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他汀类药物及肝脏安全性评价.ppt

30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92072091
  • 上传时间:2024-09-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60.50K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他汀类药物及肝脏安全性评价 肝功能化验单肝功能化验单代号代号检验项目目结果果参考参考值ALT*谷丙谷丙转氨氨酶80↑5-40 U/LAST*谷草谷草转氨氨酶70↑8-40 U/LS/L谷草谷草/谷丙谷丙1.07TBIL总胆胆红素素22.6↑5-20 μmmol/LDBIL直接胆直接胆红素素4.71.7-10 μmmol/LD/TD/T0.21TP总蛋白蛋白75.356-82 g/LALB白蛋白白蛋白50.136-55 g/LGLO球蛋白球蛋白25.220-35 g/LA/G白球比白球比1.991.1-2.5GGT*谷氨谷氨酰氨基氨基转移移酶17.010-50 U/LALP*碱性磷酸碱性磷酸酶101.035-115 U/LPALB前白蛋白前白蛋白216200-400 mg/LTBA总胆汁酸胆汁酸9.10-10 μmmol/LCHE胆碱脂胆碱脂酶66544000-13000 U/L 诊断策略诊断策略病情评估病情评估•是否一过性转氨酶升高?•是否肝源性转氨酶异常?•是否合并肝功能不全症象?原因分析原因分析•他汀药物相关肝脏损害?•肥胖症、糖尿病及其相关脂肪肝?•胆胰疾病急性发作?•病毒性肝炎?酒精滥用?其他更有可能的损肝药物? 非肝源性转氨酶升高非肝源性转氨酶升高•心肌损害、肺栓塞心肌损害、肺栓塞•溶血、再障溶血、再障•肌肉疾病肌肉疾病 皮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疾病•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巨巨-AST血症血症 特点:特点:AST升高为主,升高为主,AST/ALT>1,通常,通常<5xULN,否则考虑肝脏累及,,否则考虑肝脏累及, 通常合并通常合并LDH、、CK等酶学改变等酶学改变 孤立性肝源性转氨酶升高孤立性肝源性转氨酶升高≠肝脏损害肝脏损害Isolated elevations of aminotransferases in the absence of increased bilirubin levels have not been linked clinically or histologically with evidence of acute or chronic liver injury.Am J Cardiol 2006;97[suppl]:77C–81C) 肝炎和肝功能不全症象肝炎和肝功能不全症象•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纳差、乏力、腹胀、恶心、吐泻,黄疸、肝脏:纳差、乏力、腹胀、恶心、吐泻,黄疸、肝脏肿大,甚至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肿大,甚至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肝脏贮备功能改变,如总胆红素增高、凝血:肝脏贮备功能改变,如总胆红素增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前白蛋白酶原时间延长、前白蛋白/ /白蛋白下降白蛋白下降•发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提示可能存在变态反应性发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提示可能存在变态反应性肝损害(药物?)肝损害(药物?) 