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论文学艺术回忆与沉思的审美.doc
17页浅论文学艺术回忆的审美刘洋(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13019015)[摘要]木文通过探究文学艺术创作构思的回忆的阶段,试在讨论回忆这一重要 手段的内涵、意义、以及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实现本文重点讨论了冋忆与审美, 回忆的美学价值及其表达关键词:文学创作回忆沉思审美引言文学构思是个极其复朵的心理机制,吸引着文学研究者的研究思考,历代的 学者们都做了极其有价值的研究,回忆与沉思作为文学构思的重要手段,本身就 值得研究与探索以审美观照的方式亦即冋忆审美的方式看待过去亦不失为探究 文学沉思与冋忆的一个角度在对冋忆审美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如下问题势必被 提出并得到回答:回忆是什么?为何是回忆审美?回忆在文学创作活动中如何表 达?回忆的概念从词源上与“艺术”、“沉思”、“灵感”、“真理”、“纪念”等关系 密切,甚至就是沉思的同义词,从中可见“冋忆”涵摄真善美合体作为哲学一 —艺术概念,它在哲学史、文论史上一直与审美紧紧相连,并被赋义、区分而逐 层脱落古典涵义回忆与沉思是个相当庞大而复杂的概念,无数而贤都在口己的思索中探究其 意义,在这里,学生也仅仅只能拾他人牙慧,并浅浅叙述自己一些思路而已一、回忆溯源,回忆是什么?理想提供了回忆的力量,而忧郁则召集了大批的分分秒秒来反对它。
——本雅明⑴那隔离了今天和明天的墙壁,必须被摧毁,而明天也将会成为昨天——保罗•策兰⑵对于任何一个研究对象,我们首先应当做的工作就是追问它之所是研究“冋 忆”同样如此回忆的词源考察西方丿力史上最早的“记忆(回忆)”言辞出现在古希腊神话中赫西俄徳在《神 谱》一开头就向我们明示,十二泰坦神中有一位记忆女神名唤摩涅莫辛涅(Mvr||io(jvvr], Mnemosyne)她是天神乌勒诺斯与地神该亚的女儿,也就是宙斯 的表妹,他们二人结合后生有九个女儿,被统称为缪斯⑶(Moucai, Mousai )□ 据语言学家考证,缪斯一词来源于卬欧语词根men,希腊语中的摩涅莫辛涅 (Mnemosyne )、拉丁语中的Minerva(米诺娃)和英语中的mind(思想意见)、 mental(智力)、memory(记忆)都来口这个词根⑷可见,最初,记忆就跟智力、 思想意见有亲缘关系同时,既然九位缪斯执掌文艺九门,记忆与文艺(审美)的 关系便非同一般需要注意的是,“缪斯”的希腊文Movoai的原意乃是“沉思”, 它便与《荷马史诗》、《神谱》以及《工作与时日》等古希腊早期作品中一开头便 呼唤缪斯以获得灵感的传统相关,“向缪斯祈祷,是那个时候作诗的起兴程式”。
[,]阿伦特编:《启迪—一本雅明文选》,张旭东、王斑译,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02页121詹姆斯“K •林恩:《策兰与海德格尔 场悬而未决的对话(1951・1970)》,李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131赫西俄德;《神谱》(希■汉对照本)1-115 王绍辉译,张强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4・23页[4]参阅徐向英、于兴兴编著:《中国人最易误解的西方文史常识》,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版⑸刘小枫:《昭告幽微》,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6页如《奥徳修斯》开篇便是:“这人游历柏拉图在《美诺篇》(81D)中说:“它(灵魂)能回忆到品德以及其余的一切, 这是它以前已经知道了的……只要回忆到一样东西,即是人们所谓学到一件 事 切钻研和学习无非就是回忆”⑴这里的“冋忆” 一词希腊文是“avc中vQio(anamnesis)"与上文"缪斯(Mouqoci, Mousai)” 不同,这个词在希 腊文中是真正冇“记忆(回忆)”含义的前而一半ava在希腊文中是old,它意 味着过去的、III的、传统的,与后一半组合起来,有对过去的重新唤起Z意在 《英汉大辞典》中,这个词与mind(纪念、意见、牢记)同源。
