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江遗址公园景观解析_图文.docx
16页曲江池遗址公园调研报告Xxxx(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陕西西安710055)摘 要:景观设计就是通过用地布局和“空间组织”的方式,在满足人的行为活动功能基础 上,营建具有多层次意义的场景和(或)多样性生境的白然或建成环境景观调杳是指对景观 设计项目所处环境、地理位置、建筑形式、交通状况、使用性质、文化特征、社会需求等多 方而资料的实地考察,是景观认知的必要前提和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曲江池遗址公园的实 地调研,对景观设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关键词:景观认知景观调查景观空间景观要素1•背景及基地范围研究1.1基地研究范围确定曲江池遗址公园位于西安市东南部,大雁塔东南,北接大唐芙蓉园,南至秦 二世陵遗址,与周边的曲江寒窑遗址公园、秦二世陵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 等,形成1500亩的城市生态景观带,成为西安实现城市现代化和历史文化遗产保 护和谐共生的成功典范,为西安市民提供一个人文、自然、休闲、和谐的城市活 动区木次调研基地范同如图1所示1.2历史文化特点曲江是唐代著名的风景区,在唐长安城东南隅,因水流曲折得名,又叫 曲江池秦代称这里为洲,秦始皇曾在此修建离宫“宜春院”汉武帝时把曲江 列入皇家苑圃。
隋建立京城犬兴城时,凿其地为池,称为“芙蓉池”唐玄宗吋 恢复“曲江池”的名称曲江池,兴于秦汉,盛于隋唐,历时千年,是中国古代风景园林之经典秦 代曲江,一片天然池沼,称为瞪洲,建冇著名离宫——宜春宫汉武帝时因其水 波浩渺,池岸曲折,“形似广陵Z江”,取名“曲江”隋代修建大兴城,曲江 被纳入城廓之中,改称芙蓉池唐代人规模营建曲江,凿黄渠,辟御苑,筑夹城, 建大雁塔,修新开门,曲江池成为水域千亩、名冠京华的游赏胜图1:调研基地范围(自制)地曲江流饮”、“雁塔题名”、“杏园关宴”、“寒窑故事”等典故传说, 更使曲江池声名远播,文脉流长唐玄宗时引水注入曲江,且为芙蓉园壇建楼阁 芙蓉园占据城东南角一坊的地段,总面积约2. 4平方公里唐末,曲江池因战乱 宫殿废圮,池水逐渐干涸,后被垦为出圃,园林盛景儿无所存2007年,西安由 依照曲江池丿力史水系和文物勘探成果,规划建设占地1500亩,集历史文化、文物 保护、城市游憩为一体的大型开放式园林生态工程一一曲江池遗址公园,于2008 年7月1口建成开放曲江池遗址公园彰显秦汉雄风,传承隋唐源脉,跨原带隰, 湖泊连延,是历史盛景的完美再现,也是西安“皇城复兴计划”的扛鼎之作,被 誉为人文西安、古今融合、人与自然和谐的建设典范图2:曲江池遗址公园(图片來源于网络)1.3重要公共空间及地标性构筑物曲江池遗址公园重要的空间借点有入口(中和广场)、疏林人家、曲江亭、 阅江楼、湖心仙岛和云韶居等。
1.3. 1 入口主入口中和广场位于公园西北角从入口举目远眺,能看到湖心仙岛 有一口色氨气球,称为“曲江眼”,是入口的标志性构筑物(图4)图3、图4:曲江池遗址公园入口 (自行拍摄)1.3.2疏林人家从入口沿着池岸的环路向南走,左手边是浩荡的池水,右手边是散布的小丘 和树林没走多久,会发现藏在树林里的几座院落,其名叫做疏林人家这是9 栋两层楼的唐式建筑,名字以词牌取名分别叫做风入松、浣溪沙、浪淘沙、满庭 芳、水调歌头、临江仙、念奴娇、忆秦娥和水龙吟其中冇一栋是一个小型博物 馆,展示着考占发掘所发现的曲江遗址,包括从新石器时代直到明清时期的文物图5:疏林人家(图片來源于网络)1.3.3曲江亭曲江亭是一座两层楼的仿古亭,位于曲江池西侧北部亭身为重檐四角攒尖, 突出于水岸Z外,建于水面Z上曲江亭以南不远处,巨型的石块散在湖血上, 搭成一座石桥,连接东西两岸,但又并没有阻隔池水,若实若虚,十分冇意境图6:曲江亭(图片来源于网络)1.3.4阅江楼阅江楼是曲江池边最大的建筑,地上四层,地下一层,高近28米外观仿古 的建筑风格使之看似建筑在一层夯土台基上,实际上它的内部结构设计精致,总 而积接近1000平方米。
阅江楼把观景楼和酒楼的功能合而为一,在阅江楼既可凭 眺曲江池Z景,还能在这里体验大唐名士登楼饮酒做赋的情趣在楼上回首向南 看,就是秦时的御花园宜春园遗址,远眺曲江池北岸是唐城墙遗址图7:阅江楼(图片来源于网络)1.3.5湖心仙岛岛上山坡起伏,与东岸10米高岸相呼应通过30米长的木桥登岛,山路回转, 滨水路畅岛上布置着三处开敞式的园林建筑,供游人流连、休闲,冇钓鱼台可 供垂钓岛周遍布荷花,以应韩愈“曲江荷花盖十里”之说木桥引渡,此组建 筑与山池花木密切组合,荷廊建筑为其重要组成之一追求一种天然之趣和自然 情调,营造出一种优雅飘逸的园林景观榭者,借也借景而成者也或水边, 或花畔,制亦随态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正是藕香榭的真实写 照图8:湖心仙岛(图片来源于网络)1. 3. 6云韶居云韶居因水循势而建,坐落在湖的东岸,建于高台之上站在这里凭栏远眺, 整个曲江池尽收眼底图9:云韶居(百度街景)2.风景园林要素认知2. 1地形曲江池遗址公园地形由曲江池水体、池内一岛一洲及沿岸组成整体地势起 伏较缓,中央略低,四周略高,水面为最低点,形成凹地形从入口进入向南走, 道路左侧为水而,右侧高出道路五米左右,形成连续的丘陵,其上主要为植被(图 10) o南岸阅江楼附近,以公路为界,以内地势较低,与水面相弟无几,以外地 势较高(图ID O东岸亦相似,其中云韶居为最高处。
