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行第30节课(仅供参考).ppt
43页大 圆 满 前 行 引 导 文华智仁波切 著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生西法师 顶礼本师释迦摩尼佛顶礼文殊智慧勇士顶礼传承大恩上师自大圣境五台山文殊加持入心间祈祷晋美彭措足证悟意传求加持为度化一切众生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而学习…… ……三界圆满善妙主, 梵天乐生千眼等,声誉福德威光灿, 亦无胜过死主时纵成禅定住数劫, 业尽之际必死亡,一切天人阿修罗, 成就之士持明者,人间君主平凡众, 皆畏死亡生无边…… ……大圆满心性休息颂全知无垢光尊者造 索达吉仁波切译 第二品 寿命无常前闻法方式行所讲之法→引共同外前行→导不共内加行文往生法大圆满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解脱利益依止上师思维内情众生而修无常第29节课 科判思维外器世界而修无常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思维世间尊主而修无常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思维猛历希求而修无常思维死缘无定而修无常前 行 广 释 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丙二(寿命无常)丁二、思维内情众生而修无常课前开示一、如法修持(外器世界)无常一、有生必有死,六道众生皆无例外(必死无疑)二、尤其是南赡部洲的人类,时逢末世,寿命多害,死亡很快就会临头(死期不定)丁二、思维内情众生而修无常二、重视前行,次第修学三、死时一切都无济于事四、明白生死无常,当精进修行慎勿懈怠复述第29节课前闻法方式行所讲之法→引共同外前行→导不共内加行文往生法大圆满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解脱利益依止上师思维内情众生而修无常第30节课 科判思维外器世界而修无常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思维世间尊主而修无常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思维猛历希求而修无常思维死缘无定而修无常前 行 广 释 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丙二(寿命无常)第30节课内容丁三、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一、思维佛陀及其眷属而修无常二、思维印度圣者而修无常三、思维藏地大成就者而修无常四、思维汉地高僧大德而修无常寿命无常→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一)过去诸佛及其圣者眷属 (二)释迦牟尼佛及其圣者眷属(一)三次结集经教的阿罗汉 (二)二胜六庄严 (三)八十大成就者五、殊胜正士尚且显示无常本性我等凡夫更当策励行善修福丁三、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一、思维佛陀及其眷属而修无常前行广释·第30课 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在此贤劫中,以往出世的胜观佛、宝髻佛等七佛 ,及其不可思议的声闻 、缘觉、阿罗汉众眷属,虽然曾经以三乘佛法利益无量无数的所化众生,可是 如今只剩下释迦牟尼佛的教法,除此以外诸佛都已趋入涅槃,他们的教法也依 次隐没。
在现今的这一教法中,尽管各大声闻及其五百阿罗汉眷属众也曾纷纷 现身于世,但他们同样都依次于法界中趋入无余涅槃●教 证《大智度论》云:“十力世尊身光具,智慧明照亦无量,度脱一切诸众生 ,今日廓然悉安在?何有智者不感伤?”阿那律古佛示现涅槃时,曾留下一首偈颂言:“有为法如云,智者不应信 ,无常金刚来,摧圣主山王法王如意宝在《无常道歌·瀑布妙音》中也说:“断证圆满能仁与佛子, 虽曾示现如空群星般,正因揭示无常而涅槃,回想此意深知皆无常寿命无常→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丁三、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前行广释·第30课 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法相名词解释七佛:指释迦牟尼佛及在其以前出现的六位佛陀即过去庄严劫中三佛,贤劫中 四佛依据佛经所载三劫之中,皆有千佛出现其中,以上列七佛与此间因 缘较深,故诸经常有所论过去庄严劫中三佛:毗婆尸佛(又名胜观佛,过去庄严劫第九百九十八尊佛)尸弃佛(又名宝髻佛,过去庄严劫第九百九十九尊佛)毗舍浮佛(过去庄严劫第一千尊佛)贤劫中四佛:拘留孙佛迦那迦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 寿命无常→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丁三、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前行广释·第30课 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法相名词解释三藏:佛教经典的总称。
