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河南省新乡市铁路第一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
7页2022年河南省新乡市铁路第一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现有一瓶浓度为0.2mol/L的某酸溶液,可能为醋酸、盐酸、硫酸中的一种.为了确定该酸溶液的组成进行实验:取20.00mL该酸溶液,逐滴加入0.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完全时所需碱液体积为20.00mL.请回答:(1)该酸不可能是__________;(2)用pH试纸测得反应后所得溶液呈碱性,根据此现象说明该酸溶液为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说明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参考答案:1. 硫酸 2. 醋酸;CH3COO﹣+H2O?CH3COOH+OH 3. c(Na+)>c(CH3COO﹣)>c(OH﹣)>c(H+)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1)根据酸和碱的物质的量之比来判断;(2)根据强碱弱酸盐,弱酸的酸根离子水解,溶液呈碱性来分析出;(3)相同物质的量的酸和碱恰好中和,且中和后溶液显碱性,说明是醋酸与NaOH反应生成醋酸钠,醋酸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据此分析离子浓度的大小.解答:解:(1)某酸溶液物质的量为0.2mol/L×12.50mL,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25.00mL×0.1mol/L,酸和碱的物质的量之比1:1,所以酸为一元酸,不可能为硫酸,故答案为:硫酸;(2)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醋酸钠,醋酸根离子水解:CH3COO﹣+H2O?CH3COOH+OH﹣,溶液呈碱性,故答案为:醋酸;CH3COO﹣+H2O?CH3COOH+OH﹣;(3)相同物质的量的酸和碱恰好中和,且中和后溶液显碱性,说明是醋酸与NaOH反应生成醋酸钠,醋酸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则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CH3COO﹣)>c(OH﹣)>c(H+),故答案为:c(Na+)>c(CH3COO﹣)>c(OH﹣)>c(H+).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酸碱中和、盐类水解和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难度中等,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完成.2. 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H+、Fe2+、NO3-、SiO32- B.Ag+、Fe3+、Cl-、SO42-C.K+、SO42-、Cu2+、NO3- D.NH4+、OH-、Cl-、HCO3-参考答案:C略3. 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步骤A比较CH3COOH和H2CO3酸性强弱测同浓度的Na2CO3、CH3COONa溶液的pHB比较S和Si非金属性强弱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SO2出现浑浊C除去KNO3中少量NaCl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D探究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取少量蔗糖溶液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且加热参考答案:C根据盐的水解规律:越弱越水解,当醋酸钠与碳酸钠的浓度相同时,醋酸钠溶液的碱性强,说明醋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氢根离子的酸性,不能说明醋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应把醋酸钠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的pH做比较,A错误;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SO2气体,产生硅酸沉淀,说明亚硫酸的酸性比硅酸强,但亚硫酸不是S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无法由此判断S和Si非金属性强弱,B错误;利用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不同,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的晶体为纯净的硝酸钾,C正确;蔗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与氢氧化铜浊液的反应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D错误。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压强下,ΔH<0、ΔS>0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B.水解反应NH+H2ONH3·H2O+H+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阴极均发生还原反应 D.对于反应2H2O22H2O+O2↑,加入MnO2可加快O2的生成速率,提高H2O2转化率参考答案:A略5. 下列对生产、生活有关化学问题的分析正确的是A.医疗上进行胃部造影前,患者服用的“钡餐”是BaCO3等不溶于水的物质B.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取铝C.侯氏制碱是将先将CO2通入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然后通入NH3得碳酸氢钠固体,再灼烧制碳酸钠D.血液透析是利用了胶体的性质参考答案:D6. 有一混合溶液,其中只含有Fe2+、Cl﹣、Br﹣、I﹣(忽略水的电离),其中Cl﹣、Br﹣、I﹣的个数比为2:3:4,向该溶液中通入氯气使溶液中Cl﹣和Br﹣的个数比为3:1,则通入氯气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中剩余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7:1 B.7:2 C.7:3 D.7:4参考答案:C【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还原性:I﹣>Fe2+>Br﹣>Cl﹣,根据电荷守恒2n(Fe2+)=n(Cl﹣)+n(Br﹣)+n(I﹣)计算n(Fe2+),根据溶液中通入氯气使溶液中Cl﹣和Br﹣的个数比为3:1,计算消耗的氯气和剩余Fe2+的物质的量,可则解答该题.