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辆工程转向课程设计.doc
12页1目 录一.对动力转向机构的要求 ........................................2二.液压式动力转向机构的计算 ....................................21 动力缸的推力 ..............................................22 活塞行程和壁厚 ............................................4三.分配阀的参数选择与设计计算 ..................................51.预开隙 .................................................5e12.滑阀总移动量 ..............................................63.局部压力降 .............................................6p4.油液流速的允许值[v] .......................................65.滑阀直径 d ................................................76. 滑阀在中间位置时的油液流速 v .............................77.分配阀的泄漏量 ........................................7Q四.动力转向的评价指标 ..........................................81.动力转向器的作用效能 ....................................82.路感 ....................................................83.转向灵敏度 ..............................................84.动力转向器的静特性 ......................................8五.三维实体建模 ................................................9六小结 .........................................................122液压式动力转向机构的计算一.对动力转向机构的要求1.运动学上应保持转向轮转角和驾驶员转动转向盘的转角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2.随着转向轮阻力的增大(或减小),作用在转向盘上的手力必须增大(或减小),称之为“路感”3.当作用在转向盘上的切向力 ≥0.025~0.190kN 时,动力转向器就应Fh开始工作4.转向后,转向盘应自动回正,并使汽车保持在稳定的直线行驶状态5.工作灵敏,即转向盘转动后,系统内压力能很快增长到最大值6.动力转向失灵时,仍能用机械系统操纵车轮转向7.密封性能好,内、外泄漏少二.液压式动力转向机构的计算1 动力缸的推力图一 动力缸的布置动力缸的推力:(1)LF13-作用在直拉杆上的力1F-转向摇臂长度,取 160mm(由前轮距 1560mm,那么 k(两主销中心线延L长线到地面交点之间的距离)取 1100,转向节臂长 m=0.11k—0.15k,取m=143mm,则初选 L1=160mm)-转向摇臂轴到动力活塞缸之间的距离,取 200mmL推力 F 与工作油液压力 P 和动力缸截面积 S 之间由如下关系:(2)F将式(2)代入式(1)可得:(3)PLS1由于两侧的工作面积不同,应按较小一侧的工作面积来计算,即:(4)42pdDSD-动力缸直径-活塞杆直径,一般取 ,将其代入式(4)可得:pddp35.0(5)plLFD87.1其中,p 一般在 6~10MPa 之间取值,最高可取 16.5~18MPa 本设计取10MPa作用在直拉杆上的力:(6)lMFR1PfGr3=296.521N.m 式中,f 为轮胎和路面见的摩擦因素,一般取 0.7; 为转向轴负荷(N)1p21 页前置后驱前轴负荷满载时在 0.45-0.5,满载 1940Kg 则取 G=9312N;p 为轮4胎气压(MPa)取 0.5-转向阻力矩RM-直拉杆到转向节的距离,为 240mm,将其代入式(6)可得:lNlMFR12351再代入式(5) (7)mplLD875.0412 活塞行程和壁厚活塞移动到某一极限位置时,端面到缸盖之间,应当留有的间隙,以利于活塞导向作用,取 ,活塞厚度可e)6.0~5( mDe65.0取为 mDB3动力缸的最大长度:( 8)10sBes式中 -活塞的最大位移量1s1802maxwRs式中 -转向摇臂由中间位置转到极限位置的转角,取max 31max-齿扇的啮合半径,取为 30mmWR将其代入式(8)可得:mRsW461802ax再将其代入式(7)可得:sBes1动力缸壳体壁厚 t,根据计算轴向平面拉应力 确定zG(9)ntDpGz 245式中 p-油液压力,为 10MPaD-动力缸直径,为 10mmn-安全系数,一般在 3.5~5 范围内选取,本设计取 n=4-壳体材料的屈服点,为 350MPa将其代入式(9)可得mt2.0所以,取动力缸壳体壁厚为 2mm三.