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汕头市雷岭中学2021年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5页广东省汕头市雷岭中学2021年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各烷烃进行取代反应后能生成四种一氯代物的是参考答案:AC略2.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正确的是A. 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B. 二氧化硫可用于漂白纸浆C. 碳酸钠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D. 硅晶体是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的各个领域参考答案:C【详解】A. 氯气与铁常温下不反应,氯气易液化,液氯可以保存在钢瓶中,A项正确;B.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漂白纸张,B项正确;C. 碳酸氢钠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而不是碳酸钠,C项错误;D. 硅晶体是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的各个领域,如计算机芯片等,D项正确;答案选C 3. 某有机物的结构为下图所示,这种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①可以燃烧;②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③能跟NaOH溶液反应; ④能发生酯化反应;⑤能发生加聚反应;⑥能发生水解反应A.①④ B.只有⑥ C.只有⑤ D.④⑥参考答案:B略4. 直接提供电能的反应一般是放热反应,下列反应中能提供电能的是 ( )A.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H2与Cl2燃烧反应参考答案:D略5. 为了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FeCl3,最好的方法是向此溶液中( )。
A.通入氯气 B.加入Zn C.加入Fe D.加入Cu 参考答案:C略6. 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②根据化合物在溶液中电离出离子的类别,将化合物分为酸、碱、盐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④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参考答案:B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氧化还原反应.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一元酸、二元酸是根据酸电离出氢离子的个数进行分类的;化合物根据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种类分为酸碱盐;分散系的分类依据是根据分散系微粒直径的大小,而不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解答:解:①一元酸、二元酸是根据酸电离出氢离子的个数进行分类的,如CH3COOH含有4个H,但为一元酸,故①错误;②根据化合物在溶液中电离出离子的类别,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故②正确;③.分散系的分类依据是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而不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故③错误;④.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的转移,而非氧化还原反应物电子的转移,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故④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和反应的分类和分类依据,明确不同的分类依据得出不同的分类结果即可解答,较简单7. 2016年1月《中国科学报》报道,又有113号、115号、117号和118号四种元素被载入元素周期表。
其中118号元素的原子符号为294118Uuo,“294”是指该原子的A. 原子序数 B. 电子数 C. 中子数 D. 质量数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294指的该原子的质量数8.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大理石跟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2H++CO32-==CO2+H2OB.将铝粉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2Al+2OH-==2AlO2-+H2C.铁粉与氯化铁溶液反应:Fe+Fe3+==2Fe2+D.金属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参考答案:D略9. 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结构不同的单质,在100kPa时,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热能据此,试判断在100kPa压强下,下的结论正确的是( )A. 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相同 B.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属于化学变化C. 1mol石墨比1mol金刚石的总能量高 D.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参考答案:B分析: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热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的能量,能量低的物质稳定;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生成新物质;据以上分析解答点睛:在100kPa时,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热能,说明石墨的能量低,金刚石的能量高,石墨比金刚石稳定,也就是说,物质所含能量较低的稳定。
10. 在下列反应3Cl2+8NH3=6 NH4Cl+N2中,还原剂是 A.Cl2 B.NH3 C.NH4Cl D.N2参考答案:B略11. 小李欲配制含有大量下列各离子的溶液,其中能实现的是( )A.K+、HCO3-、SO42-、OH- B.Na+、Ca2+、CO32-、NO3-C.Na+、Mg2+、 CO32-、Ag+ D.Na+、Cu2+、Cl—、SO42-参考答案:D略12. 已知:2H2(g) + O2(g) ===2H2O(g),1mol H2完全反应放出热量241.8 kJ,有关键能数据如下表:化学键H-OO=O键能/ (kJ·mol-1)463.4498 则H-H的键能为(拆开1mol化学键所需吸收的能量叫做键能)A. 413 kJ·mol-1 B. 557 kJ·mol-1C. 221.6 kJ·mol-1 D. 436 kJ·mol-1参考答案:D【分析】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的焓变=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241.8×2kJ/mol=-483.6kJ/mol,据此结合表中数据列式计算出H-H键键能即可。
详解】1molH2完全燃烧放出热量241.8kJ,则2molH2完全燃烧放出热量241.8kJ×2=483.6kJ,即2H2(g)+O2(g)=2H2O(g)△H=-483.6kJ/mol,设H-H键能为x kJ/mol,由焓变等于反应物中键能之和减去生成物中键能之和可知2x+498-2×2×463.4=-483.6,解得x=436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反应热与焓变的计算,明确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与键能的关系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13. 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离子,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离子转变为Fe3+离子,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A. 酸性 B. 碱性 C. 氧化性 D. 还原性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即可以将+3价的Fe3+转化为+2价的Fe2+亚铁离子,所以加入的物质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起还原剂的作用,是还原剂,故选项D正确14. 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离子反应的是A. 钠在氯气中燃烧 B.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C. 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D. 锌粒放入稀硫酸中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离子反应一定是在溶液中发生,钠在氯气中燃烧不再溶液中发生,A错;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是复分解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错;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是复分解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错;锌粒与稀硫酸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离子反应,D对。
15. 下列有关物质保存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①钠应该密封在煤油中保存;②过氧化钠可以露置在空气中保存;③氯水应该密封在无色试剂瓶中保存;④漂白粉不能露置在空气中保存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参考答案:D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实验室制取SO2的反应原理为:Na2SO3+H2SO4(浓) Na2SO4+SO2↑+H2O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测定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1)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气体左右的方向)是 → → → → → (填各接口的编号)2)实验时甲仪器中橡皮管的作用是 3)从乙处均匀通入O2,为使SO2有较高的转化率,实验时Ⅰ处滴入浓硫酸与Ⅱ处加热催化剂的先后顺序是 4)装置Ⅳ的作用是 。
5)用n mol Na2SO3粉末与足量浓硫酸进行此实验,当反应结束时,继续通入O2一段时间后,称得Ⅲ处增重m g,则本实验中SO2的转化率为 参考答案:(1)a f g b c(或c b) d(2)作用是维持烧瓶内压强与分液漏斗内压强相等,使浓硫酸能顺利地滴入烧瓶中 (3)先加热V2O5,后缓缓滴入浓硫酸(4)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III中,干扰实验结果(5)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在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气体CO a mol和O2b mol,点燃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碳原子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参考答案:a/(a+2b)【分析】无论CO和氧气是否完全反应,但密闭容器中各种元素原子个数不变,根据原子守恒计算反应后容器内C、O原子的物质的量,据此解答.【解答】解:由元素守恒可知,反应后容器内n(C)=n(CO)=amol、n(O)=n(CO)+2n(O2)=(a+2b)mol,故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碳原子个数与氧原子个数之比为a/(a+2b).,故答案为:a/(a+2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计算,侧重对质量守恒定律考查,注意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与微观意义,利用原子的个数在反应前后不变来解答题,比较基础.18. 世界上每年铜的产量是八百万吨(8×106t),铜的主要来源之一是由辉铜矿(主要成分是Cu2S),工业上由辉铜矿生产铜的反应是:Cu2S+O2 2Cu+SO2如果完全采用这种方法生产这八百万吨铜,则每年需要消耗的Cu2S为多少吨?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硫在标准状况下体积是多少升?参考答案:8×106t铜的物质的量是:8×106×106g/64g·mol-1=1.25×1011mol。
由反应方程式中Cu2S、SO2与Cu的物质的量关系可知:该反应中Cu2S和SO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1.25×1011mol/2因此,需要Cu2S的质量是:(1.25×1011mol/2)×160g·mo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