分经、律、论三部分经,总说根本教义;律,记述戒 规威仪;论,阐明经义通晓三藏的僧人,称三藏法师,如唐玄奘称唐三藏 三乘佛法:佛教所说的“三乘”:即三种交通工具,比喻运载众生渡越生死到涅槃彼 岸之三种法门就众生根机之钝、中、利,佛应之而说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三种教 法1、声闻乘:闻佛声教而得悟道,故称声闻其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以 此四谛为乘2、缘觉乘:又作辟支佛乘、独觉乘观十二因缘觉真谛理,故称缘觉 始观无明乃至老死,次观无明灭乃至老死灭,由此因缘生灭,即悟非生非灭, 乃以此十二因缘为乘3、菩萨乘:又作大乘、佛乘、如来乘求无上菩提,愿度一切众生,修 六度万行,以此六度为乘 前二乘唯自利,无利他,故总称小乘,菩萨乘自利利他具足,故为大乘寿命无常→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丁三、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前行广释·第30课 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法相名词解释四种涅槃:涅槃:意指清凉寂静,恼烦不现,众苦永寂;具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 减,远离一异、生灭、常断、俱不俱等等的中道体性意义;也即成佛,指经过几 年或则几十年的修养,调理自己的思想,断除大脑里面不好的思想、程序、情 感,最终达到没有烦恼,超脱生死的境界,也就是无所得,无执着,随缘而不 变的圆满境界。
有余涅槃:是断一念无明而绝未来生死之因者,但这一生的果报身体还在无余涅槃:灭尽五蕴十八界,无有遗余,乃是绝对的寂静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此是菩萨自内所证其性本寂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 染,而本性净,具无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本有, 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无住处涅槃:不住涅槃,亦不住生死,唯佛地能证阿罗汉若不回小向大,则只能证前二种,不能证后二种 寿命无常→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丁三、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一、思维佛陀及其眷属而修无常前行广释·第30课 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一)过去诸佛及其圣者眷属在此贤劫中,将会出世一千尊佛,以往已出世了包括释迦牟尼佛在内 的四佛,在此之前还出世了胜观佛、宝髻佛等佛陀,每一尊佛不可能单独 降世,其周围均会有不可胜数的声闻、缘觉、菩萨等众眷属围绕这些佛 来到世间,都曾以三乘法饶益无量所化众生可现在,只剩下释迦牟尼佛 的教法,除此之外的诸佛都已趋入涅槃,其教法也依次隐没比如宝髻佛 ,大家都会念他的名号,但他当时是怎么转的,文字上都没有如今 只有释迦牟尼佛的《大藏经》,其他佛的《大藏经》闻所未闻,只不过在 某些经典中,偶尔会有古佛留下的偈颂,此外根本没见过他们的教法。
寿命无常→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丁三、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一、思维佛陀及其眷属而修无常前行广释·第30课 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二)释迦牟尼佛及其圣者眷属在现今这一教法中,尤其是果法期时,五百阿罗汉、无数大菩萨等眷属众 ,纷纷现身于世,这从《毗奈耶经》、《阿含经》等中也看得出来但他们也 同样依次于法界中趋入无余涅槃☆大爱道比丘尼与五百位比丘尼一起示现涅槃众生主母大爱道比丘尼,有一次见佛陀示现打喷嚏,就祈请道:“佛陀 长久住世!”佛陀说:“你不应该这样说,应该说佛法长久住世佛陀如果长 久住世,执著常有的众生就不会生起厌离心如是教诲之后,大爱道比丘尼 为了忏悔,便与五百位比丘尼一起示现涅槃我原来讲历史时也说过,如果 是凡夫,这相当于自杀,但因为是阿罗汉,生死自在,所以想走就走了以 此缘起,佛陀最终也示现涅槃——大爱道比丘尼示现的有些缘起不太好,刚开 始出家时,对佛教住世就有影响,最后示现涅槃时也是如此寿命无常→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知 识 拓 展前行广释·第30课 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寿命无常→思维内情众生而修无常大爱道比丘尼大爱道的印度话,叫做摩诃婆闍波提,但是她又叫做憍答弥,以中国话说 ,又叫做幻化与大世主。
