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标准编写规则.doc
19页QB 攀钢集团四川长城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G/CG0002-2006 代替 QG/CG0002—2004 标准编写规则2006-07-30 发布 QG/CG0033-200422006-08-01 实施攀钢集团四川长城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QG/CG0002-2006第 3 页 共 17 页前 言为进一步规范公司标准的编写,根据 QG/CG0001《标准化管理标准》的规定,特制定本规则,作为指导和规范公司和各单位编写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作业标准及实施细则的依据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 QG/CG0002—2004《标准编写规则》同时废止为便于叙述,本标准将“内容与要求”中的内容分章编写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B 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攀钢集团四川长城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本标准由攀钢集团四川长城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企业管理部组织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苹、易健等QG/CG0002-2006第 1 页 共 17 页标准编写规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包括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作业)标准、实施细则等标准化管理文件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攀钢集团四川长城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其中凡引用公司上级文件的,其涉及的管理部门和单位为本公司设置的组织机构中的管理部门和单位QG/CG0001 标准化管理标准3 术语、定义及缩写语本标准的术语、定义及缩写语引用 QG/CG0001 的规定4 机构与职责4.1 管理标准管理部门负责公司管理标准(含实施细则)编写的组织、审查及编号管理;负责机关各部门的工作标准、二级单位的管理标准、工作(作业)标准编写的指导4.2 技术管理部门负责公司技术标准编写的组织、审核及编号管理;负责指导公司其它职能部门编写相应类别的技术标准4.3 其它职能部门负责组织编写本部门提出的或公司指定的标准,负责送公司标准到技术管理部门或管理标准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编号4.4 各单位的内部标准由本单位负责组织编写、审定和发布5 标准编写的基本原则5.1 必要性原则:必须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国家、行业和地方强制性标准,积极采用国家、行业和地方推荐性标准;企业内部标准只有在确有必要时才能制定,要避免没有实际意义的要求形成标准。
5.2 有效性原则:标准必须具备一定功效,对标准适用范围内的工作具有有效性,同时对上级标准能形成有效支持5.3 唯一性原则:对同一活动过程的要求以及其中的术语和定义是唯一的5.4 操作性原则:标准要具有实际执行的可能性条款应明确而无歧义;对过程(要素)规定力求完整;易为使用者所理解和使用;易于被其它文件所引用5.5 持续改进原则:标准的编写要体现持续改进的思想充分考虑先进管理经验和最新技术水平6 标准的结构6.1 通用结构QG/CG0002-2006第 2 页 共 17 页标准的通用结构如下表:要素类型管理标准产品技术标准实施细则工作标准作业标准资料性概述要素封面目次(必要时)前言名称范围规范性一般要素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写语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写语职 责职责分解工作职责内容与要求具体要求细化内容工作目标工作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要求抽样试验方法或检查方法分类和标记标志、标签、包装、搬运、储存、交付检查与考核作业目标素质技能要求作业条件作业内容与要求记录与报告规范性技术要素规范性附录资 料 性补充要素资 料 性 附 录6.2 管理手册的结构管理手册的结构除应具备管理标准的通用结构外还应根据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要求增加颁布令等内容,并根据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要求形成合理结构。
7 通用编写规则7.1 资料性概述要素的编写7.1.1 标准的幅面a) 印刷标准采用 A4 幅面(210×297mm)纸张b) 标准的格式:封面格式(产品的企业标准不标“QB”)、目次格式、前言格式、首页格式、手册次页格式、附录页格式见附录 A公司级及部门、二级单位、分公司标准的封面格式中的第二行均写“攀钢集团四川长城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公司级标准的发布单位为“攀钢集团四川长城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 ,分公司、部门、二级单位标准的发布单位为“攀钢集团四川长城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 攀钢集团长钢公司的全资、控股子公司等法人单位可制定本单位标准,标准封面格式见附录 A.2 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的标准封面格式范例c) 标准要设封面,同类几个标准装订在一起时,可设一个封面7.1.2 目次目次为可选择资料性概述要素,当标准的内容较长、结构较复杂、条文较多时,一般应设置目次QG/CG0002-2006第 3 页 共 17 页7.1.3 标准名称a) 名称是必备要素,它应置于正文首页和标准的封面名称应力求简练并明确表示标准的主题b) 在一项标准的若干独立部分用同一个标准顺序号发布时,标准应有一个总名称,各独立部分再分别冠以名称,在封面将两个名称分两行书写。
