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第二中学高一物理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260774777
  • 上传时间:2022-02-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1.2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第二中学高一物理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单选)如图所示电路中,三个相同的灯泡额定功率是40 W,在不损坏灯泡的情况下,这三个灯泡消耗的总功率最大不超过 :A.40 W        B.60 W         C.80 W          D.120 W参考答案:B2. (多选)如图所示,有一固定的竖直圆形轨道,圆心O,A、C分别为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杂技演员骑摩托车从A点开始沿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设车的质量不变,则(  ) A.摩托车在C点机械能最大B.摩托车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不变 C.摩托车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不断变化D.摩托车在A、C两点重力势能相等参考答案:解:A、摩托车在运动的过程中,动能不变,C处的重力势能最大,则C点的机械能最大.故A正确.B、摩托车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力提供向心力,可知合力的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故B正确,C错误.D、在A、C两点高度不同,则重力势能不同.故D错误.故选:AB.3. 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A.从北京开往广州的火车预计10时到站B.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驶主权C.某人百米跑的成绩是13sD.某场足球开赛了15min时甲队攻入一球参考答案:C【考点】时间与时刻.【分析】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时间间隔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解答】解:A、火车到站的时间,并没有起止时刻,是指时刻,故A错误;B、1997年7月1日零时是一个瞬间,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是时刻,故B错误;C、百米跑是一个运动过程,故是时间间隔,故C正确;D、足球赛开赛15 min时,甲队攻入一球,事情发生在一瞬间,故是时刻,故D错误;故选:C.4. 汽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

      现有加速度减小时的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参考答案:BD5. 下列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A.学校每天7:30准时上课B.本次物理考试时间为90minC.数学考试9:40结束D.中餐就餐12:00开始参考答案:B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某实验室为了研究某种新型汽车的运动特性,制造了一辆质量为200kg的模型车,该模型车在运行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8倍,某次实验中该模型车在25s内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模型车4s末的加速度     m/s2,在0~25s内运动的位移为     m,0~5s内汽车受到的牵引力     N.参考答案:1.6;140;480;【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由图象即可求得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得牵引力;在v﹣t图象中,与时间轴所围面积为物体通过的位移【解答】解:由图可知,在0﹣5s内,模型巴铁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保持不变,故4s末加速度为:在v﹣t图象中,与时间轴所围面积为物体通过的位移,则有:x=减速阶段的加速度为: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ma′=160N在加速阶段有:F﹣f=ma,解得:F=ma+f=480N故答案为:1.6;140;480;7.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当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1)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   ▲   (填测量工具)和       ▲   电源(填“交流”或“直流”).(2)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如图(乙)所示.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   ▲  部分进行测量(填“AD”或“DG”或 “GK”).参考答案:8. 船在100m宽的河中横渡,船在静水中的航速是4m/s,水流的速度为5m/s.试分析:(1)船能否到达正对岸      (填“能”或“不能”)。

      2)船至少需要多少时间方能达到对岸      s3)船登陆的地点离船出发点的最小距离是    m参考答案:9. AC、BD两杆均以角速度ω绕A、B两固定点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转动,AB=,转动方向如图所示,当t=0时,a =β=600,则t时刻交点M的速度为      ,加速度为     .参考答案:10. 如图9所示,一个小球从光滑斜面上无初速度滚下,然后进入一个半径为0.5m的光滑圆形轨道的内侧,小球恰能通过轨道的最高点,则小球下滑的高度h为           m,通过最低点时小球的向心加速度为        m/s2g=10 m/s2)参考答案:1.25     50  11. 利用水滴下落可以测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地流出,在水龙头的正下方放一盘子,调节盘子的高度,使一个水滴碰到盘子时恰好有另一水滴从水龙头开始下落,而空中还有两个正在下落中的水滴测出水龙头到盘子间距离为h,再用秒表测时间,以第一个水滴离开水龙头开始计时,到第N个水滴离开水龙头,共用时间为t,则重力加速度g=     ▲     参考答案: 解析从第一滴水离开水龙头开始,到第N滴水落至盘中(即N+3滴水离开水龙头),共用时间为t(s),知道两滴水间的时间间隔为△t= 所以水从水龙头到盘子的时间为t′=,根据h=gt′2得,g=12.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从高为h的斜面上端滑到斜面底端。

