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句.doc
7页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句夏夜叹【唐】杜甫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注释].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遮:遮盖,掩盖.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解说]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注释].晓:早晨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赏析]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 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 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 “不与四时同” 的美丽风光[ 作者简介 ]杨万里吉州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为“南宋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有《诚斋集》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注释]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耘田:除草绩麻:把麻搓成线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未解:不懂供:从事,参加[简析]《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 “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 “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注释】:①麦花——麦子秀穗叫吐花,呈白色绿色,在江南苏州一带是农历四五月间菜花——指油菜花鲜黄色,农历四五月间落花结子,所以说“稀”②日长--夏至白昼最长篱落——篱笆曲院风荷【清】陈璨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木兰舟上如花女,采得莲房爱子多夏吟【宋】戴石屏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初夏绝句【宋】陆游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水浒传》中的一首施耐庵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夏天》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尽,任尔东西南北风还有白居易的 >元镇的 >杨万里的 >。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