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十大古道.doc
6页北京十大古道北 京 作 为 中 国 文 化 和 体 育 中 心 , 拥 有 众 多 历 史 文 化 和 承 继 文 化 的 古 迹 , 很 多 地 方 都蕴 藏 着 值 得 一 边 行 走 一 边 访 问 一 边 体 味 的 历 史 韵 事 作 为 一 个 徒 步 工 作 者 , 现总 结 出 十 条 既 有 健 康 徒 步 价 值 , 又 有 丰 富 文 化 内 涵 和 历 史 价 值 的 线 路 , 和 大 家 共 同 商 榷 ,一 起 行 走 总 结 过 程 中 发 现 各 种 资 料 中 对 京 西 古 道 的 说 明 和 其 中 一 些 分 支 道 路 的命 名 比 较 杂 乱 , 我 们 打 算 前 往 实 地 认 真 考 察 , 并 向 有 关 专 家 请 教 , 以 便 大 伙 都 能 有 一 个清 楚 正 确 的 概 念 1、西 山 大 道 ( 王 平 古 道 北 道 ) 王 平 古 道 , 位 于 北 京 西 部 郊 区 , 是 京 西 古 道中 现 存 的 景 点 以 及 遗 迹 最 集 中 的 一 条 北 京 西 部 的 山 区 , 人 文 历 史 悠 久 , 地 理 位 置 特 殊 ,物 产 资 源 丰 富 。
王 平 古 道 由 西 山 大 道 、 玉 河 古 道 、 永 定 河 岸 古 道 河 一 些 分 支 古 道 构 成 京 西 之 山 , 统 称 西 山 群 山 之 中 , 遍 藏 乌 金 元 明 以 来 , 京 城 百 万 人 家 , 皆 以 石 炭 为 薪 加 之 这 里 出 产 石 材 , 琉 璃 的 烧 制 更 是 闻 名 京 城 , 于 是 , 拉 煤 运 货 的 驼 马 成 群 结 队 , 日 复一 日 、 年 复 一 年 地 在 山 路 石 道 上 来 来 回 回 , 久 而 久 之 便 形 成 了 京 城 到 西 部 山 区 , 再 远 至内 蒙 、 山 西 的 商 旅 道 路 阜 成 门 是 北 京 内 城 的 西 门 , 过 去 俗 称 煤 门 , 运 煤 的 车 马均 从 此 门 进 城 过 去 城 门 洞 上 还 镶 嵌 着 一 块 刻 有 梅 花 的 汉 白 玉 石 , 利 用 谐 音 作 为 标 记 明 清 以 后 , 京 城 用 煤 量 越 来 越 大 , 仅 靠 阜 成 门 进 煤 , 已 难 供 所 需 , 所 以 在 康 熙 年 间 , 作为 “水 门 ”的 西 直 门 也 开 始 大 量 进 煤 了 。
出 了 阜 成 门 一 直 向 西 , 就 到 了 模 式 口 模 式口 以 前 叫 磨 石 口 , 因 为 出 产 上 好 的 磨 刀 石 而 得 名 1922年 , 磨 石 口 村 成 为 老 北 平 市 郊第 一 个 通 电 的 村 庄 , 于 是 第 二 年 改 村 名 为 模 式 口 模 式 口 一 带 还 是 饲 养 骆 驼 最 多 的 地 方 老 舍 笔 下 的 祥 子 正 是 因 为 被 当 兵 的 抓 差 到 了 磨 石 口 , 然 后 偷 了 三 匹 骆 驼 逃 命 才 得 了 骆 驼祥 子 的 绰 号 出 模 式 口 , 古 道 西 行 , 从 三 家 店 跨 永 定 河 后 而 至 琉 璃 渠 三 家 店成 村 于 辽 代 以 前 , 因 始 有 三 家 客 店 而 得 名 这 里 是 路 出 西 山 后 最 初 的 平 原 地 带 , 因 此 它成 了 一 个 煤 运 集 散 地 所 以 明 清 时 期 三 家 店 是 京 西 古 道 上 最 为 热 闹 繁 盛 的 村 落 之 一 , 街市 上 五 行 八 作 , 大 小 买 卖 、 商 铺 二 百 多 家 , 其 中 仅 煤 厂 就 有 二 、 三 十 家 。
