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开中学初13-10月月考——语文.doc
8页重庆南开中学初级九年级(上)阶段测试(二) 语文试题一、语文基本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所有对的的一项是( )(3分) A.诘问(jié) 佃户(diàn) 哂笑(shěn) 长吁短叹(yǖ) B.长髯(rǎn) 睥睨(bì) 狩猎(shòu) 美味佳肴(yáo) C.解剖(pāo) 粗糙(cāo) 阿谀(yú) 龙吟凤哕(huì).D.瞥见(pē) 模仿(mó) 黝黑(yǒu) 颔首低眉(hà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对的的一项是( )(3分) A.器宇 褪尽 城隍庙 精致绝伦 B.凛洌 落第 文皱皱 囊萤映雪 C.蒙昧 禁锢 脂粉奁 翻来复去 D.真缔 馈赠 秫秸秆 抑扬顿措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对于这个问题,人们意见纷纷,莫衷一是 B.我感到一种不言而喻的恐惊,一种与世隔绝的孤单感油然而生 C.川剧,顾名思义,就是流行于四川的地方戏 D.学习和复习,是用以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4.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对的的一项是( )(3分) A.《云南的歌会》的作者沈从文,是国内现代出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她的代表作品《围城》,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B.《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赠序不同于书序,是带有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该序作者宋濂,是北宋初年出名文学家,曾被宋太祖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C.《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谋臣策士言行的纪传体史书,作者是东汉文学家刘向课文《唐雎不辱使命》就出自该书,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D.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出名词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代表作品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由于怕麻烦、爱美丽而不戴眼镜 B.大型情景剧《天安门》,一开始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 C.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她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也许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D.智能电视的推出颠覆了人们心中电视机只是用来看节目的老式观念,顾客可以以便地通过电视上网进行一系列的社交、娱乐活动6.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4分)人生如一本书,应当多某些精彩的细节,少某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支歌, , ;人生如一幅画, , 7.综合性学习(11分) “路越修越多,车越行越堵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速,重庆都市交通拥堵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下面是某校“缓和市区交通拥堵”课题小组同窗们收集的某些材料,请认真阅读材料内容,按照规定,完毕背面的任务材料一:一两年前,临江门一线浮现路面拥堵,是在早上7点半左右,目前提前到了7点10分,有时候7点一过,车流量就上来了另一方面,早高峰持续时间浮现了半小时以上延长有时候交通在峰值上运营要到上午11点,周一周二特别明显而在两年前,车流高峰最多持续到l0点 材料二:有关记录数据表白,近年来重庆主城区汽车保有量大幅增长按照目前的增长趋势,今年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保有量将达到118万辆左右,其中小汽车将超过70万辆,增长15%以上。
在增长的机动车中,私家车占到了70%以上而来自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的记录数据则显示,去年主城区交通需求持续迅速增长,干道车流量平均增长4.6%,干道之间的交通节点转换压力巨大,既有道路运力接近饱和 材料三: 有问卷调查资料显示:超过20%的人平时选择自驾车出行,超过60%的人选择公交车出行而所有觉得公共交通设施尚有待完善超过50%的人支持通过收费来缓和交通拥堵问题对于常常出行的人,平均一周因交通拥堵所耗费的时间都超过两个小时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收回的有效问卷中,都市规划和道路布局不合理成了必选项,超过80%的人觉得交通管理和制度存在较大问题有人举例说,菜园坝长江大桥通车后,两路口堵车状况更加频繁,真是“新桥添新堵”也有人就轻轨、地铁等大型市政建筑工地导致交通瓶颈,以及多种市政管道改造工程缺少统筹、随意性太大等问题向市政管理部门提出锋利批评 材料四:9月22目是“世界无车日”,为配合“无车日”活动,市一汽巴士公司所属的两台125路公交车,市电车公司所属的三台465路公交车,当天特别为市民提供免费乘坐服务昨日下午,记者在125路公交终点站人和看到,两台公交车车头贴上了“免费乘坐”标志,车上的打卡机、投币箱也暂停使用,市民上车后不需刷卡可直接入座。
