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阜新硅料设备项目申请报告模板.docx
110页泓域咨询/阜新硅料设备项目申请报告目录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 7一、 硅料供需错配加剧了周期性波动 7二、 硅片设备:“大硅片”“薄片化”催生行业新需求 10三、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11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2第二章 行业、市场分析 13一、 棒状硅与颗粒硅对比分析 13二、 硅料扩产规模:已宣布多晶硅料扩产规划超过270万吨 13第三章 项目总论 15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 15二、 项目建设地点 15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 15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 16五、 建设背景、规模 17六、 项目建设进度 18七、 环境影响 18八、 建设投资估算 18九、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9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19十、 主要结论及建议 21第四章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 22一、 项目选址原则 22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 22三、 提高要素配置质量和效率 24四、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25第五章 建筑工程可行性分析 26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26二、 建设方案 26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 29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30第六章 发展规划 32一、 公司发展规划 32二、 保障措施 38第七章 法人治理 40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 40二、 董事 42三、 高级管理人员 46四、 监事 49第八章 工艺技术设计及设备选型方案 51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 51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 53三、 质量管理 54四、 设备选型方案 55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 56第九章 原辅材料分析 57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 57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 57第十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59一、 人力资源配置 59劳动定员一览表 59二、 员工技能培训 59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分析 61一、 环境保护综述 61二、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61三、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63四、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63五、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64六、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64第十二章 项目投资分析 65一、 编制说明 65二、 建设投资 65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66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 67建设投资估算表 68三、 建设期利息 69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69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70四、 流动资金 71流动资金估算表 72五、 项目总投资 73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73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74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74第十三章 经济效益评价 76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 76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76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76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78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80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8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82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84五、 偿债能力分析 84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85六、 经济评价结论 86第十四章 项目招标方案 87一、 项目招标依据 87二、 项目招标范围 87三、 招标要求 88四、 招标组织方式 90五、 招标信息发布 94第十五章 总结说明 95第十六章 补充表格 97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97建设投资估算表 98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99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100流动资金估算表 101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102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103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104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10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10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106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108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
