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A卷-含答案.doc
5页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A卷 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一个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对数学的厌恶,他在离开学校后很可能不会再主动研究数学问题了这种现象属于( )A.连带学习 B.附属学习 C.正规课程 D.显性课程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属于( )A.模象直观B.实物直观C.言语直观D.想象直观3、小学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 )。
①国家课程②地方课程③必修课程④选修课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张老师在课堂上出示了一个钟表模型,通过对三个指针的操作,帮助小学生很快理解了“时、分、秒”的概念,这体现的教学原则( )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5、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了解和信任,班级的组织比较健全时,班集体发展处于( )阶段A.成熟 B.组建 C.核心形成 D.自主活动6、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年代是( )A.1904年B.1922年C.1949年D.1986年7、校风、校貌和师生关系都属于(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活动课程 D、综合课程8、班主任于老师通过委托任务和组织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 B.品德评价法 C.实际练习法 D.情感陶冶法9、课堂上,老师让各小组用自己的方式展示对“友情”的理解,出现了故事讲述、小品表演、诗歌朗诵等多种形式这一教学行为旨在达成( )。
A、行为性目标B、普遍性目标C、表现性目标D、生成性目标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遗传B.环境C.个体差异D.个人努力11、( )可用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且可将学生的猜测可能性降到最小A.选择题B.是非题C.论述题D.填空题12、郭阳同学最近总是不由自主地反复洗手,即便是洗了几遍仍然认为没洗干净明知没有必要,却不能控制自己这说明他可能患了( )A.抑郁症B.焦虑症C.强迫症D.恐怖症13、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能够促使师生员工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自觉为实现学校的目标而努力,这主要体现了学校文化的( )A、激励功能 B、凝聚功能 C、约束功能 D、教化功能14、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兴趣小组和同学帮扶课外教育活动,不属于( )A.教学计划之内的活动 B.教学计划之外的活动 C.综合活动 D.社会实践活动15、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含义是指( )A.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B.人的身心全面发展C.人的劳动能力全面发展D.人的独立个性全面发展16、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建立学生档案C.了解学生D.操行评定17、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来我国学习,并把中国文化带回自己的祖国这反映了教育具有( )A 文化传承功能 B 文化创造功能 C 文化更新功能 D 文化传播功能18、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应当特别重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产生( )A、成就动机 B、认知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19、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甚至摆脱社会影响的法国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 B.洛克 C.卢梭 D.杜威20、学校教育始于( )A.奴隶社会初期B.奴隶社会末期C.原始社会末期D.封建社会中期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学校成立的基本条件2、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的能力3、简述访谈法的基本步骤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
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孙老师把题目改编为:“六一”儿童节要到了,我们三年级要参加表演,需要演出服装160套,爱心服装厂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20套现在离“六一”儿童节还有2天,请你帮忙算算每天需要完成多少套?问题:(1)对孙老师成功的教学情境创设进行评析2)阐述老师处理教材内容时的基本要求2、我是初二(3)班的班主任,有一天我收到班上学习较差同学的一封信信上说.....您知道吗?我一直想拿到一个奖状回家,让爸妈高兴,那样他们就能带上我出去旅游了看了信,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们扪心自问:我深入学生心灵深处了吗?我关心他们的渴望了吗? ..... 反思中我萌生一个念头,午间,我请来了班上学习后进的学生我手里拿着一本书,一支钢笔,一个足球,一张奖状我问他们,如果让你选择一样的话,你们会选择什么?想不到大家都选择了奖状于是我说:“ 那好,如果你们想要奖状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想想自已在哪方面努力就可以得到它,请你们写下来开始他们有些茫然在我的一再鼓励下和启发下.他们各自写了自己的长处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些同学们发挥自己的长处努力表现自己,果然,“每月一评”发奖那天,他们各自得到了“讲故事能手”“环保卫士”“劳动标兵”“体育健将”“电脑高手”等奖状,他们终于在同学们中抬起头来了,为了提高奖状的含金量,使他们在下个月能够得到“月明星” 的称号,我对他们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讲故事能手”要写一篇班级同学故事一则,“环保卫士”要在班上做一次“减少雾霾从我做起”的发言。
劳动标兵”要为班上展开的义务劳动策划个活动计划体育健将”要给大家讲一则体育运动规则 “电脑高手”要给全班同学培训-次“电脑常用英语单词”于是,原来这些不肯读书,不爱写作,不喜欢学习英语,不愿思考的学生动起来了.....各科老师也发现,他们学习比以前认真多了,成绩也有了较大提高1) 该班主任贯彻了哪些主要的德育原则?结合材料加以分析2) 该班主任采用了哪些主要的德育方法? 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The natural worldInsectsLook and learnLook and sayWhat is it?It is...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件数英语儿歌的特点2)如指导小学生学生,试拟定教学目标3)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操练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A2、A3、【解析】A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科课程标准里面的规定的课程,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4、B5、C6、【答案】A解析: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设初等小学堂,招收7岁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5年,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
7、B8、C9、[答案]C[解析]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在从事某种活动后所获得的结果它关注的是学生活动中表现出来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的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它是为学生提供了活动的领域,至于结果则是开放的题干中老师在课堂上让大家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友情”的理解,是让学生创造性的进行反应,没有规定的答案,属于表现性目标故正确答案为C10、B11、D12、C13、A14、A15、[答案] A解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含义是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16、【答案】A解析: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17、D18、B19、C20、A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答案如下: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包括以下几个:第一,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能为社会提供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而专门从事教育学的活动;第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有了明显的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科学文化活动的积极分子,使人类间接经验有了相当数量和程度的积累,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教学内容;第三,文字的出现2、答案如下:(1)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不抹杀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2)丰富学生知识,扩大表象储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获得感性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象3)创设想象情境,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和想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需要创设合适的想象情境4)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唤起学生的想象例如,语文教学中的分角色朗读、表演、给故事编结尾,自然学科中确切地运用比喻,绘画中的自由创作等,都能有力地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3、答案如下:访谈法的基本步骤:①设计访谈提纲;②恰当进行提问;③准确捕捉信息,及时收集有关资料;④适当地作出回应;⑤及时作好访谈记录,一般还要录音或 录像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编造故事和问题创设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故事的引导和一定的问题情境联系,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奇的、独特的教学情境,有效的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究能力材料中,孙老师把枯燥乏味的数学题目,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六一儿童节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根据教学内容提出教学问题,这样新奇巧妙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教师在处理教材内容时,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教学设计的对象是学生,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将取决于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程度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