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高中生物第六章综合例题点评旧人教必修2.doc
3页2022年高中生物第六章综合例题点评旧人教必修2考题与新题【例1】已知AUG、GUG为起始密码子,UAA、UGA、UAG为终止密码子,某信使RNA的碱基排列顺序如下:AUUCGAUGAC—(40个碱基)一CUCUAGAUCU,此信使R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含有氨基酸个数为( )A.20 B.15 C.16 D.18【解答】C【点评】某信使RNA的碱基排列顺序如下:AUUCGAUGAC—(40个碱基)一CUCUAGAUCU,共60个碱基经观察,起始密码AUG从信使RNA第6个碱基开始,终止密码UAG位于倒数第7-5个碱基这样,在这段信使RNA上,翻译形成蛋白质的碱基有60-5-4=51个,即17个密码子,终止密码不编码对应的氨基酸,所以,此信使R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含有氨基酸个数为16个例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遗传病,隐性纯合子(aa)的患者不到成年就会死亡,可见这种突变基因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容易被淘汰但是在非洲流行恶性疟疾(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的地区,带有这一突变基因的人(Aa)很多,频率也很稳定对此现象合理解释是( )A.杂合子不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易感染疟疾B.杂合子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不易感染疟疾C.杂合子不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也不易感染疟疾D.杂合子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也易感染疟疾【解答】A【点评】隐性纯合子(aa)的患者不到成年就会死亡,但是在非洲流行的恶性疟疾死亡率更高,通过自然选择,突变基因的人(Aa)容易生存下来,这说明杂合子不易感染疟疾,而显性纯合子(AA)存活率很低,说明显性纯合子易感染疟疾。
例3】将纯种小麦播种于生产田,发现边际和灌水沟两侧的植株总体上比中间的长得好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基因重组引起性状分离 B.环境引起性状变异C.隐性基因突变成为显性基因 D.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了变化【解答】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产生变异现象的原因将纯种小麦播种于生产田,发现边际和灌水沟两侧的植株总体上比中间的长得好,从这一句话中可以判断出产生这一变异现象的原因是,边际和灌水沟两侧的土壤含水量高,有利于植株的生长,所以长得好因此这种变异仅仅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并没有引起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的变化例4】龙葵叶绿体DNA上的一个正常基因决定了植株对某除草剂表现敏感它的突变基因则决定了植株对该除草剂表现抗药性以敏感型龙葵(全部叶绿体含正常基因)为父本,以抗药型龙葵(全部叶绿体含突变基因)为母本进行杂交,所得F1植株将表现( )A.敏感型 B.抗药型 C.抗药型:敏感型=3:1 D.抗药型:敏感型=1:1【解答】B【点评】由于该基因位于龙葵叶绿体的DNA分子上,所以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对于父本和母本的基因组成情况有着不同的意义在精卵结合的过程中,母本提供卵细胞,其中含有大量的细胞质,包括叶绿体,父本只提供精子中的染色体。
所以,抗药型龙葵(全部叶绿体含突变基因)为母本进行杂交,所得F1植株将全部表现为母本的性状这种遗传规律不同于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例5】下图为白化病(A-a)和色盲(B-b)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请回答:Ⅰ Ⅱ Ⅲ 5 621 3 49 10 117 8男女色盲男女白化、色盲男女正常男女白化(1)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Ⅰ2 ,Ⅲ9 ,Ⅲ11 2)写出Ⅲ10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为 3)若Ⅲ8与Ⅲ11结婚,生育一个患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 ,生育一个患白化病但色觉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假设某地区人群中每10000人当中有一个白化病患者,若Ⅲ8与该地一个表现正常的男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患白化病男孩的概率为 。
4)目前已发现的人类遗传病有数千种,遗传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解答】(1)AaXbY aaXbXb AAXBY或AaXBY (2)AXB、AXb、aXB、Axb(3)1/3 7/24 1/200 (4)遗传物质的改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点评】(1)根据遗传图谱中上、下代的性状表现进行推理判断;由于4号为白化病患者,因此1、2号都是携带者,2号的基因型AaXbY;9号两病兼有,基因型aaXbXb有9号可知5号、6号基因型为AaXbY、AaXBXb,所以11号可能的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 (2)由5号、6号可知10号的基因型AAXBXb或AaXBXb,其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XB、AXb、aXB、Axb3)由7号、8号的表现型可知3号、4号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因此8号的基因型aaXBXB或 aaXBXb8号(1/2aaXBXB、1/2 aaXBXb)与11号(1/3 AAXBY、2/3AaXBY)婚配,生育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2/3×1/2=1/3,其中白化病且色盲的概率为1/2×2/3×1/2×1/4=1/24,那么白化但色觉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3-1/24=7/24。
根据题意,某地区白化病患者的概率为1/10000,运用遗传平衡定律,该地区携带者的频率接近1/50,故8号与该地区正常男子婚配,所声白化病男孩的概率为1/50×1/2×1/2=1/2004)人类遗传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例6】现有两个小麦品种,一个纯种小麦性状是高杆(D),抗锈病(T);另一个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所示的Ⅰ、Ⅱ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ddtt(矮杆不抗锈病) DDTT (高杆抗锈病)×(一)DdTt(二)(五)ddT_ ddttD_T_ D_tt② dt① Dt(三) (三)(三) (三) 单 倍 体 植 株(四) (四)(四) (四)⑥ddTT④ ⑤DDTT ③ⅠⅡP1F1品种问:(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是 ,依据的变异原理是 ;另一种方法的育种原理是 2)图中①和④基因组成分别为 和 3)(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 ;(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 ;(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
4)(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体占 ;如果让F1按(五)、(六)过程连续自交2代,则⑥中符合生产要求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5)如将方法Ⅰ中获得的③⑤植株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则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 解答】(1)Ⅰ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2)DT ddTT (3)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 (4)1/3 1/2 (5)DDtt:Ddtt:ddtt=1∶2∶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几种育种方法的综合比较图中(一)过程属于杂交育种,作用是把矮杆和抗病性状组合到一个植株上图中(二)是F1种下后,开花时产生花粉(雄配子)的过程中要进行减数分裂,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此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图中(三)是培养单倍体的过程,一般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图中(四)是诱导多倍体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经诱导后长成的植物体一定是纯合体图中(五)过程是指F1自交的过程。
方法总结1.重在理解各种概念和原理,要能对有关的概念和原理进行准确地复述如DNA的分子结构、DNA的复制过程、基因、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表现型、基因型、各种遗传定律的本质等2.在遗传定律中,分离定律是重点,它是学习其他遗传规律的基础,因此有关分离定律的内容一定要达到熟练的程度,对于分离定律中各种杂交组合所产生的后代的情况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归纳、总结、记忆,以提高解题的速度3.学会应用遗传的基本定律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遗传问题如怎样运用遗传定律培育优良品种、遗传定律在人类优生优育中的应用等4.加强分析图表、综合等思维能力的训练,加强对自学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的培养,以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