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大路”的管理案例.doc
7页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大路”的管理案例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朝阳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以信息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突破口,在技术平台和设备方面充分发挥我们学校的先导性、实验性、示范性的作用,促进和带动区域信息技术学科整合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朝阳市龙城区八里堡小学,现有19个教学班,近600名学生,60多名教职工学校秉承人文管理的办学理念,积极关注师生的创新能力、培育师生的建设热情、强化师生的协作意识、拼搏精神,以创一流学校为目标,严谨治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全力实施 “名师工程”目前,共有中、高级教师50人,市区校级骨干教师28人同时,学校不断更新教学硬件、诗化校园环境,新建教学楼,装备了一流的科学实验室,语音室和形体教室;打造出具有先进水平的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施,让互联网走入课堂,使“Internet未来课堂”突显办学特色学校先后获得----------------------学校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组,有2名专业教师从事管理和教学工作自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以来,从学科开设,到学科建设,从无到有,逐步规范,逐步发展,不断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益。
一、从软件和硬件方面整体加大建设经费投入,为信息技术支撑一流平台朝阳市龙城区八里堡小学是一所具有扎实的信息技术发展基础,具有深厚的信息技术底蕴的学校①.1995年8月,学校为适应教学的需要,建成了学校第一个NOVELL网络的无盘计算机,师生共同进行简单的中文输入与编辑技术的学习②.1999年学校投入120万元修建了教学辅助大楼,为计算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提供空间学校投入10万余元,建立了赛扬333的电子阅览室③.2000年学校学校根据当时的需要投入70余万元,添置110台赛扬433以上的高档计算机,组建了两套多媒体计算机教室2000年学校成为重庆市计算机示范学校④.2001年学校20余万元组建了多媒体语音室2001年学校投入8万余元,添置了飞利浦投影仪、联想实物展示台及多媒体计算机组建了一流的多媒体教室⑤.2002年学校与重庆网通合作接入重庆网通宽带信息网,并对全校师生提供各类教学信息资源查询2002年学校建立校园内部程控系统,改善办公通讯条件⑥.2003年学校改造了校园广播系统同年暑假,学校进行了如下工程:² 投资40万,构建校园点对点的双向电子监控系统,推动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进程。
² 投资20万,实施校园网络布线工程,连通学校所有班级和所有办公室,为校园信息化打下基础² 投资20万,改建学校电子阅览室² 投资80万,在2006级设两个信息教育实验班,每班48人,每生配置一台电脑² 投资10万,购买了EP023教学管理系统、中央电教馆教学资源库、教学多媒体系统等⑦.2004年学校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学校教学资源库,购买大量教学软件,架设教学平台同时每间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电脑、视频展示台和34寸彩电各一台为实现信息化教学,加快学校课程整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⑧.2005年学校购买了两套移动投影仪,由于班级增加,添置了教室的各种设备6套,并不断更新硬件设施,及各处室和办公室的电脑二、高度重视,将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作为学校工作新时期的突破口1、学校将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整合作为学校新时期的突破口,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工作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现代型高素质人材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学校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由校级干部负责分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学校经常组织专题工作会议,对信息技术工作的开展进行专题讨论、规划和督查,经过大量论证,我们制定了信息技术工作的“十五”规划,并逐步分步实施。
2、学校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设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1人,专任教师2人,他们都具信息技术及相关专业本科文凭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承担学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工作、学校信息技术工作的规划建设、 学校的信息网络设备管理和维护工作、学校电教设备的管理工作、负责对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设立信息技术学科教研组,负责学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和开展,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工作目前,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能力强,多次接受市级以上专业课程培训,部分教师正在进行microsoft认证培训,教师多项教学成果在市、区获奖,学生多人次在市区获奖三、建立完善规章制度,有效管理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整合工作现代教育技术面对的是现代前沿、高科技的设备器材,学校设立了专门的管理室、维护室、设备总控中心,制定了规范的管理制度、使用借还登记制度,由专人负责管理、维修维护设备的使用率高,设备完好率在95%以上,有完善的设备使用登记档案学校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使用情况纳入教师教学考核范围,大力促进和推动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作用,推动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整合,促进教育教学良性发展四、高度重视教师培训,整体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培训师资队伍是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前提。
要让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让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改变一支粉笔教一代的局面,关键的因素是人现代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过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直接关系着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学校非常重视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根据教师的现在实际操作水平、结合课堂教学出现的确普遍情况, 我们特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训计划和实施计划:1、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为全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造良好的条件2、以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计算机操作水平的提高为主开展一系列专项培训活动,形成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较高业务能力的教师和干部队伍①基础理论学习,每人配有计算机基础理论教材一本②上机培训③基本操作软件和应用软件的使用培训④声音素材制作、视频素材制作和Fash动画在PowerPoint中的应用培训⑤“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⑥网络基础知识培训⑦网页制作培训总之,经过两年的努力,要求我校所有教师都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教师们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95%的老师在备课、作业时能主动想到用计算机;95%的教师用计算机来处理日常书写工作已成习惯;95%教师都能利用平台制作课件并用于教学中。
