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有线EOC测试报告_v02Cisco.doc
33页编号:第 1 页 共 33 页 EoC 系统测试计划(实验室测试)系统测试计划(实验室测试)本次测试搭建了有线电视仿真网络和多业务仿真测试平台,在 1 对 1(功能测试)(功能测试) 、1 对16、1 对 32 情况下,对 EoC 系统的性能、功能以及有线电视综合业务支持能力进行了测试本次测试不包括与其它厂家 EoC 设备的互连互通测试一、测试依据一、测试依据《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接入系统(EoC)评估测试方案》二、被测设备描述二、被测设备描述序号项目描述产品型号CG3210AP(局端设备) / CG3210EP(终端设备)硬件版本CG3210MLEC REV 1软件版本HPNA firmware v2.8.12EoC 类型低频调制 EoC;3参考规范HomePNA3.1( ITU-T G.9954)4设备采用芯片CopperGate CG3210 5工作频段12MHz~28MHz / 28MHz~44MHz / 12MHz~44MHz6上下行频段 是否分离否7是否支持多频道 工作支持8每频道标称带宽16MHz9调制方式FDQAM 多载波方式请注明子载波数量:1/2/4/8/1610局端产品种类网络侧接口/上联口类型和数量:10/100Mbps 以太口 2 个。
RF 输出口数量:1 个编号:第 2 页 共 33 页 序号项目描述11终端产品种类提供双 LAN 接口 12MAC 层工作模式TDMA+CSMA/CA13MAC 层 最大传输带宽155Mbps(12~44MHz), 85Mbps(12~28MHz)14支持组播支持 16是否支持 VLAN是 17支持以太网 相关 2 层协议802.3、802.3u18单局端模块支持 最大终端数6119网管模式支持 C/S 方式和 Web 方式20设备管理参数访问支持 SNMP21EoC 信号与 CATV 信号混 合方式内置式 编号:第 3 页 共 33 页 三、测试项目三、测试项目1、 物理层性能测试系统实际RF带宽(第一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第一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被测设备输出电平(第一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第一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带外抑制及其杂散电平(第二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第二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设备接收动态范围设备接收动态范围(第一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第一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高斯噪声性能(不测)(不测)抗脉冲噪声能力(不测)(不测)抗单频干扰能力 (第二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第二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抗微反射能力(第二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第二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多信道工作能力 (第二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第二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反射损耗测试(第一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第一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插入损耗测试(第一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第一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2、 数据链路层性能测试实际数据传实际数据传输输带宽带宽(第一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第一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系统时延抖动测试系统时延抖动测试(第一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第一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丢包率丢包率测测试试 (第一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第一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3、 业务质量(QoS)性能测试支持VLAN优先级(802.1P协议) (第二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还需要测试(第二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还需要测试TOS和和COS动态带宽分配(DBA)(不测)(不测)4、 数据链路层功能测试同一局端下的用户同一局端下的用户相相互隔离互隔离(第一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第一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广播包广播包/未未知知包包的的抑制抑制(第一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第一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MAC地址数地址数限限制功能制功能(第一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第一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VLAN划划分分和管理和管理(第一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第一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链路汇聚功能(不测)(不测)端口镜像功能(不测)(不测)与与CMTS共存测试(思共存测试(思科科头端头端+美猫美猫2.0))(第一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第一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5、 