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二语文试卷及答案_1.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拖***
  • 文档编号:254320821
  • 上传时间:2022-02-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28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高二语文试卷及答案高二语文暑假作业答案2022年高二语文暑假作业答案2022年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答案2022年 专题一字音:1.D 2.A 3.D 4.C 5.D 6.D 7.A 8.D 9.B 10.A 11.B 12.A 13.C 14.D 15.B(A川流不息、蓦mò,C雷阵雨、着zhuó,D相形见绌、栖qī) 16.B (guǐ/gǔn,yì/shì,lào/luòA.ho,p/bo,luò/lào;C.diàn,chuàng/cāng, wàn /màn:D.hè,kǎi/jì,hè/xià) 17. C 18.C(A项“着落/着手成春”、B项“闪烁/众口铄金”、D项“给与/供给给 养”:一致) 19. A(B项“搠”应读shuò;C项“模”,应读mú;“怏”应读yàng D项“讷”应读 nè) 20.B (A撷xié;C混hùn;D潜qián,涨zhǎnɡ) 专题二字形 1.A(B 时势造英雄 C矢口否认 D坐标系) 2.B ( 解析 A .震怒 C. 一年之计在于春 D.嫁接) 3.D(A.毛骨悚然 B.厉行俭朴 C.以逸待劳 ) 4.A 5.B (A.云霄 兴高采烈 责无旁贷 B.酬酢 委曲求全 C.殒身不恤D.走 投无路 剑拔弩张 漫不经心) 6.C(A“返朴归真”的“朴”应写作“璞”;B“黄钟毁弃,瓦斧雷鸣”的“斧” 应写作“釜”;D“莫衷一事”的“事”应写作“是”,“慌慌不成终日”的“慌”应写作“惶”。

      )7.C (“计日告成”应为“计日程功” ) 8.C(A飘渺/缥缈,“给与”还可写作“赋予”,毋庸置疑;B熨帖,鸦雀无 声,“狼籍”还可写作“狼藉”;C“蒙昽”应为“蒙眬”或“曚昽”,融会贯串,不落窠臼;D 亭亭玉立) 9:A.“帐”应为“账” C.“裹”应为“果” D.“泊”应为“舶” 10.D(应为“委曲求全”) 11A (分析:B随---遂 粱---梁 C精---经 D磨---摩 犄---掎) 12.C 13.B(A中应为“希冀”“无憾” C中应为“怖慑” D中应为“靡不有初”) 14.没有答案 15. D 16.B 17、B (珠光宝气 暗箭难防 平心而论) 18. C (A. 欢庆良宵 B.谴责 D.打瞌睡) 19.D(A. 通缉、起讫;B.膨胀、无济于事;C. 怄气、坐标系、兴高采烈 20、D.(牢骚 舶来品 如鲠在喉 阻力 省吃俭用) 专题三 成语 1.答案:D 解析:指日可待: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望为期 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含有褒义,不能用在表示灾难很快到临步履维艰:指 行走困难行动不便当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妙手偶得:技术高 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

      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 间得到妙语佳作 2.答案D解析:A项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 鲜B项千篇一律: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文章、题材、写法公式化泛指事 物形式陈旧呆板 C项活力勃勃:形容自然界弥漫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D 项活生动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与语境不符 3. 【答案】A 【解析】“繁文缛节”适用于交往过程中待人接物方面礼节过多,不用 于撰写学术论文,属于适用对象错误;“趋之若鹜”属于感情色调有误,用于消极 方面的聚集、集中之意;“不绝如缕”指声音的延长,且多指一种或几种明显的声 音,而不用于嘈杂的声音高屋建瓴” 比喻居高临下,不成阻遏,往往用于议 论、演讲、文艺创作等方面,符合句意 4.答案:C 解析A项五光十色:形容色调娇艳,式样繁多应改为“五颜六色” B项一发不成收抬: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C项以儆效尤:用对一个坏 人或一件坏事的肃穆处理来警告那些做坏事的人D项不学无术:没有学问,没 有才干,前面不能加“全日”“整月”等修饰词语 5. 答案A 解析:A项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B项望文 生义不厌其烦”意为“不嫌烦琐与麻烦”,这里应用“不胜其烦”,意为“烦琐、啰 嗦得使人受不了”C项词义轻重程度不分如箭在弦:比喻势在必行D项良莠 不齐:好人和坏人都有,并夹杂在一起用来指电子产品的质量,使用对象不当 6.解析C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分外惊诧,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耸人听闻:有意说浮夸或诧异的话,使人恐惧此处应用“耸人听闻” 7. 答案:B 解析 ( A项珠圆玉润:形容歌声或文辞美好流畅不能用于描述“月 亮”B项不时之需:指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展现的需要C项无所不为:没有什么 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D项连篇累牍:形容文章冗长,语言啰嗦与 语境不符)8.答案: D 解析 A项“一得之见”,谦逊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短浅 的见解B项“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价值;各有所长,各有特色此处褒贬误 用C项“门户之见”,由于派别不同而产生的偏见 9. 答案:A 解析A项“半壁江山”,指保存下来的或流失掉的片面国土现在大都 比喻事物占到一半B项“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C项“耳提面命”, 不仅是当面报告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指导热心恳切。

