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农户创业与金融支持的关系研究-基于我国1992-2011年的数据分析.docx
9页我国农户创业与金融支持的关系研究基于我国1992-2011年的数据分析 刘雨松 刘新智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重庆 400715)[Reference]农户创业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由于各种原因,农户一般无资金积累,故农户的创业项目均缺乏资金,需要金融支持鉴于金融支持农户创业的重要性,本文利用我国1992-2011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对农户创业和金融支持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户创业是金融支持的Granger原因,金融支持不是农户创业的Granger原因;同时,农户创业和金融支持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相关关系最后,本文针对金融支持农户创业的市场失灵现象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关键字]农户创业 金融支持 VAR模型 市场失灵一、前言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依旧存在、农民增收仍然缓慢、农民工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积极合理鼓励农户创业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过剩劳动力就业、缓解大城市就业压力、提高农民群体幸福感的有效途径,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强大武器,是保障国家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基石。
近几年来,农户收入虽有增加,但主要用于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消费支出,资金积累较少故农户创业活动由于自有资金缺乏,必然会产生融资需求同时,由于农户的创业项目风险较大、缺乏担保与抵押,金融机构出于自己利益考虑一般会拒绝为农户创业项目提供贷款,此时便出现市场失灵现象所以,引导金融业服务“三农”,满足农户创业的融资需求、完善金融法制法规建设、消除市场失灵现象,是我国政府制定宏观政策的落脚点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农户创业和金融支持之间的现状,分析市场失灵现象的原因,以期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二、理论渊源及文献综述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农户创业问题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微观层面,如农户创业的意愿、农户创业的方式、促进农户创业的措施等方面刘光明和宋洪远(2002)认为诱发农民回乡创业的原因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个人和家庭因素、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社会结构因素[1]罗明忠等基于对广东省部分地区农民的问卷调查分析,提出农民的创业动机主要源于生存需求、自我实现和发展及解决就业[2]刘唐宇(2010)的分析表明,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1个,并建议增加金融的有效供给、开创农村创业教育和加强农民工的创业培训、提高资源的可获取性[3]。
赵西华和周曙东(2006)分析了农户创业现状、影响因素之后,提出应创新培育模式、提高农户创业培育质量,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的农户创业培育新机制[4]吴昌华等(2008)从农户创业的组织形式和创业模式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倡建立新型农户创业资本筹集体系和加大农户创业的组织和引导[5]在宏观层面,韩俊和崔传义(2008)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阐述了农户创业的特点和难点,也提出了加大财政和税收扶持力度、加强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管理等政策建议[6]韦吉飞和李录堂(2010)通过分析1992-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验证了农户创业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拉动效应[7]刘杰和郑风田(2011)基于晋、甘、浙三省894户农民家庭的调查,得出源于正规金融部门的流动性约束对农户是否选择创业和创业类型产生了抑制性作用[8]肖华芳和包晓岚(2011)运用Biprobit模型,采用湖北省930家农村微小企业的调查数据,从农户创业者的融资渠道选择和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配给决策俩方面检验农户创业的信贷约束[9]徐辉和李录堂(2008)认为必须创建农村创业风险基金、通过产业规划引导农户创业和建立农户创业者协会来解决农户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约束、创业风险大和进入管制等问题[10]。
虽然上述文献分别从微观和宏观对农户创业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没有深入研究农户创业和金融支持之间的关系故本文在考察农户创业和金融支持等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农户创业和金融支持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三、农户创业决策过程分析农户经济行为特征是农户决策的基础我国的农民是有限理性小农,他们会考虑风险预期和收益预期来作出决策当基于就业压力、改善生活条件等原因农户有了创业的意图,由于自有资金的限制,农户会作出通过借贷来解决资金问题的决策在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背景下,农户创业活动愈发活跃,必然对金融有很大的需求根据西方经济学中的供给与需求理论,如图1:如图中所示,一开始,农户创业对金融的需求(D1)是稳定的,与金融供给(S)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即A点当农户创业人数增加时,会对金融产生更大的需求,即D1向D2移动,与金融供给(S)相交于新的点B倘若由于贷款门槛过高、农户缺乏担保和抵押品、偿贷风险等原因抑制了农户的借贷需求,即D1仅移动至D3,则会进一步减少农户的创业行为,此时便出现了市场失灵现象由此可得,当农户创业对金融需求增加时,政府应当合理引导金融行业的资源至金融供给上来,以消除市场失灵的负作用,达到帕累托资源最优配置。