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一、 硅料供需错配加剧了周期性波动多晶硅属于重资产、高能耗行业,从建设到投产周期漫长,通常为12~18个月的建设期以及6个月左右的产能爬坡期面对短时间内爆发的需求,供给的增加需要较长时间,在此过程中由于供给无法及时匹配需求的变化,供需矛盾加剧,价格飙升历史上,国内多晶硅价格曾一度上涨至475美元/公斤价格的暴涨吸引更多新玩家进入,存量玩家也由于盈利能力大幅改善具备进一步大扩张的资金实力供给端的过激反应导致的结果即产能出现过剩,价格回落,盈利能力恶化产能利用率持续走低,最终部分产能被迫退出,为新一轮供需缺口埋下隐患复盘我国多晶硅行业过去20年发展历程,供需错配加剧了行业的周期性波动2002年~2010年:2005年我国首条300吨/年多晶硅产业化示范线建成,事实上,当时国内多晶硅产量仅占全球总产量不到1%在此期间欧洲多国出台太阳能电池补贴政策,需求的攀升带动原料价格一路走高,点燃了国内多晶硅投资热情,供给端不断扩大,产线单体规模也从最初的百吨量级上升至万吨量级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光伏出口受挫,国内多晶硅行业陷入泥潭,2009年更是在“国发38号文”将多晶硅列入六大产能过剩行业之一,价格也从2008年最高时期的475美元/公斤断崖式下跌至50美元/公斤左右。
2010年~2020年:2010年~2011年多晶硅行业回暖价格短期反弹,但很快由于补贴力度的减弱导致需求端的萎缩,价格面临再次走低,2012年年底全国43家多晶硅工厂全部停产2013年,《关于坚决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的通知》发布,多晶硅不再被列入产能过剩行业2014年~2017年,国内多晶硅行业再次开启技改扩产高潮,行业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生产技术突飞猛进单位成本不断下降2018年“531新政”颁布,一方面需求骤减,另一方面前2年大幅扩张的产能陆续投放至市场,供需矛盾再度激化,叠加2020年疫情影响,2018年~2020年上半年,多晶硅行业开启连续3年左右的下行行情,价格持续走低2020年~至今:2020年国内多晶硅行业价格“先抑后扬”,拐点出现在2020年下半年“双碳”政策的发布2020年上半年,延续2018年以来行业的低迷,叠加疫情影响,多晶硅企业鲜有扩产计划,行业降至冰点双碳”战略下,未来光伏行业需求高增长预期被强化,加之多晶硅下游单晶硅片行业正经历新一轮竞争格局变革,硅片行业激进的扩产规划直接导致多晶硅供给趋紧2021年,多晶硅供应商纷纷抛出大规模扩产计划但是,多晶硅行业产能应变具有“滞后性”特征,当年的扩产项目最快也要1年~1.5年之后逐步投放至市场,当年有效的供给增量相当有限。
硅片企业通过与多晶硅供应商签订长单锁定供给,市场供应余量不足2021年三季度多晶硅价格加速上涨,主要由于各地实施“能耗双控”政策,使得供给受到冲击产能释放角度来看,根据统计,2022年上半年投放至市场的新增产能约12万吨,供需紧平衡仍无法打破;预计至2022年四季度将迎来供给的大规模释放,届时产能将进一步增加约30万吨,供给压力有望得到大幅缓解产能规划角度来看, 2022年行业规划新建产能约109万吨,相较于2021年同比增长超过40%行业扩产热情高涨主要来自于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就成本端来看,以行业龙头通威永祥为例,其2020年平均生产成本为3.87万元/吨,相较于目前超过20万元/吨的产品售价,盈利空间仍然巨大其次,就下游硅片行业来看,预计至2022年年底其产能将扩大至超过500GW,需求端具有支撑再次,就长期空间来看,预计至2050年,全球、我国光伏累计装机有望达到14000GW、3450GW,届时光伏将成为第一大发电形式中长期需求向好,通过大规模扩产争取更优的规模效应从而抢夺行业更大话语权,应该是多晶硅供应商坚定扩产的核心因素二、 硅片设备:“大硅片”“薄片化”催生行业新需求当工业硅经过提纯后,形成达到太阳能级质量标准的硅料,根据产业需要用于制备单晶硅、多晶硅,分别应用于单晶电池和多晶电池的生产。
制备硅片主要包括长晶、截断切方、切片、测试分选四个环节其中,长晶与切片为核心环节单晶硅棒的制备由多晶硅料通过直拉法或者区熔法制成;铸锭法制备单晶硅指采用类似于铸造多晶硅的工艺制备单晶硅,目前采用该工艺制备单晶硅片的占比仍然较小根据CPIA统计,单晶硅片从2016年约20%的市场份额一举跃升至2021年P型+N型约94.5%,处于绝对主流的地位,并将在未来维持较高的市场份额2021年,N型单晶硅片占比约4.1%,随着N型电池片加速产业化,预计未来10年N型单晶硅片占比将快速提升硅片行业变化趋势分别为“大硅片”、“薄片化”、“N型”就“大硅片”而言,光伏硅片尺寸历经数轮演变:①1981年~2012年,以100mm、125mm硅片为主;②2012年~2018年,隆基联合行业推出M1、M2单晶硅片,将尺寸统一化③2018年至今,硅片尺寸迭代加速2018年晶科推出G1(158.75),2019年韩华、隆基、中环分别推出M4(161.7)、M6(166)、G12(210),大硅片成为焦点;2020年晶科、隆基、晶澳等7家企业联合倡议M10(182),形成“182mm”与“210mm”两大阵营2021年中环发布218.2大尺寸硅片。
薄片化”有助于降低硅片成本,但是也会一定程度影响切片良率,需要工艺的进一步完善当切片良率达到98%,硅片厚度降至160μm,每公斤多晶硅料出片数量达到60.11片,相较于96%良率、165μm场景出片率提升4.36%N型硅片占比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将大幅提升随着N型电池片产业化的加速,预计“十四五”期间N型硅片的占比将得到明显提升相较于P型衬底电池,N型衬底电池的优势包括:①N型衬底电池结构基区与发射区都可以获得较高的少子寿命;②更高的开路电压;③较轻的PID效应、光衰现象等三、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围绕区域产业布局和市场需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培养引进、评价激励、发展保障和柔性流动等机制,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行动、技能提升行动,培育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坚持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健全完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布局建设一批院士专家工作站、“候鸟”人才工作站等平台,坚持科技特派制度,支持组建市农业科学院,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重视发挥本土人才的积极性,用好用活本土人才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鼓励采用“项目+团队”的“带土移植”引才方式,吸引国内外人才来阜创业、外流人才回乡创业。
加大财政投入,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构筑辽西蒙东优秀人才集聚发展的高地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一)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第二章 行业、市场分析一、 棒状硅与颗粒硅对比分析目前主流多晶硅生产技术为改良西门子法与硅烷流化床法,分别对应棒状硅、颗粒硅2021年,我国改良西门子棒状硅、硅烷流化床颗粒硅市占率分别为95.9%、4.1%,改良西门子法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保利协鑫于2019年前后实现颗粒硅关键设备国产化、关键材料替代,凭借其成本优势受到市场关注基于保利协鑫关于颗粒硅的扩产计划,如果全部落地,我国颗粒硅2025年市占率或将远超CPIA此前的预估硅烷流化床法相较于改良西门子法拥有更低的成本优势颗粒状多晶硅的制备并不是一种新兴技术,近两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