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15篇.docx

23页
  • 卖家[上传人]:1588****369
  • 文档编号:371789163
  • 上传时间:2023-12-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4.03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15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精选15篇 教案编写过程中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了解它们的共同点和重要的区别特征 2.了解细胞膜的成分,理解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并会区分物质通过细胞膜的几种不同方式 3.了解各种细胞器的分布、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 4.认识细胞核的亚显微结构特点和主要生理功能 5.理解染色质和染色体相互转变的动态关系 6.了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绘图能力 2.通过对细胞结构的学习,训练学生利用对比的方法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通过设计和分析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训练学生利用资料分析、判断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围绕细胞不同于非生物的生命特点进行学习和讨论。

      2、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3、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为第二章中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奠定基础 4、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为第五章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 1、细胞的体积与相对表面积对于细胞的意义 2、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理解膜的流动性 3、叶绿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细胞器间的关系 4、染色质与染色体间互相转换的动态关系 四、教学过程 问题:病毒具有生命物质中最重要的两种成分——生命活动的体现者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核酸可是病毒却不能单独存活,病毒只有侵入寄主细胞后才能体现生命的特点上述事实说明了什么?你能分析这其中的原因吗? 小结:从物质基础方面考虑,病毒成分简单不足以完成复杂的新陈代谢;从结构基础上看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新陈代谢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因此病毒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病毒必须寄生于活的细胞生物中才能体现生命现象 问题:根据初中知识,举例说明细胞生物可以分成哪几类?它们在结构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是否有什么共同的基本结构? 课件演示几种植物细胞、几种人体细胞、原核细胞 小结:讨论结果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篇12】 一、教材分析 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有机化学知识这是本节教学内容的最大瓶颈,而氨基酸的结构和蛋白质的形成又属于微观知识,比较抽象,十分枯燥,所以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动画、故事、游戏和形象的比喻,不仅增加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

      并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2)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3)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能力方面 (1)通过自主对比观察几种氨基酸的结构,思考讨论后得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的、信息内容的同时,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蛋白质的功能 (2)氨基酸的结构及其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难点: (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四、教法学法及媒体选择 1、教法及媒体选择 根据新课程理念,针对本节内容,我主要采取探究式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动画和图片创设情境,层层递进,解决教学难点 2、学法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选择良好的学法关键在于找到教法与学法的结合点,实现教、学的统一与探究式教学法相对应,我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使他们能用观察法、分析法、比较推理法得出结论,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让学生能由宏观进入微观再回到宏观,形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播放电影《蜘蛛侠》的片段, 问: 电影中的主人公是谁?他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 展示: ⑴黑寡妇蜘蛛的图片,黑寡妇蜘蛛因为它蛛丝中的“蛛丝蛋白”,使得他的蛛丝的强度异常的高 ⑵荧光水母的图片 问: 这是什么生物?为什么它们能发出美丽的荧光? 问: 从这些画面中我们应该不难发现这些神奇的生命现象是由谁来承担的? 引出今天这节课的主题 展示: 一些食物(肉、蛋、乳等) 问: 为什么我们经常说这些食物的营养价值很高? 问: 蛋白质对人体很重要,那么人体中的蛋白质又能承担怎样的生命活动呢?大家想不想和我一起到人体中去进行一次旅行? 创设情景: 三维透明人体场景 ⑴观看人体骨骼肌的三维动画,并问:构建肌肉的主要结构物质是什么?这又说明蛋白质可以具有怎样的功能? ⑵接着让学生观察在人体中可以发生的4个生命活动的场景,并问:在这样的4个场景中分别涉及到了哪些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又各自具有怎样的功能呢? ⑶总结: 蛋白质在生物体中承担的功能多不多?概括出蛋白质的功能,“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过渡: 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蛋白质们能够承担如此众多的功能,这是否和他的功能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掀开它的神秘面纱吧!研究表明蛋白质的结构是复杂的,可是这种复杂的分子却是由一些结构简单的氨基酸分子作为基本单位所构成所以认识蛋白质的结构,首先就必须了解氨基酸的结构 创设情景: 利用比喻,讲述“4个氢兄弟”和“两个强大势力集团”的斗争故事,让学生了解,“化学键”、“羧基”、“氨基”这些基团和它们的一些书写方法,以及是如何由“甲烷”到形成“甘氨酸”这种氨基酸的,为后面认识构成生物体蛋白质、氨基酸的结构,以及氨基酸共同结构特点打下铺垫 过渡: 氨基酸会不会只有甘氨酸一种呢?告诉学生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其它的氨基酸吧! 提问: 比一比这4种氨基酸,从4个“邻居”的角度来看,有几个“邻居”相同?几个“邻居”不同? 提问: 其实其它的氨基酸也都符合这一规律,能否根据这一规律将约20种氨基酸用一个结构通式表示出来? 活动: 邀请两位学生主动到黑板上演板,其他学生尝试在纸上书写 请学生评价演板的两位同学尝试写出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教师最后总结,并针对错误进行说明。