如果政府没有进行合理的管制,任由市场失灵的发生,会导致农户群体创业积极性的下降,进而减少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力四、实证分析传统的经济计量方法是以经济理论为基础来描述变量关系的模型但经济理论通常不足以对变量之间的动态联系提供一个严密的说明,而且内生变量既可以出现现在方程的左端又可以出现在方程的右端使得估计和推断变得更加复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采用非结构性方法来建立各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模型,即向量自回归模型(vector auto-regression,VAR)一般的VAR模型的表达式为:考虑到农户创业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参考韦吉飞(2010)等和古家军(2012)等的研究选取农村私营企业投资者人数和个体户人数之和来作为农户创业的指标(NC)另选取农业贷款(XD)作为金融支持的指标为消除异方差、对各变量取自然对数,用LNNC、LNXD来表示本文选取1992-2011年数据为样本(由于1992年改革开放的深化,农村私营企业投资者和农村个体户才开始活跃,故统计数据是从1992年起始),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金融年鉴》(2011)一)单位根检验因回归分析、Granger检验等都要求时间序列是平稳的,为避免伪回归的问题,本文借鉴Dickey和Fuller提出的ADF单位根检验来对解释变量及被解释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
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LNNC和LNXD的ADF统计量均小于5%的临界值,表明LNNC和LNXD均为平稳数列 (二)VAR模型由于样本数量较小,赤池信息准则(Akaike info criterion,SIC)准则和施瓦茨准则(Schwarz criterion,SC)失去了意义,所以本文选择最大似然比检验(likelihood ratio,LR)来确定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长度为4,采用最小二乘法来估计该模型,所得方程如下:从以上方程可以得出,LNXD与自身的滞后值有较大联系,且逐渐增强,在第三期达到最大,受到LNNC长期持续的影响;LNNC主要与自身的滞后值有较大的联系,第一期影响影响最大,后逐渐减弱;并受LNXD的第二期影响较大三)Johansen协整检验由上文得VAR模型的滞后期为4,在此基础上采用应用最为广泛的Johansen协整检验输出的检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LNNC和LNXD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农户创业人数和农业贷款之间的长期协整方程如下:由式(4)可以看出,1992-2011年上述变量之间有长期的均衡关系四)格兰杰因果检验在经济变量中有一些变量显著相关,但它们未必都是有意义的。
当变量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时,变量之间也就没有相关关系本文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来检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见表3Granger的定义为:若在包含了变量、的过去信息的条件下,对变量的预测效果要优于只单独由的过去信息对进行的预测效果,即变量有助于解释变量的将来变化,则认为变量是引致变量的格兰杰原因所得结果如下如表3中所示,LNNC是LNXD的格兰杰原因,说明农户创业人数的增长,农户创业积极性的提高,会对农业贷款会有更多的需求LNXD不是LNNC的格兰杰原因,说明由于制度、环境、法律等得不完善,且农户惧怕风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即使简单的增加农业贷款的数额,并不能促使农户产生创业的动机五)脉冲响应分析格兰杰因果分析仅能说明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但不能说明这种关系的大小所以本文采用Koop等(1996)提出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来进一步验证LNNC和LNXD之间的关系如图中所示,LNXD和LNNC均受自身影响较大,表明LNXD和LNNC与自身的滞后值有很大的关联而LNXD受到LNNC的结构冲击后,经过短期波动调整于第4期开始呈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五、结论及政策建议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验证了农户创业和农业贷款之间的长期正相关系,表明农户创业对金融有很强的需求,会引导金融体系对涉农贷款的资源倾斜。
农户创业和农业贷款受自身滞后期影响较大,这一结果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相符由此,我国需要通过改革金融支持体系和完善相关的金融法律法规来支撑农户创业基于上述的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引导大型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深入农村,发放涉农贷款,服务农村创业者适当增加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投入,积极为中小商业银行支持农户创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以赢得双赢2)发挥农村信用社的农户创业筹资融资主渠道作用,规范和建立统一的农户贷款的信用评级标准,以增加贷款审批速度、提高贷款效率,更好的为广大农户创业服务3)拓展农户创业者的借款渠道,降低县域金融市场的准入资格,放宽民间资金进入金融业的限制,积极发展农村社区村镇银行、农业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小型金融机构4)由于部分低收入农户缺乏资金及抵押品,可以由基层政府建立无息或贴息的农户创业基金,为创业者提供除小额信贷以外的便捷性融资服务和小额资金支持,以扶持农户创业项目基金可采取降低注册门槛,减收或免收税费等措施,有效减少创业初期的资金投入5)构建多元化的担保体系,开发适合农户的担保产品如对于数额较大的贷款需求,可以通过建立农户联保贷款制度和村级担保基金制度来协调解决问题。
Reference[1] 刘光明、宋洪远.外出劳动力回乡创业:特征、动因及其影响——对安徽、四川两省四县71位回乡创业者的案例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2(3)[2] 罗明忠、邹佳瑜、卢颖霞.农民的创业动机、需求及其扶持[J].农业经济问题,2012(2)[3] 刘唐宇.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西赣州地区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10(9)[4] 赵西华、周是曙东.农民创业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2006(1)[5] 吴昌华、邓仁根等.基于微观视角的农民创业模式选择[J].农村经济,2008(6)[6] 韩俊、崔传义.我国农民工回乡创业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8(11)[7] 韦吉飞、李录堂.农民创业、分工演进与农村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农村统计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8] 刘杰、郑风田.流动性约束对农户创业选择行为的影响——基于晋、甘、浙三省894户农民家庭的调查[J].财贸研究,2011(3)[9] 肖华芳,包晓岚.农民创业的信贷约束——基于湖北省930家农村微小企业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1(2)。
[10] 徐辉,李录堂.完善我国农民创业支撑体系的对策,2008(4)[基金项目]本文受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