车上尚有工作人员向乘客宣传“无车日”,倡导市民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1)研读材料一,概括你从中发现的问题 (2分)(2)研读材料二、三,分析导致市区交通拥堵的因素有哪些?(4分) (3)为宣传“世界无车目”,课题小组准备通过校园广播站“新闻快递”栏目播发-N新闻请根据材料四内容,代拟一句话新闻稿不超过35字)(3分) (4)综合材料信息,结合生活经验,请你就缓和市区交通拥堵问题向市政管理部门提两条合理化建议2分)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8.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每空l分)(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 诸葛亮《出师表》) (2)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3)足蒸暑土气, 自居易《观刈麦》)(4)四周边声连角起, , 范仲淹《渔家傲》) (5)《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作者使用典故,体现自己但愿得到朝廷重用,给她机会建功立业的句子是: , ?(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毕9.13题。
15分)出师表(节选)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因此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因此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劣,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谢,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进一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因此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告,则攸之、袢、允之任也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先帝不以臣卑劣 卑劣: (2)恐托付不效效: (3)以彰其咎 彰: (4)以咨诹善道 诹: 10.下列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诸葛亮在文中多次提到“先帝”,体现出对刘备深切的感谢之情,同步也体现出对后主刘禅强烈的惋惜和怨恨。
B.“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以情动人C.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恳切地为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分别是“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而“亲贤远佞”是最核心的一条建议D.作者把“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看作自己“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1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2.《出师表》中“ ”一句与《隆中对》中“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波及的是同一种典故 (填典故名称)2分)13.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她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在注重责任意识的今天,诸葛亮这种用毕生心血履行自己神圣职责的精神会对你产生如何的影响?请结合《出师表》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2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毕14——18题21分)对一棵树的敬重张青春 ①生活在小山城,昂首是山,举目见树,已成习惯峦峦群山,因了那些或高或矮的树,方显得生机盎然,绿意浓浓繁忙的工作之余,偶在节假日偷得半天闲暇,想找个幽静之地放松放松紧绷的神经,出了闹市,择一处小山林去走一走,逛一逛,自是十分惬意这样的去处,出了县城几百米,就可寻着 ②在山城久居,长年与山水相伴,草木为友,便不觉得青山绿水的可贵一次远赴陕西出游,一觉醒来,列车已经驶进西北境地,倚窗远望,目光所及尽是茫茫荒山,风一吹便沙尘暴走,天昏地暗偶有一两棵挺立的树木闯入视野,竞叫人万分欣喜从青山秀水的江南,忽然来到荒漠的西部,我的眼睛陡然迷失了方向少却了那份鲜润的绿,仿佛人的生命也减去了许多活力,一路行走,途中那些古城美景,再难唤起我游乐的激情那些飞走的黄沙,那些生涩的荒山,化为一阵无名的疼痛,在我的内心深处蔓延,让我不能释怀 ③路程结束,回到山城,回到了树的怀抱,我被一种久违的感动包围。
那些平日里被我忽视的绿树青山,一下变得无比亲切和灵动起来我走近这些树,傲立的松木、挺直的杉树、雄壮的樟木、华丽的杨梅树、娇羞的桂花、妩媚的柳树尚有那些数不清的,我叫不出名字的各类乔木灌木,密密地生长在山头、河畔、路边、旷野只要我们目光达到的地方,就有树的影子,虽然在小城的街道旁、广场内,甚至在居民的院子里,也到处有浓郁的绿色温润着我们的眼睛我不禁感慨,生活在绿色的世界里,是多么庆幸的一件事情 ④真正懂得一棵树的意义,是由于一次远离树的旅行我居住的县城,沿江路有一颗古榕树,这是一棵见证了小城历史的古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县城规划改造的时候,人们一时为古树的命运担忧,所幸,一座城的规划,最后为这株古树设立了专项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