      提问: ⑴观察结构通式,不同的氨基酸在结构上只是什么不同?那么甘氨酸和丙氨酸的R基是什么? ⑵观察结构通式,氨基酸们都拥有哪些相同的元素?那么蛋白质呢? ⑶再来观察结构通式,和刚才的4种氨基酸,问道:如果说从氨基和羧基的角度来看这些氨基酸又有哪些共同结构特点学生思考同时,引导学生从氨基和羧基的数量;氨基与羧基的连接方式两个方面考虑) 总结: 对氨基酸共同结构特点进行总结,并指出只有同时满足共同结构特点的氨基酸才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否则不是 过渡: 现在我们知道了氨基酸的结构,但是由氨基酸作为基本单位又是如何形成蛋白质的呢?指出是“相互连接” 活动: 请一位同学到前台来,和我做同样的一种姿势伸展双臂,两腿并拢,让学通过今天课的内容进行联想,可以想到什么?问:我和这位同学连接起来时最简单的方式是什么?再问:那么氨基酸在相互连接时是否也有“左右手”,以及“握手”的地方呢? 创设情景:观看flash动画(蛋白质的形成) 提问: ⑴描述氨基酸分子间是如何“相互连接”的? ⑵有没有“左右手”和“握手的地方”总结出“肽键” ⑶虽然和手牵手有相似的地方,但又没有不同的地方?总结出这种“相互连接”称为“脱水缩合” ⑷这是不是一种新的分子,指出“二肽” ⑸二肽还能继续进行“脱水缩合”吗? 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出“三肽”,“多肽”,“肽链”,以及一条“肽链”中“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和“氨基酸数”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

      总结: 氨基酸形成蛋白质大致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过渡: 展示一些常见蛋白质的结构图片,指出这些蛋白质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并指蛋白质的种类有1010—1012可是构成这些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约20种 这些氨基酸怎能形成数量如此多的蛋白质分子呢? 活动: 讲学生分成每6人一组,请其中一组的同学到台上来扮演氨基酸,其它组相互同学讨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请2组学生代表发表蛋白质分子多样的原因 评价并总结: 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思考: 为什么蛋白质能承担如此众多的功能? 小结、结课: 在今天的这节课里,我们不仅获取蛋白质的基础知识,而且大家应该感受到蛋白质对生命的意义:生命世界是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的,离开了蛋白质,这一切还存在吗?不过蛋白质是生命的主要承担者,可它们是生命活动“操纵者”吗?它们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化合物呢?这个问题就留给下节课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篇13】 教学重点: 1、围绕细胞不同于非生物的生命特点进行学习和讨论 2、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3、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为第二章中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奠定基础。

      4、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为第五章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难点: 1、细胞的体积与相对表面积对于细胞的意义 2、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理解膜的流动性 3、叶绿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细胞器间的关系 4、染色质与染色体间互相转换的动态关系 教学过程: 问题:病毒具有生命物质中最重要的两种成分——生命活动的体现者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核酸可是病毒却不能单独存活,病毒只有侵入寄主细胞后才能体现生命的特点上述事实说明了什么你能分析这其中的原因吗 小结:从物质基础方面考虑,病毒成分简单不足以完成复杂的新陈代谢;从结构基础上看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新陈代谢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因此病毒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病毒必须寄生于活的细胞生物中才能体现生命现象 问题:根据初中知识,举例说明细胞生物可以分成哪几类它们在结构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是否有什么共同的基本结构 课件演示几种植物细胞、几种人体细胞、原核细胞 小结讨论结果 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界把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单独分成一个特殊的界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又根据细胞是否有细胞核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明确指出:高中阶段主要学习以真核生物为中心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 解释细胞的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 引发学生探究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兴趣在电镜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