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心脑血管疾病.ppt

49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88417965
  • 上传时间:2024-09-0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09.03KB
  • / 4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节第二节 慢性病慢性病 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指脑血管病和各型心脏病而言,是当今人类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的疾病之一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由于传染病得到有效的控制,一些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及肿瘤等病的死因顺位前移,构成疾病的前三位死亡原因世界57个国家的资料揭示,脑血管病列在前三位死因的有40个  我国卫生年鉴(1992年)记载了我国部分县、市心脏病死亡专率达85.07(市)~64.65(县)/10万,占死亡总人数的14.6%~10.21%脑血管病死亡专率为122.69(市)~103.79(农)/10万占死亡总人数的14.65%,而1957年时心血管病死亡率为47.2/10万,23年中增加了1倍我国城、乡脑卒中均为死因顺位第二位,其构成比分别为20.6%和14.8% ◈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特点;◈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影响心、脑血管疾病预后的因素;◈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要:提要: 一、一、 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特点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特点(一)时间趋势(一)时间趋势1、近些年来,发达国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在发展中国家则呈上升趋势。

      我国也是如此表表 我国部分城市和农村冠心病死亡率(我国部分城市和农村冠心病死亡率(1/10万)万)地区地区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城市城市 41·88 43·41 47·48 46·20 51·29 54·67 58·05 59·38农村农村 19·17 19·80 22·82 21·03 23·44 22·10 24·86 26·792、脑卒中的发病、死亡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发季节为元月份,在气温低、气候干燥及气压高的冬季较多发生出血性脑卒中 流行特点流行特点流行特点流行特点(二)地区分布(二)地区分布 世界上的情况 我国:北方冠心病发病率高于南方; 同一地区, 城市高于农村三)人群分布(三)人群分布 1、年龄性别分布:主要是中老年发病,随年龄增大而 增加; 女性一般较男性晚10年左右发病,绝经期后,女性患病率明显增加 2、种族分布 3、遗传因素 二、二、二、二、 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高血压、高血压 血压水平与发生该类疾病的危险度高度相关。

      左图 队列人群收缩压与脑卒中发病率(1987.7~1989.12)资料来源:中国慢性病预防和控制 (1):371993 上图 队列人群舒张压与脑卒中发病率(1987.7~1989.12)资料来源:同上图 图 不同血压水平组的冠心病发病率图 不同血压水平组的冠心病发病率(资料来源:钱宇平,流行病学研究实例,第一卷(资料来源:钱宇平,流行病学研究实例,第一卷173页)页) 2 2 2 2、心血管病史、心血管病史、心血管病史、心血管病史有临床表现的心血有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管管管病史是今后主要心血管病事病史是今后主要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危险因素件发生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危险因素大约30%完全性脑卒中患者,以前有过TIA病史,约1/3的TIA患者迟早要发展或再发完全卒中有心肌梗死或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病人中,每年心肌梗死再发生率或冠心病死亡率为4%以上 3 3 3 3、脂质和脂蛋白、脂质和脂蛋白、脂质和脂蛋白、脂质和脂蛋白人群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成正比血清胆固醇浓度与引起冠心病有关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的年龄越早,今后发生冠心病的机会也越多。

      高血脂对脑血管的作为危险因素不如对冠心病那样明显但高血脂与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同时升高,对缺血性脑卒中是一危险因素,尤其对年轻男性更重要 4 4 4 4、肥胖、肥胖、肥胖、肥胖超标准体重的肥胖是冠心病的易患因素肥胖能使血压和血清胆超标准体重的肥胖是冠心病的易患因素肥胖能使血压和血清胆固醇升高国外研究显示:体重增加固醇升高国外研究显示:体重增加10%,血压平均增加,血压平均增加0.86kPa(6.5mmHg),血清胆固醇平均增加,血清胆固醇平均增加18.5mg%35~~44岁男性体重增加岁男性体重增加10%,冠心病危险性增加,冠心病危险性增加38%,体重增加,体重增加20%,冠心病危险性增加,冠心病危险性增加86% 迄今尚无研究证明肥胖是脑卒中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但体重迄今尚无研究证明肥胖是脑卒中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但体重的变化常与血压的变化有关,超过标准体重的变化常与血压的变化有关,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肥胖者,以上的肥胖者,患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而高血压及冠心患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而高血压及冠心病又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可以认为,肥胖是脑卒中的病又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可以认为,肥胖是脑卒中的间接危险因素。

