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菏泽市2021年中考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word版含参考答案).doc
6页山东省菏泽市2021年中考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word版,含参考答案)菏泽市二0一五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一、古诗词(30分) (一)经典诗文积累12分) 1.将宋代词人宋祁的《玉楼春》补写完整4分)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2.依据课文填空4分) ①所以动心忍性,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③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3.根据提示默写4分) ①杜甫《望岳》中点明全诗主旨,表达诗人远大抱负的句子: , ②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暗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句子: ,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4—5题4分) 秋霁 崔道融 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 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 4.这首诗题为“秋霁”,诗中是从哪些方面表现“霁”字的?(2分) 5.赏析最后一句“时有惊鱼掷浪声”的妙处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14分)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习惯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跌绊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益:增加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C.每履之,足苦踬焉 履:踩 .D.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 语:告诉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B.丹之爱,宜乎众矣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C.命童子取土平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D.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①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9.用“/”给《习惯说》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不含句末)(2分) 10.《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 ;《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 2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8分) 唐宋大诗人中的物候 竺可桢 宛敏渭 唐宋许多大诗人,善于 鸟语花香的暗示,把大自然的变化写进诗篇其中许多诗句,经过千百年的 ,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至今还脍炙人口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这就是说,只有对大自然 很深的人,才能领悟它的语言,和它亲密对话 唐白居易十五岁时,曾经写过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物候学角度来说,这首在当年就很轰动的诗,表现了两个重要规律:第一,草木得茂盛和凋谢,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的规律;第二,这循环是随气候转化的,春风一到,头年枯黄的草木就苏醒了。
春天来临的信息是什么呢?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可以找到答案李白诗曰:“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句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洪迈《荣斋随笔》中指出:这首诗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几经推敲,改了几次才定了“绿”字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这是符合物候学的规律的王安石这句诗还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⑤若把它改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很不恰当了因为在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挟带黄沙比吹绿草叶更有代表性,所以,李白《扶风豪士歌》中,有“洛阳三月飞胡沙”之句虽则句中“胡沙”是暗指安史之乱,但河南春天风沙很大也是事实 11.依次填入文中划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领悟 考验 感悟 B.领略 考验 感觉 C.领悟 考证 感悟 D.领略 考证 感觉 12. 从文章内容看,本文作者认为江南春天来临的信息是什么?(2分) 13.“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是诗人几经推敲才改定的,本文作者认为用“绿”字的好处是什么? (2分) 14. 文章引用李白《扶风豪士歌》中的诗句目的是什么?(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16分) 给狗留个位置 张建忠 开学没几周,一位老师生病住院了老校长找我商量让我接那位教师的语文课及班主任工作,我爽快地答应了老校长很高兴,亲自把我送到教室 老校长把我介绍一番后走了,我便接着上课 一会儿,一声报告,门口探进一个小脑袋 “请进!”我和蔼地说一个虎头虎脑、矮个子、浑身脏兮兮的男孩儿溜到了座位上,班里哄堂大笑 我这时才看清楚,有一只小狗摇着尾巴紧跟着颠颠进来了我问是谁带来的,没有人理会我试着轰走小狗,可是小狗对我龇牙咧嘴汪汪叫我窘极了,于是试着环视一下教室,希望有同学出来解围,可是大家都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我给自己找个台阶说:“请同学下次不要再把小狗带进教室我们继续上课 小狗也摇着尾巴来到那位迟到的男孩的座位旁,昂着脑袋望着小主人 我在上面讲得津津有味,可这些孩子们却在底下逗引小狗小狗一会儿跑到这位同学的桌旁,一会儿又溜到那位的桌底下男生笑嘻嘻的,胆小的女生一惊一乍的,班里乱了起来 我生气了,指着那位男孩呼呼地说:“你看你,把狗带进班里,弄得大家还怎么听课?”“我又没带它来,是它自己跑来的男孩低着头,小声辩解那这次就算了,下次千万别带进班里来我语气缓和多了。
嗯??知道了男孩嗫嚅着下课了,我很扫兴地走了 接连几天,我上课时再没有学生把小狗带进班里了 一天,我在上课,上次的那位男生连报告都没打直接溜进教室急忙把门关上 我一愣,正待说话门动了一下,“别报告了,直接进来得了!”我一语双关门又动了一下,“叫你进来,你怎么不进来呢?”我气呼呼打开门吓了一跳,那条小狗大模大样地摇着尾巴颠颠地进来了 那个男孩窜过去就去撵小狗,可小狗在同学们的座位底下钻来钻去,就是不出去缓过神的我气得跑到男孩跟前,指着他说:“你??你是存心捣蛋,我找校长去!”我气呼呼地走了 不一会,我把老校长叫来了老校长往门口一站,班里突然安静了下来那个男孩也回到座位上低着头,小狗伸着舌头喘着气趴在他的脚旁老校长径直走到小狗跟前,朝小狗一脚踢去,小狗哀哀狂叫,夹着尾巴往同学们的座位底下躲男孩起先是一震,接着咬着牙,噙着泪,一言不发 老校长又拎着板凳做出砸的样子硬是把小狗赶出了教室老校长批评了那个男孩,说他不该把狗带到班里影响老师上课接着,又恨铁不成钢地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说他们不尊重教师,说我是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外来给他们义务上课的,他们不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孩子们都似懂非懂地点着头。
老校长颤巍巍地走了,那个男孩趴在位置上抽泣??以后,我再上课时,没有发现那个男孩难道是因为上次小狗的事吗?我有些愧疚于是,我决定到男孩家家访,让他尽快来上课?? 第二天,那男孩来到了班里,我把他的位置调得比别的孩子宽敞了许多,那条小狗静静地趴在他的脚旁老校长巡视时,看到了小狗,气冲冲地闯进来我拦住了老校长,老校长睁大了眼睛看着我 “这个留守孩子太可怜了,唯一陪伴他的竟然是这条小狗??”我哽咽了老校长动情地握着我的手说:“上次打小狗,我也不忍心,只是怕影响你上课你能这样做,我很高兴,还有什么比给小狗留个位置更体现人性化教育呢?” (《中学语文教学》204.9) 15.阅读文中画线的文字,写出“我一语双关”中双关的两层意思4分) 16.下面是两处对小男孩的描写,请品味加点文字4分) ①“嗯??知道了男孩嗫嚅着 .. ②男孩起先是一震,接着咬着牙,噙着泪,一言不发 ............ 6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