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大学生网恋的表现形式及其对策建议.doc
6页当前大学生网恋的表现形式及其对策建议(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雷志萍418000 )摘要:在网络时代,大学生网恋已成为一种新型的亲密关系形式本 文通过分析大学生网恋的主要表现形式,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性建 议关键词:大学生网恋对策建议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运用,网络交往,这一新兴的交 往方式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实交往相比,网络 交往具有虚拟性、交互性、超时性等特征这就使交往方式在其观念、 方式、范围和内容等方面都有别于传统的人际交往,大学生是一个特 殊的网民群体,也是我国网民的主力军,他们的行为日益引起人们的 关注,他们以各种形式参与网络活动中,在网络时代,网恋成为了一 种新型的亲密关系形式网恋即网络恋爱的简称,是网民以国际互联网为主要沟通工具, 充分利用网络通信的各种方法,如E-mail、网上聊天BBS (电子公告 板)、网络虚拟社区等表达感情的一种恋爱方式如果我们将恋爱人 际互动中以婚姻为目标的具有亲密性的交往方式的话,网恋则是一种 以网络空间及其电子媒介物为主要沟通手段的感情互动过程网络恋 爱由于基于网络这一特殊媒介,因而它与现实恋爱比起来具有诸多特 性,突出地表现为:浪漫性、神秘性、开放性、偶遇性等。
一、 大学生网恋的主要表现形式:第一、超越型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往往带有许多功利主义的色彩, 或者受传统观念的约束于是许多充满理想、浪漫主义色彩的大学生 往往希望通过网络能够找到超越一切的爱情,带有此类心态的人往往 很容易在网络上坠入爱河,不能自拔对于这种超越型的网恋,我们 应辩证地进行伦理评价一方面,应该肯定其有助于净化人们的心灵, 唤起人间的真爱,摆脱附加在爱情身上的诸多非爱情的因素因为爱 情是人类文明的奇迹,只有人类才把道德带进两性关系,使爱情变成 一种圣洁、崇高、美好的感情,一种高级的心理现象但是,另一方 面也应该看到网恋的弊端,正因为它寻求超越,使得它失去了现实的 社会基础,变成了空中楼阁因为恋爱双方都在一定社会中生活,处 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个人,他们追求爱情的内涵及爱情的方式必然 受到社会存在,社会关系和风俗习惯的制约现实中的交往虽然没有 网络上那样浪漫,并且还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却是人类的一种生存 方式,这是谁也无法抗拒和超越的青年人恋爱往往只追求浪漫而不 顾现实,而超越现实或无法融入现实中的爱情,只是一种可望不可及 的奢望,只会给人带来最终的痛苦这是诸多网恋失败的重要原因之 一。
所以这种超越型的网恋,最容易成为一朵美丽却不结果实的花第二,游戏型不可否认,在大学生网恋群体中有些人只是想在 网上体验一下交友的感觉,他们既无意于真诚地爱一个人,也无意于 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他们的网恋,只是想尝试一下感情的模拟游戏, 甚至是儿戏带有这类心态的人往往比较洒脱,或者说玩世不恭他 们随便地把网恋中的异性拿起,又随便地放下,不必担心被爱情这把 双刃剑刺伤严格地说,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游戏人生的变态心理假如这种游戏型的心态是双方共同持有的,都明确知道是在假戏 假演,能把握游戏之度,使正常人都能看出双方是在互为调侃,倒也不必非得做 出善、恶的伦理评价假如一方持有这种心态,而一方却浑然不知并 在真心实意地爱着对方,那么持有游戏型心态的一方在道德上就是非 常恶劣的了因为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共同的生活 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了对对方最真挚的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 终生伴侣的最强烈的感情双方一旦确立了恋爱关系,就要共同承担 这一关系所包涵的各种义务与责任因为这种感情是那么美好、那么 纯洁、那么高尚如果一方诱骗另一方,玩弄别人的爱,这不仅仅是 道德问题,简直就是对人类文明的亵渎但是网络的匿名性和虚拟性 常常成为实现网络爱侣之间爱情承诺的障碍,人们在心里总有一种对 网友的“轻视感”和“不信任感”。
网络情侣间的信任则是通过语言、 文字等特殊交往方式渐进地形成的,这种信任就包含了一定的风险, 游戏型的网恋就是在亵渎爱情中的信任成分,因而毫无伦理合理性可 言第三、恶作剧型在现实社会中,也有一些人通过网络交往以勾 引大学生为乐事,当他们成功的勾引到一个异性,使对方爱上自己时, 就悄悄地退出,对方越痴情,他们就越有快感从其行为看,主要有 两类:一是通过隐瞒性别、年龄等真实情况进行情感欺骗;二是隐瞒 已有配偶的事实,进行欺诈性的网恋他们可能并不需要真正的第三 者插足自己的家庭,他们只是需要一种感情的宣泄和满足一旦对方 动“真格” 了,他们便很快地抽身不管,至于给对方造成怎样的感情 伤害,他们根本毫不在意由于这种人的恶劣行径,极大的破坏了人 们对网恋的信任这种专门搞情感恶作剧型甚至以勾引异性为能事的 做法绝无道德可言第四、实用型由于网络具有影响广、时效快、手续简便等特点, 也有许多有意于寻找终身伴侣的大学生把网络作为一种手段,或者说 作为一种实用工具带有此类心态的人事实上也有两类,一类是往往 会主动挑明自己的条件和要求,因为他们不想浪费时间,只想在大学 毕业前先找到生活的依靠,然后再去谋求工作。