      间接危险因素 5、糖尿病及肾脏疾病、糖尿病及肾脏疾病 许多不同类型的肾脏疾病均可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而糖尿病性肾病的危险性最大     糖尿病主要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糖尿病主要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冠心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有糖尿病冠心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患冠心病的机会较无糖尿病的高血的高血压患者,患冠心病的机会较无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高一倍压患者高一倍 6、生活方式、生活方式 1 、吸烟 2、饮酒 3、体育活动 4、膳食因素(高盐、高脂、食物过于精细)在某大型企业内,近年来职工生活水平提高,在某大型企业内,近年来职工生活水平提高,许多疾病的发生率均较一般人群要低,但最许多疾病的发生率均较一般人群要低,但最近多次发生中、老年人猝死近多次发生中、老年人猝死 •7 7、其他、其他 ((1)精神紧张、忧虑、时间紧迫感等均可使血脂增)精神紧张、忧虑、时间紧迫感等均可使血脂增高,使冠心病发病率增加冠心病患者中,以性情急高,使冠心病发病率增加冠心病患者中,以性情急躁、进取心和竞争性强的所谓躁、进取心和竞争性强的所谓A型性格所占的比例为型性格所占的比例为高。

      高2)季节和气候气温低的地区脑卒中患病率高,这在)季节和气候气温低的地区脑卒中患病率高,这在我国东北和日本的东北部都是如此我国东北和日本的东北部都是如此3)饮食、药物及家族遗传等因素也有关饮食、药物及家族遗传等因素也有关 三、三、三、三、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当今人类生命和健康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当今人类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的疾病,同时它还带给家庭和受到严重威胁的疾病,同时它还带给家庭和社会沉重的负担因此,心、脑血管疾病已社会沉重的负担因此,心、脑血管疾病已由单纯的个人问题转化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由单纯的个人问题转化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并具有全球性故开展群体性的心、脑血管并具有全球性故开展群体性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防制工作已刻不容缓!!疾病的防制工作已刻不容缓!! 防止该类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长期性策略首防止该类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长期性策略首先应着眼于防止群体的危险因素水平的上先应着眼于防止群体的危险因素水平的上升,开展第一级预防:升,开展第一级预防: 1、群体策略、群体策略 2、高危人群策略、高危人群策略 主要针对特殊危险性的个体。

      改变不良的行为因素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加强健康教育 预防控制预防控制预防控制预防控制————————一、人群高血压的防治一、人群高血压的防治(一)健康教育——对象应该是全体人群第一级第一级预防预防 (二)改善生活方式 1、限制钠盐摄入量(少食盐) 2、劝阻吸烟和限制饮酒(忌烟酒) 3、加强体育锻炼(加强锻炼) 4、膳食预防 超重者,减少热能摄入增加消耗;超重者,减少热能摄入增加消耗; (合理膳食) 限糖;限糖; 控制总脂肪、胆固醇摄入量;控制总脂肪、胆固醇摄入量; 控制盐的摄入量控制盐的摄入量第一级预防第一级预防预防控制预防控制预防控制预防控制————————一、人群高血压的防治一、人群高血压的防治 预防控制预防控制预防控制预防控制————————二、人群检测二、人群检测(一)建立完善的信息检测系统(一)建立完善的信息检测系统 收集发病、死亡和危险因素等资料(二)早期发现病人及高危人群的筛检(二)早期发现病人及高危人群的筛检 测量血压、做心电图、检查血清胆固醇等 作为早发现、筛检高血压病人的措施。

      预防控制预防控制预防控制预防控制————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分层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分层1999年WHO/ISH制定的《高血压治疗指南》,把心血管病人存在的危险因素数量和严重程度分到四个组中:1、低危组 2、中危组3、高危组4、极高危组 预防控制预防控制预防控制预防控制———— 四、加强病人的计划管理四、加强病人的计划管理对临界和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医生应对病人进行发生心血管病事件的危险分层,进一步有效地防止心、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脑卒中、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如:如:对临界高血压者,定期血压随访,以掌握血压的动态变化; 对确诊原发性高血压者,按高血压管理策略 恶性肿瘤恶性肿瘤 ((malignant tumor) 摘要:摘要: 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情况; 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 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 体力活动、社会心理因素; 预防恶性肿瘤的主要措施 案例 氯乙烯(vinyl chloride,CH-CHC1)是塑料工业中聚氯乙烯的单体,占塑料总产量的1/5。

      聚氯乙烯刚问世时,被认为是相对无毒的人们只注意到氯乙烯易燃,易爆和高浓度下能引起急性麻醉作用,故订出卫生标准为500PPm当时曾做大鼠吸入致癌实验,得阴性结果1963年动物实验报告当氯乙烯浓度为100PPm时可致肝损害以后于1970~1971年间的动物实验,发现氯乙烯可以引起动物发生多脏器肿瘤,遂引起学术界极大的关注和争议到1974年美国一家化学公司向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报告,在500名接触氯乙烯工人中发生4例肝血管肉瘤,至1977年NIOSH共收集了64个病例,包括英国、加拿大、联邦德国、法国、瑞典等国家,均为男性,诊断时平均年龄为49.7岁,接触工龄为4~32年,平均为17.8年大多数病例为接触高浓度氯乙烯的清釜工1974年同一研究者又重复了大鼠实验,吸入浓度为250PPm,接触时间为1年,结果动物产生了肝血管肉瘤(第一次实验浓度为500ppm,接触时间为4.5个月,结果未引发肿瘤)美国于1973年对几家聚氯乙烯合成厂工人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的死亡率调查,获得流行病学证据1974年美国将氯乙烯的作业环境卫生标准下降到50ppm,次年又降至1ppm,1984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宣布氯乙烯为“确认致癌物”。

