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广播电视新闻传媒管理知识资料.ppt

72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96359179
  • 上传时间:2019-08-2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64.50KB
  • / 7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广播电视新闻,课程简介,《广播电视新闻》课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和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 主要讲授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规律、特点和部分实务知识 参考书目: 张振华主编《中国广播电视新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 杨伟光主编《中国电视论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 庞啸著《实用电视新闻理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 李岩著《广播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 吴缦、曹璐著《新闻广播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 高有详著《电视新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上编 广播电视新闻概述,第一节 广播电视史略 第二节 广播电视新闻 第三节 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第一节 广播电视史略,一、广播电视的产生与发展 (一)广播的产生与发展 1、广播的史前期 ●电现象、磁现象,电磁感应现象,电的生产 公元前600年 希腊人 琥珀 (elektron-electricity) 公元前800年欧洲的 Magnesia城,希腊人发现了磁现象,并用该城名命名了这一现象,即“磁” 一词(Magnetism) 奥斯特博士1819年/安培(法)电磁感应原理/法拉第(英)发电机,●有线电报的发明 磁针式电报(德国的高斯-1833//安培) 莫尔斯-1844年5月24日 缺陷: 早期速度慢故障多 专业人员操作 难以表达感情和语气 单向传播,●声音的有线传播—— 美国人贝尔1876年发明了 1893年匈牙利人在布达佩斯连接700多条进行新闻传播 ●无线电报 1865年,英国麦克斯威提出电磁波理论 1888年,德国赫兹实验室验证 1895年,马可尼和波波夫,2、初创时期 (1895—1928年) ●广播的发明 可以产生连续电波的发射机/晶体检波器/费森登 (爱迪生/弗莱明/德佛雷斯特)1920年11月2日美国KDKA电台 3、成熟时期(1929—1970年) ●经济危机中走向成熟 1938年“火星人入侵地球”事件,奥森·韦尔斯,CBS ●电台更多地转向为政治、战争服务 ●调频电台的出现 4、竞争时期(1970年后) 与电视竞争—注重时效性、服务性、参与性/广播改为窄播/专业台/对外广播,(二)电视的产生与发展 ●电视的科技基础 视觉暂留现象:视网膜上短暂地保留物体的影像 发展视觉的器具:13世纪眼镜,其后显微镜、望远镜幻灯等。

      光电效应:当光线照射到某种物质时,会使它产生电力,电力强弱取决于光线强弱,它们之间的关系成正比 1817年瑞典人布尔兹斯首先发现了“硒”,1873年英国人约瑟夫·梅发现“硒”的光电转换能力,最早在理论上说明可以利用电讯号传播图像 荧光效应:当电流冲击荧光物质时,会导致其发光,发光的强弱与电流强弱成正比电视荧光屏) 图像分解与扫描技术(尼普科圆盘):图像在人眼中是一点接一点出现的将图像分解为许多像素,顺序传送 1884年,德国尼普科发明扫描盘●电视的发明 机械电视:圆盘是机械性装置 1923年美国人强肯斯将美国总统哈雷图像从华盛顿传送到费城 1927年英国人白尔德(贝尔德)传送图像640多公里 机械电视的缺陷:(1)笨重;(2)噪音大;(3)不易操作,故障多 电子电视:又称全电动电视1923年俄国人佐里金在美国发明了光电摄像管和光电显像管/在RCA的萨诺夫的支持下研制电子电视/1935年是电视从机械电视向电子电视转化的重要年头 1936年11月2日,英国BBC在伦敦市郊亚历山大宫开办世界上第一座正规电视台,这是世界电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电视的发展 (1)黑白电视阶段 电视诞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 (2)彩色电视阶段 1954年,美国正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的国家。

