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大保定发展对策-以构建小三星+大三星+三子团城市体系为例.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10928352
  • 上传时间:2022-06-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43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大保定”发展对策以构建“小三星+大三星+三子团”城市体系为例    文 \ 孟祥林 \ Meng Xianglin \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导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保定为了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需要构建“小三星+大三星+三子团”的“大保定”城市体系小三星”就是以保定主城区为核心的徐水、满城和清苑,“大三星”即以“小三星”为核心的高碑店子星、望都子星、安国子星三个子星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向外围空间扩展,在行政区划内和行政区划间理顺中心地之间的关系高碑店与涿州、定兴、涞水整合在一起,构建保定北侧子团,望都需要与定州、安国等整合在一起构建保定南侧子团,高阳需要向东扩展与任丘整合在一起,以任丘为核心构建跨行政区划的保定东侧子团在此过程中,需要强化保定西侧走马驿镇的发展力度,使其成为连接“涞源—阜平”的重要节点城市Keys:京津冀;协同发展;大保定;节点城市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6.01.016一、问题的提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议题中,保定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保定曾经是河北省省会所在地,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1]与京津整合发展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

      [2]由于长期以来的行政区划限制,保定虽然近邻京津大都市,但并没有进入城市化进程的快车道为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抓住更多发展机会,保定首先需要从行政区划内部做文章,理顺各个中心地间的关系,通过在行政区划内进行分片发展的方式整合优势资源、构建子中心城市保定所辖行政区域面积较广,东西部区域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需要通过构造城市链的方式将东部与西部连接起来,在东部地区构建子中心城市同时,也要在西部地区构建子中心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首先要充分发展这个子中心城市的作用,整合周边的镇级中心地,在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更好地发挥承接作用和辐射作用在保定行政区划内,除了保定市以外,高碑店、涿州、安国等县级中心地都是发展基础较好的小城市,定州虽然已经从保定行政区划分离出去成为省管市,但仍然能够与上述县级中心地建立联系,跨行政区划在保定周边构建“子城市团”以保定市区为核心,由周边的徐水、满城和清苑已经构成了“一城三星”的发展格局,但是为了实现京津保协同发展目标,需要依托“一城三星”向外围空间扩展,通过在更大范围内构建京津南侧的城市体系,才能够更好地承接从京津大都市分解出来的职能,即需要依托保定主城区构建起“小三星”+“大三星”的城市发展格局,以“小三星”牵动“大三星”,以“大三星”扩展“小三星”,同时还要突破行政区划将保定东侧的任丘纳入“大保定”[3]的城市体系中,使其成为“大保定”的“扩展星”。

      小三星”+“大三星”就能够使“大保定”成为连接京津石的节点,成为“京津石三角形”的中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二、“小三星+大三星”的“大保定”设计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保定提出了“一城三星”的城市体系构架,即以保定为中心通过整合徐水、满城和清苑,使保定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这就是图1中展示的“小三星”从图1中可以看出,“小三星”中的三个子城市将保定主城区包裹了起来,使“大保定”在行政区划上呈三角形形状在“小三星”中,清苑向南通过望都与定州连接在一起,徐水向北通过定兴、高碑店与涿州连接在一起,于是沿涿州、高碑店、定兴、徐水、保定、清苑、望都、定州一线就构成了“大保定”的城市发展轴即“涿州—定州”轴,由这条轴向东西两侧扩展逐渐将保定的大部分县级行政单元整合在一起大三星”是围绕着“小三星”的由多个县级行政单元构成的三个区域:X区域、Y区域、Z区域从图1中可以看出,X区域包括望都、阜平、顺平、曲阳和唐县,Y区域包括涞源、涞水、易县、定兴和高碑店,Z区域包括安国、博野、蠡县、高阳、安新、容城和雄县三个区域中,X区域和Y区域县级行政单元数量相同,区域面积也相差不大,Z区域的县级行政单元数量最多,但区域面积最小。

