各研究所的微观科研运作模式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模式这三个阶段的模式重要在价值发明、组织模式和财务权的归属三个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而其中最重要的差别就是财务权的归属在第一阶段中,二级单位尚处在课题承包制阶段,业务的开展单元是课题组,财务权在课题组组长手中;第二阶段中,二级单位进入了中心承包制,业务单元的开展单位提高到了一种统一的中心,财务权也部分上移到中心负责人手中,但从微观的运作基本上看,项目仍然将采用课题承包的形式来运作只有到了第三个阶段——所统一管理阶段,各所的微观运作基本才真正的变化课题承包制,进入项目运作制但是,在我们进一步对各所所处的阶段进行考量后,不难发现,大多数的二级所均处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也就是说,从科研开发体系的微观运作基本上看,大多数的二级所仍是课题承包制而课题承包制这种一包究竟的课题运作模式,在实际操作中逐渐显现出其弊端,重要表目前规模难于扩大、既抓技术又抓市场、人才难于复制、过程难于监管和零散而缺少全局观五个方面。
在本章中我们仅简朴提出,后续章节中会进一步对此进行分析和论述9.研发体系存在问题小结至此,我们对机械院研究开发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次梳理和小结,我们看到研究开发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不管是在研究方向、科研投入,还是在集团/所科研体系构建、课题运作模式和人员鼓励,都可以最后归结到我们科研开发体系的定位模糊因此,我们觉得:在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不断进一步的过程中,机械院没有能及时地对自身的科研体系进行一种清晰的定位,是导致自身科研体系中一系列问题的症结,而要解决研发体系定位的问题,就需要一方面分析将来研发体系的资金来源问题1.3. 科研开发体系资金来源分析机械院自身发展所需的研发资金投入重要来源于国家/政府资源,少量来自于院/所科技开发基金,前者是后者的十倍我们重要从国家/政府投入和自身投入角度对科研开发体系的资金来源进行趋势分析1.国家投入状况国家对机械院科研开发的投入,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从宏观面上讲,这种投入一方面将受到国内国民收入总量变化的影响,然后依次是国家对科技工作的注重限度和科技投入力度,科研院所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和地位,中央部门属科研院所在科研院所中的地位,最后将受到机械院/集团与其她各个同级研究所之间互相竞争和博弈的影响。
从宏观到微观,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状况,到机械院/集团科研开发体系与其她所之间的实力比较,亦即是机械院/集团自身的科研开发实力,都将影响到机械院/集团从国家得到的研发资金支持总额下面,我们就循此规律,按照先宏观再微观,先整体再局部的方式,构建一种机械院/集团的政府科研投入计算公式,然后通过对公式中各个变量的趋势分析,最后得到将来国家对机械院/集团科研投入的趋势分析我们将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并列入下图1-1,可以得到将来3-5年国家对机械院/集团R&D投入的总体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分析图从整体上看,机械院从国家/政府获取的研发投入在中短期将呈上升趋势,中长期则下降图1-1:机械院R&D投入趋势根据因素分解后的分析,我们觉得中长期中国家/政府对于机械院的投入变化将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2.公司自身投入状况在国家对机械院科研投入将逐渐萎缩的状况下,我们只有将目光转向我们自身的产业下面我们将进一步分析将来自身产业对科研开发体系的研发投入变化趋势研发投入的保证是公司特别是科技型公司谋求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选择了全球47家装备制造业公司进行了分析,分析的成果重要有两个:第一,人均研发投入与人均销售收入之间存在明显的正有关关系,即人均研发投入越多,人均的收入就越多。
第二,全球47家机械装备供应商的平均研发投入资金约为其销售收入总额的3.3%来自于产业的研发投入将成为机械院将来研发投入的生力军对比机械院的院/所科技开发基金投入,仅仅占到了当年总收入的0.74%,如图3-17所示相比之下,政府投入科研经费虽然占到了7.5%,但由于政府课题与自身产业发展存在着一定限度上的非有关性,使得这一部分科研投入与产业发展的协同度并不高(具体的协同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随着国家研发投入的逐渐减少,机械院如果想在将来3-5年内继续保持我们作为科技型公司的优势,自我科技开发基金的投入就必须相应的逐渐增长因此我们觉得,将来院/所科技开发基金的投入应当呈稳步增长的趋势第二章 科研开发战略目的与定位2.1. 科研开发战略目的结合将来自身产业发展及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对机械院/集团科研体系的规定,提出科研体系的总体目的如下图4-1所示机械院/集团将来的总体目的是“成为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领跑者”,同步在目前、中短期和中长期的阶段性目的分别为:“精拟定位”,“逐渐过渡完善体系”和“ 产研结合协调发展”2.2. 科研开发战略定位 1. 科研开发体系定位一方面,随着机械院/集团将来科研体系从利润中心向成本中心的转变,将来应建立一种相对独立的科研开发体系。
并在此基本上完毕对科研、产业和行业的分别定位和区别发展同步,将随着将来研发资金来源的变化,机械院/集团科研体系也需逐渐由为国家、行业、产业同步服务,转变为觉得产业服务为主 2. 科研开发体系研发深度定位根据国际通用的分类措施,我们将科学研究分为基本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三种类型如表2-1所示表2-1:科研研究国际通用分类分 类内 容基本研究是指为了增长科学知识和发现新的摸索领域而进行的发明性活动基本研究不考虑任何特定的商业目的,其成果常常对广泛的科学领域产生影响应用研究是指运用基本研究所获得的科学知识,摸索和寻找有实用目的新知识和也许的技术创新与否考虑特定的商业目的是辨别基本研究与应用研究的重要标志产品开发又称发展研究,它是应用基本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知识和成果,寻找明确具体的技术创新的研究,其研究目的是获得生产中实际应用的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不同的创新主体担任着不同的角色如图2-1所示,在国内科技体制改革前,科研院所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连接着研发上游基本研究的主体中科院和高等学校与下游的产品所和公司,得到了国家在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图2-1: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前不同科研主体之间的关系图通过1985年以来的科技体制改革,国家一方面加强了对中科院、高等学校在基本研究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归并改制,使得工艺所、产品所成为了公司或公司的一部分,而对行业基本共性研究所则减少了在应用研究上的财政支持,但愿技术型公司可以承当应用研究的主体,但这种转变需要时间,这就使得国家整体的科技创新体系中浮现了应用研究链条上的脱节,如图2-2所示。
图2-2:中国科技体制将来不同科研主体之间的关系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