这部分人多见于女生 她们没有认识到,网络并不是爱情的生存空间,它只是提供了建立爱 情关系的一种交流手段和选择机会网恋作为一种高科技的恋爱方 式,要想避免其盲目和虚幻性的遗憾,明智的选择应是在网络上相识, 在现实中相处,在生活中相恋也可以是在现实中认识,到网上交谈, 在现实中不好表达的话,到网上进行表白爱情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即情爱、性爱、责任和义务只要能把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不论 是网络恋爱还是现实恋爱,最后都应该走入现实,使网络真正成为恋 爱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另一类人则为了生活甚至金钱,在明知对方有 配偶的情况下,不惜充当第三者或情妇这类人在大学生中虽然是极 个别的,但也屡见于报端或网络他们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而且是可 悲的二、对策建议由高科技所带来的网络文明,是社会的进步;由网络文明所产生 的众多传媒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合理、合法性在网络传媒中发生这 样或那样的问题,不在网络本身,而在人,在人的道德理念是否正确, 法律观念是否健全在高校取消网恋,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要使网恋 健康发展,我们只有采取诱导和加强管理的办法要让大学生自主地 意识到,珍惜大学学习的宝贵机会,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1、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对于世界观、价值观并没有完全成熟的青年学生,长期接触互 联网,很容易受到网上相异思想的冲击和影响。
所以,在这场高科技为手段的战争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大学生 正确认识网络、正确运用网络上的各种有益信息;另一方面还要唱响 主旋律,打好主动供仗,加强阵地意识,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 行强化,从内容、形式、方法等各个方面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把“两课”教学、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教育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整 体,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火墙2、从网恋主体的角度讲,首先要树立健康正确的婚恋观爱情作为一种高级的心理现象,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具有丰 富的社会内容,所以应从社会的角度来理解恋爱的道德要求,即便是 网恋也不能逃避社会的约束正确的婚恋观要求当事人要把双方的道 德要求,情操和志同道合放在首位,真诚地尊重双方的情感,平等地 履行义务和责任,采取健康的交往方式不能因为网络的虚拟性而“虚 拟”掉爱情的社会性其次,加强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破除对网络 神秘感网络是一种开放型的虚拟空间,精华与糟粕并存这使得一 般网民容易遭受侵犯,特别是初上网者如果自我防范意识不强的话, 情感上很容易上当受骗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们首先要破除对网络 的神秘感,认识到网络社会只不过是现实社会的虚拟反映,正因为虚 拟,在给人们显示一种朦胧美的诱惑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 卑劣者的罪恶,所以更需加强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
iij3、从管理者而言,首先要加强对网络本身的管理,做到疏堵结合一方面在肯定网络对恋爱的工具性价值的基础上,网络管理部门 要有目的地建立一些正规的类似“交友中心”、“网络红娘”之类的网 站,充分发挥网络在扩大择偶面、提高满意度方面的积极作用;另一 方面又要加强网络立法和监督,比如实行上网实名制,配备网络警察 等来打击网络犯罪和色情陷阱,净化网络空间其次,引导青年对其 情感进行合理控制和智谋调节,加强网络心理和网络道德教育青年 人感情丰富,爱情心理容易萌动,一旦陷入又难以自拔,势必会影响 学业和工作因此管理者要合理地引导其情感发展,帮助他们摆正爱 情与学业、事业的关系,告诉他们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与终极目的, 人生除了爱情还有事业,除了恋人还有亲戚朋友当爱情不能如愿到 来时,要适时的进行转移同时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使大学生做到表 里如一,避免人格分裂综上所述,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给高等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带来了新 的挑战,重视大学生网恋问题,加强网络德育,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 任务参考文献:(1) 代显华:《大学生网恋及其问题研究》重庆大学生学报(社会科学报) 2002年3月版(2) 杨双:《论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及建设》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3) 李德才:《重视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失范问题》合服学院思想政治理 论研究中心2007年8月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