      保定行政区域南侧的定州已经划归省管县,北侧的涿州也将划归省管县,[4]定州和涿州分别是保定行政区划南侧和北侧发展基础较好的县级市,如果没有通过省管县独立,分别应该成为X区域和Y区域的子中心城市,安国作为Z区域的子中心城市这样在保定南侧和北侧就会分别形成两个子中心城市:南侧为定州、安国,北侧为涿州、高碑店以保定主城区为核心就形成了“1+4”的“一分为五”格局,其中“1”即保定主城区,“4”即涿州、定州、安国、高碑店但是在定州和涿州分别成为省管县并且没有管辖周边县的情况下,X区域和Y区域就需要重新搜索区域子中心城市X区域内的望都自然是理想的选择,望都是距离定州和安国最近的县级中心地,在空间上能够较好地与安国和定州互动,而且还将以保定为核心的“一城三星”连在了一起至此在保定南侧就形成了三个子中心在保定行政区划的北侧,涿州和高碑店是两个发展基础较好的行政单元,在涿州成为省管县后,高碑店就成为了Y区域的子中心城市,通过不断向定兴扩展,将涿州与“一城三星”的“大保定”连接在一起小三星”是“大保定”的核心区域,“大三星”是“大保定”的扩展区域,但“大三星”与“小三星”是通过“子中心城市”连接在一起的。

      为了构建“大保定”的发展框架,强化“大三星”中的“子中心”城市与强化“小三星”的发展力度是同等重要的从图1可以看出,“涿州—保定—定州”轴线两侧是县级行政中心密集的区域,这不仅为以“小三星”为中心构建“大保定”城市体系创造了条件,而且为以“子中[来自wWw.lw5u.coM]心”小城市为中心整合周边的县级中心地创造了条件在“大三星”的发展过程中,三个区域以及每个区域内的不同部分在发展的先后顺序上也要进行详细设计大保定”的发展思路在从“一城三星”转为“一城三星一淀”后,为Z区域中的安新、雄县和容城等县级中心地的发展提供了平台,这会进一步使得涿州、高碑店、定兴、容城、安新和雄县整合在一起三、“小三星”为核心的“双弯月”“大保定”城市体系分析“小三星”是“大保定”城市体系的核心,通过整合前文述及的以高碑店、安国和望都为子核心的三个片区,“大保定”就成为了京津南侧的第一个子城市团在京津冀区域内,保定是以京津大都市为“双核”的子城市,通过构建跨行政区划的城市体系,“大保定”成为京津冀城市体系中近邻京津大都市的子城市组团保定及与保定近邻的沧州是京津南侧的两个隶属河北省的中等城市,在构建“大保定”城市组团的过程中,保定不但要与京津大都市构成“京津保三角形”,而且要与沧州进行高效互动,通过构建“保定—任丘—沧州”城市链,扩大保定在天津南侧的影响力。

      在建设“大保定”城市组团的过程中,要实现两个目标:其一是在保定行政区划内最终形成“小三星”+“大三星”的“双弯月”城市组团;其二是通过向东扩展使北京、天津和沧州构成的扇形得到发展,沿“保定—北京”、“保定—天津”、“保定—沧州”形成三条城市链一)“小三星”+“大三星”的“双弯月”城市组团1.“北弯月”:以高碑店为中心构建“高涿涞定白”组合保定行政区划内不同区域的县级中心地的分布状况存在较大差别,县级中心地密度较大的区域要首先得到发展图2中的区域甲和区域乙形成了保定行政区划内的“双弯月”区域,两个“弯月”区域的小城市密度均是中间厚、边缘薄,所以每个弯月区域都应该首先强化中间区域,然后再由中间区域向两侧扩展区域甲的城市化水平以高碑店为中心向两侧逐渐变薄,但是高碑店的东侧发展速度高于西侧,高碑店与其辖区内的白沟以及北侧的涿州逐渐整合在一起,与京津大都市形成高效互动依托高碑店的发展优势,在构建“大三星”过程中,逐渐以高碑店为中心,将涿州、涞水、定兴、白沟等整合在一起北弯月”的东西两端分别与任丘、涞源连接,并与“南弯月”连接在一起2.“南弯月”:以定州为核心构建“定曲望安博蠡”组合与“北弯月”的高碑店类似,定州是“南弯月”上的隆起。

