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郡集团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16页长郡集团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2024 年秋季第一次学情分析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 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5.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6.本试题卷共21道小题,考试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学校将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识自强不息内涵】 1.小明是编辑组成员,他在同学们的稿件中发现了很多错误的读音和书写小明对此进行了归纳总结,以便编辑组其他成员参考学习,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要注意成语中的一些特殊字形,例如:“鸠占鹊巢"不要写成“鸠占雀巢”,“心无旁骛"不要写成“心无旁鹜”,“矫揉造作"不要写成“矫蹂造作”。
B.应注意区别形近字,例如“天娇"应为“天骄”,“儒养"应为“濡养” C.应注意一些生活中容易读错的字音,例如:忧戚(qī)、积攒(zǎn)、箴(zhēn)言 D.注意多音字的误读,如:“间不容发(fà)"应读成“间不容发(fā)”,“着(zháo)落"应读成“着(zhuó)落” 2.小明在审稿时,不小心删除了一位同学的稿件内容,请你帮他补充完整4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吟诵中国古典诗词,感受古人自强不息的精神1)“___ ,___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运用比喻的手法来抒发面对挫折后的乐观豁达;(2)“___ ,___ "[《行路难(其一)》],是李白勇往直前的自信豪迈;“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韩愈忠君报国的坚定志向 【寻自强不息人物】 3.(1)中国古代有许多自强不息的人,他们的事迹可以让大家获得教益学校准备征集他们的故事,供大家交流讨论,如祖逖闻鸡起舞,范仲淹断齑画粥, _________________请你仿照前句续写事迹,不超过7个字)(2分) (2)我们身边也不乏自强不息的人,他们的精神让我们感动。
小郡担任了校报记者,需要对下面材料中的人物王亚平进行采访以下是小郡拟的采访表格,请帮他围绕“自强不息"的精神,完成这个表格4分) 2009年5月,中国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启动,首次为女性开放王亚平踊跃争先,参加了选拔赵鹏及家人一开始是持反对态度,但是王亚平是那种一旦认定目标就坚持到底的人,所以赵鹏在后来也全力支持王亚平的航天梦想但是航天员的选拔标准十分苛刻,需要承受各种压力,在地面上也要经过很多次考验和层层筛选:受试者要在离心机上飞速旋转,测试胸背向、头盆向的各种超重耐力;在低压试验舱经受5000米、1万米高空环境的考验,测试耐低氧能力;在旋转座椅和秋千上检查前庭功能;进行下体负压和头倒位等各种耐力测试以及超常规的心理检查在经过了一系列常人所不能承受的身体测试后,王亚平成功通过审核,成了我国第二批航天员 采访对象 王亚平 采访时间、地点 星期日、书房 采访目的 学习王亚平自强不息的精神 采访者基本情况 ①请根据材料用一句话概括 采访提纲 ②请用恰当的语言设置一个和专题有关的问题 ① ② 【讲自强不息故事】 4.班级响应号召,将要开展演讲比赛,请你完善各项活动环节。
2分) 赛前准备 ①个人搜集资料,撰写演讲稿 ②小组比赛,推荐选手 ③A ____ 正式比赛 ④选手依次上场,发表演讲 ⑤B ____ ⑥获奖选手发表感言,评委点评 5.学生会发现了校园论坛上有一位同学的求助,请你参考小贴士,以“自强修心人”的身份对“风中落花"的留言进行回复4分) 校园论坛 小贴士 风中落花: 进入初三,虽然我已付出很多,但学习不见起色父母的期待、竞争的压力让我很崩溃,我觉得我很笨,我很焦虑 如何有针对性地鼓励他人: ①共情;安慰他,表达对他处境的理解; ②立论:提出你的观点,说明如何正确地对待这一处境; ③举例:使用【寻自强不息人物】中至少两个人物及其故事 自强修心人: — 6.下列是某位同学的演讲稿,小郡对稿子进行了一些修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中国古人将日夜更替、四季变换的自然现象道德化,总结为上天具有的“刚健”之德,认为人也要“效天为之□自强而成德"《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的运行刚强劲健,君子也应像天一样,顽强拼搏,攻坚克难,奋斗不止范仲淹少有大志,发奋苦读,终成一代名臣;邓稼先迎难而上,鞠躬尽瘁,无愧“两弹元勋”之称。
他们无一不是处在困厄之中,仍(甲)一意孤行,埋头苦干 如今,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不可阻挡,但道阻且长,②更应该依靠全体人民自强不息、团结一致的磅礴力量,③我们正处在一个愈进愈难而又非进不可的时候,④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披荆斩棘,走向胜利 (乙)作为承载未来的中学生,我们应当建立远大理想,永远奋发向上让我们行动起来,把自强不息这一精神发扬光大 A.文中“□”内填入的标点符号应该是"、“和 B. 文段中的画线句顺序不合理,应该改为:①③②④ C.甲处画线的成语“一意孤行"使用错误,可以修改为“义无反顾” D.乙处画线的句子搭配不当,可将“建立"改为“树立” 二、阅读理解(共50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1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 岁暮归南山① [唐]孟浩然 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③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①写这首诗时,诗人正值四十岁,在长安科考落第②北阙:朝廷的别称③青阳:指春天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_________ ( ) A.首联中的“南山”,与《饮酒(其五)》中“悠然见南山”的“南山"均有归隐之意。