他汀诱导的肝酶异常的特点他汀诱导的肝酶异常的特点•他汀治疗的共性特征:剂量依赖性他汀治疗的共性特征:剂量依赖性•绝大多数转氨酶升高绝大多数转氨酶升高<3xULN•见于开始治疗或增大剂量的头见于开始治疗或增大剂量的头3个月内个月内•绝大多数为孤立性无症状性转氨酶增高,与肝功能衰竭无绝大多数为孤立性无症状性转氨酶增高,与肝功能衰竭无明确关系明确关系 他汀引起肝酶升高的发生率他汀引起肝酶升高的发生率转氨氨酶升高水平升高水平发生率生率1-3xULN>20%>3xULN<1%(常(常规剂量他汀治量他汀治疗))2%-3%(大(大剂量他汀治量他汀治疗))ALT>5xULN((PPP))0.5%ALT>9xULN((PPP))0.2% 他汀引起肝酶升高他汀引起肝酶升高的剂量依赖性的剂量依赖性持续持续*ALT>3xULN((%))0304050607020LDL-C降低幅度,降低幅度,(%)Atorvastatin(10-80mg/日日)Simvastatin(40-80mg/日日)Lovastatin(20-80mg/日日)* *持续:连续持续:连续2 2次次降低同样幅度的LDL-C 水平,立普妥所用的剂量最小,导致肝酶升高的风险最低发生率发生率<1%Am J Cardiol 2003; Davidson M, Exp Opin Drug Saf 2004 他汀相关肝酶异常的转归他汀相关肝酶异常的转归他汀相关他汀相关肝酶异常肝酶异常减量/停药,肝酶多能恢复正常即使不调整剂量,70%可自行下降(一过性肝酶异常)肝酶增高,继续使用他汀,至今尚无引起肝衰竭的报道使用大剂量他汀,无证据表明与明显肝损伤及肝衰竭有关 他汀与肝功能衰竭他汀与肝功能衰竭•肝衰罕见肝衰罕见(百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并不高于普通对照人群,并不高于普通对照人群•肝衰竭与特异体质有关,有报道他汀可引起遗传易感个体肝衰竭与特异体质有关,有报道他汀可引起遗传易感个体的肝脏自身免疫攻击的肝脏自身免疫攻击•在在1990-20021990-2002年全美年全美5174151741例肝移植患者中,仅例肝移植患者中,仅3 3例可能为例可能为他汀相关肝衰竭他汀相关肝衰竭•所有他汀药物均可能导致肝衰,但均无死亡发生所有他汀药物均可能导致肝衰,但均无死亡发生注意:肝酶持续异常和严重肝损的原因注意:肝酶持续异常和严重肝损的原因更可能与他汀无关!更可能与他汀无关! 诊断策略诊断策略病情评估病情评估•是否一过性转氨酶升高•是否肝源性转氨酶异常•是否合并肝功能不全症象原因分析原因分析•他汀类药物相关肝脏损害?•肥胖症、糖尿病及其相关脂肪肝?•肝脏一过性缺血/缺氧 缺血性肝炎•胆胰疾病急性发作?•病毒性肝炎?酒精滥用?其他更有可能的损肝药物?•基本正常肝组织? 美国成人血清转氨酶升高病因分析美国成人血清转氨酶升高病因分析1988-1994年年NHNES III调查了调查了15676名成年居民名成年居民7.9%人群血清人群血清ALT和和/或或AST升高升高31%有明确病因有明确病因69%原因不明原因不明主要与以下原因有关:主要与以下原因有关:•BMI•腰围腰围•高高TG血症血症•IFG•女性还与女性还与DM和高血压病有关和高血压病有关其中酒精性其中酒精性43.6%、丙肝、丙肝22.6%、血色病可、血色病可能能11%、乙肝、乙肝3.1%、混合性占、混合性占19.7%Am J Gastroenterol 2003;98:960-967 血清转氨酶异常危险因素分析血清转氨酶异常危险因素分析Dig Dis Sci2002;47:549-5512808例日本男性铁路工人体检,发现282例血清嗜肝病毒感染指标阴性的转氨酶升高患者,与 9783例健康成人作对照,结果显示:•肥胖•缺乏运动•高TC血症•高TG血症•嗜酒•高TG血症•2型DM与ALT升高密切相关因素:与AST升高密切相关因素: 减肥对超重成人减肥对超重成人ALT的影响的影响结果:结果:•17例体重下降例体重下降 > 10% , 18例例 <10%, 4例体重增加例体重增加•平均体重每下降平均体重每下降1%,血清%,血清ALT水平降低水平降低8.3%•体重下降大于体重下降大于10%者,肝功能基本复常,伴肿大的肝脏回缩,%者,肝功能基本复常,伴肿大的肝脏回缩,慢性肝病症象消退慢性肝病症象消退Gastroenterology 1990;99:1408-13•39例超重/肥胖者,•其中31例血清ALT升高,这些患者主要为NAFLD入选患者给予低热卡饮食(600-800cal/d)和体育锻炼治疗随访 16±12月 NAFLD治疗治疗Weight Loss and NASHWeight Loss(>10%)No Weight LossBefore Weight ReductionAfter Weight ReductionPresentationFollow-upALTPalmer,1990 