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目@辅导班笔记.pdf

18页
  • 卖家[上传人]:woxinch****an2018
  • 文档编号:38506650
  • 上传时间:2018-05-0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67.95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考研真题就业学费,参考书目考试科目,考研经验考研笔记,考试大纲招生简章,考研复试真题,考研答题技巧考研模拟考试,考研调剂录取分数线,考研答题考研真题答案,考研资料考研专业课,考研参考书金融硕士,考研免费资料下载,考研公开课考研报名,考研预测考研押题,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金融硕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汇丰商学院,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夏令营,801 经济学综合,802 经济学综合,815 经济学综合--育明教育姜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2015 年人数(分数)政治经济学0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02.社会经济学政治英语一数学三911 经济学基础 (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复 试 8- 录 取 6(379-400)报录比报录比:1:7-8参考书目:1.吴树青、卫兴华: 《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部分)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3 年版2.逄锦聚等: 《政治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年版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3.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4.周惠中: 《微观经济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年版5.(美)曼昆: 《宏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复试内容:参考书目:复试内容:参考书目:政治经济学专业各专业硕士录取考试分为笔试和复试两个环节复试方式1.专业课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主义运动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各专业复试均为面试2.外语听力由研招办统一组织。

      听力成绩满分为 30 分,折算后计入总分复试权重学院各专业复试权重皆为 30%复试成绩 60 分为及格,60 分以下的考生不予录取复试考查内容:所报考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学术动态、个人学术素养等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20152015年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 考研政治大纲考研政治大纲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Ⅰ.考试性质Ⅰ.考试性质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 基本理论, 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Ⅱ.考查目标Ⅱ.考查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

      要求考生: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二、答题方式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三、试卷内容结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 2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 30%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 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 16%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 16%四、试卷题型结构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16 分(16 小题,每小题 1 分)多项选择题34 分(17 小题,每小题 2 分)分析题50 分Ⅳ.考查内容Ⅳ.考查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方法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物质世界和实践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社会的物质性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实践与人的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人和自然的关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规律及其客观性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联系的内涵和特点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发展的实质发展与过程唯物辩证法与科学发展观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事物存在的质、量、度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意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三)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三)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1.认识的本质及规律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真理与价值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价值及其特征价值评价及其特点和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3.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与创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自由与必然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旧历史观的缺陷与唯物史观的创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构成及作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及其意义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及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国家的起源和实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的产生和本质阶级斗争的根源和作用阶级分析方法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改革的性质和作用科学技术的含义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与社会历史人的本质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个人与社会历史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五)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五)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所有制和所有权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剩余价值的实质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剩余价值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本质、源泉和后果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过剩人口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资本循环及其职能形式,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资本周转及其速度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实现条件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平均利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分割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形成及其尖锐化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具体表现和周期性3.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构成及本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和本质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垄断的形成、本质及垄断组织垄断与竞争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主要形式及作用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及其后果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的垄断组织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七)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七)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形式 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过程苏联模式的形成、特征及作用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20 世纪。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