7.1.4 前言每项标准均应有前言前言不应包含要求、图和表前言由特定部分和基本部分组成a) 在特定部分应视情况依次给出下列信息:——对于系列标准或多个部分组成的标准,可只用一个前言;——说明标准代替或废除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说明标准与其他标准或文件的关系b) 在基本部分应视情况依次给出下列信息:——本标准的提出单位(公司标准的提出单位统一为“攀钢集团四川长城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 )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7.2 规范性一般要素的编写7.2.1 范围范围为必备要素,它应置于每项标准正文的起始位置范围应明确表明标准的对象和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由此指明标准适用界限范围的陈述应使用下列的表达形式:“本标准规定了……方法” 本标准确定了……的一般原则” 标准适用性的陈述应由下述引导语引出:“本标准适用于……” 本标准适用于……,也适用于……” 本标准不适用于……” 7.2.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为可选要素,它应列出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文件一览表(这些文件一经引用便成为标准应用时不可缺少的文件)引用时只引用文件条款的编号若确须引用内容时可作为附录。
7.3 规范性技术要素的编写7.3.1 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为可选要素7.3.2 标准的层次划分及其编号标准应按其内容分成若干层次进行叙述,层次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a) 章章是标准内容的基本单元,在每项标准中编号应从“范围”一章开始,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每一章均应有标题QG/CG0002-2006第 4 页 共 17 页b) 条条是章的细分第一层次的条(例如 5.1、5.2 等) ,可分为第二层次的条(例如5.1.1、5.1.2 等) ,需要时,一直可分到第五层次同一层次中有两个以上(含两个)的条时才可设条当条的内容适用采用分行并列叙述时,其编号用小写的英文字母,如“a) ” 、 “b) ”……顺序表示c) 段段是章或条的细分段不编号d) 列项不编号,列项可用一个句子引出如:仪器的振动可能产生于:——转动部件的不平衡;——机座的轻微变形7.3.3 章、条编号的书写格式章、条应左起顶格书写有标题时,在编号后空一个字符的位置写标题,另起一行再写具体内容;没有标题时,则在编号之后空一个字符的位置写具体内容7.3.4 规范性附录的编写a) 规范性附录是可选要素,它给出标准正文的附加条款。
b) 每个附录应有一个编号附录的编号由“附录”和随后表示顺序的字母组成,在其下方标明附录的性质如“附录 A(规范性附录) ” 附录中的章用“A.1” 、 “A.2”表示,图用“图 A.1” 、 “图A.2”表示c) 附录应按条文中出现及附录的先后次序编排附录的顺序7.4 资料性附录7.4.1 资料性附录为可选要素,它给出理解或使用标准起辅助作用的附加信息7.4.2 资料性补充要素的其它编写执行 7.3.4b) 、7.3.4c) 7.5 本规则适用于管理标准(包括实施细则) 、产品技术标准及工作(作业)标准8 管理标准的编写8.1 管理职责要素的编写8.1.1 本部分主要规定与管理业务有关的部门的管理职能和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8.1.2 按部门规定管理职能时,主要规定为实现该项管理业务应设置的机构名称、工作范围、责任与权限等,以及与有关部门的分工界限机构名称宜用“××管理部门”的写法,如“技术管理部门” 、“质量管理部门”等8.2 管理标准内容与要求的编写8.2.1 管理标准的章、条依标准所涉及的范围与工作事项的繁简程度而定8.2.2 对管理活动的规定应完整、准确,同时应明确与其它管理部门或其它人员之间的接口关系。
主要内容包括:a) 管理内容与管理目标,包括质量、数量、时间及其它要求;b) 管理程序,应详细规定管理程序及各个环节的管理要求;c) 管理方法,对重要的管理活动同时应规定所采用的管理方法;d) 对管理活动必须的各种记录QG/CG0002-2006第 5 页 共 17 页8.2.3 管理过程宜用管理流程图加文字描述相结合对管理内容和要求进行规定8.2.4 当标准所涉及的部门较多且关系复杂,在进行管理活动中容易产生职责不清时,应规定有关部门或人员的协作关系、协作方式或相互制约关系、制约方式与仲裁权限等必要时可设“管理关系”专章规定上述内容8.2.5 必要时规定“其它”或“未及事项”条款进行补充,当不能按标准执行时,可作例外处理,例外处理的程序是:报告、主管领导批准、形成记录8.2.6 通用管理标准的内容还应充分考虑相关管理业务的共通性,使通用管理标准能对相同或相似管理工作均能起到规范作用8.3 检查与考核要素的编写8.3.1 须规定对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部门、检查内容及标准、检查程序、记录与报告等8.3.2 对标准执行情况的考核条款的编写用体现考核原则的方式编写如按“×××标准进行考核,并纳入公司绩效考核”等形式。
8.4 管理体系手册的编写8.4.1 管理手册是对公司整体或专业管理要求的纲领性、概括性描述,内容应覆盖该管理体系要求的所有过程或要素8.4.2 应根据标准规定和管理需要对体系内管理状况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确定具体管理过程(要素) 8.4.3 对过程(要素)应明确其管理流程、部门职责和总体要求8.4.4 管理手册对“管理机构与职责”的规定采取以专章规定与在各过程(要素)中具体规定相结合的方式8.4.5 应对手册确定支持性文件支持性文件是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是管理手册的细化8.4.6 管理手册应同时提供:管理手册颁布令、换版记录等信息8.4.7 其它要素执行第 7 章规定8.5 实施细则的编写8.5.1 当上级文件对本单位的要求不够具体时,为提高对上级文件执行的效果,可制定针对该项工作的实施细则8.5.2 实施细则只能对上级文件进行细化和补充,不得直接抄录上级文件确需使用细则的人员掌握上级文件时,可将上级文件作为实施细则的附录8.5.3 实施细则应重点规定如下内容:a) 目标(目的) ;b) 职责分解;c) 内容与要求(细化) ;d) 记录与报告、检查与考核9 技术标准的编写9.1 制定技术标准的范围技术标准的编写范围执行 QG/CG0001 的 5.3.2.3 款的规定。
9.2 其它要素的编写QG/CG0002-2006第 6 页 共 17 页9.2.1 要求a) 要求为可选要素b) 产品标准、理化检验方法标准的编写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c) 各种规程的要求应包括操作程序、操作工艺制度、操作注意事项、半成品质量要求等9.2.2 抽样抽样为可选要求它规定抽样(取样、采样)的条件和方法该要求也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