【解答】解:由题意可设Cl﹣、Br﹣、I﹣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3mol、4mol,由电荷守恒可得:2n(Fe2+)=n(Cl﹣)+n(Br﹣)+n(I﹣)=2mol+3mol+4mol=9mol,n(Fe2+)=4.5mol,通入氯气后,要满足 n(Cl﹣):n(Br﹣)=3:1,Cl﹣只要增加7mol就可以,即需通入氯气3.5mol.4mol I﹣先消耗2mol氯气,3mol Fe2+消耗1.5mol氯气,剩余Fe2+1.5mol,则通入氯气与剩余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1.5=7: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根据物质还原性的强弱,从电荷守恒的角度计算n(Fe2+),根据反应的程度判断物质的量关系,答题时注意体会7. 已知HCO3―+AlO2― +H2O=CO32― +Al(OH)3↓;将足量的KHCO3溶液不断滴入含等物质的量的KOH、B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滴入的KHCO3溶液体积的关系可表示为参考答案:B8. 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式为C7H6O5 B.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C.可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D.在水溶液中羟基和羧基均能电离出氢离子参考答案:C 9.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Fe(NO3)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碘酸(H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3+ + 2I– = 2Fe2+ + I2B.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则表示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 + O2(g) = 2H2O(g);△H =–571.6 kJ/molC.某锂电池电极总反应为:4Li+2SOCl2 = 4LiCl+S+SO2,则正极反应为:2SOCl2 + 4e-= 4Cl-+S +SO2D.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参考答案:C略10. (2011·海南卷)19-I(6分)下列分子中,属于非极性的是A.SO2 B.BeCl2 C.BBr3 D.COCl2参考答案:BC考查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对分子结构分析或识记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可得四种分子的结构如下: 11.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4.0 g CH4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NA B.常温常压下,6.4 g氧气和臭氧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0.2NAC. 0.3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O3-数目为0.3NAD.一定条件下6.4g SO2与足量氧气反应生成SO3,转移电子数为0.2NA参考答案:A解析:.标准状况下,4.0 g CH4的物质的量为0.25mol,一个CH4分子中含有4个共价键,故0.25mol CH4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NA,正确; B.常温常压下,6.4 g氧气和臭氧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4NA,但是在混合物中含有的氧气和臭氧的量不知道,故含有的分子总数不能进行计算,错误;C. 在0.3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因体积未知,故含有的NO3-数目为无法进行计算,错误;D. SO2与氧气反应是可逆的,故一定条件下6.4g SO2不可能完全转化为SO3,故转移电子数小于0.2NA,错误。
12. 已知向某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时,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随所加入NaOH的体积变 化如图所示,则该溶液中大量含有的离子可能是 A.H+、NH4+、Al3+、NO3- B.H+、Al3+、AlO2-、SO42- C.H+、NH4+、Mg2+、Cl- D.NH4+、Al3+、Cl-、SO42-参考答案:A略13. 把500 mL含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A.0.1(b-2a) mol/L B.10(2a-b) mol/L C.10(b-a) mol/L D.10(b-2a) mol/L 参考答案:D略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K+与Ar的结构示意图均为 B.1mol C4H10分子中共价键总数约为14×6.02×1023 C.SO2、Si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D.标准状况下,1 mol NO与0.5mol O2混合后气体的体积为22.4 L参考答案:C略15.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 ( g )+O2( g) 2SO3(g ) ;△H < O 。
下列各图表示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Ⅰ表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B .图Ⅱ表示t0时刻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形响C .图Ⅱ表示t0时刻通人氦气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 .图Ⅲ表示与t0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形响 参考答案:答案:B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12分)接触法制硫酸的主要原料是硫铁矿和空气问题1:接触法制硫酸的过程中,三个最主要的设备是: 、 和吸收塔; 为了避免酸雾的形成,提高SO3的吸收率,工业上常用 来作吸收剂问题2: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并对尾气进行综合利用,硫酸厂常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2、SO3等气体,再向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