      1956年,磁带录像机问世,从此电视节目制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958年我国电视诞生 1973年我国正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3)卫星电视阶段 早在1945年英国工程师克拉克在一本专业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太空转播站》的文章,首先提出了卫星转播电视的设想星际转播) 1946年,美国海军无意中发现他们打到月球去的一个雷达信号竟然反射回来了 1960年8月,美国第一颗通讯卫星回声号上天(被动式卫星) 1962年7月10日,美国太空总署发射卫星“电星一号”,进入环绕地球轨道运行,揭开了电视进入太空时代的新纪元不同步卫星,1963年7月发射“同步2号”成功),二、广播电视的类型和制式 (一)广播电视的类型 1、国营制度型 2、商业制度型 3、公共型 (二)电视的制式 NTSC PAL SECAM,(三)广播电视技术的更新(教材29—33) 1、有线技术:减少干扰因素,节省了空中资源,高容量 2、卫星传播: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卫星直播电视/以前为通讯卫星,地面上只有设备技术高的地面站才能接收/70年代出现专门的广播卫星,转发器功率大,散户可接收 3、高清晰度技术:普通电视机画面的扫描线为525行和625行/高清电视为1125行/日本20世纪70年代初最早研制成功/电视的屏幕纵横比例由3:4改为9:16,达到了电影的标准。

      4、数字技术:将传播讯号以数码方式传送和接收/ 5、网络技术:新闻采访、传播方式和途径的变化 6、三维技术:产生和人眼等同的立体效应 7、无线付费技术:在讯号发送前颠倒电视讯号的极性,普通电视机接收不到,购买租用特殊装置第二节 广播电视新闻,广播电视新闻的定义 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与共性 广播电视新闻的社会功能,一、广播电视新闻的定义,广播新闻——是利用广播手段对某些新近发生、发现、变动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传播 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手段对某些新近发生、发现、变动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传播二、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与共性,(一)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 1、广播的传播方式的特点 广播是一种电声结合的传播方式,包括三个要素: 声音——是表现内容的符号,而内容又是以广播节目的形式表现出来; 无线电波或导线——是广播节目的载体,起运载作用; 发射和接收装置——是转换器,将电信号还原成声音 与其他传播媒介相比,广播的传播方式具有自己的特殊性1)信息符号不同 报纸、杂志是印刷媒介,其信息符号是文字和图片; 电视是电子媒介,其信息符号除了声音还有图像符号; 广播的信息符号仅仅是声音,包括有声语言、音响、音乐等。