      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此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功WG =          ;斜面对物体的弹力做功WN =          参考答案:13. (4分)如图所示,你的左手拿一块表,右手拿一支彩色画笔你的同伴牵动一条宽约1 cm的长纸带,使纸带在你的笔下沿着直线向前移动每隔1s你用画笔在纸带上点一个点你还可以练习在1s内均匀地点上两个点这样,就做成了一台简单的“打点计时器”由实验可知纸带速度越大,相邻两点的距离越________,纸带的速度与相邻两点所表示的时间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参考答案:远、没有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1)其中的两个实验步骤分别是:A.在水平放置的方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另一端拴上两个绳套,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与方木板平面平行)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绳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和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B.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相同,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和记下细绳的方向.请指出以上步骤中的错误或疏漏: A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学习小组纠正了(1)中的问题后,某次实验中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F2已在左图中画出,图中的方格每边长度表示2 N,O点是橡皮条的结点,请用两个直角三角板严格作出合力F的图示,并求出合力的大小为________ N.(3)右图是马诗雨同学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的力的示意图,F 和F′中________是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参考答案:(1)A中是没有记录两拉力的方向.B中是没有说明要把结点拉至O点.(2)图略    14.1 N(或 N);   (3)  F  。

      15. 利用图2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①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_______A.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B.速度变化量和势能变化量C.速度变化量和高度变化量②除带夹子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_________A.交流电源                    B.刻度尺             C.天平(含砝码)③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图3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A、hB、hC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设重物的质量为m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_____,动能变化量=_____参考答案:    (1). ①A    (2). ② AB    (3). ③    (4). 此实验要验证的是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与动能增加量之间的关系,故选项A正确;②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交流电源和刻度尺;因质量从方程两边消掉,故不许用天平测量质量;故选AB.③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mghB;打B点时物体的速度,则动能变化量=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如图所示,置于圆形水平转台上的小物块随转台转动.若转台以角速度ω0=2rad/s.转动时,物块恰好与平台发生相对滑动.现测得小物块与转轴间的距离l1=0.50m,设物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1)求小物块与转台间的摩擦因数.(2)若小物块与转轴间距离变为l2=1.0m,则水平转台转动的角速度最大为多少?参考答案:解:(1)恰好发生相对滑动时由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f=μmg=mω02l1解得:μ=0.2     (2)转动半径变为l2时有:μmg=mωm2l2解得:ωm=rad/s.  答:(1)小物块与转台间的摩擦因数是0.2.(2)若小物块与转轴间距离变为l2=1.0m,则水平转台转动的角速度最大为rad/s.【考点】向心力.【分析】1、小物块随转台匀速转动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以及指向圆心的静摩擦力,其中静摩擦力f提供向心力.2、小物块恰好发生相对滑动,它所受的摩擦力f=μm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ω2l,即μmg=mω2l,化简可得角速度的值.17. 一辆汽车以54km/h的速度行驶,路遇紧急情况后以2 m/s2 的加速度刹车,求(1)汽车行驶多远后停下;(2)第8s内汽车行驶多远参考答案:56.25m,0.25m18. 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球从45m的高处自由下落,求2秒内的平均功率是多少?2秒末的瞬时功率是多少?参考答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礼仪讲授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名句名篇默写.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微任务 作文书写——比天还大的事儿.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二 真题研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3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文言文(考点部分) 任务组三 任务四 仔细比对准确提取概括分析文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二 任务五 看准对象因境设辞做到语言得体.docx 高考化学 1.传统文化与STSE 答案解析.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 专题16 Ⅱ 真题研练.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9.反应热与反应历程.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1.传统文化与STSE.docx 高考物理 板块三  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 二题型3 无机化工生产流程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7 Ⅲ 突破二 绘声绘色巧用细节描写生动丰满.docx 高考数学 中档大题练1.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教材文言文复习综合试卷.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三 微任务一 聚焦诗意准确选择.docx 高考数学 创新融合4 数列与导数.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课文1 归去来兮辞 并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任务二 “三管”齐下美“言”有术文采抢眼养颜.docx 高考数学 满分案例三 立体几何.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