这 里曾 经 是 一 所 会 馆 当 年 出 外 经 商 的 山 西 商 人 远 赴 京 城 时 每 每 路 经 这 个 繁 闹 之 地 , 于 是 明朝 年 间 他 们 便 集 资 修 建 了 这 所 山 西 会 馆 自 西 北 蜿 蜒 而 来 的 永 定 河 水 在 三 家 店的 村 西 口 流 淌 千 年 , 当 年 这 里 是 京 西 古 道 上 最 大 的 一 个 古 渡 口 早 在 明 朝 的 万 历 年 间 ,因 为 运 煤 的 需 要 , 河 上 架 起 了 木 板 桥 , 直 到 1921年 , 北 洋 政 府 拨 款 30万 大 洋 , 横 跨永 定 河 修 筑 了 这 座 由 法 国 人 设 计 的 北 京 地 区 最 早 的 洋 灰 桥 跨 过 永 定 河 便 到 了 西 山脚 下 的 琉 璃 之 乡 琉 璃 渠 村 明 清 时 称 琉 璃 局 明 朝 初 年 , 扩 建 京 城 、 筑 造 宫 殿 所 用 的 大量 琉 璃 砖 瓦 , 有 一 半 产 自 琉 璃 局 清 朝 乾 隆 年 间 , 北 京 城 内 的 琉 璃 厂 撤 消 合 并 到 了 琉 璃局 , 这 让 琉 璃 砖 窑 的 炉 火 一 直 旺 盛 到 了 今 天 。
古 道 穿 琉 璃 渠 而 出 之 后 一 路 西 去 ,它 翻 山 越 岭 地 串 起 一 个 又 一 个 古 老 的 村 落 , 直 到 京 西 古 道 上 的 重 要 关 口 王 平 口 这 段 从模 式 口 到 王 平 口 32华 里 的 古 道 被 称 做 西 山 大 路 的 北 道 站 在 王 平 口 关 城 之 上 , 远 眺 峰峦 深 处 , 隐 没 于 荆 棘 丛 林 中 的 千 古 驿 道 密 如 织 网 般 地 尽 现 眼 前 早 年 间 , 每 到 秋 季 ,京 城 内 外 的 有 钱 人 家 就 开 始 忙 着 买 牛 套 车 , 前 往 西 山 窑 头 采 买 煤 炭 一 般 地 ,从 “煤 门 ”阜 成 门 出 城 , 径 直 西 去 , 便 踏 上 了 进 入 西 山 的 大 路 一 路 从 模 式 口 往 西 北 方 向经 三 家 店 、 琉 璃 渠 到 王 平 口 的 古 道 , 是 王 平 古 道 的 北 道 2、 玉 河 古 道 ( 王 平 古 道 中 道 : 龙 泉 镇 圈 门 过 街 楼 ~ 峰 口 庵 关 城 ) 完 好 地保 留 着 令 人 叫 绝 的 “蹄 窝 奇 观 ”的 京 西 玉 河 古 道 有 望 成 为 国 家 级 文 物 保 护 单 位 , 这 是 本市 惟 一 以 “道 路 ”为 申 报 单 位 的 文 保 项 目 。
玉 河 古 道 又 称 西 山 大 道 中 道 , 有 文 字记 载 的 修 建 始 于 唐 五 代 年 间 , 因 城 子 、 大 峪 历 史 上 长 期 属 于 玉 河 县 , 故 称 玉 河 古 道 后辽 代 、 金 代 、 元 代 、 明 代 、 清 代 均 有 修 建 , 是 门 头 沟 区 运 煤 业 的 重 要 道 路 蕴 含 有 丰 富的 煤 炭 文 化 资 源 , 极 具 研 究 价 值 据 明 代 成 书 的 《 宛 署 杂 记 》 记 载 , 玉 河 古 道东 起 大 峪 村 , 西 至 王 平 口 现 在 , 大 峪 至 圈 门 的 一 段 古 道 已 经 消 失 , 从 圈 门 至 大 寒 岭 关城 一 段 古 道 保 存 较 好 其 中 在 峰 口 庵 关 城 往 西 南 行 百 余 米 , 就 可 看 到 令 人 震 撼 的 “蹄窝 奇 观 ”, 在 只 有 13米 长 , 1.5米 宽 的 岩 石 上 , 有 大 小 、 深 浅 不 等 的 蹄 窝 达 百 余 个 不知 历 经 多 少 年 、 走 过 多 少 运 煤 的 骡 驮 、 往 北 京 运 送 过 多 少 煤 炭 , 才 能 创 造 出 如 此 奇 观 ,并 与 当 年 的 “阜 成 梅 花 ”遥 相 呼 应 。