在古希腊语里, 回忆不仅仅是记忆或想起,而且有纪念的意思,或者说,回忆 本身就是一种纪念活动⑵冋忆的“纪念”含义牵涉文化(集体)记忆和历史 记忆,本文不论我们从英文词"reminiscence n与“mind”的比较中,可以看 “anamnesis”与“mnemosyne”之JXI的对应关系前者的回忆具有"重新唤起过 去之思”即回忆的意思,而后者则更是回忆的对象,记忆本身此外,在希腊文 中,我们还可以看至!J ^avagvsoiQ, anamnesis与 a apveoe, amnese,(遗忘)" 之间的关联,前者正是后者的反面在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中的“aletheia, (真相)”这个词实际上也冇反■遗忘的含义,亦即“回忆” Z含义"真,在希腊语中叫做a-letheia,由否定前缀a■和词-F lethe所构成,lethe 的含义是遗忘或忘记——而不是海德格尔所说的遮蔽,因此海德格 尔把它翻译成去蔽,固有其深刻的用意,却无论如何有些固执,甚至不 正确大写的lethe就是遗忘之神(参赫西俄德《神谱》227),通常还等同 于冥界的忘川,人们进入冥界以及走岀冥界得以重生时,都必须喝一口这条 河里的水。
一旦喝了河里的水,就会忘记一切,因此a-letheia,就是对lethe(忘 一记)的抵抗,并曲此而唤出另一种思想的方向:勿忘和回忆一不喝忘川的水就是 回忆因此,真最内在的木质就是回忆,这就和柏拉图笔下的雅典异 方人正是在《礼法》(nomoi,旧译《法律篇》)第一卷讨论灵魂的语境中,把 回忆和真并置了起来(646bl) [3]多方,缪斯哦,请为我叙说,他如何/历经种种引诱,在攻掠特洛伊神圣的设计之后,/见识过各类人的城郭, 懂得了他们的心思”(刘小枫译文)赫西俄徳《神谱》开篇更是:“让我们以歌咏赫利孔的缪斯开始吧!”(刘 小枫译文)转引自刘小枫选编《古典诗文绎读•西学卷•古代编(上)》,李世祥、邱立波等译,华夏出版社 2008年版,第30, 42页⑴柏拉图:《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72页121程志敏:((“本”、“真”之间的求索》,《人文杂志))2006年第5期,第18页⑶程志敏:(("本"、"真"之间的求索》,《人文杂志))2006年第5期,第17页这个词止是阐述了占希腊人对于真理的理解对于这个词,海德格尔这样阐 释说:“希腊人把存在者之无蔽状态命名为aXqOEao我们说真理,但对这个词语 少有足够的思索。
⑴可见冋忆与真理的概念在古希腊思维中的一•致性是毋庸置 疑的孙周兴在阐释海德格尔哲学时说道:“海德格尔所理解的诗与思 分别领冇着解蔽与聚集Z特性大道Z 道说乃是Aletheia与Logos的一 体两面的运作,与Z相应,响应大道Z说的人的道说’也有两种方式,即 诗与思诗是解蔽,思是聚集进而我们可以发挥说,诗是揭示、命名、创建、 开启,是动态的;而思是掩蔽、庇护、收敛、期待,是静态的⑵加上海德格 尔将思与冋忆等同起来:“是以运思执著于/曾在者之来临/运思乃一种冋忆 ⑴海徳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1页 ⑵孙周兴:《说不可说之神秘》,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24页 131孙丿制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出19%年版,第1160页 古典语文学家Paul Friedlander指出了海德格尔在理解aletheia这个词时所犯的错谋,并认为:“柏拉图并 没有像海徳格尔所力图证明的那样,破坏掉Aletheia这个概念,相反,他使这个概念得到捉升、深化和 系统化” Paul Friedlander: Platon.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Co. 1964, P242) ⑴宇文所安:《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 121宇文所安:《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 131宇文所安:《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4] 宇文所安:《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5] 宇文所安:《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 虽然海徳格尔的词源解释被人质疑⑷,但“回忆” 一词在古希腊社会中自一开始 便与真、与思、与诗的关系密切己是确定无疑的了。