      (2)运载手段不同 报纸、杂志运载信息符号的手段是纸张; 广播和电视运载信息符号的手段是无线电波或导线 (3)传输方式不同 报纸、杂志的传输方式是通过发行系统,主要依靠邮政部门或其它发行系统投送 广播、电视的传输方式是通过电子发射和接收装置,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2、广播的传播特点 优点: (1)时效性强 (2)传播范围广,不受空间限制 (3)声情并茂,感染力强 (4)受众面广,渗透力强 (5)非独占性 (6)抗自然灾害能力强 缺点: (1)稍纵即逝,不留痕迹,信息的保存性差 (2)线性传播,选择性差 (3)广播受众较难做确切的统计,3、广播新闻的传播特性 ⑴传播的快捷性 ⑵内容的简洁性 ⑶传递通道的单一性 ⑷传播过程的排它性 ⑸传播范围的渗透性,4、电视的传播特点: 优点: (1)视听兼备 (2)现场感强、感染力强 (3)时效性强 (4)受众面广 缺点: (1)稍纵即逝,保存性差 (2)线性传播,选择性差,5、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⑴现场实证性 ⑵画面情节的片断性 ⑶现场制约性 ⑷内容的易受性 ⑸传播的及时性,(二)、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共性,1、传播对象的广泛性 2、传播顺序的制约性 3、传播信息的多元性 4、传播内容转瞬即逝,不易保存,三、广播电视新闻的社会功能,一般来说,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以下功能: 环境监视的功能 社会整合的功能 文化传承的功能 娱乐的功能 广播电视新闻的社会功能为: 1、传播新闻,播报政令 2、反映舆论,引导舆论 3、舆论监督 4、交流信息,服务社会 5、传授知识,丰富生活 6、娱乐功能,第三节 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一、广播电视数字新媒体的兴起 1、有线数字电视 2001年我国开始进行有线数字电视技术实验 2003年我国启动了有线电视数字化试点工作 此后确立了“四大平台”、“整体转换”战略 (四大平台:节目平台、传输平台、服务平台和监管平台,它们共同构成了有线数字电视的完整体系 ) (整体转换:在同一时间内、统一完成一定范围内有线电视用户的数字化,是我国有线电视数字化的过渡办法),至2007年底,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超过2500万户,已经有60多个城市完成了整体转换 有线数字化的发展方向也从单向转移到双向、互动、多功能上来,以杭州、深圳、青岛等地为代表的一批有线数字电视运营商已经开展了诸如VOD、信息查询、游戏、远程教育等多种多样的增值业务,有线数字电视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付费频道数量越来越多,商业化运作程度有所提高2、地面数字电视 地面数字电视有两种接收方式: 固定接收和移动接收 “移动接收”又叫“移动电视”2002年上海开始启动移动电视运营以来,以广告经营为盈利模式的移动电视在全国遍地开花,各地广电机构纷纷开展移动电视业务 固定接收方式因为牵扯面广、影响大,国家的政策规划是以无偿提供义务性的公益服务为主,因此虽然在湖南株洲、上海崇明、河南安阳等地出现了一些技术和运营试验,符合国标的芯片、终端等设备也已经生产出来,但总体来看仍属于技术试验阶段3、卫星数字电视 卫星数字电视目前最大的应用仍然是在“村村通”工程上,其发展尚处在等待观望过程中,其中最大的等待就是直播星何时才能发射成功只有等到直播星发射成功之后,整个产业才有可能启动 直播卫星电视是相对于分配式卫星电视而言的、可以直接到户的、一种全新的卫星电视形态,用户只需使用小型卫星接收天线(俗称“小锅”)和卫星接收机即可直接接收到来自卫星上的节目我国的卫星电视市场则是在中国特殊意识形态管制下形成了的星网结合的格局,个人接收来自卫星的节目信号被明令禁止 1993年10月5号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即129号令),其中第九条明确规定:“个人不得安装和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

      第十条规定:“违反本规定,擅自安装和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由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没收其安装和使用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对个人可以并处五千无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4、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 从技术角度来看,用等便携终端接收多媒体服务(即通常所说的“电视”)有两种技术实现方式: 一种是通信方式,利用移动通信技术、通过无线通信网向点对点提供多媒体服务,由电信业主导; 一种是广播方式,利用数字广播电视技术向、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以及各种小屏幕终端提供广播电视节目,由广电系统主导,在中国被称作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简称“CMMB”) 2006年10月24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发布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目前,CMMB产业链已经形成了从发射机、复用器、核心调制电路等前端设备到、MP4、USB等多样化的终端的完整产业链在技术产品开发的同时,广电也加快了覆盖网络的建设自2007年8月以来,CMMB已在北京、青岛、沈阳、上海、秦皇岛、天津等6个奥运城市和深圳、广州城市开通了发射站,开展了地面网络覆盖工作 与此同时,广电也开始了CMMB业务规划。

      在目前规划的CMMB业务体系中,包括基本视频服务和付费增值业务 基本视频服务预计可以收看到二十多套电视频道,用户只需支付较少费用就可以使用; 多媒体业务则包括紧急广播、电子节目指南,以及政务、新闻、天气、股市行情、交通路况、电子商务等信息服务,可进行个性化定制 目前CMMB在北京地面覆盖网络试验阶段可以接收到7套节目,,5、IPTV 又称网络电视,是一种新型的视频节目传输形态,它依托宽带网络,利用互联网技术,以互动的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