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内障总结.ppt
38页白内障,五官科护理学课程五,全球第一位的致盲原因,单位: 百万,白内障的人群流行病学,我国 全球各国家中盲人总数第1位 41.1%盲,49.4%低视力是由于白内障造成 60岁老人的盲和低视力中73.1%是因白内障 每年新发500万,急需手术超过200万 每年新增白内障盲人40~120万,1988年前 10万例/年 1988~1996年 20万例/年 1997年 30万例/年 1998年 36万例/年 2000年 40万例/年 2001年 45万例/年 2002年 48万例/年 2003年 50万例/年,中国白内障手术数,,晶状体 Lens,双凸透镜样 借晶状体悬韧带与睫状体连接,固定于虹膜之后,玻璃体之前,,,zonule,zonule,Vitroeus,晶状体的大体分区,前表面中央叫前极,显露于瞳孔中央后表面中央叫后极前后两面交界处叫赤道 成人晶状体直径约9~10mm,厚约4~5mm,晶状体的大体结构,晶状体囊 晶状体上皮 晶状体实质 皮质 核 晶状体悬韧带,晶状体的组织结构,主要由水和蛋白质组成 本身无血管,靠房水营养 晶状体上皮细胞:大分子物质进出屏障 晶状体纤维(细胞) 深层 无细胞器 晶状体蛋白和细胞骨架 紧密连接,排列规则 透明性和光学特性 随年龄增长,纤维蛋白变性,部分聚集,晶状体的主要功能,屈光 折射 双凸透镜,聚焦成像 屈光指数1.44 调节作用 滤过部分紫外线,白内障的定义,任何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 晶状体混浊,透明性下降 且矫正视力低于0.5 (WHO),紫外线 高纬度/强照射 吸烟 严重腹泻 营养缺乏 微量元素缺乏 喝酒 阿司匹林和糖皮质激素应用 原发病:糖尿病、青光眼 人口因素:教育程度低、农村居民、体重轻,白内障发生的危险因素,白内障分类,病因:先天/老年/并发/代谢/药物/外伤/后发 发生年龄:先天/后天获得 混浊部位:皮质/核/囊下 混浊形态:点状/冠状/板层状/… 混浊程度:未熟/肿胀/成熟/过熟,自由基引起的氧化损伤 晶状体细胞调亡,第一节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一、病因:不明,与年龄相关,二、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视力下降的时间、程度、速度、治疗经过。
了解有无糖尿病等 (二)身体状况: 1、双眼患病,先后,程度不一 渐进 无痛 视力下降,,2、分 类 皮质性、核性、后囊下白内障 75% 20% 5%,1、初发期早期改变 空泡、水隙和板层分离,,皮质周边部起始,白色楔形、羽毛状混浊 视力不受影响,皮质性白内障,逐渐在赤道部汇合,形成轮辐状,或融合成片状 视力逐渐下降,初发期 病变进展,初发期,2、肿胀期(未熟期),混浊进一步加重,不均匀灰白色 仍可见皮质内的空泡、水裂和板层分离 晶体膨胀,前房变浅,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视力明显减退,眼底难以看清,膨胀期,返回,虹膜新月影投影试验,3、成熟期,发展到全部混浊 肿胀期晶体内积聚的水分和分解产物逸出 恢复到原先体积,前房正常 视力下降到眼前手动或光感,眼底不能窥入,4、过熟期,水分继续丢失,体积缩小,囊膜皱缩,前房变深 不规则白色斑点或胆固醇结晶 晶体纤维液化,乳白色,棕黄色核下沉,视力可突然提高 晶体过敏性葡萄膜炎,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过熟期,核下沉,囊膜钙化,核性白内障,后囊膜下浅层皮质出现棕黄色混浊,似锅巴状, 早期即视力障碍,进展缓慢,最后发展成成熟期白内障,后囊膜下白内障,皮质和后 囊下混浊,中央皮质混浊,三、治疗要点,药物 营养剂 Vitamin C/E 抗醌型物质氧化剂 卡他林 白内停 抗氧化损伤药物 谷胱甘肽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Sorbinil 中医中药 麝珠明目液 障翳散 手术 唯一有效手段 手术时机0.1? 0.3? 无法矫正提高 影响日常生活,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1,2,3,4,手术并发症,术中 浅前房或无前房 损伤 出血 后囊膜破裂,术后 出血 眼压升高 眼内炎 葡萄膜炎 后发性白内障 角膜散光 视网膜光毒性损伤 黄斑囊样水肿,四、护理诊断 1、感知紊乱 2、有外伤危险 3、潜在并发症 4、知识缺乏 五、护理要点 1、早期 2、手术护理 3、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定期检查,出现眼红眼痛视力急剧下降时及时就诊;慎用散瞳剂;动员病人早日手术 4、低视力预防意外伤害 5、健康指导,第三节 先天性白内障,出生前后即存在、或出生后才逐渐形成的先天遗传或发育障碍的白内障 可为家族性或散发;可单可双;可伴其他眼异常或遗传、系统性疾病 新生儿患病率0.5%,病 因 1/3遗传,多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1/3环境,怀孕时头3个月的宫内病毒性感染、药物应用、怀孕时患有代谢性疾病 1/3不明 身体状况: 单眼或双眼,多为静止性,少数继续发展,至儿童期影响视力 易发生形觉剥夺性弱视,斜视(单眼患病Lazy),形态 前极性、后极性白内障 冠状、点状白内障 绕核性、核性白内障 全白内障、膜性白内障 盘状、缝状 …,绕核性,治疗要点: 目标恢复视力、减少弱视和盲的发生 视力影响不大(双眼0.3)-观察 视力影响大-早期手术,6个月 术后屈光矫正,防止弱视,促进融合功能 眼镜、角膜接触镜、人工晶体(2~3岁),护理措施,1 手术常规护理 2 弱视治疗指导 3 健康教育 优生优育,第二节 糖尿病性白内障 山梨醇积聚,渗透压改变 真性:30岁,双眼发病,进展迅速,血糖变伴屈光变 合并年龄相关性:与皮质性相似,但发生较早,容易成熟 治疗:手术,护理措施,1 控制血糖 2 治疗原发病 3 术前、术后的护理 4 心理与健康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