能运用计算机辅助学生成绩管理系统3、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定期组织全校教师学习幻灯、投影、录音、录像、视频实物展示器等常规电教设备的使用和简单维护,使教师能掌握和利用常规电教设备的一般功能和深层的功能,进一步提高常规电教设备的有效使用率不断提高教师制作常规电教教材的能力,制作出更高档次的常规电教软件继续对所有教师按不同要求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培训,使每位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培养一批有一定综合开发能力的软件设计人员和学科软件开发的带头人4、做好各项工作的定期自检、总结和汇报工作,提高教师学习、研究、总结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每学期进行一至二次校内的自检工作,对课题研究、软件开发、教改试验课展示、教师培训活动等计划的实施情况作认真检查落实,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学校要鼓励教师总结经验,撰写有关现代教育技术实施情况的论文和总结,以便于各地交流同时要做好软件资料的收集、推广和应用工作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是件长期、复杂的工作,我们一定在上级研究机构和领导的组织、指导下扎扎实实地做好1、积极开展教学媒体的常规培训,整体提高教师应用技能从1997年起,每学期举行2-3次电化教学器材使用培训,各教研组教师逐步掌握使用技能,提高设备利用率。
2、大力开展以计算机操作技能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培训学校一手抓硬、软件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教师应用技能的培养,使我校信息技术工作走上良好的发展势态97年以来学校组织了九期计算机操作培训班,学校领导带头参加培训,并将培训纳入继续教育培训计划我校95%以上的教师通过了“教师计算机技能”初级考核,占全校应考人数的100%有部分教师通过了国家二级操作技能考核,部分教师获国家程序员和microsoft认证目前,我们学校教师基本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技能,能熟练地应用到具体的教育教学中,95%以上的教师能在intel网上进行资料检索,50%以上的教师能制作设计个人主页,60多人能独立制作教学课件其中,比较优秀的课件有60多个通过不断的培训,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断增强,初步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并广泛应用于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五、蓬勃开展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取得突出成绩信息技术学科课程在我们学校,一直作为必修课开设,七至九年级周课时均为两节,学生学期课时均达76学时以上,学生上机时间占总学时的80%以上,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热情高、兴趣浓七年级的学生能具备独立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独立进行网络信息资源检索。
分析处理信息八年级的学生能将信息技术和其它学科整合,可以进行扩充性学习,应用网络下载学习资料或完成学科学习任务,能制作班级主页和个人主页九年级学生,能进行简单的图形、图像处理,能制作简单的二维、三维动画我校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在市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但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技能,还掌握了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自学,辅助实验,综合实践能力较强1998年许磊同学参加江北区计算机操作技能比赛获三等奖,2001年苏文畅等同学参加江北区“环境保护”网页设计大赛中获二等奖2002年组织参加重庆市信息技术学科考试,学生合格率达100%,居全区第一在“全国第二届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第一阶段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竞赛中,我校学生获得全国二等奖一名,全国三等奖三人;在第二阶段竞赛的DIY装机技能比赛项目中,我校参赛的两组六名选手,包揽了重庆市初中组一等奖个人前6名,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其中王正杰同学将代表重庆市唯一的初中学生参加在广州举行的NOC总决赛,荣获全国二等奖;林茂同学代表重庆市初中学生参加在西安举行的NOC总决赛,荣获全国二等奖在同一阶段的中文录入比赛中,杨爽同学以个人第一名的成绩代表江北区参加市决赛,另有二人获区二等奖,二人获区三等奖, 六、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科研工作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培师,科研兴教”方针,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工作,全面推进我校课程改革,目前学校的科研课题有:中央电教馆“十五”教育技术研究《利用敏特记忆引擎促进英语学习的研究》(研究中)全国 “十五”规划课题“创新学习研究与实验”一级子课题“创新学习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此课题已结题)。
重庆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新课程理念下,探索教师进修学校、学校加强合作,做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的研究》江北区教育科研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研究中)江北区教育科研课题《信息教育技术培训与教师发展研究》(研究中)江北区科技计划项目《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校级课题《信息技术与创新动手能力培养》、《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改革研究》、《多媒体教学在美术课中的运用》(取得阶段成果,研究中)七、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教育教学成果突出近几年来,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进行市区校各种教学2500余次,使用多媒体教室1300余次,使用多媒体语音教学系统1800余次教师、学生参加国家、市、区各项信息技术比赛,其中教师获国家级奖4人,市级奖17人,区级奖8人;学生获国家级奖3人,市级奖52人,区级奖21人,顺利通过全国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9人学校自主开发了学校自己的学科考试系统、学生成绩统计系统、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系统经过了近15年努力,我校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具有了一定区域带动效应和示范效应,我们将不断地实践三个代表的精神,不断创新,努力工作,把信息技术这一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