B.颔联表面上是一连串的自责自怪,骨子里却是层出不尽的怨天尤人 C.颈联“催”“逼"二字,形象地表达出诗人不遇明主白发早生的愤慨 D.尾联中“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和南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都是借景抒情 8.同学们想将本诗改编成微电影,下面是部分镜头脚本设计,请结合相关内容将其补充完整4分) 镜头脚本设计 诗歌内容 ①选择合适的配乐 ②选择合适的图片作画面内容,并说明理由 永怀愁不寐, 松月夜窗虚 a.低沉的箫声 b.轻快的笛声 c.悠扬的琴声 ①配乐及理由: ②画面及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跋傅给事①帖 [南宋]陆游 绍兴初,某甫成童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②王室,虽丑裔③方张,视之蔑如④也,卒能使虏消沮⑤退缩,自遣行人请盟会秦丞相桧用事掠以为功鼓恢复为和戎⑥,非复诸公初意矣志士仁人抱愤入地者可胜数哉 今观傅给事与吕尚书遗帖,死者可作,吾谁与归 嘉定二年七月癸丑陆某谨识 (节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注】①傅给(jǐ)事:指傅崧卿,南宋主战派代表人物。
②翊(yì)戴:辅佐拥护③丑裔:对金人的蔑称④蔑如:浅薄不足称道⑤消沮(jǔ):失败⑥和戎:这里是对敌屈服的意思 9.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___ ( ) A.“或”有“或者"有的人”“或许"等义项文中“或裂眦嚼齿”一句中“或"字的含义,与课文《岳阳楼记》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或"字相同 B.“非复诸公初意矣”的“意"与成语“出其不意”的“意"意思相同 C.“今观傅给事与吕尚书遗帖”和课文《岳阳楼记》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的“观”字含义相同 D.“死者可作"的“作”与课文《醉翁亭记》“作亭者谁"的“作”字含义不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___ ( ) A.会秦丞相/桧用事掠以为功变/恢复为和戎 B.会秦丞相桧/用事掠以为功变/恢复为和戎 C.会秦丞相/桧用事掠以为功/变恢复为和戎 D.会秦丞相桧用事/掠以为功/变恢复为和戎 1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大意3分) 志士仁人抱愤入地者可胜数哉 12.文中“死者可作,吾谁与归"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个句子类似,两者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请你结合句子意思加以分析。
5分) (二)非文学作品阅读(共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15题 中国式读书法——吟诵 材料一 100岁的叶嘉莹老师,有两个愿望 今年100岁的叶嘉莹,有两个关于“教师"的朴素愿望90岁生日时她说:“如果人有来生,我就还做一个教师,仍然要教古典诗词95岁时,她又提起另一个愿望:“在有生之年,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给世界"如今,已百岁的她,仍在追求古典诗词文化的“珠圆月满” 材料二 谈吟诵 吟诵,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重大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说:“中国古典诗歌之生命,原是伴随着吟诵之传统而成长起来的"普通话吟诵专家徐健顺老师提出:“汉诗文天然可唱,人人可成作曲家朱自清先生又说:“只有在吟诵里,骈文和所谓八家文,以及近体诗,才能发挥充足的意味"因此,吟诵是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方法 为什么吟诵是唱的 因为汉语是有声调的下面是世界声调语言分布图,圆圈标记的都是语言有声调的地区,中国特别集中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在创作时就是有旋律的 而今,吟诵却鲜为人知采录、传承吟诵实属当务之急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 (三研究”工作团队奔赴全国各地和海外地区,迄今共抢救性采录了一千余位老先生,留下 阅读了大量的传统文化教育口述实录和数万首吟诵音视频,形成了全国吟诵现状报告。
材料三 吟诵的主要功能和建议 吟诵的主要功能 建议 功能一:正心诚意 遵循吟诵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平长仄短、韵字拖长等规则,理解内容,即兴唱自己的歌,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功能二:增强记忆 将古诗文的意义与声音相结合,还原当时的创作背景,形成高记忆率和低遗忘率的结合 功能三:有益健康 像唱歌一样吟诵时,配上音乐和动作,用放松的状态发声同时,体味作者的精神、境界、气象,涵养心灵 (以上材料改编自《学习强国》《人民日报》《普通话吟诵教程》) 13.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有关“吟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