不明原因转氨酶升高原因分析不明原因转氨酶升高原因分析16%16%28%36%4%其他其他单纯性脂肪肝单纯性脂肪肝非特异性炎症非特异性炎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正常肝组织正常肝组织n=57 高脂血症患者肝酶异常的对策高脂血症患者肝酶异常的对策•正确对待转氨酶升高•警惕重症肝炎/肝衰竭•加强代谢紊乱的控制•避免增加肝脏负担,如戒酒、减肥•联合使用保肝药物,如易善复、水林佳、甘利欣•停用可疑损肝药物 他汀相关转氨酶异常的处理他汀相关转氨酶异常的处理•他汀所致无症状性转氨酶增高他汀所致无症状性转氨酶增高–轻度增加,无需停药轻度增加,无需停药–半月内持续两次半月内持续两次> 3xULN,减量或换药,减量或换药•出现肝功能不全症象者出现肝功能不全症象者–不管转氨酶高低及其成因,均应立即停药并转肝病科处理不管转氨酶高低及其成因,均应立即停药并转肝病科处理•其他原因所致肝酶异常或慢性活动性肝病可继续使用他汀其他原因所致肝酶异常或慢性活动性肝病可继续使用他汀•联合使用保肝药物可能有助于医患沟通和减少医疗纠纷联合使用保肝药物可能有助于医患沟通和减少医疗纠纷 肝酶异常患者能否使用他汀肝酶异常患者能否使用他汀 不明原因肝酶异常患者他汀安全性评估不明原因肝酶异常患者他汀安全性评估肝肝酶正常者服用他正常者服用他汀汀 (n=1437)肝肝酶升高者服用他汀升高者服用他汀 (n=342)肝肝酶升高者未用他汀升高者未用他汀 (n=2245)肝肝酶轻中度升高中度升高1.7%4.7%6.4%P=0.002 P=0.2 肝肝酶严重升高重升高0.2%0.6%0.4%P=0.6 P=0.6Chalasani N. Hepatology, 2005;41:690-695 美国脂质协会他汀安全性评估建议美国脂质协会他汀安全性评估建议•下列哪些疾病为他汀治疗的禁忌症?下列哪些疾病为他汀治疗的禁忌症?–慢性肝病?慢性肝病? No, 2B;;–代偿期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 No, 3D;;–失代偿期肝硬化或急性肝衰?失代偿期肝硬化或急性肝衰?Yes, 2D–NAFLD/NASH?? No,1B•代偿期肝病患者服用他汀并不增加横纹肌溶解的代偿期肝病患者服用他汀并不增加横纹肌溶解的危险性危险性Am J Cardiol 2006;97(suppl):77C-81C 他汀在他汀在NAFLD治疗中的应用治疗中的应用 NAFLD----当代医学领域的新挑战Ø患病率高,新发病例不断增加且呈低龄化趋势,已成为慢患病率高,新发病例不断增加且呈低龄化趋势,已成为慢性肝病和肝酶异常的首要病因。

      性肝病和肝酶异常的首要病因Ø单纯性脂肪肝可促进慢性肝炎进展;导致移植肝无功能;单纯性脂肪肝可促进慢性肝炎进展;导致移植肝无功能;影响胆汁生成和胆囊动力影响胆汁生成和胆囊动力Ø脂肪性肝炎可致肝硬化、肝癌、肝衰和移植肝复发脂肪性肝炎可致肝硬化、肝癌、肝衰和移植肝复发Ø脂肪肝可通过成脂性改变、加剧脂肪肝可通过成脂性改变、加剧IR,促进糖尿病和动脉粥,促进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ØNAFLD可使可使50岁以下患者寿命缩短岁以下患者寿命缩短4岁,岁,50岁以上者缩短岁以上者缩短10岁,死因主要为心脑血管事件而非肝硬化岁,死因主要为心脑血管事件而非肝硬化 NAFLD的治疗目标的治疗目标 ---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2006鉴于NAFLD的主要死因为动脉硬化性血管事件和2型糖尿病,而肝病残疾和死亡几乎仅见于NASH并发肝硬化的患者为此,• 首要目标:控制代谢紊乱,防治2型糖尿病和血管事件;• 次要目标:逆转肝细胞脂肪变,减少胆囊炎和胆结石的发生;• 附加要求:防治NASH,阻止肝纤维化进展,减少肝硬化的发生。