      D项 “耸人听闻”,浮夸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撼 10. 答案:B 解析 B项中的“革故鼎新”,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 旧的,建立新的A项中的“相见恨晚”,只恨相见得太晚,形容一见如故,意气 极其相投C项中的“妙手丹青”,妙手,技能高明的人;丹青,绘画的颜料,比喻 绘画的艺术指优秀的画家D项中的“流金铄石”,铄、流,熔化形容天气酷 热,犹如金石都要熔化 11.答案: B 解析 A项的“讳莫如深”是指“紧紧隐瞒”C项的“繁文缛节”是指繁琐 而不必要的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用来指语言,不恰当D项的“当 务之急”与“目前”语意重复 12. 答案:D 解析:D项潸然:流泪的样子潸然泪下”形容泪流不止A项“痛心 疾首”意为痛恨到极点,可改为“痛心不已”;B项“不孚众望”意为不能使群众信服, 可改为“不负众望”;C项“不成理喻”意为无法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蛮横、固执、 愚昧,可改为“匪夷所思” 13.答案:C 解析: A项过目不忘:看过就不忘却,形容记忆力分外强应改为“历 历在目”或“记忆犹新”;B项“不胫而走”比喻事物无须推行,就已急速地传播开去。

      用在这里不当,理应用“不翼而飞”;D项应为“震耳欲聋”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 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14. 【答案】A 【题目解析】B选项"不期而遇"指没有商定而遇见,主语不能是春雨, 此处应使用字面相近的"不期而至";C选项"江河日下"比喻处境一每日地坏下去, 本句中用以形容自然风景为典型的望文生义;D选项"兵不血刃"形容未经战斗就 轻易取得了告成,与原句中"经过90分钟激战"展现冲突; 15.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C项中“运筹帷幄”指在军帐内对军略做全面筹划常指 在后面抉择作战方案也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符合语境 A项中“耳濡目 染”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应为“耳熟能详”;B 项中“休戚与共”形容关系紧密,利害一致同快乐共悲哀用错对象;D项中“蔚 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步进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用错对象 16. 答案:D 【试题解析】A高谈阔论:不着边际地大发探讨B深入浅出:讲话或文章 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C临渊羡鱼:思是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 家去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 或者比喻只梦想得到 而不将梦想付诸行动。

      D. 像一窝蜂似地拥来形容好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 围拢 17. 答案:B 【试题解析】A坦然自若:境坦白自由,神情安定如常,毫不忸忸怩怩B 天经地义:喻正确 的,不成变更的因而也不容置疑的道理C半壁江山:存下来 的或流失掉的片面国土 有时比喻事物占到一半D目无全牛:技术娴熟到了得 心应手的境地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8. 答案:C【试题解析】A不以为然:示不同意或否决别人的看法, 多含有轻视的意思 B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混在一起C绸缪:精细缠缚.趁着 天没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打定. D.文不加点:喻事先做打定文章一气呵 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灵巧,写作技巧纯熟19. 答案:C【试题解析】A箪食壶浆: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接待 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强烈拥护和接待的处境B爽:过错形容 一点点轻微之处都不会出过错D形容人的性格温柔或者商品销售行情不够火爆, 也形容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20.答案:c 解析:A炉火纯青:道士炼丹,在炼丹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告成了, 也指特别纯熟后用来比喻学习、技术、技巧达成了纯熟完备的境界B. 爱:隐 蔽:可怜。

      莫:不原意是由于引而不显,所以没有人能赋予他扶助后指虽然 可怜,但限于气力或条件而无法扶助C. 养痈遗患: 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 成为后患痈:毒疮;患:祸害比喻对坏人、坏事姑息宽容;结果自己遭殃D. 洋 洋洒洒 :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也形容才思充满;写起来很畅快 专题四 语病辨析 1. 【答案】 C 【解析】 A.“炎黄子孙”包含“海外同胞”,两者不 能并列使用;B.两面对一 面搭配不当;D.“传递”与后面的“作用”搭配不当 2. 【答案】 D【解析】A、句式杂糅,删掉“这对于”和“来说”,或者 把“也往往感到难办”改为“也是一个难办的问题”B、成分残缺,理应是“建立 ……制度”,在“全国统筹预算”后”加“制度”C、“大约”与“多”重复 3. 【答案】 D 【解析】 D.“所”与“攸”重复;“不再”所限制的范围 不明 4. 【答案】 B 【解析】 A.“当”与“同时”搭配不当恢复……创 伤”不合规律,应为“治愈……创伤”C.“公园是……”与“是……栖息地”句式杂糅 “物种”与“栖息地”搭配不当,“物种”应改为“动物”D.语序不当,“国家”应放在“不 仅”前。

      5. 【答案】 B【解析】 A.“后无来者”与“后人也多望尘莫及”自相 冲突C.“失踪儿童父母的探索”有歧义D.句式杂糅农人工加入医保的方式 有”与“这两种参保途径”杂糅 6. 【答案】 A【解析】 B.不合规律干家务活”不能与“买菜”“煮饭”等并列C.赘余堪称”本来就有“可以称为”的意思D.主语残缺去掉“由 于”或“导致” 7. 【答案】 D【解析】 A.“无时无刻不”相当于“每时每刻都”,再 加上“忘”,语意搞反了B.句式杂糅,“出席”与“在……上”,两者糅合成为病句 C.搭配不当,“廓清……道德准那么” 8.【答案】 C【解析】 A项中“看到”“国歌响起”动宾搭配不当,应 在“国歌”前加“听到”;B项不合规律,句中的“生活用品”包含了前面的内容;D项中 的“会不会”应改为“会” 9. 【答案】 B【解析】 A.句式杂糅,可删去“理由”或“由……所 致”C.语序不当,应为“就由于女儿不仅”D.成分残缺,“走高”后加“的态势” 10. 【答案】 C【解析】 A.动宾搭配不当,“养成”与“精神”不搭 配;B.将“之所在”去掉;D.“日前”指过去的一段时间,与“将”冲突,“向”改为“为”。

      11. 【答案】 B【解析】 A.语序不当,应把“用不起”放在“还不起” 之后C.歧义,“100多个”D.杂糅,去掉“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