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对英语课文整体教学法的理解 (12).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45265800
  • 上传时间:2024-02-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英语课文整体教学法的理解课文的教学有两个目的:第一,利用课文的语言材料,学习其中的语言点,达到能运用的目的第二,在学生掌握语言点的基础上,逐步跳出语言点的圈子,从而使用语言进行信息交流,培养阅读能力一、课文整体教学的理解课文是教学语言知识和训练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材料因此,课文应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否则,容易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毛病,不利于学生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和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当然,在整体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分段教学也是必要的其目的在于掌握各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整篇课文对于一篇课文首先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在整体教学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段教学,这就是我们在英语教学中采用的“课文整体教学法”一)整体的含义1. 课文的内容是一个整体课文整体教学强调信息的整体输入要求从阅读整篇文章入手逐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结合课文学习和运用语言结构,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同时以内容为主体2. 课文句段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是一个整体它们是听、说、读、写的综合材料因此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在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时,做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突出能力的培养3. 英语教学过程也是一个整体,但又是统一的,要求统一在“用”字上。

      用”是课文整体教学的关键,是检验教与学成败的依据二)课文整体教学的基本程序课文整体教学程序可以概括为:接收——发展——运用在教学中,这个过程虽然也有其阶段性,但这三个阶段却往往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在“接受”过程中有发展(如对课文的表层理解到深层理解),在“发展”过程中有运用(如对语言结构的讲与练)1.     “接收”接收有视觉接受和听觉接受在课文整体教学中,对学生来说,就是通过读和听来接受信息在接收阶段,也就是开始阶段要求信息的整体输入如叫学生浏览全文,从而找出课文的主要意思和篇章结构,在这个阶段要求学生对课文有一个粗略了解,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以便逐步深入2.     “发展”发展包括阅读理解由表层向深层的发展和由课文内容向语言结构的发展在这个阶段,阅读应该由略读转入到精读在具体做法上,教师的提问程序应该是yes/no questions —— questions —— why     questions,要求学生不仅了解课文的主要事实和情节,而且要了解课文内容的细节该阶段还应紧密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语言结构的教学既要全面,又要有重点,更要通过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来进行练习,不仅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层的理解,而且使他们初步掌握和运用语言结构。

      3. “运用”运用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但不能看作是教学过程中最终阶段的任务运用语言应该贯穿于课文整体教学的始终,尽管在最终阶段要集中进行一些口头练习和综合性练习练习的设计应紧密结合课文内容和所学语言结构练习的难度要适中,以使学生能用的上,用的活练习的量要充分,以使学生普遍得到练习和运用的机会教师不仅通过这些练习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而且应把这些练习看作是课堂小测验,及时取得反馈信息,并及时采取矫正措施的手段三)“课文整体教学”的步骤 “课文整体教学”的步骤是由整体——分散——再整体——运用,这几个步骤逐步深入,环环相扣所构成的整体,是指首先让学生从整体上阅读并理解一篇文章,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知识结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分散,是指分散地解决一篇文章中的词语难点与重点,使学生学有所得,复习有依再整体,是指在前两个过程的基础上,再次全面深化课文,进一步掌握通篇课文的知识,理解结构体系,达到完整地掌握一篇课文的目的运用,是指对所学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对一篇课文教学结果的总体检验二、课文整体教学的实践(一)整体过程1.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文笔者认为,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做法:(1)学生自己阅读,找出不懂的问题。

      2)朗读单词和课文,划出生词、词组,句型和难点3)老师发放预习提纲4)学生翻译课文笔者认为,初中课文教学中采取前两条预习方法较合适一是使学生对通篇课文的内容有所了解,为教师的精讲扫除了障碍二是把泛读和精读有机地结合起来,知识学的活,重现率高,学生记得牢三是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习气氛四是能通过学生的感知激发他们的思维,使他们主动地索取思维的材料和内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独立阅读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2. 介绍课文中心思想用英语介绍课文内容、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等,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首先,可以让学生合上书本,专心听教师讲述,教师在讲述中尽量使用学生学过的词汇、语法、句型,用简单的句子以旧带新,语言力求生动活泼,语调抑扬顿挫,并利用手势、眼神、表情、实物、多媒体等来进行教学,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理解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课文内容在讲述时,还要进行提问,以启迪学生积极思维,估计和推测将要出现的故事情节,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课文内容的介绍可以进行一次或多次,可用课件视图介绍,也可以用扳书介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该边讲边环视全班,以观察学生能否听懂所讲的内容,以便调整语速3. 用简单的 Yes/No questions 提问学生,了解学生理解课文的程度。

      二)分散过程这是分散解决课文中的词语难点和重点的过程在讲解时必须做到一个“精”字,即在众多的语言点中,选择重点进行讲解,其他的略作处理,以便留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操练和深化这个过程可以采取下面的方法进行:1. 先讲后练,即先把课文中重、难点讲解完之后,让学生集中练习,消化2. 先练后讲,即先让学生集中练习造句、填空、句型转换、判断正误等,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所做的情况,重点讲解3. 边讲边练,即讲一个重点句型或语法现象,接着让学生作替换造句或翻译等适当练习,一讲一练地循环下去三)再整体过程让学生对所学课文再次形成整体感,具体做法如下:1. 先让学生再次通读课文(以听录音、领读、齐读等形式),然后找出不懂之处,教师解答2. 归纳课文中心意思和内容归纳主要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所提的问题要力争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这一过程是十分必要的,它弥补了由分散过程所造成的支解课文的缺陷,有助于学生对课文整体的把握,促进课文整体教学的形成,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四)知识运用过程这一过程主要是培养和检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对三个教学过程的反馈,分两步进行: 1. 复述课文要求学生根据提纲或关键词语用学过的语言材料口述或笔头复述课文。

      复述的方式包括:(1)教师示范性的复述2)多样化的学生复述,如接力复述接力复述要求学生认真听其他学生的复述,以便后面的学生接着复述3)看图复述将课文的内容用简单的几幅画描述出来,让学生按画中的故事情节复述课文2. 课文内容的复习与运用它包括:(1)改写句子或对课文进行缺词填空练习2)对课文的重点词组和句型进行听写练习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课文整体教学法”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是外语教学中学习课文的一种先进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要我们坚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定会收益不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