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警示2009年第21期----人员氮气窒息受伤事故1.pdf
5页安全警示 2009 年第 21 期 人员氮气窒息受伤事故 2009 年 11 月 15 日,某化工装置吸附塔内发生了 1 起施工人员氮气窒息受伤事故, 致承包商 1 人重度中毒、 1 人轻度中毒总公司其他单位也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故, 并造成了人员死亡和残疾;本次事故若非救援及时,也可能造成人员死亡,应引起各单位的重视 发生了什么: 2009 年 11 月 14 日,某化工装置吸附塔停产检修,进行塔内件打磨和焊接作业吸附塔为立式塔,塔顶距离地面 16 米,塔内装有催化剂,工作面距离顶部人孔 1.4 米由于催化剂向外释放氢气,施工过程中塔内充氮气进行保护参见附图 1:吸附塔顶部示意图 11 月 15 日早晨,有 2 家承包商在现场作业6:44,工人谢某戴上空气呼吸器面罩进入吸附塔,面罩由移动式气瓶组供气参见附图 2:四瓶组移动式空气呼吸器6:47,现场监控人员李某发现谢某昏迷在塔内;李某立即戴上呼吸面罩进塔施救;进塔过程中,李某的面罩挂在塔内件上并脱落,李某随即昏倒参见附图 3:事故现场照片另一家承包商的施工人员见状,戴上自己的供风面罩,进入塔内将两人救出,供风面罩由空气压缩机供安全警示 2009 年第 21 期 气;在现场对中毒人员进行了心肺复苏急救。
7:00,公司气防站救护车和消防队云梯车到达现场, 医护人员在现场对伤者进行了紧急处理;7:30,医院救护车赶到,伤者被送往医院抢救;中午,李某出高压氧舱,基本恢复;17:30,谢某出高压氧舱,神智基本清醒,并能行走、讲话;其后,两人继续在医院进行恢复治疗 事故原因: 经过事故调查、分析,初步确定的事故原因如下: 1、 作业人员没有充分掌握空气呼吸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一方面, 使用前没有对气瓶压力进行确认 据伤者事后回忆,在佩戴面罩的情况下,就已经感到呼吸困难,证明存在气瓶压力不足或供气不畅的可能另一方面,抢救人员的面罩在进塔过程中脱落 2、 作业现场监护不足 业主单位现场监护人员监护至晚 12 时,午夜之后由承包商自行负责监护对作业现场的监护程度,应由作业的内容和风险决定,不应由作业时间决定 3、 疲劳作业不利于发现和处置突发情况 从交接班到发生事故,工人已连续作业 8 个多小时,在疲劳状态下,不利于察觉和处置突发、异常情况 安全提示: 安全警示 2009 年第 21 期 1、 应通过培训和演练,确保作业人员熟练掌握呼吸器的使用方法。
2、 对于进入受限空间等高风险作业,作业前应进行风险辨识、技术交底、检查风险控制措施落实情况,并做好书面记录 3、 呼吸器使用前,应检查供气压力;使用过程中,现场监护人员应监控压力的变化情况 4、 对受限空间作业应进行全程监护,并保证监护人员与作业人员之间能够有效联络 5、 应事先制定救援方案,并落实救援装备和人员 6、 应充分考虑停电、 空压机故障等因素对供气系统的影响,设置备用气瓶、备用空压机等措施 7、 应避免人员疲劳作业,一次工作时间和连续工作时间均应满足规章制度的要求 (总公司健康安全环保各期《安全警示》均存放于“Notes系统/总公司主页/部门选择----健康安全环保部/定期信息/安全警示”中 )安全警示 2009 年第 21 期 H2N2N2工作面 人孔 600mm 催化剂 1.4m 图一:吸附塔顶部示意图 图二:4 瓶组移动式呼吸器安全警示 2009 年第 21 期 现场留下的 2 个呼吸面罩 图三:事故现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