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管理机制与管理方法讲义.ppt

63页
  • 卖家[上传人]:876****10
  • 文档编号:151397684
  • 上传时间:2020-11-1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14MB
  • / 6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管理机制 二、管理方法,第四节管理媒介管理机制与管理方法,一、管理机制,(一)管理机制的涵义与特征 (二)管理机制的构成 (三)运行机制 (四)动力机制 (五)约束机制,(一)管理机制的涵义与特征,管理机制的涵义: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 管理机制的特征: (1)客观性 (2)自动性 (3)可调性 管理机制的重要性:管理机制是决定管理功效的核心问题管理机制本质上是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 类型:主要包括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三个子机制二)管理机制的构成,(三)运行机制,运行机制的涵义运行机制主要指组织基本职能的活动方式、系统功能和运行原理 运行机制的普遍性任何组织,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单位、部门,都有其特定的运行机制四) 动力机制,动力机制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管理机制,是为管理系统运行提供动力的机制所谓动力机制,是指管理系统动力的产生与运作的机理 动力机制主要由三方面构成,(五)约束机制,权力约束 利益约束 责任约束 社会心理约束,讨论,机制就是具体的管理办法,就是具体的管理行为,对吗?为什么?,二、管理方法,(一)管理方法的涵义与分类 (二)四大常用方法的比较,(二)四大常用方法的比较,经济、行政、法律和社会心理学等四大常用方法之比较,(一)管理方法的涵义与分类,管理方法的涵义:管理方法,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组织和协调管理要素的工作方式、途径或手段。

      管理方法的分类:三种分类第一节 近代管理理论 第二节 现代管理理论 第三节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第四节 组织文化,第二讲 管理思想,一、古典管理理论 二、梅奥与人群关系论,第一节 近代管理理论,一、古典管理理论,(一) 泰勒与科学管理理论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三)韦伯与理想行政组织体系,古典理论产生的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日趋复杂 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企业由特殊的雇佣人员经理、厂长、领班进行管理 职业管理者将过去积累的经验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一)泰勒与科学管理理论,1、泰勒其人 泰勒(1856-1915)美国人,被后人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既有从事科学研究和发明的才能,又有从事社会活动和领导工作的才能他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著作有:计件工资制、车间管理、科学管理原理等 2、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 提高劳动生产率3、泰勒的主要实验,搬运生铁块实验 铁锹实验,(一)泰勒及科学管理理论,搬运生铁块试验,伯利恒钢铁公司有75名工人的任务是:将重92磅的生铁块运30米远的铁路货车上,他们每天平均搬运12.5吨,日工资是1.15美元;,经过反复试验最后得出最佳方法(姿势、速度、持握位置)并且以57%的时间用于休息为最佳,采用后使每个工人的日搬运量达到47吨至48吨,同时工人的日工资也提高到1.85美元。

      铁锹试验,伯利恒钢铁公司有一种铲物料的工作:物料有铁矿石、煤粉、焦炭等,每个工人的日工作量为16吨,铲运工人各自拿着自己家里铁锹上班(这些铁锹各式各样,大小不一)泰勒通过实验得出:一铁锹21磅对工人最适宜,于是按此标准设计适用于各种物料的各种铁揪采用后平均每人每天的操作量提高到59吨,铲运工人也从400人至600人降到了仅需140人,工人的日工资也从1.15美元提高到1.88美元4、泰勒的主要思想,劳动方法的标准化 工时研究与工作定额 科学挑选与培训工人 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分离 实行“例外原则” 强调科学管理的核心是“一场彻底的心理革命”,(一)泰勒及科学管理理论,5、对泰勒制的评价,科学管理的创始人 泰勒的实践精神令人感动 把科学的方法用到管理上 把人当经济人 局限于基层管理,(一)泰勒及科学管理理论,讨论内容:为什么说彻底的心理革命的主要内容是科学管理的核心? 举身边实例说明怎样运用例外原则?,课堂讨论,(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1、法约尔其人 法约尔(18411925),法国人,长期担任一家大型矿业公司的总经理他是一位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先驱者,管理科学的奠基人。

      被后人称为“管理过程理论之父”1916年,法约尔发表了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 他重点研究整个企业的组织与管理2、法约尔的管理科学理论: 经营是如下六种活动的集合: 技术性活动、商业性活动、财务性活动、会计性活动、安全性活动、管理性活动 即管理仅仅是上述六种基本活动之一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3、法约尔提出的管理科学理论核心,管理活动的五大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要素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4、法约尔提出的管理科学14条原则,(1)劳动分工 (2)权力与责任 (3)纪律 (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 (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7)合理的报酬 (8)适当的集权与分权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9)跳板原则法约尔桥”,(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10)秩序 (11)公平 (12)保持人员稳定 (13)首创精神 (14)团结精神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5、法约尔的主要管理思想与贡献,企业经营活动有六项不同活动,称为六大经营职能即: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最早提出管理的五要素即五职能 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系统地总结了企业管理的14项原则。

