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外砂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4页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外砂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B. 22.4LO2 中所含氧气分子数为 1NA 个C. 1mol 氧含 6.02×1023 个 O2D.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 mol参考答案:D【详解】A.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故错误;B. 22.4LO2 因为没有说明温度和压强,不能计算其物质的量,故错误;C. 1mol 氧的说法中没有说明微粒的名称,故错误;D.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 mol,故正确点睛】在使用物质的量时一定要注明微粒的名称或用化学符号表示,对于气体的体积换算物质的量,一般能计算标况下的物质的量,没有说明标况下,不能计算其物质的量2. 已知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的原子序数可能是Y的原子序数的2倍B.Z元素的原子半径可能比Y元素的小 C.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定比Y的强D.若Z的最高正价为+m, 则X的最高正价也一定为+m参考答案:A3. 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 一定属于吸热反应 B. 一定属于可逆反应C. 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 一定属于分解反应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
A.该物质属于分解反应,一般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但也有的分解反应如2H2O2=2H2O+O2↑是放热反应,A错误;B.根据图示可知有一部分反应物未参加反应,该反应是可逆反应,B正确;C.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D.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因此属于分解反应,D正确答案选A名师点睛】化学试题的呈现方式形式多样,可采用文字、数据、图表、示意图等多种方式的融合,增加试题信息的广度,考查学生从不同呈现方式中提取有用信息、加工信息,并利用信息进行思考或推理的能力这些信息蕴含着解决试题的重要思路、数据和方法,如物质性质、物质形态、反应条件、反应产物、结构特征以及变化趋势等这就要求考生通过“现场独立自学”的方式,从中概括抽象出新的知识或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同时与学过的知识相组合,形成较全面的网络化的知识体系,将这些知识体系进一步应用到新的知识情境中,从而解决问题这种试题培养和考查了考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4. 人造地球卫星上使用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A.负极,被氧化 B.正极,被还原 C.负极,被还原 D.正极,被氧化参考答案:B略5. 下列溶液中,与100mL 0.5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A.100 mL 0.5 mol/L MgCl2溶液B.200 mL 0.25 mol/L AlCl3溶液C.50 ml 1 mol/L NaCl溶液D.50 ml 0.5 mol/L HCl溶液参考答案:D【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分析】100ml 0.5mol/L NaCl中C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结合物质的浓度和构成计算该题.【解答】解:100ml 0.5mol/L NaCl中C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A.100ml 0.5 mol/L MgCl2 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2=1mol/L,故A错误;B.200 mL 0.25 mol/L AlCl3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5 mol/L×3=0.75mol/L,故B错误;C.50ml 1mol/L NaCl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故C错误;D.50 ml 0.5 mol/L HCl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故D正确.故选D.6. 目前,人类已经发现的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共有16种,下列对这16种非金属元素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①都是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3 ②单质在反应中都只能作氧化剂 ③对应的含氧酸都是强酸 ④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所以又叫气态氢化物 ⑤气态氧化物与水反应都不会再生成气体 A.全部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②③④ D.只有①②④⑤参考答案:A略7. 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上警示性标识,下列化学药品名称与警示标识名称对应正确的是A.酒精-------剧毒品 B.浓硫酸--------腐蚀品 C.汽油-------三级放射性物品 D.烧碱--------易燃品 参考答案:B略8. 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煤的液化 B. 石油的分馏 C. 煤的干馏 D. 石油的裂化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石油的分馏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属于物理变化,其他为化学变化,故选项B正确。
9. 已知①反应2BrO3-+Cl2=Br2+2C103-;②5Cl-+I2+6H20=2HIO3+10HCl;③ClO3-+5Cl-+6H+=3Cl2+3H2O,下列物质氧化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A. ClO3->Br03->IO3->Cl2 B. Br03->Cl2>ClO3->IO3-C. Br03->ClO3->Cl2>IO3- D. Cl2>Br03-> ClO3->IO3-参考答案:C点睛:氧化剂→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氧化反应→氧化产物,判断谁是氧化剂,谁是氧化产物,然后利用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得出正确答案10. 医学上通过研究并实现了利用含放射性元素32P的“纸贴”治疗疤痕疙瘩,下列有关32P和31P的叙述正确的是( )A.32P和31P属于同一种核素B.32P的原子中所含的质子数为16C.31P的中子数为16D.32P的摩尔质量为32参考答案:C【考点】核素.【分析】A.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B.原子的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C.元素符号左上角数字为质量数,等于质子数+中子数;D.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数值等于其质量数.【解答】解:A.32P和31P质子数相同都为15,中子数不同分别为17、16,是不同种核素,故A错误;B.32P的质子数为15,所以原子中所含的质子数为15,故B错误;C.31P的原子中所含的中子数=3﹣15=16,故C正确;D.32P的摩尔质量为32g/mol,故D错误;故选C.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的原子核内质子数都比中子数多 B.氢离子(H+)实质上是一个裸露的质子 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其化学性质也相同 D.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4参考答案:B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r的非金属性比I强,HBr比HI的稳定性强B. P的原子半径比N大,H3PO4 比HNO3 的酸性强C. Na熔点比K高, NaOH的碱性比KOH强D. 非金属性Cl>Br>I,沸点HCl>HBr>HI参考答案:A【详解】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Br>I,则氢化物的稳定性HBr>HI,故A正确;B.原子半径大小与非金属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合物酸性强弱无关,其最高价氧化物是水合物酸性强弱与非金属性强弱有关,故B错误;C.碱的碱性强弱与金属单质的熔点高低无关,与金属的金属性强弱有关,故C错误;D.氢化物的熔沸点高低与非金属性无关,与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有关,氢化物的稳定性与非金属性强弱有关,故D错误;故答案为A。
13. 下列变化,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H2SO4→SO2 B.HNO3→NO C.Fe2+→Fe3+ D.HCO3-→CO32-参考答案:C14. 在101 kPa和25 ℃时,有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s)+1/2O2(g) =CO(g) ΔH1=-110.5 kJ·mol-1H2(g)+ 1/2O2(g)=H2O(g) ΔH2=-241.7 kJ·mol-1H2(g)+ 1/2O2(g)=H2O(l) ΔH3=-285.8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s)+H2O(g)=CO(g)+H2(g) ΔH=-131.2 kJ·mol-1B.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 (l) ΔH=-571.6 kJ·mol-1C.2H2O(g)=2H2(g)+O2 (g) ΔH=-483.4 kJ·mol-1D.H2O(g)=H2O(l) ΔH=-44.1 kJ·mol-1参考答案:D略15. 参考答案:C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11分)下图1为实验室制取氨的实验装置。
1)写出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收集氨时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位学生用制得的氨,按图2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烧瓶已充满干燥的氨气,引发喷泉实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另一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设计了图3装置首先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产生喷泉的是( )A.CaCO3粉末和浓盐酸B.NH4HCO3溶液与稀NaOH溶液C.HCl和AgNO3溶液D.HCl和酚酞溶液该同学又向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 )A.硝酸铵 B.食盐C.浓硫酸 D.硫酸铜参考答案:(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减少与空气的对流,保证试管中能收集满氨气(3)打开橡皮管的夹子,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4)A C 解析:(1)采用的是固+固混合加热制气的方法,故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NH3,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收集氨气用的是向下排空气法,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减少氨气与空气的对流,加快收集的速率,同时保证试管中能收集满氨气3)打开橡皮管的夹子,挤压胶头滴管的胶。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