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学计划2017-2018上学期.doc
8页第 1 页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学计划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学计划 2017-20182017-2018 上学期上学期本班共有学生 45 名,刚入学的新生面临最大的是入学适应问题由于幼儿园与小学的环境、课程、班集体、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变化,这是他们生活中的重大转折小学新生对新的学生生活一般都充满期盼和憧憬,但也伴随着紧张和不适应,帮助他们适应新生活是本册教材的主要任务二、一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具体目标1、体验学校生活的乐趣,顺利地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2、熟悉班集体,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3、学会基本的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4、初步了解学校及其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有探索的兴趣三、一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生活》内容标准的重点1、健康、安全地生活———较快熟悉新环境,适应小学生活,情绪愉快安定,遵守交通规则和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2、愉快、积极地生活———能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有作为小学生的自豪感和上进心,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意识到作为一名小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则,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和自己的学习任务,团结友爱,孝亲敬长。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对新环境有探索的愿望,能想办法进行自己的游戏和活动,会使用简单工具第 2 页四、教材的结构内容本册教材由五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主题活动教材内容概览单元名单元一我上学了单元二上学路上单元三我的同学和老师单元四家里的我单元五大自然真美丽主题主题一上学去主题一看看时间主题一认识好朋友主题一我的家主题一亲亲大自然主题二看看我们的学校主题二好好走路主题二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主题二我是家里的开心果主题二美丽的小问号主题三在学校的一天主题三平安回家主题三我们的老师真好主题三这是我的心愿主题三想个好办法,留住大自然的美五、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的内容设计,充分考虑了小学新生的需要和特点,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为设计纬度,以第一学期学历时间为顺序,其中蕴含的设计思想有以下三点一是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入学教育为先,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熟悉校园生活,重点进行学校生活常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本册教材试图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中,形成自我意识第一人称的课题,使学生很容易将自身融入教材,以“我”去感受各个范畴的世界,有助于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以“我”是学校、家庭、社会中的一员,自觉感悟与体验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能促进其生活能力的提升和思想品德的形成。
第 3 页三是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的结合本册教材针对低年级学生处于行为习惯养成最佳期的特点,强化行为习惯的养成,多角度地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自觉提出自己的行为要求,并学会相应的技能,运用于生活实际本册教材设计了五个综合学习单元第一、二、三单元分别是“我上学了”、“上学路上”、“我的同学和老师”———―根据入学后儿童面对新环境的情感、行为特点、认识能力和学习方式特点以及他们的实际需要而设计第四单元“家里的我”———―这一阶段儿童的生活空间主要是家庭和学校较之以后的学段,这一时期家庭对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影响更大、更明显因此,本单元围绕儿童熟悉的家庭生活圈展开活动,指导儿童在了解自己家庭的基础上,体验亲情,爱亲敬长,同时促进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儿童和家长的沟通,以培养儿童应有的品德、劳动习惯及其生活能力第五单元“大自然真美丽”———―按时间线索,这一时期儿童将迎来秋高气爽和季节秋天是一个美丽的、丰收的季节,这是儿童容易直接体验和感受到的,以此为线索,引导儿童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体验以大自然为主题进行创作的乐趣,在与自然的接触中,发展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态度六、采取的措施1、根据本地区儿童的生活实际灵活地使用教材2、以活动为教与学的主要形式3、确立儿童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第 4 页4、教学不是教室中心、书本中心七、课时安排本课程每周为2课时。
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 47 人,男生 23 女生 24 人通过在校将近一个多星期的接触、了解,发现他们活泼可爱,聪明伶俐,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有较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但由于年龄和心理认知的关系,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缺乏自制力,有待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除此,他们接受学前教育也参差不齐,差距很大部分同学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作业按时完成,学习习惯比较好大部分学生上课不能认真、安静地听老师提出的问题和同学的回答,上课积极性不高,小动作多,爱听就听,不爱听就做小动作,学习兴趣不浓,习惯不好,早上来学校还不能自觉进教室进行早读,上课习惯不好,像读幼儿园一样,小动作极多,不能专心听讲,也不愿思考但他们还是孩子,可塑性很大,相信能喜欢并学好这门课二、教材分析《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第 5 页《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4.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三、教学总要求《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儿童生活的主调)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时代的进步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四、各单元要求第一单元上学真快乐1、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2、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让学生学会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3、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第二单元祖国的生日1.认识我国的国旗、国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2.知道 10 月 1 日是我国的国庆节,感受人们迎接国庆的喜悦心情第 6 页3.用实际行动迎国庆,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妈妈生日的祝贺4.学习收集有关资料第三单元美丽的秋天1.引导学生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找到秋天,感受大自然的美,体验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孩子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表达秋天的美好3.体验、感受秋天的美好,在与秋天一起玩的过程中尽情享受秋天、找到快乐第四单元我爱我的家1 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第五单元冬爷爷来了1、体验冬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2、主动观察、发现冬季的特征,养成探究的习惯,获得有关知识3、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主动参与新年的集体活动第 7 页4、了解冬季保健的知识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五、教学措施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六、教学时间安排第一周了解我们的学校第三周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第四周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去第五周祖国真美丽,建设成就大第六周国庆节放假第七周欢度国庆第八周我爱秋天第九周和秋天一起玩第十周中秋节第十一周期中考试第十二周我的家第十三周我是家里的小主人第十四周好玩的冬天第 8 页第十五周奇妙的冬天第十六周新年到了第十七周过新年第十八周送给新年的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