      重视对组织理论的研究 重视管理者的素质与训练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6、对法约尔的评价,一般管理理论的创始人 弥补了泰勒高层管理的不足 原则不够精炼,(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三)韦伯与理想行政组织体系,1、韦伯其人 韦伯(18641920),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和政治学有广泛的兴趣,并发表过著作社会和经济理论,书中提出了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由此被人们称为“组织理论之父”2、韦伯管理思想主要体现,权力与权威是一切社会组织形成的基础 提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三)韦伯与理想行政组织体系,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缺陷 泰勒认为工人的主要动机是经济的,工人最关心的是提高自己的金钱收入,即坚持“经济人”假设 泰勒的科学管理仅重视技术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 “泰勒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二、梅奥与人群关系论,2、人群关系的发展史,18世纪上半叶,英国人罗伯特欧文于1825年提出在法律规定日工作时间、童工法、普及教育、改善生产环境、提高工人待遇、减轻工人痛苦 1913年,德国人雨果孟斯特伯格在他出版的心理学与工业效率一文中,建议用心理测验来改进对雇员的选拔,通过心理调适来刺激和诱导工人提高生产率。

      二、梅奥与人群关系论,3、梅奥与“霍桑试验” 梅奥(18801949),美籍澳大利亚人,曾经学过逻辑学,哲学,医学等三个专业,通过亲自参加和指导霍桑试验,在欧文和孟斯特伯格等人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人群关系理论,他的代表作为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为后来的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梅奥与人群关系论,霍桑试验,地点:芝加哥霍桑机工厂 组织者:西方电器公司(美国) 时间:1924年至1932年(历时8年) 初始目的:试验不同的照明水平对工人生产率的影响第一阶段:(19241927年) 试验内容和方法:设立一个试验组、一个对照组在试验组中给予不同的照明强度,而对照组中则保持原有的照明强度不变 结论:工作条件的好坏与劳动生产率没有直接关系,这个结论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也解释不了试验中工人的行为霍桑试验,第二阶段(1927年1928年),邀请了哈佛大学的埃尔顿梅奥参加研究 试验内容和方法:在继电器装配室,选择5名女装配工和一位画线工,单独在一间工作室内工作试验中逐步改善工作条件 结论:监督和指导方式的改善能促使工人改变工作态度,增加产量,而其它因素对产量无多大影响霍桑试验,第三阶段:(1928年1931年) 实验内容和方法:大规模访谈,接受访谈达2万多人次,形式由问卷到自由交谈; 发现:影响生产率最重要的因素是工作中形成的人群关系,而不是待遇和工作环境,每个工人的工作效率不完全取决于他自身,而且要受小组内其他同事的影响。

      霍桑试验,第四阶段: 实验内容和方法: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由9位接线工、3位焊工和2位检查员组成霍桑试验,三项重大发现: 第一,大部分成员都自动限制产量,为保护一部分因公司再提高工作定额而造成失业的同事; 第二,工人对不同级别的上级持不同的态度,对级别越高越受大家的尊敬,大家的表现也越好; 第三,成员中存在着一些小派系,每个小派系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为规范,加入者必须遵守,否则会受到惩罚霍桑试验,4、梅奥人群关系论主要内容,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和他与周围人的关系 在非正式组织中,以感情逻辑为其行动标准它的缺点是可能集体抵制上级的政策或目标,强迫组织内部的一致性;它的优点是使个人有表达思想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工人们的自信心二、梅奥与人群关系论,5、梅奥人群关系理论的贡献,强调对管理者和监督者进行教育和训练,以改变他们对工人的态度和监督方式 提倡下级参与企业的各种决策 加强意见沟通,允许职工对作业目标、作业标准和作业方法提出意见,鼓励上下级之间的意见交流 建立面谈和调节制度,以消除不满和争端 改变干部的标准。

      重视、利用和倡导各种非正式组织二、梅奥与人群关系论,6、梅奥人群关系理论的局限性,过分强调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过多的强调感情的作用,似乎职工的行动主要受感情和关系支配 过分否定经济报酬、工作条件、外部监督、作业标准的影响,二、梅奥与人群关系论,一、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管理理论的分散化 三、管理理论的集中化趋势 四、现代管理思想的新发展,第二节 现代管理理论,一、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企业规模急剧扩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这些都要求企业管理日趋复杂 (二)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三)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二、管理理论的分散化,(一)管理科学的形成 (二)管理理论的热带丛林,三、管理理论的集中化趋势,(一)系统管理理论 (二)权变管理理论,(一)系统管理理论,系统管理学派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为美国管理学者卡斯特、罗森茨韦克和约翰逊卡斯特的代表作为系统理论和管理系统管理学说的基础是普通系统论 系统论的主要思想是: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的 系统的整体性 系统的等级性,(二)权变管理理论,卢桑斯的权变管理学说 基本思路是:先确定有关的环境条件,然后根据权变关系的理论,求得与之相应的管理观念和技术,以最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

      他提出一个观念性的结构,并用矩阵图来加以表示这一结构由环境、管理观念与技术、它们两者之间的权变关系等三部分组成权变管理理论的结构由三部分组成,环境环境通常为自变量 管理观念与技术这是观念结构中的自变量把所有管理理论划分为四种学说:过程学说、计量学说、行为学说和系统学说 权变关系权变关系是指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存在的函数关系即:如果环境条件一定,那么就必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原理、方法和技术,以有效实现企业目标一、统御之术 二、用兵之策 三、经营之道,第三节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一、统御之术,(一)在识人上,六韬中提出识人“八征法”: 提出问题观察他的才学? 用疑难问题追问他观察他的应变能力? 用间谍来侦察他观察他是否忠诚? 明知故问,看他有无隐瞒观察他的品德? 让他管理钱财观察他是否廉洁? 用女色试他观察他是否好色? 告诉他危险观察他是否勇敢? 使他醉酒观察他能否保持常态?,(二)在用人上:强调德、功、能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