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地大坝截流及围堰设计施工方案.pdf
26页目目 录录1 概述 .21 概述 .21.1 水文资料分析.21.2 工程地形地质条件.21.3 主要交通.21.4 工期要求.31.5 主要依据及引用标准.31.6 截流及围堰施工主要项目.41.7 右岸导流建筑物施工安排.41.8 截流及围堰施工重点与对策.42 围堰及截流设计 .52 围堰及截流设计 .52.1 围堰设计.52.2 截流设计.63 物料规划 .73 物料规划 .73.1 填筑料种类、数量及技术要求.73.2 料源勘查、料源平衡及备料规划.83.3 备料安排.83.4 取料规划.84 施工程序及进度计划.94 施工程序及进度计划.94.1 施工程序.94.2 施工进度计划.95 截流施工方案 .95 截流施工方案 .95.1 非龙口段预进占.95.2 龙口段截流.96 围堰堰体填筑施工 .106 围堰堰体填筑施工 .106.1 填筑程序.106.2 填筑方法.106.3 土工膜施工程序 .117 设备及资源配置 .117 设备及资源配置 .117.1 主要设备配置.117.2 主要劳动力配置.127.3 截流施工组织.128 施工期水情观测 .138 施工期水情观测 .139 基坑排水 .149 基坑排水 .149.1 初期排水.149.2 施工经常性排水.1410 施工期10 施工期防洪与渡汛 .15防洪与渡汛 .1511 质量保证措施.1511 质量保证措施.1512 安全、环保及文明施工措施.1612 安全、环保及文明施工措施.16东升水电站大坝工程东升水电站大坝工程左岸截流及围堰施工方案左岸截流及围堰施工方案1 概述1 概述1.1 水文资料分析1.1 水文资料分析该工程库容为:5824104m3,为中型水库;设计洪水位为156.00m,相应库容为 3988104m3;正常蓄水位为 156.00m。
工程等级为级,主要建筑物挡水坝、溢洪道、引水隧洞及坝后式水电站进口为 3 级,按 50 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 年一遇洪水校核溢流坝消能防冲按 30 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 年一遇洪水校核混合式电站级别为 4 级,按 50 年一遇洪水设计,100 年一遇洪水校核,按 30 年一遇洪水设计,50 年一遇洪水校核表 1-1 坝址水位-流量关系表 1-1 坝址水位-流量关系水位133.58 134.00 135.75 140.18 143.48 149.72 150.91 155.98 159.34流量01020020604000150001750030000400001.2 工程地形地质条件1.2 工程地形地质条件(1)左岸:地势平缓,地形自然坡度为:1030 度,高程141m149m,宽度 10m95m,滩面倾向河床覆盖层 3.4 6.6m,岩性主要由冲洪积含砂低液限粘土、粉土质细砂、卵石混合土、混合土卵石组成,下伏燕山期花岗岩全风化带厚约 4m,强风化层厚约3.8m强风化岩体不能满足坝肩稳定性要求,左坝肩必须伸进弱风化岩体内,才能满足稳定性要求2)河床:岩面平整,局部有人工堆积卵石层,厚度不详;整个河床以卵石混合土及粉质细沙为主,抗冲击能力较强;根据河床纵剖面地形图,迎水面坝踵处岩面高程约为 134.65m,背水面坝趾处岩面高程约为 134.44m。