      亚太地区亚太地区NAFLD的处理原则的处理原则2007年年•寻找并治疗代谢紊乱,具体措施包括有效寻找并治疗代谢紊乱,具体措施包括有效控制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脂,以及治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脂,以及治疗血脂紊乱疗血脂紊乱•NAFLD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是安全的,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是安全的, 根根据需要可正常用于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防治,据需要可正常用于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防治,通常无需加强肝酶监测通常无需加强肝酶监测Chalasani et al., Hepatology 2005APP-NAFLD,JGH,2007 中国中国NAFLD诊疗指南:调脂药物诊疗指南:调脂药物参照参照IDF2005推荐代谢综合症的治疗目标推荐代谢综合症的治疗目标•用药目的用药目的 :防治心脑血管事件而非促进肝脂肪消退和降酶?:防治心脑血管事件而非促进肝脂肪消退和降酶?•在治疗原发疾病,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在治疗原发疾病,控制饮食、增加运动3~~6月后月后–TC>>–LDL-C>>–HDL-C<<–TG >>•药物选择药物选择–他汀类(他汀类(II-2):高:高LDL-C、低、低HDL-C,如立普妥,如立普妥–贝特类(贝特类(II-2):):TG增高为主的混合性高脂血症,如吉非罗齐增高为主的混合性高脂血症,如吉非罗齐–普罗布考(普罗布考(II-1):降脂兼胰岛素增敏及抗氧化特性):降脂兼胰岛素增敏及抗氧化特性 美国脂质协会他汀安全性评估建议美国脂质协会他汀安全性评估建议 Am J Cardiol 2006;97(suppl):77C-81C无需监测肝功能,但是无需监测肝功能,但是…•需监测肝炎的临床症状:黄疸、不适、疲乏、无力等需监测肝炎的临床症状:黄疸、不适、疲乏、无力等•考虑用总胆红素及其分类,而非单纯转氨酶反映肝功能考虑用总胆红素及其分类,而非单纯转氨酶反映肝功能•如发现明显肝脏损伤的客观证据,立即停用他汀如发现明显肝脏损伤的客观证据,立即停用他汀•如果治疗期间,如果治疗期间, ALT 或或 AST 在在 1-3倍倍ULN之间,不必之间,不必停用他汀停用他汀•如果治疗期间,如果治疗期间,ALT或或 AST 超过超过3 倍倍ULN (>120U/L),,随访病人并重复这种测试,如仍持续高于此值且无其他原随访病人并重复这种测试,如仍持续高于此值且无其他原因可供解释因可供解释,需停用他汀需停用他汀•慢性肝病、慢性肝病、NAFLD/NASH以及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可安以及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可安全的接受他汀治疗全的接受他汀治疗McKenney JM et al. Am J Cardiol. 2006;97:89C-94C 他汀治疗过程中的监测他汀治疗过程中的监测-国外国外n肝脏安全性检查:肝脏安全性检查:基线检查:开始治疗前复查:开始治疗后12周或剂量增加后12周没有科学依据支持长期监测的没有科学依据支持长期监测的必要性,因为肝酶监测并不能必要性,因为肝酶监测并不能提供临床益处,反而有可能造提供临床益处,反而有可能造成不适当的停药并增加费用成不适当的停药并增加费用Am J Cardiol 2006;97[suppl]:77C–81CAm J Cardiol 2006;97[suppl]:89C–94C 总总 结结•目前市场上的他汀,总体是安全的,且耐受性良好。

      综合目前市场上的他汀,总体是安全的,且耐受性良好综合已有证据,支持他汀是对肝脏安全的药物已有证据,支持他汀是对肝脏安全的药物–ALT升高:起始或中等剂量的发生率升高:起始或中等剂量的发生率<1%,高剂量,高剂量80mg/d <3%,,转氨酶异常与临床肝病发生率增高不具有相关性转氨酶异常与临床肝病发生率增高不具有相关性–他汀相关的孤立转氨酶升高,不代表明显肝损害或肝功能不全他汀相关的孤立转氨酶升高,不代表明显肝损害或肝功能不全•从预防心脑血管死亡的获益来看,使用他汀获益更多,在从预防心脑血管死亡的获益来看,使用他汀获益更多,在临床中需充分使用他汀,无需过分关注肝毒性临床中需充分使用他汀,无需过分关注肝毒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