      定州虽然独立为省辖市,但与周边县级行政单元的区域经济联系不能割裂,定州作为交通枢纽会逐渐发展成为保定南侧的中心城市,在连接保定与石家庄的过程中更好地扮演中介角色虽然望都在“大三星”中是图1中X区域的中心,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借助定州的影响力,望都才能够更好地在X区域扮演子中心城市的角色安国和定州是“南弯月”上发展基础较好的城市,依托既有交通网络发挥小城市的影响力,将周边更多的小城市整合在一起,使得望都、安国与定州成为跨行政区域构建起来的城市组团与“北弯月”类似,“南弯月”向东西两侧扩展分别与任丘和涞源建立联系3.“端点组团”:任丘组团和走马驿组团(1)“双弯月”东侧连接点:任丘子团从图2可以看出,“北弯月”和“南弯月”在任丘和走马驿镇对接,这是构建“大保定”城市团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强化的节点,分别以任丘和走马驿镇为中心构建“任丘子团”和“走马驿子团”任丘是“京津石”三角形的“津石边”上的重要城市,以任丘为中心可以将保定区划内的安新和高阳整合在一起将“北弯月”、“南弯月”以及“大保定”思路下“一城三星一淀”的“淀区”整合在一起,形成保定东侧新的城市隆起任丘是沧州区划内的县级市,与霸州、白沟形成高效互动,不仅能够将雄县、安新和高阳等整合在一起,而且连接了大城、文安、霸州、容城等,在“津保沧三角形”中具有重要影响。

      白沟—霸州—任丘”三角形上的三个顶点城市白沟、霸州和任丘,分别连接了“涿州—任丘”、“天津—保定”、“沧州—保定”,成为“大保定”“大三星”建设过程中的“子团节点”2)“双弯月西侧连接点”:走马驿子团“走马驿子团”也是“北弯月”与“南弯月”衔接的地方,但该处距离大城市较远,与保定也缺乏直线联系,但只有构建“走马驿子团”才能推进保定西部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如图2所示,“走马驿子团”将川里镇、银坊镇等整合在一起,以该子团为中心构建了三条交通线:“灵丘—走马驿—川里—保定”(“灵保线”)、“涞源—走马驿—阜平—西柏坡”(“涞西线”)、“梁格庄—良岗—银坊—川里—军城—灵山—曲阳”(“梁曲线”)灵保线”、“涞西线”、“梁曲线”分别将“涞源—保定”、“涞源—阜平”、“易县—曲阳”等连接在一起,实际上就是以“走马驿”为中心将周边县整合在了一起走马驿的充分发展,能够将涞源与阜平紧密连接在一起,在保定西部区域构建起城市链,并通过“走马驿—川里—保定”连接在一起,为提升保定西部区域的城市化水平奠定基础二)“4+4+3+2”的“大保定”城市体系结构1.“四横+四纵”的网状城市链“小三星”与“大三星”的“大保定”不仅需要在保定行政区划内部做好规划,而且要处理好“京津保三角形”中各个城市间的关系,在“大保定”发展进程中,一定要形成“4+4+3+2”的城市体系即“四纵四横”的城市链网络,如图2所示。

      1)“四横”城市链第一个“4”是在保定行政区划范围内形成4条东西向的城市链,即l1h、l2h、l3h、l4hl1h即“涞源—杨家庄镇—梁格庄镇—易县—涞水—高碑店”链,l2h即“川里镇—徐水—容城”链,l3h即“灵山镇—望都—清苑—高阳—任丘”链,l4h即“定州—东亭镇—安国—博野—蠡县”链四横”将保定东西两侧连接在一起,东部拉动西部,使得保定全域的城市化水平得到提升四横”中的l1h和l4h已经依托既有交通线路得以建立,l3h和l4h需要进一步得到强化,使得“小三星”与保定东西两侧的联系更加直接2)“四纵”城市链第二个“4”是在保定行政区划内形成4条南北向的城市链,即l1z、l2z、l3z、l4zl1z即前文述及的“涞源—走马驿—阜平”城市链,这条链使得保定西侧由目前的分散发展变为整合发展l2z即“赵各庄镇—良岗镇—银坊镇—川里镇—军城镇—灵山镇—曲阳”链,将易县西部、涞源东部和曲阳等连接在一起l 3z即“涿州—高碑店—定兴—徐水—保定—清苑—定州”链,这条链是建设“大保定”的主链,发展程度最高,以“小三星”为中心将“大三星”整合在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