3)右岸:右岸地形较陡,河漫滩不发育,山顶高程 320m,坡度 4580,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覆盖层 5 7m,弱风化带厚 34.7m,强风化层厚约 24.4m 强风化岩体不能满足坝肩稳定性要求,左坝肩必须伸进弱风化岩体内,才能满足稳定性要求.无其他不良地质条件1.3 主要交通1.3 主要交通(1)交通情况:施工区对外交通条件较好,从东宁县到厂址附近有砼路面的等级公路,经通沟村砂石路(新进场路)可到坝址公路路宽 6m 左右,沿线桥梁能满足施工运输要求,进场路砂石路需局部维修根据施工工作面布置及施工进度,主要施工便道有 6 条:进场路:通沟村至施工区,宽 6m,长度 3.58km;L1 施工道路:左岸坝上路至生活区,长度约为 1.2km;L2 施工道路:现有左岸施工道路至大坝坝基的延伸段,作为左岸坝段 7#11#高差范围内开挖出渣的主要道路,长度约为 0.6kmL3 左岸和右岸连接段公路:作为右岸建筑物施工运输用,长约0.8kmL4 施工道路:由 L3 连接,通道设置在 13#坝段,继续至进水口的公路开挖一条施工便道至进水口开挖平台2)施工电源:最近的 380V 高压线路距工作面 0.5km,电源充足,质量可靠。
3)主要建筑材料:填筑料和防渗料均在坝址附近1.4 工期要求1.4 工期要求开工日期:2013 年 06 月 26 日,计划完工日期:2013 年 7 月 5日1.5 主要依据及引用标准1.5 主要依据及引用标准1.5.11.5.1 主要依据主要依据(1)东升水电站大坝工程合同文件、设计图纸、技术要求2)东升水电站大坝计划工期和现场研究会议纪要3)东升水电站大坝工程招标文件水文气象4)东升水电站大坝工程招标文件工程地质参考资料1.5.21.5.2 引用标准引用标准(1) 防洪标准GB5020194;(2) 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DL/T 5397-2007;(3) 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4) 水利水电工程围堰设计导则DL/T5087-1999;(5)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导流设计导则DL/T5114-2000;(6)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1998;(7) 水电站基本建设工程验收规程DL/T 5123-2000;(8)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 5173-2003;1.6 截流及围堰施工主要项目1.6 截流及围堰施工主要项目(1)料源勘查及备料;(2)截流道路施工;(3)岸坡段堰基清理;(4)上游围堰戗堤截流及防渗平台填筑;(5)下游围堰填筑;(6)围堰防渗施工;(7)上游围堰加高填筑及防渗心墙施工;(8)右岸 13#坝段改道;(9)左岸 2#坝段改道。
1.7 右岸导流建筑物施工安排1.7 右岸导流建筑物施工安排右岸溢流坝施工完成,在 6 月 26 日具备过流条件,6 月 25 日开始拆除右岸围堰,6 月 28 日溢流堰开始分流1.8 截流及围堰施工重点与对策1.8 截流及围堰施工重点与对策(1)围堰受周边地形和结构建筑物限制,与大坝布置干扰大按照全年挡水围堰,上游围堰堰体高度约 15m,左岸放坡后河床堰基宽度约 150m 左右,按照设计图纸开挖上游围堰边坡,开挖约 4m 深,根据需要对围堰轴线进行调整由于紧靠围堰上游的左岸有冲沟,围堰布置在尽量避开支沟同时需对支沟进行改道处理,下游围堰按照设计要求施工,避免占压大坝基础同时利用枯水期水流较小缩小下游围堰上游坡断面,先施工大坝下游透水堆石体汛前完成围堰加高加宽2)截流填筑道路布置困难目前左、右岸连接的交通道路畅通,部分渣料可以拆除右岸围堰,填筑到左岸围堰3)围堰填筑、防渗料料源难找,备料场地有限目前能够利用的填筑料源只有大坝右岸围堰拆除料可用,但是运输困难4)围堰地形地质条件存在变化,防渗施工存在不确定性需提前对围堰河床及岸坡进行处理,主要手段就是粘土铺盖,铺盖长度视渗漏情况而定5)截流施工需充分考虑溢流坝导流能力,截流龙口选择充分考虑河床地势和过流断面,保证进占后水位壅高不会影响主体施工。
