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标准国际贸易论文范文谈基于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标准化下载.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33011390
  • 上传时间:2022-01-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5.77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标准国际贸易论文范文:谈基于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标准化word版下载基于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标准化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基于国 际贸易技术壁垒的标准化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标准论文 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摘要】技术标准是我国加入WTO后受到较大限制的技术性贸易壁 垒之一本文结合我国目前状况与国外的比对,从我国技术标准的环 境、目标、内容以及实施等方面作了简要的阐述,提出了一些想法和 倡议,以之为推动我国的标准化战略工作做一种尝试关键词】技术标准技术贸易壁垒标准化战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技术标准已被公认为是建立技术 壁垒、抢占国际市场的利器,是推广先进技术、提高我国科技水平和 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必要条件,是传统产业变 革和企业实现技术跨越的重要动力由于我国已经加入了世贸组织, 关税大幅度降低,关税壁垒将逐渐让位于非关税壁垒作为非关税壁 垒的技术壁垒,正日益成为调节国际贸易的杠杆,对一国的经济发展 有着重要影响所以,为应对我国加入WTO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我们必须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战略,以推动我国技术标准整体 水平的提高,推动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

      一、现今形势下中国技术标准的困境据不完全统计我国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在这两方面 受到比较大的影响,造成的损失达到170亿美元,占出口额的5. 2%o 其中欧盟、日本、美国对我出口企业造成的损失占很大一部分从实 际目前状况可以看出,在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上我国企业受到的 限制很大1. 据统计分析,中国的科技竞争力在51个国家中排名第32位, 在2000万人口以上的27个国家中排名第13位也就是说,中国科 技竞争力在世界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统计显示,在质量认证体系上, 美国已经建立了 55种质量认证体系,日本则有25种,欧盟已统一了 9种在国际标准的采用方面,20世纪80初,美、英、法、德等国 家的国际米标率(米用国际标准的比例)就已达80%,日本新制定的 国家标准有90%以上是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组织 (1EC)的标准,而在我国,据统计19744项国家标准中,只有8628项 米用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米用率仅为43.7%另外从国际 技术标准的制定权来看,几乎都被发达国家制约了,在ISO和IEC的 992个专门委员会中,仅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日本五个国家就 占据了 62%的干事国席位,而我国仅仅是其中五个专门委员会和分 委员会的干事国。

      没有技术,参与不了标准的制订,当然只能受制于 人被动地接受标准,标准达不到,就只能被其他国家堂而皇之地拒之 门外2. 我国很多企业由于过去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条件之下,对标准 化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专门从事技术标准的研 究人员,而只是在遭遇到技术性贸易壁垒之后才亡羊补牢由于企业 对标准战略的参与度不够,在我们国家缺乏起牵头作用的企业制定行 业标准,导致政府不得不出面制定强制性标准我们知道,政府与市 场之间的关联度相对于企业与市场来说是薄弱的,该强制性标准可能 会与市场脱钩,而且通常政府机构关注的都是国内市场而非国外市 场,这样一来,强制性标准超过自愿性标准,与国际标准联系不紧密, 对于行业发展来说都很不利而从国外标准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经验 来看,在处理标准和技术法规关系方面,目前以欧盟为代表的市场经 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一般采取下述立法模式,即技术法规仅规定安全、 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参见WTO/TBT确定的有关制定技术法规的正 当目标)的基本要求,而所涉及的技术细节则通过指示性引用标准来 解决;在没有适用的标准的情况下,法规机构委托标准机构制定相应 的标准供法规所用这种模式使技术法规和标准紧密联系起来,使标 准和技术法规形成了一个统一、严密和灵活的体系,既保证了对于有 关方面(例如,一般安全理由)的基本保护要求,又给了技术发展的 自由度。

      3. 由于我国强制性标准与国际标准联系不紧密,因此我国现有 的技术标准缺乏整体联系,科研工作与标准制定之间脱钩,从而导致 标准的适用性较差以往我国标准的分权管理,并没有把国家技术标 准提高到战略高度,形成了国家标准和国务院各部委行业标准为主体 的标准结构,现在很多标准还是历次机构改革以前的部委发布的标 准,而这些标准没有及时更新与发布,从而造成了国家标准与行业标 准界限分不清,有些标准失效、有些标准互相交叉、有些标准不兼容、 有些标准之间互相矛盾等加入WTO以后,虽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 会作为中国标准发布和维护的主体,各部委管理标准的部门形式上改 称为分委会,但体制上与国外的标准学会性质并不相同,又使得我国 在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制度上受到约束二、对我国标准化战略推进的倡议(一)首先是政府层面上应该大力支持标准化战略的推进,我 们倡议可以在以下三方面考虑:1. 在政府有庞大的资金投入的情况下,综观美国、日本、德国、 法国等国家,他们的标准化组织大多都是民间的非赢利性机构,是非 政府性质的这些民间组织制订的标准,具有很大的权威性,不仅在 国内享有良好的声誉而颇受青睐,在国际上也得到高度评价而被广为 采用。

