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辽宁高新区产业创新的对策及建议.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07111276
  • 上传时间:2022-09-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1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辽宁高新区产业创新的对策及建议作者简介:李红侠(1974-),女,辽宁铁岭人,辽宁 科技学院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刘要红(1969-),女,辽宁本溪人,辽宁科技学院管理 学院副教授,管理学硕士摘 要:勿需置疑,高新区经济增长已成为区域经济发 展的重要支撑,到目前为止辽宁省已经建立了 13 个省级以 上高新区,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占到全省总量的 30%以上,对 促进辽宁经济的发展和拉动就业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成 绩的背后也存在着阻碍高新区快速发展的桎梏本文就辽宁 高新区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其制约因素进而提出 解决对策及建议关键词:高新区;产业创新;对策1.辽宁高新区产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辽宁要实现全面振兴,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 升自主创新能力高新区作为全省经济崛起的龙头和先行区 域,更应率先垂范,通过辐射作用来拉动辽宁经济的整体发 展然而经过了二十几年的实践,辽宁高新区的发展逐渐出 现后劲不足例如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金融体系不完善和产业竞争力偏弱等问题,这些将成为阻碍 辽宁高新区发展的不利因素1.1 产业结构单一,集聚效应不够明显我省大多数高新区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由于受资源约 束和行政区划等因素的影响,产业结构基本相似,互补性不 强。

      区域内主要以电子、化工和生物制药技术为主高新区 内小企业居多,龙头企业少,难以形成规模相对来说大连 高新区发展的比较快,但对整个辽宁经济的发展没有起到牵 领作用,没有形成区域经济的集聚效应1.2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竞争力偏弱我省大多数高新区企业只注重技术引进,却忽略了技术 的再创新片面追求创新行为短期化,而忽略了企业的长远 发展再加上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人才储备有限,传统产业 占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偏少,尤其是能够引领高新区发展 的高端产业更少最终导致高新区产业竞争力偏弱,没有显 示出高新区产业组织的活跃态势1.3 金融体系不完善,融资渠道狭窄我省大多数高新区,自筹资金往往还是许多科技型企业 创办的主要资金来源,由于我省大多数高新区企业尚处于早 期研发或初创阶段,许多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从自身利 益出发,考虑自身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所以不愿意介入, 导致大多数高新区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的局面,再加上地方政 府提供的专项扶助资金也非常有限,不足以为企业科研开发 提供充足的财力支持,因而资金短缺成为制约高新区科技型 企业创新驱动的重要因素1.4 管理体制不健全,政府引导力度不够我省高新区在发展新兴产业、增强辐射、带动功能等方 面尚未形成跨部门、跨地区的政策协同机制。

      政府又缺乏统 一部署和协调,引导力度不够,使得我省大多数高新区企业 处于各自封闭、自然发展的状态,并没有显示出高新区应有 的引领作用和辐射威力2.辽宁高新区产业创新的对策及建议2.1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创新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进而带动产业 结构创新,打破原有的产业结构单一或雷同现象,实现优势 互补在重视自身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同时,积极培育和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创意产业、生物研发、健康管 理、金融服务等新兴业态的积极培育以龙头企业和大项目 为牵动力,促进产业集群形成,真正起到高新区良好的辐射 带动作用2.2 不断营造创业环境,实现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主要取决于人的智慧,高新区要想实现技术创 新必须吸纳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努力营造重视人 才、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和管理机制, 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同时还要不断营造创业环境,积极搭建 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和创业平台,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培 育一批创新能力强、高成长的中小企业,打造品牌,构建创 新创业人才高地,进而实现技术创新2.3 拓宽和完善融资渠道,实现金融体系创新产业和技术创新离不开财力支持,所以要不断拓宽融资 渠道。

      积极探索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模式,加大地方财 政投资力度,另外要积极推动高新区企业上市融资,尤其是 支持企业在国外上市同时,政府要协助搭建资本平台,加 快引进风投公司,组建创投公司、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 积极争取国家或省市政策性资金支持,进而增强扶持、服务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能力,从而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和高效 率的融资体系2.4 强化政策扶持及引导,实现政府职能创新政府在创新服务思路、创新服务机制、创新服务载体上 多下功夫,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发挥好政府在 转型升级中的协调作用针对宏观环境变化,切实加强政策 分析和研究,努力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预见性和有效性不 断优化政务环境,提升政府服务功能和跨部门协同服务能 力,提高办事效率政府要主动帮扶和引导企业发展,为企 业搭建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引导企业通过创新求得生存, 努力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创新,创建服务型政府,实现政 府服务转型升级作者单位:辽宁科技学院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1] 崔万田,于畅.从高新区到创新园区-辽宁高新技术产 业区转型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4): 40—42[2] 郭西虎,周毅.中国产业升级的必要性与对策建议[J]. 经济研究导刊, 2009( 3)[3] 范建民.基于开放式的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模式研 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9(9): 23—27[4] 本溪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 要(征求意见稿)[5] 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