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统编人教版】四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优质精品课教案 四年级下语文人教版.doc

26页
  • 卖家[上传人]:郭**
  • 文档编号:152721934
  • 上传时间:2020-11-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63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统编人教版】四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优质精品课教案 四年级下语文人教版 16 麻 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文章是怎样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3.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流露出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受母爱的伟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读、悟、演、写的方法,深入了解老麻雀对小麻雀深深的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教学重点】 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理清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学难点】 感受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而流露出的伟大母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篇文学作品的片段屠格涅夫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有许多机会接触大自然,这使他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他对农奴的同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今天我们学习的《麻雀》就是其中的一篇 (板书:16 麻雀)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自学——引导学生了解大意 1.出示课件1:先自读课文,课文中有几个角色?分析人物关系,谁是弱者,谁是庞然大物? (板书:小麻雀 老麻雀 猎狗) 2.你还读懂了什么? 三、再自学——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出示课件2,提示: (1)“我”走在林荫道上发生了什么事? (2)猎狗想怎么样? (3)出示课件3:老麻雀是怎么做的? 一只小麻雀从巢里掉下来 猎狗想吃掉小麻雀 老麻雀飞下来保护小麻雀并准备与猎狗搏斗 2.出示课件4:根据刚才的讨论,把重点句子用横线画下来 (小麻雀)从巢里掉下来了/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准备着一场搏斗/猎狗愣住了……慢慢地向后退 3.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层,归纳层意 出示课件5,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在打猎回来的路上,“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写猎狗想伤害小麻雀,老麻雀飞落下来,保护小麻雀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写麻雀得救了,“我”带走了猎狗 其中第1—3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第4—5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第6—7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读通、熟读的基础上感知文本的内容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课件6,会认字:“嗅、奈、拯、嘶、哑、庞” “奈”是上下结构; “嗅、嘶、哑”的偏旁都是口字旁 2.书写指导 出示课件7,会写字:“嗅、呆、奈、巢、齿、躯、掩、护、幼、搏、庞、量、愣” 指导书写:“嗅”别忘记“大”的右上方有一点; “口”加“木”是“呆”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五、范读课文 通过朗读感受鲜明的形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 2.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新词 1.听写 2.出示课件8,认读词语: 打猎 搏斗 庞大 无可奈何 身躯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深入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1自然段,指名读课文,读后回答问题: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时间:打猎回来时地点:林荫路上) (二)学习第2、3自然段,自由读课文,读后师生讨论。

      1.讨论事情发生的起因,出示课件9: (1)猎狗发现了什么猎物? (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2)站在地上的小麻雀是什么神态? (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无可奈何”是什么意思?“呆呆地”与“无可奈何”这两个词可以用来描写人或动物的什么方面?(神态、心理)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麻雀才出生不久,是从巢里掉下来的? (它拍打着小翅膀,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 指导朗读:“猛烈”写出了风很大,要重读;“呆呆地”和“无可奈何”写出了小麻雀的无助,声音要拖长一些嫩黄”与“绒毛”要读得稍重一些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然后指名朗读 2.讨论事情的经过 (1)猎狗发现小麻雀后,是怎样做的?接着又发生了什么? 出示课件10,读第4自然段 ①回答上述第一个问题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板书:吃) 指导朗读:读这句话时,要突出紧张的气氛 ②回答上述第二个问题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怎样理解“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引导学生讨论理解绝望”是什么意思?注意此时老麻雀是什么样子。

      指导朗读:要读出老麻雀的急切之情,表现出老麻雀的绝望 (2)老麻雀这么急切地飞下来,要做什么?齐读第5自然段学生回答问题: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拯救”一词怎样理解?一只麻雀斗得过一只猎狗吗?老麻雀知不知道这一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出示课件11: 明知斗不过,为什么还要飞下来?(板书:斗) (读文中句子回答: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你怎样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要引导学生回答得充分、具体板书:强大的爱) (3)面对如此无畏的老麻雀,猎狗是怎么做的?读第6自然段想一想,猎狗为什么会愣住?“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说明了什么?(出示课件12) 指导朗读:“愣住”“这么大”两个词要重读,两个“慢慢地”要读得声音长些,表现出猎狗的发愣和犹豫 3.讨论事情的结局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唤回猎狗,把它带走 三、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老麻雀对小麻雀有着强大的爱,它不畏凶残的猎狗,勇敢地飞下来准备与猎狗搏斗,猎狗竟然在小小的麻雀面前愣住了,后退了,这告诉我们什么呢? 出示课件13,结论: 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拯救了小麻雀; 正是这种强大的爱,吓住了猎狗; 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感动了“我”。

      四、拓展作业 出示课件14:你对母爱有什么体会?用一两句话写一写,写好后给大家读一读 【板书设计】 16 麻 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爬 天 都 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理解课文是如何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 2.讨论、品味重点词句,体会其中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只要有勇气、奋发努力,就有可能战胜困难;让学生明白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我,是一种可贵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2.读懂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爸爸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交流热身 1.出示课件1:天都峰的文字图片资料,游人爬天都峰的图片 2.学生交流、概述各自眼中的天都峰 3.师小结过渡:通过刚才的观看与交流,大家对天都峰有了一些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爬天都峰》板书课题) 二、读题质疑 1.学生读课题 2.抓住动词“爬”,名词“天都峰”,展开探究,出示课件2: (1)谁?怎样爬天都峰? (2)天都峰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梳理疑问 谁爬天都峰?怎样爬天都峰? 三、循疑读书 1.示范朗读课文 2.交流初读课文后的整体印象。

      要点:爬天都峰的人物,课文里描述的天都峰是怎样的 (要点:我和爸爸,老爷爷;高、险) 3.再读课文 (1)画生字词,对照工具书,读一读 出示课件3,指导读准本课的会认字 (2)出示课件4,指导书写本课的会写字 (3)指导观察“攀、辫”两个生字的笔顺,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4.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5:用“谁”“做什么”“结果怎样”的句式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我”与老爷爷相互鼓励,终于爬上了山顶 (2)出示课件6:怎样爬天都峰? 提示: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 (3)出示课件7:以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的思路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提示:爬天都峰之前——爬天都峰中——爬上天都峰之后(板书) 四、小结启思 这节课我们通过“谁”“做什么”“结果怎样”的句式整体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我”是如何爬天都峰的,用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的思路理清了课文的叙述顺序,收获不小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理解课文是如何把“我”爬天都峰的过程写清楚的 【教学过程】 一、温故引新 1.出示课件8,读第2自然段。

      读句子想画面,修改完善“天都峰”画作 设计意图: “温故引新”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第二课时的导入采用“温故引新”的方法尤其恰当在巩固了上节课重要内容的同时,为进行新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2.品句子,丰富情感 (1)抓住“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等句子品味天都峰的高,和“我”怀疑能否爬得上去的心情 (2)抓住“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等句子品味天都峰的陡和“我”信心不足 (3)概括段意,出示课件9: ①思维导航: 这个自然段,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天都峰的高和陡;二是“我”缺少信心 ②引导概括:天都峰又高又陡,“我”信心不足 3.积累内化 (1)思维导航:先写看到的实在景物,然后写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想象,把实在景物和感受想象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