曲江池遗址公园的凹地形将园区“包围”起来,形成较为独立的体系体系 内拥有内向性和不易受外界干扰的空间,利于维持园内环境的稳定图10:西岸地势(白行拍摄) 图11:南岸地势(白度街景)2. 2植物植物和水体是曲江池遗址公园中比例最大的两•要素公园的绿化率约为36. 0%(图 12) o图12:曲江池遗址公园植被分布(自制)植物一年四季冇不同的变化,恰当的园林植物配置设计,口J以使景观变得更 加多元,更加精彩,仿佛有了生命植物的作用具体如下:2. 2. 1植物对园林建筑的影响植物可以很好的衬托园林建筑首先,植物的绿色可以衬托建筑的色彩;其 次,植物枝叶的虚衬托建筑体块的实;再者,植物的动衬托建筑的静;最后,植 物自然线条的多变衬托建筑人工线条的笔直例如图13所示,此处建筑处于植物 荫蔽之下,衬托出色彩和线条,而H视觉感受由直接变为间接,留下想象的空间, 更加富有意境图13:入口附近建筑(自行拍摄)2.2.2植物对园林道路的影响植物除了可以衬托道路线条之外,还可以与道路人工的材质形成对比此外, 合适的植物配置可以使道路这种平面空间立体化,优化空间感受道路一般长度 较运用植物进行合适的划分也可以使道路更富变化,还可以创造出“曲径通 幽”的景致,避免产生一眼望穿的单调感觉。
例如图14和图15,前者较好地进行了植物配置,使道路产生了 “曲径通幽”的效杲,更加有意境,而后 者植物配置的不足使得道路缺少相应的感觉,略显单调图14: 1111江池遗址公园某条小路(白行拍摄)图15:某园林小路(图片来源于网络)2. 2. 3植物对园林水体的影响植物与水体同是自然的景观,虽然没有太多的衬托,但二者相辅相成,相得 益彰,一起形成更美的景观从理性上讲,植物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净化水质, 改善水体及周边环境从艺术性上讲,首先,与道路相同,植物可以使水面的平 面空间立体化;其次,植物的倒影可以丰富水体的色彩碧水岸边,垂柳成荫, 是多么美的一幅画卷(图16) o图16:碧水西岸柳成荫(自行拍摄)2.2.4植物口成一景植物自身便是自然形成的至美之物,且自古便被我们赋予了各种寓意,例如 “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等等不同形态不同寓意 的植物搭配在一起,形成一处乂一处的景致曲江池遗址公园几处植物景观(图17)图17:几处卅i物景观分布(口制)景1一片竹林位于入口与园林之间,充当照壁的作用一棵棵竹子组成整 体,实中有虚(图⑻O景2利用两种地被不同的植株形态,构成一种渐变的特殊纹理(图19) o景3。
一片绿色Z中的红叶李,与周围环境形成明显的色彩对比(图20)岸边的柳树,枝叶倒映在水面,非常漂亮(图21)图18:竹林(自行拍摄)图19:草地渐变纹理(自行拍摄)图20:红叶李(自行拍摄)图21:柳树(自行拍摄)附常见植物搭配表(图22-24) oLIRIODENDAON CHINEfMBEPRUNUB CERAIFERA CV・123:嬉巻詹刖廿(血遂)LAGCR6TROCMIA INOICASYRINOA JULIANAC^tlt3^^FXAXLJR: poRa-ZQ H3ARBAa「s33*L 苏EMwh 芳E2泗焙农3、hh 芳 Mw・林・渔遐>口「妹滋井smw画・ ttis迄M空“ 审斗皿3t・3妙"曲• ^+l3Haiss-PRUNUS SERRULATAXkCER TRUNCATUM 0UNGEMAQMOHA DENUDATALA2MEWImAjoNM.圈22“赞?竺济>(口爭=)IB.SOPHDRA JAPONCA LlNN.曲酋^^廿 mTRUGTURE TREES□ •NKO 0ILOBAasmFRAXINUS excelsiorCatalpa 8UNQEICOTINUS CDOQYGRIAtonLAC 一 MEMAY-CMAL图24:灌木、爬藤和地被(自制)LAGIME情地柏猥实<3ou-momszaN&OMSUHaxuzaKQU 平直子
公园中水域面积约占55. 3% (图25)图25: |11|江池遗址公园水域(H制)曲江池分为上池和下池,由江滩跌水分开,上池水位略高于下池江滩跌水 位于曲江亭以南的水面最窄处,由大量不规则的石块组成,连接曲江池的东西两 岸对水面隔而不阻,即整体上将水面分割为两部分,却不阻断水流,且制造一 定的高差,池水在岩石间化作潺潺细流,虚实结合,动静并存,是一处非常有意境的景致(图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