她是佛陀的姨母,也是佛陀的养母,更是比丘尼的创 始之祖佛陀证悟成道后回到祖国,大爱道带了五百个妇女多次祈求出家修道,但 佛陀劝她们在家修行,拒绝了出家的请求阿难尊者也善巧为大爱道及众眷属 说情佛陀听了阿难尊者的请求,显得非常严肃,佛陀说:「阿难!你不要多管 闲事,你不要替女人请求在我的佛教中出家,你不要为佛教制造不幸的命运 你要知道,如果允许女人出家,我的佛法,便不能久住于世,正法住世的时间 ,便要减少五百年许可女人出家之后,想出家的女人必然很多譬如一个人 家,男少女多,这个人家一定不会兴旺,一定难防盗贼的偷劫与损害;所以女 人出家,破坏正法,也是如此阿难!又像种田人家,苗长谷熟之际,忽被狂 风所吹,冰雹所打,损失必定惨重;女人出家,对于正法而言,也是如此的不 利阿难!再像甘蔗园田,即将成熟之时,突然遭受到病虫的侵蚀,收成一定 很差;女人出家,对于正法而言,也有同样的不幸所以,你不要为女人求情 」———摘自圣严法师 《佛陀姨母:大爱道比丘尼》丁三、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一、思维佛陀及其眷属而修无常前行广释·第30课 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目犍连、舍利子及众阿罗汉一起示现涅槃大爱道比丘尼涅槃之后,过了几天,目犍连、舍利子到饿鬼和地狱界去, 看见外道本师在那里受苦。
外道本师求他们回人间时,转告自己的弟子要舍弃 自宗,随学释迦佛的教法二位尊者回去后,舍利子先向外道转告这番话,但 因为没有前世业缘,外道徒没有听见于是目犍连又去转达,外道听后怒不可 遏,把他打得皮开肉绽、奄奄一息事后,舍利子用法衣将目犍连的法体包好 ,背到祇陀园,悲伤地说:“对我好友目犍连死去的消息,我听也不愿意听, 何况是亲眼见到了?”于是他与八万阿罗汉先行趣入涅槃紧接着,目犍连也 与七万阿罗汉一起入灭了寿命无常→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丁三、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一、思维佛陀及其眷属而修无常前行广释·第30课 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佛陀及其圣者眷属示现涅槃之后,佛陀示现涅槃有些书里说,当时随佛陀涅槃的,有八千万阿罗汉 此时,按照共同乘的观点,佛陀及其圣者眷属已纷纷隐没,佛法犹如火燃尽 后的烟一样,无人传授,受到众天人的讥毁,随后三藏开始逐渐结集寿命无常→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遣除邪见对佛陀示现涅槃,我们不能说“佛陀死了”有些人说“佛陀80岁的时候 走了”,好像在描述一个老年人,这肯定是不合理的还有人认为佛陀好像跟 孔子、孟子没什么差别,只不过智慧高一点、传法多一点而已这种认识是很 大的误解。
要知道,佛陀是金刚身,其本体不生不灭,示现无常只是为了鞭策众生佛陀在《大般涅槃经·金刚身品》中,曾很明确地说过:“如来身者,是 常住身、不可坏身、金刚之身、非杂食身,即是法身佛陀在众生面前显现 涅槃,只是一种示现,实际上真正的佛陀就是法身丁三、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一、思维佛陀及其眷属而修无常前行广释·第30课 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佛陀三转中,无常法一直贯彻始终 寿命无常→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噶当派的教言中说:佛陀最初在鹿野苑转四谛时,无常、苦、空、无 我四谛中,第一个就是无常佛陀转完三转,最后要示现涅槃时,先宣讲 了一部《涅槃经》,之后说:“诸比丘,一切皆由因缘而生同时解开上身 的袈裟,让弟子观看如来身相,并教诲道:“如来出世犹如昙花现世,你们以 后要常观一切万法皆为无常说完之后,前往萨拉双树中间,以吉祥卧示现 涅槃《阿含经》中也记载,佛陀要接近涅槃时,跟弟子们说:“诸比丘,世间 无一法可依靠,应当舍弃世间,寻求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无有恩爱别离的寂 灭涅槃,汝等应常念无常迁变之理因此,佛陀的最后遗嘱,就是让我们长期忆念无常迁变之理,这也是佛法 的最深教义丁三、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一、思维佛陀及其眷属而修无常前行广释·第30课 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上师教言在无常面前,不管圣者还是凡夫,终将无一存留,统统被无常吞没。
无常是谁也逃脱不了的佛陀获得了圆满证悟,断除了一切障碍,最终仍 要显示涅槃;“神通第一”、“智慧第一”的圣者,尚且抵抗不住无常冲击, 更何况是我们脆弱如蚂蚁般的凡夫人了自古以来,许多大德为什么强调无常法很重要,原因就在于此所以你们 不管是在家人、出家人,相续中一定要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