      一、 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研究表明:多数人类肿瘤是由环境因素与细胞遗传物质的相互作用引起的环境致癌因素可包括自然环境的生物、物理和化学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而这些致癌因素除少部分是以人们不由自主的方式接触外,多数是通过人们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进入机体的1999年国际肿瘤研究所公布了他们历年对833种化学物、混合物、物理和生物因素对人类致癌危险性评价结果 确认为人致癌物(1组) 75种 可疑致癌物 (2A组) 59种 潜在致癌物 (2B组) 227种 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生物因素HBV、HCV——原发性肝细胞癌幽门螺杆菌——胃癌 埃及血吸虫——膀胱癌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18型——宫颈癌EB病毒——鼻咽癌 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物理因素紫外线——皮肤癌电离辐射——多种癌症典型的电离辐射致癌见于1945年8月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后的幸存者中,其白血病发病率明显增高,1950~1954年达到高峰,而且距爆炸中心越近,接受辐射剂量越大者,白血病发病率越高 紫外线对皮肤损害 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化学因素WHOWHO估计,人类恶性肿瘤的估计,人类恶性肿瘤的80%~90%80%~90%与环境因素有关,与环境因素有关,中最重要的是环境中中最重要的是环境中的化学因素。

      的化学因素 ★★吸烟有害成分:尼古丁、胺类、腈类、 酚类、多环芳烃,重金属元素镍、镉, 有机农药等吸烟年龄越早,数量越多,发生肺癌的机会越大,其间有明显相关吸卷烟可导致肺癌,还可导致口腔、咽、喉、食管、胰腺、膀胱等多种癌症 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化学因素★膳食著名的流行病学家Doll认为,20%~60%的癌症与膳食有关 原因:原因: 1、食物中含有致癌物或被致癌物污染 在生产、加工、保存与烹饪过程中受致癌物污染,如:储存的蔬菜水果有高浓度的亚硝胺;黄曲霉菌污染米、麦;熏肠含苯并(a)芘 2、由于膳食不平衡导致营养失调,从而失去了正常食物营养成分的保护作用 (1)营养缺乏时的间接致癌作用 (2)过多营养的间接致癌作用 被被黄曲霉污染黄曲霉污染的粮食的粮食 薰烤食品 取 缔街街头头烧烧烤烤 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化学因素★药物因素国际肿瘤研究所(国际肿瘤研究所(IARCIARC)宣布的确认致癌)宣布的确认致癌物中,目前已证实可诱发恶性肿瘤的药物物中,目前已证实可诱发恶性肿瘤的药物有多种。

      有多种咪唑嘌呤、环孢霉素、环磷酰胺、乙烯雌酚、绝经后的雌激素治疗、复方口服避孕药、顺序型口服避孕药 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化学因素★被污染的饮用水和含酒精饮料1、长期饮用含藻类毒素的宅沟水或井水的地区——肝癌发病率显著升高2、过度摄入酒精——口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等癌症的发病率升高 绿藻富营养化湖水 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化学因素化学因素★空气污染物汽车尾气排出的苯并(a)芘——肺癌有学者提出大气中苯并(a)芘含量每增加1个单位,肺癌死亡率将增加5%★职业因素 (职业病中已作相关介绍)职业接触环境确认致癌的生产过程有:铝生产、金胺制造、靴鞋制造及修理、家具制造、油漆工、橡胶行业、铸铁和铸钢等 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体力活动体力活动 有规律的体力活动可对免疫系统产生有益效应,降低结肠癌发生的危险性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在“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已作阐述) 二、 恶性肿瘤的预防☻第一级预防第一级预防 加强防癌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疫疫苗苗接接种种 护护和和食食品品卫卫生生立立法法◇◇加加强强劳劳动动保保护护、、环环境境保保◇◇消消除除职职业业致致癌癌因因素素◇◇合合理理使使用用医医药药用用品品 ((最最为为有有效效的的措措施施))◇◇合合理理膳膳食食和和体体力力活活动动◇◇控控烟烟 ☻ ☻第二级预防第二级预防第二级预防第二级预防◇◇无症状人群的早期筛检无症状人群的早期筛检 如:乳腺癌的筛检、宫颈癌的筛检、 结肠、直肠癌的筛检。

      ◇◇有症状人群的检测有症状人群的检测 由于人体所患的恶性肿瘤约有75%以上发生在身体易于查出和易于发现的部位,为便于 及早发现肿瘤,应注意常见肿瘤的 十大症状 由于肿瘤的发病潜伏期长,又是多因素、多效应、多阶段、多基因致病,临床治疗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肿瘤的预防尤为重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