当然,在柏拉图和试图返归 柏拉图源初思想的海德格尔这里,“回忆”一词原本都与永恒真实的本体相联系 无论作为行为(谓语)述是作为事件(施受事),回忆都内蕴深厚二)“回忆”的学科史“冋忆”作为一个概念最早在希腊古典哲学时期由柏拉图提出并定义,在现 代学科中无疑冇多重身份,既是哲学概念,也是心理学概念即使作为哲学概念, 也同屈于认知学与美学,更是作为文学理论中研究创作心理机制的一个重耍工貝 被使用在这里将对“回忆”的哲学史做一个较为简单的梳理回忆”在古典时期经历了柏拉图——拉里士多德——奥普提诺——奥古斯 汀四个时期,其内涵和意义也极大丰富和发展,思维认知角度也多有改变柏拉图的“回忆说”正如康福特所说:“回忆说的出现标志着与冇关灵魂性 质和知识來源的流行观念的完全决裂[习它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为灵魂回忆 说,另一为知识回忆说,分别体现在他的《斐多篇》和《美诺篇》中,二者密切 相关关于而者,柏拉图结合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灵魂转世(不死)”的观念,认 为人们关于真善美等理念(idea)的知识在出生以前因不朽的灵魂多次降生而己经 具备,只不过在灵魂被肉体站污(二者结合,即出生)时忘却人需要借助具体事 物为中介,加以适当启发,才可能“冋忆”起与这些具体事物相关的理念。
⑴这里选取了柏拉图的“回忆说”稍作说明,柏拉图的“回忆说”内涵及•其丰 富,角度也较为开阔,虽然认识上不准确,但视野是极为开阔的对我们今天认 知“回忆”是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的自奥古斯汀之后漫长的中世纪,关于记忆的言说几无新意;即便是中世纪之 后儿百年内,哲人们对于记忆也儿乎没有新发现一即便有的话,也大多是面对新 的时代困境而做出的即时反应自文艺复兴以来,特别是启蒙时期,贤者们对“回 忆”理论做出的更深刻贡献,体现在浪漫派以來带有浪漫气质的文学里,甚至马 克思的哲学、政治经济学著作中也吋吋流露出这种浪漫气质根据耀斯对文学史 的考察,启蒙思想家中颇具浪漫主义气质的卢梭在其文学著作中开启了现代回 忆,它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古典的“冋忆”内质,与“分别”之审美紧密联系在一 起輝斯说:“随着浪漫主义艺术把异化的外部世界加以内在化,使Z变为风景, 人们开始发现回忆的审美能力;这一过程的序曲便是卢梭的《忏悔录》卢梭在书 中把他一生中的偶然事件捏成一个整体⑵也就是在卢梭之后,才出现了尼采、 海德格尔、阿多诺、木雅明、马尔库塞等哲学家和理论家对“回忆”进行探讨, 他们无不将“冋忆”与审美联系起来这一点与现代性不无关系:现代以来,原 由宗教所承载的人类情感饭依无处安放而进入审美,而美又天然与回忆相关。
几乎整个二十世纪上半页的哲学大家都就回忆谈论过只言片语雅斯贝尔 斯把回忆视为哲学反思的本质功能之一,现象学家、哲学人类学的肇兴者舍勒则 把回忆看做人的价值生成的必然起点……尼采感到,艺术能激起对沉醉感的全 部微妙的冋忆,这时一种独特的忆想潜入心境,那遥远的难以把握的感觉世界冋 来了因而,在他看来,回忆是对潜藏着的生命力激情的召唤⑶弗洛伊徳、 柏格森等心理学奠基者在对回忆对艺术的心理作用上齐有贡献,最终波德莱尔、 本雅明、德勒兹等人的回忆言说最终落到了文学理论上从“回忆”的学科史上也可以看出,“回忆”这一概念的发展与讨论对于研 究艺术创作乃至人类认知学而言意义是重大的通过学科史的简要考察,我们可 以初步归纳出审美回忆所具备的一些基木要素首先,冋忆与艺术密切相关,冋 忆是艺术的源泉同时,在西方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