其 余 如 圈 门 戏 楼 、 过 街 楼 、 窑 神 庙 等 也 是 极 具 文 化价 值 3、 庞 潭 古 道 ( 王 平 古 道 南 道 , 石 景 山 区 庞 村 渡 口 过 永 定 河 到 潭 柘 寺 ) 民间 自 古 以 来 就 有 “先 有 潭 柘 寺 , 后 有 幽 州 城 ”的 说 法 潭 柘 寺 是 著 名 的 皇 家 寺 庙 , 历 史悠 久 , 规 模 宏 大 , 有 数 条 大 道 通 达 北 京 城 其 中 的 一 条 因 是 从 石 景 山 区 庞 村 渡 口 过 永 定河 到 潭 柘 寺 , 故 称 “庞 潭 古 道 ”, 又 称 西 山 大 路 南 道 , 是 西 山 大 路 主 干 道 之 一 这 里 也是 京 西 古 道 除 了 王 平 古 道 之 外 最 为 重 要 的 一 条 古 道 现 在 保 留 较 好 的 是 苛 萝 坨 村 至 戒 台寺 段 , 大 约 徒 步 半 小 时 左 右 , 接 上 去 戒 台 寺 的 108公 路 千 年 古 刹 演 绎 出 2条 古道 与 3个 传 奇 古 村 庞 潭 古 道 到 村 过 娼 妓 桥 , 南 行 上 山 的 古 道 保 存 较 好 , 然 后 在 石佛 村 西 北 方 向 的 石 牌 坊 , 与 芦 潭 古 道 汇 合 , 分 为 前 往 戒 台 寺 和 潭 柘 寺 的 两 条 线 路 。
芦 潭古 道 东 起 卢 沟 桥 , 西 至 潭 柘 寺 , 为 京 西 古 道 南 路 的 一 路 古 香 道 , 在 石 佛 村 至 石 牌 坊 之 间的 一 段 保 存 完 好 石 佛 村 、 秋 坡 村 、 岢 罗 坨 村 是 三 个 因 戒 台 寺 而 得 名 的 村 落 , 与 戒 台 寺的 进 香 活 动 关 系 密 切 岢 罗 坨 、 石 佛 、 秋 坡 由 进 香 古 道 演 绎 出 的 传 奇 临近 戒 台 寺 的 古 道 , 开 始 频 现 保 存 相 对 完 好 的 路 段 , 香 道 的 功 能 也 越 来 越 突 出 戒 台 寺 近在 眼 前 , 但 又 与 潭 柘 出 现 分 野 于 是 不 同 线 路 间 既 有 汇 合 , 又 有 分 叉 其 中 和 石 佛 村 的石 牌 坊 是 两 个 主 要 节 点 : 庞 潭 古 道 在 过 娼 妓 桥 分 为 两 路 , 一 路 南 行 从 三 条 鱼 ( 坡 ) 上 山前 往 戒 台 寺 , 一 路 西 行 到 西 峰 寺 , 上 南 山 穿 过 秋 坡 村 , 再 至 戒 台 寺 。
而 石 牌 坊 则 是 一 个四 叉 路 口 , 既 有 穿 石 佛 村 过 来 的 芦 潭 古 道 与 庞 潭 古 道 汇 合 , 同 时 又 分 为 前 往 戒 台 寺 与 潭柘 寺 的 两 条 线 路 、 秋 坡 和 石 佛 这 三 个 因 戒 台 寺 而 建 的 村 子 , 演 绎 着 进 香 古 道 上 三 种 不同 的 传 奇 岢 罗 坨 的 娼 妓 桥 百 年 古 道 由 它 开 始 “岢 罗 坨 ”这 个 村 名 给 人 的 第一 印 象 , 是 带 有 鲜 明 的 佛 教 色 彩 尽 管 关 于 村 名 的 来 历 流 传 着 好 几 个 版 本 , 但 都 与 戒 台寺 进 香 有 关 村 里 新 近 建 了 水 景 工 程 , 是 将 临 河 沟 居 住 的 人 家 打 造 成 小 桥 与 流 水 同 在 的景 致 其 实 这 些 小 桥 想 要 复 制 的 ,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