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35页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个人收入的分配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一、分配制度1.生产决定分配必要性决定因素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前提条件__________________物质基础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原因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重要性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发展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存在条件适用范围分配尺度分配对象分配结果社会主义制度公有制经济劳动数量和质量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力发展水平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1)按劳分配的含义(2)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易错提醒】按劳分配只能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分配不一定都是按劳分配,在公有制经济中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分配方式,如福利性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等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1)生产要素:劳动、______、_______、管理等2)原因: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_________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有利于一切____________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技术资本所有权创造社会财富收入分配制度相对内在要求共同富裕二、效率与公平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与公平的影响(1)社会公平的体现:合理的________________2)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____________,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3) 收 入 分 配 公 平 的 必 要 性 :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__________,是实现__________的体现平等按劳分配居民收入劳动报酬(4)实现收入分配公平:①坚持和完善____________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劳动报酬增长税收社会保障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____________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____________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______________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健全以________、 ________、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易错提醒】 初次分配是指在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内部的分配,本着谁参与生产,谁分配的原则,初次分配形成三部分收入,即个人、国家和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关系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税收进行调节和规范,不直接干预。
再分配主要通过国家财政支出的形式实现,主要通过税收、财政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2.提高效率,促进公平物质前提保证(1)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与公平(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①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_________,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________②矛盾性: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奉献精神先富帮后富(3)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①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______________,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②既要反对____________,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____________;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______________平均主义知识角度具体措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所以维护公平的根本措施在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把蛋糕做大)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促进居民收入来源的多样化初次分配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①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②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打破单一的按劳分配,促进居民收入的多样化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要点 维护社会公平的具体措施知识角度具体措施再分配①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②强化税收调节,特别是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整顿分配秩序,防止两极分化③调节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制的支出力度,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续表)【典题训练】下图库兹涅茨曲线表明经济与收入差距关系中国今年经济发展情况处于 AB 区间,要加快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由 AB 区间转向 BC 区间,必须()①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大财富蛋糕 ②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保护公民合法财产 ③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加强调节,力促公平 ④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减少财政支出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最终还是要靠经济发展,①应选②与题意不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社会公平,③应选④不选,再分配主要通过国家财政支出的形成实现,减少财政支出,不利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答案]A【知识拓展】维护社会公平的经济意义(1)效率与公平关系: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2)分配与消费: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有利于引导生产,扩大内需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4)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要求5)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投资、出口与消费协调拉动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1.(2013 年江苏卷)2013 年 2 月,国务院批转《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根据改革目标,到 2020 年要实)现比 2010 年翻一番的是(A.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C.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B.国家财政收入D.城乡居民人均实际收入[解析]本题考查《经济生活》中“收入分配的问题”国务院批转《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是城乡居民人均实际收入A、B、C 项说法与国家的大政方针不符[答案]D2.(2013 年海南卷)2011 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21 809.78 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 6977.29 元,两者之比为 3.13∶1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我国政府可采取的再分配措施有()①提高农产品的补贴标准②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最低工资标准③增加对农民的专项贷款④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保障水平A.①②C.②③B.①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促进社会公平的再分配措施。
再分配主要指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通过财政税收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调节手段进行政府的涉农补贴是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增加农民收入,属于再分配的措施,①项正确②排除,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增加对农民的专项贷款不属于再分配的范畴,③排除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保障水平属于社会保障,是再分配的范畴综合各项选 B[答案]B3.(2013 年天津卷)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到 2020 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原则,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实现居民收入倍增()①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②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④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A.①②③C.②③④B.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实现居民收入倍增,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选项①②正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 年翻一番,选项③正确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促进收入分配改革的根本措施,选项④错误故选 A[答案]A4.(2013 年重庆卷)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千方百计增强居民收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96 年至 2010 年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变化情况图注:1.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绘制2.居民收入分配份额为劳动报酬占国民总收入比重(1)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体现了国民总收入在政府、企业、居民三者之间的分配比例关系根据图,概括 1996-2010 年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分配份额的整体变动趋势2)从 2010 年到 2020 年,若在国民总收入实现倍增的同时,居民收入所占份额从 45%逐步增加到 65%,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应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国民总收入年均增长率3)如何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解析]第(1)题属于图表型的试题,关键是要认真审题,认真研读图表的各种信息,找准要对比的指标,从而准确获取和解读图表的信息,弄清图表所要反映的问题,就本问而言,对居民收入分配份额这一指标进行纵向对比分析便不难得出其变化趋势第(2)题相对较易,若居民收入分配所占份额从 45%逐步增加到 65%,显然其增长率相对较快,应大于国民总收入年均增长率第(3)题主要考查促进社会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的措施,比较基础,只要考生教材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便不难答出本题。
[答案](1)示例一:整体来看: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呈下降趋势示例二:1996-2007 年,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呈下降趋势,2007 年后,居民收入分配份额有所增长和波动,但仍低于 20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水平2)大于(3)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②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1.2013 年年度经济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收入最高的 10%群体和收入最低的 10%群体的收入差距,已经从 1988 年的 7.3 倍上升到 2013 年的 20 倍要解决上述问题,下列建议可行的是()①在收入公平的前提下兼顾效率②要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③发挥财政和税收的调节作用④扩大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比重A.①④B.③④C.②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如何实现分配公平的问题,效率与公平并重,所以排除①扩大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比重,不利于公平的解决,所以排除④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所以选 C[答案]C2.(2014 年广东深圳一模)2013 年 10 月 29 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再次强调“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为此,我们要()①着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②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③肯定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激活市场主体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①错误,提高劳动报酬属于初次分配③错误,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②④正确符合题意[答案]D3.(广东揭阳一中 2014 届高三阶段考)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了实现收入公平,下图中组合不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解析]提高国家扶贫标准属于再分配,①错误调整个人所得税有益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对企业进行结构性减税,减轻了企业的税费负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不一定缩小收入差距,②错误故选 A[答案]A4.(2014 年广东梅州一模)如果一个人的境况由于变革而变好,因而它能够补偿另一个人的损失而且还有剩余,那么整体的效益就改进了,这就是福利经济学著名的“卡尔多改进”准则下列措施符合该准则的有()①鼓励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②健全转移支付能力③增加对低收入人群的专项贷款 ④完善社会保障机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材料说明了公平对效率的作用,②④是促进公平的措施,符合题意①提高效率,不符合题意③贷款不是促进公平的措施[答案]CGDP增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元8.56.87.825 080.619689.155.(广东湛江 2014 届高三第一次综合检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2013 年前三季度广东省 GDP、财政收入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比较注:前三季度我省CPI 上涨2.3%,财政总收入达到12 221.39亿元,同比增长 13.6%前三季度全国 GDP 平均增速是 7.7%材料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还提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结合材料一、二的信息,运用“收入与分配”的有关知识,分析我省应如何实现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解析]首先要注意知识定位:“收入与分配”;其次,从材料一中 2013 年前三季度广东省 GDP、财政收入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速的对比,应该发挥财政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结合材料二,应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措施考虑。
[答案]①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实现经济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②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建立健全社会食品卫生体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大对民生、社会保障的投入③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推进农村分配制度的改革④增加民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⑤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大的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