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气化铁道供电专业建设方案(黑龙江).doc
34页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建设方案 专业名称 电气化铁道技术 专业代码 520202 学校名称 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代码 14053 学校举办单位 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 学校所在地 黑龙江省 (省份) 齐齐哈尔市 (地市)2011 年 10 月 10 日目 录一、专业建设基础 4(一)社会需求 4(二)专业基础 2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4(一)专业定位与办学思路 4(二)人才培养目标 5(三)建设目标 5三、建设内容与改革举措 6(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6(二)探索系统培养,推进中高职衔接 8(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 10(四)实践教学改革及教学条件建设 13(五)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14(六)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设 19四、绩效指标 21(一)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更贴近市场需求 21(二)校内外实训基地更加完善 21(三)专兼结合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21(四)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21(五)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更加完善 21五、保障措施 22(一)组织保障 22(二)人员保障 22(三)经费保障 22(四)政策保障 22六、经费预算 24七、建设进度 26for the quality of reviews and review. Article 26th review (a) the CCRA compliance, whether copies of checks; (B) whether double investigation; (C) submission of program compliance, investigation or examination of whether views are clear; (D) the borrower, guarantor loans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一、专业建设基础(一)社会需求1、铁路行业发展需求电气化铁路建设是我国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重点。
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路网规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超过12万公里,其中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均达到50%以上,电气化铁路总里程将由现在的3万多公里增至6万多公里城市轨道交通方面,我国40多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已有28座城市获批建设地铁近五年,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线路达55条之多,长约1700公里,总投资超过8000亿元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对电气化铁道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难以满足我国铁路建设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当前高速、重载、信息化铁路建设,对从业人员提出了“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技能”的新要求据统计,每增建1公里铁路需要新增各类技术人员7~8人按照新的路网建设规划测算,未来几年,新建铁路年均需求24000名技能人才而目前国内高校和高职院校电气化铁道技术及相关专业的年均毕业生数,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2、黑龙江省轨道交通发展需求黑龙江铁路网是东北地区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铁道部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了《铁道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黑龙江铁路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对黑龙江铁路网做出了全新的规划按照新规划双方将携手推进3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近2400亿元,用以加快黑龙江铁路网的电气化改造、提高运行速度以及通口岸和通景点能力进程,从而全面带活黑龙江的旅游经济和边境贸易。
《会议纪要》中明确,新建哈尔滨—齐齐哈尔等5条客运专线,其中,哈齐城际铁路是铁道部与黑龙江规划修建5条高速铁路中首个实施的投资项目,项目总投资312.4亿元,总里程286公里哈佳铁路客运专线,该项目沿松花江南岸走向,与现有哈同公路几乎平行,总投资408亿元,全长345公里,从哈尔滨起,途经宾县、方正、依兰到达佳木斯市,预计2014年前建成通车哈牡铁路客运专线,该项目是我省重点推进的重大建设项目,建设规模292.55公里,设计时速250km/h,总投资413亿元,预计2010年开工建设,2013年末建成通车,总工期4年哈尔滨地铁工程是哈尔滨市历史上最大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于2008年开始动工兴建线网规模为“九线一环”,总里程340公里铁路跨越式发展,将急需一批接触网架设与检修、牵引供配电系统调度与管理、高低压供电设备检修与调试等岗位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二)专业基础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是我院开办的重点专业之一,经过多年建设发展,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已为各铁路局、铁路工程局培养了大批铁道供电领域专业技术人才。
创新实施了“职业引导、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适应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通过采用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等方法,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把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融入培养过程,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每年举办接触网技能大赛、电子设计大赛,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1、基础现状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师资、科研与技术服务、实践教学条件、课程建设以及学生培养效果等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表1 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基本情况专业师资专任教师(20人)兼职教师(15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高级职称专兼职教师比例814(70%)6(30%)4:3科研与技术服务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教科研课题(院级以上)公开发表论文编写教材3项12项26篇7部实践教学条件校 内校外3个专项实验实训室(电气化铁道综合演练场、接触网综合实训室、电气自动化综合实训室)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紧密型4个学生培养效果在校生人数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近二年)双技能证书获取率(近二年)大赛获奖(近两年)34592%90%以上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国家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二等奖1项2、专业优势(1)教学改革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打破学科体系结构形式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体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
全面收集社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根据职业岗位和企业的要求,与合作企业一起共同制定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课程内容,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企业的需求推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为哈尔滨地铁公司、中铁电气化局三公司开设了订单培养班,实施现场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直接感受职业文化熏陶,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通过校企合作,引入电气化铁道专业领域技术标准,共同开发建设专业课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强化实训教学,开设专项技能训练课,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融,学院考核与企业评价相融,实现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100%2)校企合作与社会服务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挥专业师资与设备优势,为哈尔滨铁路局等多个企业进行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累计培训学员200人次以上,开展复退军人岗前培训累计200人次以上3)学生就业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为各铁路局的供电段、各城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以及与铁路电气化行业相关的企业通过一系列的就业保障措施,近两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过95%,就业对口率高、起薪高,用人单位总体满意率及工作称职率超过95%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平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面向轨道交通行业,通过形成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成融实训实习、技术培训、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和生产服务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培养从事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施工、建设、运行和维护的高端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
成为电气化铁道技术领域人才培养、技术服务、技术推广的中心,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轨道交通行业建设提供充足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一)专业定位与办学思路本专业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专家,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听取企业专家对人才培养与本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跟踪了解行业的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加强对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地调研,及时调整专业招生规模,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主要面向电气化铁道施工、运营、管理部门,也适用于采用电力牵引的煤炭、冶金、石油运输部门及城市交通、地下铁道的运营、管理部门,从事铁道供电技术工作,其业务工作范围是:1、接触网的施工、维护、检修和运营管理等技术工作2、牵引供电系统的自动检测及电力调度、牵引变电所的维护和检修等工作3、从事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施工、运行、管理工作,也可在各类电力企业担任施工、运行与维护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作为学院特色专业,得到学院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本专业被列为学院首批重点建设专业专业建设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相适应,主动面向区域轨道交通支柱产业,紧密结合企业人才需求,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加强专业建设,注重学生的理论基础,强化学生的综合技能,为企业培养大批高技能应用型的实用人才。
二)人才培养目标 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途径,培养掌握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技术能力的,能够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全面发展的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的施工、建设、运行维护和牵引变配电检测、调整和故障处理能力的,以及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责任感、事业心、较强的开拓精神、团队协作和计划组织能力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三)建设目标学院计划两年内完成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建设,建设目标如表2所示表2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 设 目 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成立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主动适应高铁技术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深化“职业引导、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参照电气化铁道技术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哈尔滨地铁集团公司合作开设订单班推行多元化教学组织模式,根据铁路企业生产实际灵活穿插安排顶岗实习,保证工学交替有效实施,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100%探索系统培养,推进中高职衔接以课程衔接为核心议题,每学期与中职校联合举行各对口专业关于课程衔接的教研活动,聘请中职校的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全程参与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研究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业岗位和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等。
与中职校根据培养目标,以全局观念统筹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由浅入深采用全面考核评价模式,形成一套重在激励创新、促进个性发展的评价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推行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把典型工作任务或典型工程项目作为教学载体;50%以上的职业通用课程和职业核心课程实现项目化教学引入行业技术标准,建设5门核心课程,融入工程案例、企业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编写5部配套教材建成1门省级标准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3门院级精品课程,编写工学结合教材2部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虚拟仿真教学、实物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建设一体化教室实践教学改革及教学条件建设新建、扩建4个实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