系统应用测试数据透传功能验证(第二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第二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宽带接入能力测试(第二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第二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上下行带宽对称的视频业务支持能力测试(第一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单(第一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单向高清流向高清流15Mbps,,6个联测)个联测)终端设备上线时间测试(第二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第二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工作环境试验(不测)(不测)编号:第 4 页 共 33 页 6、 网管功能验证(第一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功能演示)(第一阶段实验室测试必测项目,功能演示)四、实验室测试系统描述四、实验室测试系统描述针对有线电视网络应用EoC系统的特点,本次测试搭建了1310nm光链路((PII平台平台+6940+GM)) ,无源树型、有源树型(跨接放大器)两种典型结构的电缆分配网络,并由光链路和电缆分配网络组成有线电视仿真网。
每一种典型电缆分配网络均支持1台EoC局端设备带32台终端设备测试(简称“1对32” ) ,能够完成“1对1” , “1对16” , “1对32”测试两种电缆分配网络的组合可以完成“1对64”测试本次测试仅加入单频干扰信号,完成相关测试项目有线电视仿真网中传输有线电视仿真网中传输32路模拟电视信号;路模拟电视信号;26个个TS流的数字电视信号放大器输出信号流的数字电视信号放大器输出信号电平为电平为108 dBuv,入户模拟电平,入户模拟电平68 dBuv,链损,链损40dB在光链路和每种分配网络组成的有线电视仿真网测试环境下,1台EoC局端设备带N台终端设备,加入单频干扰信号,对EoC系统的物理层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在“1对1” 、 “1对16” 、 “1对32”的情况下,分别进行了所有典型包长(64、128、256、512、1024、1280、1518字节)的吞吐率、时延、丢包率测试;在典型网络环境下,对系统功能、有线电视综合业务支持能力和网络管理能力分别进行验证环境图如下:编号:第 5 页 共 33 页 野外MasterSlaveCMCATV/CMTSSTBTV楼道入户野外放大器野外分配器楼道分配器楼层分支器NODE网络通道测试网络通道测试CATV 信号采用信号采用 OCN 整转信号整转信号 CMTS 采用美标采用美标 DOCSIS2.0 ,下行频率,下行频率 573MHZ,, 上行频率最高截止至上行频率最高截止至 42MHZ,,CM 上行电平控制在上行电平控制在 20~58 dBmV 之间之间编号:第 6 页 共 33 页 五、测试内容和记录表:五、测试内容和记录表:5.1 物理层性能测试数据5.1.1 系统实际 RF 带宽测试说明:测试被测 EoC 设备的射频-3dB、、-40dB 带宽。
测试框图:见图 2图 2测试结果:表 1局端设备输出信号电平123dBuV系统中心工作频率28MbpsRF 带宽RF 标称带宽 (MHz)RF 实际带宽 (MHz)-3dB 带宽1616-40dB 带宽---235.1.2 被测设备输出电平测试说明:测试 EoC 局端设备和终端设备在标称带宽下的最大输出功率最大输出功率测试结果:见表 2 表 2被测设备输出电平(16MHz 标称带宽)局端设备终端设备被测设备频谱分析仪衰减器编号:第 7 页 共 33 页 5.1.3 带外抑制及其杂散电平(仪器型号:(仪器型号:8591 和和 AT2500Q))测试说明:测试 EoC 局端设备和终端设备的杂散输出电平,设置频谱分析仪的 RBW 为10KHz测试框图:见图 4图 4测试结果:见表 3表 3频率范围杂散输出电平(RBW 为 10KHz)5~65MHz局端设备87~1GHz5~65MHz终端设备87~1GHz以太口被测设备(局端)频谱分析仪衰减器EoC 终端SmartbitsTV 口编号:第 8 页 共 33 页 5.1.4 设备接收动态范围测试说明:在“1 对 1”、包长 512 字节和字节和 1024 字节字节的情况下,改变链路的衰减,测试 EoC 系统的上行吞吐量和下行吞吐量;在“1 对 2”、包长 512 字节、两个终端链路衰减差小于 3dB和两个终端链路衰减差为 15dB 时,测试测试 EoC 系统的上行吞吐量和下行吞吐量。
测试框图:见图 5图 5测试结果:(上下行分别运行)测试条件“1 对对 1”测试,包长测试,包长 512、、1024 字节字节链路衰减(dB)下行吞吐量(Mbps)上行吞吐量(Mbps)0(局端终端直联)24.8/26.7222.92/22.881059.65/76.5653.44/72.492059.67/76.5753.51/72.513059.66/76.4853.50/72.484059.69/76.5853.51/72.495059.64/76.4853.48/64.855259.67/72.4953.44/64.835359.16/72.4949.66/64.836051.52/61.1543.95/53.536531.61/37.0526.18/32.757024.84/26.7622.92/22.887224.79/26.5122.88/22.807323.73/25.7322.44/22.117500吞吐量的拐点在:52dB以太口被测设备(局端)衰减器EoC 终端1Smartbits以太口EoC 终端2编号:第 9 页 共 33 页 见表 4、5: (上下行同时运行)表 4测试条件“1 对对 1”测试,包长测试,包长 512、、1024 字节字节链路衰减(dB)下行吞吐量(Mbps)上行吞吐量(Mbps)0(局端终端直联)13.3/5.711.5/5.51035.5/38.236.2/41.92035.5/38.136.2/41.83035.4/38.236.2/41.94035.4/38.236.2/41.85035.4/38.236.2/41.85135.4/38.236.2/41.85231.6/34.332.4/34.36024.8/22.822.8/22.86517.1/3.110.8/10.87013.3/5.911.4/5.57213.1/5.611.0/5.27311.8/4.27.9/3.27400表 5测试条件“1 对对 2”测试,包长测试,包长 512、、1024 字节字节链路衰减差别(dB)下行吞吐量(Mbps)上行吞吐量(Mbps)两个终端链路衰减差小于 3dB 时两个终端链路衰减差为 15dB 时编号:第 10 页 共 33 页 5.1.5 高斯噪声性能(暂时不测)(暂时不测)5.1.6 抗脉冲噪声能力(暂时不测)(暂时不测)5.1.7 抗单频干扰能力测试说明:在“1 对 1”、包长 512 字节、测试速率为正常吞吐率的 90%、链路衰减均为 40dB的情况下,在 EoC 系统中混入单频干扰,在不同电平的单频干扰下,测试 EoC 系统的上行吞吐量。
噪声加入原则,噪声加入原则,12-28MHz 的中心频点的的中心频点的±±5,,±±8,,±±12测试结果:见表 8表 8测试条件“1 对 1”测试,包长 512 字节,链路衰减均为 40dB网络结构单频干扰频率(MHz)单频干扰电平(dBμV)上行吞吐量(Mbps)2015无源树型25编号:第 11 页 共 33 页 2015有源树型25编号:第 12 页 共 33 页 5.1.8 抗微反射能力测试说明:由于 EoC 系统为上下行共享射频信道方式工作,无法精确模拟多径信道,本次测试通过分支分配器部分端口匹配和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