      以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为例,其基本特征是产业界自治, 美国政府只在个别关系到重大公众利益和公共资源、公共安全的领域 中才执行强制性的技术标准为什么在技术标准上发达国家要弱化政 府的权利呢?因为标准不同与技术,先有技术,后有标准,从技术到 标准要经过一系列的市场运作可以说,标准是来源于市场的由政 府主导制定技术标准,并利用政府对公权力的垄断来强制推行不符合 市场原则对于这一点,我国政府也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虽然在技术 标准战略中确实有重要作用,但不应该去主导技术标准的制定与执 行,越俎代庖,违反市场规律2. 政府要深入实施“科技兴贸”的政策,积极开展全球性、区 域性的行业活动,推动企业“走出去”,跻身于国际市场竞争不断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进贸易方式和市场多 元化同时,政府也可以积极引进人才,推动国外技术人员与国内优 秀人才的资源整合,形成一支高水平的科技人员队伍,开展国际科技 合作,加强与国内外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全方位地主动利用全球科 技资源,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另外还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一 些活动,因为这些国际标准组织对于未来国际标准来说,具有举足轻 重的地位。

      3. 政府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将各个方面协调起来,包括企业 之间,标准之间的协调首先,在相互竞争的利益各方之间要保持必 要的平衡,包括各个企业利益的协调,同行业的竞争与合作,不同行 业的衔接等第二,根据不同行业特殊的技术、产品和领域的需求, 采取不同的策略论第三,相关的行政管理措施与标准制订过程之间 的协调,不能因为行政管理的低效率而延误标准的制订过程第四, 将不同的标准化活动之间协调一致,避开重叠或互相冲突二)其次是作为创新和制标的主要机制,企业应该积极和政 府合作,通过良性互动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标准制定与产业化的体 制1. 在当前“技术专利化一专利标准化一标准品牌化一品牌市场 化”新的产业发展链的背景下,企业要转变旧观念,提高对技术标准 的新认识,密切注视全球性技术贸易壁垒变化的新动向,转变旧观念, 注重环保、高技术含量、无公害等因素的要求,推出自己有档次的品 牌,形成战略市场2. 对于有能力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企业,我们政府要根据其企 业自身产品的特质和特性,增加研发经费的投入,积极制定于我国有 利的国际标准3. 各个企业或者整个行业应该积极参加国际技术标准机构的活 动据调查,有75%的企业参加国家技术标准机构的活动,其中60% 的企业还参加国际技术标准活动。

      调查显示,企业通过参加技术标准 活动,可获得内部知识和最新信息,采用符合欧洲标准或国际标准的 企业成功机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采用欧洲标准或国际标准时 不必对自身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在竞争上则可获得优势,还可以抑制 自己向不具备竞争能力的技术进行投资,获得共享研究成果由此可 见,参加技术标准活动的企业比不参加技术标准活动的企业在成本和 企业竞争力方面(长期和短期)均具有优势4. 采取企业联盟的形式,大的企业形成大的龙头,带动一大批 供应商的企业群体鼓励企业以多种形式推动技术标准工作,支持大企 业以核心技术为依托,吸收更多企业的参与,组成产业联盟等组织, 发挥集体创新的力量例如由联想为牵头单位,TCL、康家、海信等 多家共同筹划建立的电脑电视等信息设备互相连接的技术标准, 构筑的闪联标准这种模式下由技术标准所形成的相关产业链能大大 提升产业竞争力只有作大,技术才能向标准转化由如今的机电产品出口基于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标准化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基于 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标准化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标准论 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的目前状况可以看出来,我国现在受到的技术贸易壁垒还是比较严 重的,尤其是去年经济危机,各国不光在进口量上逐渐减少,而且在 技术贸易壁垒方面也更加严格起来。

      因此全面深入地研究技术性贸易 壁垒中最主要的技术标准,掌握市场准入的规则,探讨我国机电行业 在世界贸易的新格局和新形势下如何应对并保持快速稳定发展就显 得十分重要和必要,尤其通过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技术标 准的分析,以及对我国机电行业所遇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具体情况 的研究,找出可行的、系统的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扩大机电产品出口 的策略,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作用参考文献:[1] 任端平,吴鹏陈,光辉:标准理由的法律分析,世界标准化 与质量管理,2007年第3期.[2] 肖春勇,王晓波,曲焕涛:关于“入世”后我国标准化战略 的深思,科技管理研究,2002年第6期.[3] 卜晓勇,徐飞:试论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的互动关系,科技 管理研究,2003年第2期.[4] 费跃:我国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刍议,中国标准化,2002年第2期.[5 ]技术壁垒,把中国企业挡在世界门槛前.http:///course/ShowArticle. asp?ArticleID=451[7] 李春田:标准化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52.[8] 王金玉:国外标准化发展战略[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2, (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