同时做好洪水的应对准备2 围堰及截流设计2 围堰及截流设计2.1 围堰设计2.1 围堰设计2.1.12.1.1 度汛标准和围堰堰顶高程度汛标准和围堰堰顶高程根据合同文件,本工程采用全年度汛围堰,施工导流标准为全年5 年一遇设计洪水,相应洪峰流量为 1320m/s上游围堰设计高程为 148.57m,考虑一定的安全超高洪水的影响,上游围堰堰顶高程149.0m;下游围堰设计高程为 139.66m,实际施工堰顶高程 140.0m因本地区粘土缺乏,我部研究决定上下游围堰均采用粘土心墙配合土工膜的防渗方式,土工膜采用 2 布一模即可,布置详细见图土工膜施工时根据坡比尽量铺设平整,坡度向背水面2.1.22.1.2 上游围堰设计上游围堰设计(1)围堰轴线选择(1)围堰轴线选择为避开上游围堰在采用全年度汛围堰后对重力坝的占压,同时减少对左岸渗流影响将原设计围堰轴线位置往上游平移 15m最终确定上游围堰轴线与大坝轴线成 46.12 度角,位于大坝上游与支沟之间围堰顶高程 140.0m,围堰堰顶轴线长度 150m,堰址处河床高程134.5 左右2)围堰结构及填筑料分区(2)围堰结构及填筑料分区围堰采用心墙防渗型式土石围堰,堰顶宽 10m。
上游边坡坡比11.75,下游侧坡比 11.5考虑利用现场开挖料,围堰填筑料分为 3 区,包括石渣料、粘土和块石高程 144m 以下两侧为石渣料,靠上游侧为块石防护,中间防渗平台为粘土高程 138m 以上土工膜两侧为砂土,轴线两侧宽3m,坡比 10.2岸坡开挖砂壤土含粘土,较厚的砂壤土除保护土工膜外兼起防渗作用两侧堰体采用石渣填筑,上游侧采用 0.5m 厚块石防护3)防渗型式(3)防渗型式围堰基础 138 以下采用沿轴线控制性粘土防渗,堰体 138 以上采用土工膜防渗土工膜靠两侧边设伸缩土工膜埋入粘土下 50cm,上部坡度 1:1 左右,设伸缩节2.1.32.1.3 下游围堰设计下游围堰设计(1)围堰轴线选择为减少围堰对大坝渗水的影响,将设计下游围堰位置适当调整,将围堰左岸控制点往下游移约 10m围堰轴线与大坝轴线成 30 度角,位于大坝下游与泄洪出口之间围堰顶高程 140.0m,围堰堰顶轴线长度 50m,堰址处河床高程134.5m2)围堰结构及填筑料分区围堰采用心墙防渗型式土石围堰,堰顶宽 10m上游边坡坡比1:1.5,下游侧坡比 1:1.75两侧不设马道围堰填筑料分为 3 区,包括石渣料、粘土和块石。
心墙部位填筑粘土条带,两侧堰体填筑石渣料迎水侧采用 0.5m 厚块石防护3)防渗型式围堰采用沿轴线控制性粘土心墙的型式配合土工膜心墙高程136m,采用底宽 3m,两侧坡比 10.2 的粘土心墙,136 以上采用土工膜防渗2.2 截流设计2.2 截流设计2.2.12.2.1 截流时间及标准选择截流时间及标准选择综合考虑绥芬河河水文、气象资料及合同要求,截流时段初步拟定在 2013 年 6 月 26 日进行,截流流量采用 5 年一遇月平均流量,根据以往经验相应流量为 150m3/s平均水深约 23m,流速 2m/s2.2.22.2.2 截流方式及截流戗堤布置截流方式及截流戗堤布置本工程截流采用单戗立堵,龙口单向进占合龙的截流方式截流戗堤布置在上游围堰堰体内,为防止截流料被河水冲至围堰防渗区内,给后续施工增加难度,将戗堤轴线布置在距围堰轴线下游5m 处,戗堤轴线与上游围堰轴线平行戗堤顶高程 147.0m,戗堤顶宽 12.0m,戗堤顶长 150.0m戗堤按梯形断面设计,上下游边坡比均为 11.52.2.32.2.3 截流水力截流水力学学计算计算截流采用单戗立堵截流,截流戗堤轴线布置在上游围堰轴线下游3m 处,截流戗堤顶高程 147.0m,宽度为 12m。
截流最终落差 12m龙口不同宽度的水力特性如表 2-1 所示计算龙口不同宽度的泄水曲 1线假设龙口的口门宽度,取不同水位计算出龙口的下泄流量,并绘制上游水位龙口流量关系曲线;Q 龙=mB(2g)1/2H02/3Q 龙龙口泄流量 m3/sB龙口平均过水宽度 mm流量系数,取 0.32H0龙口上游水头 m表 2-1 龙口不同宽度水力学计算成果表表 2-1 龙口不同宽度水力学计算成果表龙口宽度 B151413121110987654321龙口流量 Q27.627.827.627.226.525.524.222.720.818.716.313.610.67.373.832.2.42.2.4 截流龙口段抛投材料截流龙口段抛投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