分配阀的参数选择与设计计算 分配阀的要参数有:滑阀直径 d、预开隙 密封长度 、滑阀总移动量 e、e12滑阀在中间位置时的液流速度 v、局部压力降和泄漏量等。
1.预开隙 e1预开隙 ,为滑阀处于中间位置时分配阀内各环形油路沿滑阀轴向的开启量,也是为使分配阀内某油路关闭所需的滑阀最小移动量 值过小会使油液e1常流时局部阻力过大; 值过大则转向盘需转过一个大的角度才能使动力缸e1工作,转向灵敏度低一般要求转向盘转角 时滑阀就移动 的距离5~216= = (10)e1t360t5~2=0.13mm式中 —相应的转向盘转角,(°);t —转向螺杆的螺距,mm.(10mm)p2352.滑阀总移动量滑阀总移动量 e 过大时,会使转向盘停止转动后滑阀回到中间位置的行程长,致使转向车轮停止偏转的时刻也相应“滞后”,从而使灵敏度降低;如 e值过小,则使密封长度 过小导致密封不严,这就容易产生油液泄漏致12使进、回油路不能完全隔断而使工作油液压力降低和流量减少通常,当滑阀总移动量为 e 时,转向盘允许转动的角度约为 20°左右t3602=0.55mme2=e-e1=0.42mm3.局部压力降 p当汽车宜行时,滑阀处于中间位置,油液流经滑阀后再回到油箱油液流经滑阀时产生的局部压力降 (MPa)为pvp242108.3式中 —油液密度,kg/m 3 ;—局部阻力系数,通常取 =3.0 ;v—油液的流速,m/s。
的允许值为 0.03~0.04MPap4.油液流速的允许值[v]由于 的允许值 [ ]=0.03~0.04MPa,代入上式,则可得到油液流速的允许p值7[v]= smp/38.5~6.48.13][05.滑阀直径 dvvdeQ1max1max7.362=110mm式中 —溢流阀限制下的油液最大排量,L/min,—般约为发动机怠速时油Qmax泵排量的 1.5 倍; —预开隙, mm;e1v —滑阀在中间位置时的油液流速,m/s6. 滑阀在中间位置时的油液流速 v(12)eQddv1max1max7.362=5m/s7.分配阀的泄漏量 Q(13)erdp231=2.26 cm/s01式中 —滑阀也阀体建的径向间隙,一般 = 0.0005~0.00125cm;rr—滑阀进、出口油液的压力差;pd —滑阀直径;—密封长度;e2—油液的动力粘度 8四.动力转向的评价指标1.动力转向器的作用效能用效能指标 来评价动力转向器的作用效能现有动力转向器的Fhs效能指标s=1~15 2.路感 驾驶员的路感来自于转动转向盘时,所要克服的液压阻力。
液压阻力等于反作用阀面积与工作液压压强的乘积在最大工作压力时,轿车:换算以转向盘上的力增加约30~50N 3.转向灵敏度 转向灵敏度可以用转向盘行程与滑阀行程的比值 来评价i(14)2Dswi比值 越小,则动力转向作用的灵敏度越高δ 为滑阀行程, 转向盘i 转角D sw 转向盘直径4.动力转向器的静特性 动力转向器的静特性是指输入转矩与输出转矩之间的变化关系曲线,是用来评价动力转向器的主要特性指标因输出转矩等于油压压力乘以动力缸工作面积和作用力臂,对于已确定的结构,后两项是常量,所以可以用输入转矩9Mφ与输出油压p之间的变化关系曲线来表示动力转向的静特性,如图示 常将静特性曲线划分为四个区段在输入转矩不大的时候,相当于图中A段;汽车原地转向或调头时,输入转矩进入最大区段(图中C段);B 区段属常用快速转向行驶区段;D区段曲线就表明是一个较宽的平滑过渡区间要求动力转向器向右转和向左转的静特性曲线应对称对称性可以评价滑阀的加工和装配质量要求对称性大于0.85五.三维实体建模动力缸盖1 10动力缸盖2缸体活塞杆11动力缸阀体滑阀轴12分配阀六小结通过两个周的课程设计,对汽车的结构尤其是转向部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知识。
同时对文献的检索,办公软件,绘图软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能使用它们完成简单的工作这对我们即将到来的毕业设计甚至以后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最后感谢郭老师的指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