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游记小品两篇教案2.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18255243
  • 上传时间:2022-06-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游记小品两篇教案2  游记小品两篇  教学目标:  1、 了解袁宏道、袁中道的有关文学知识  2、 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学习作者运用比喻写景、借景抒情的方法学习借鉴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  4、 学习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培养科学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难点:学习作者运用比喻写景、借景抒情的方法学习借鉴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作者简介: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生性直爽,喜游山水万历十六年(1588)乡试中举翌年考进士落第,回乡与因公归里的胞兄宗道朝夕切磋学问万历二十年中进士万历二十三年出任吴县县令,不到两年,\\\\\\’一县大治\\\\\\’,\\\\\\’吴民大悦\\\\\\’但他厌恶官场陋习,曾七次上书辞职宰相申时行赞叹\\\\\\’二百年来,无此令矣!\\\\\\’获准离任后,遍游东南名胜,写下《虎丘记》、《晚游六桥待月记》等名篇。

      万历二十六年(1598),再次入京,先后任京兆校官、礼部仪制司主事又作《满井游记》、《徐文长传》等名篇胞兄袁宗道辞世,他悲痛不已,告假归里建\\\\\\’柳浪馆\\\\\\’,栽花种柳、吟诗著文、参禅悟道、闲游山水达6年之久万历三十四年(1606),又入京任礼部仪曹主事,两年后调任吏部验封司主事,致力整顿吏治著名的《摘发巨奸疏》就作于这时万历三十七年,被派往陕西任主考官,次年春天获假南归,同年九月初六因病去世其文学主张的核心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强调文学要表现个性,道出真情,\\\\\\’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随着时代前进,文学应不断创新传世的有诗歌1700多首,游记、书札、序跋、碑记、传状、日记、杂文等近600篇成就最大的是山水游记,清新秀俊,自成一家后人将其全部诗文编为《袁中郎全集》行世,近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袁宏道集笺校》本  袁中道(1570—1623),字小修,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进士,官南京吏部郎中与兄宗道、宏道并称三袁,同以公安派著称为文崇尚自然,曾游历天下,写下大量纪游诗文,有《珂雪斋集》  3、关于高梁桥:  高梁桥位于海淀区西直门外偏北半里左右,是北京西郊历史上一座名桥,是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二十九年在和义门(今西直门)外所建石桥。

        明清之时,这里古刹林立,水清见底当时都城中王公大臣、男女老幼,每至夏季,坐在两岸绿荫下,桥头酒肆、茶馆,游客盈门,为京师郊外一胜景  古时候,高梁桥一带繁华壮观,在巍峨的西直门城楼上远眺高梁桥,长河似玉带,白桥跨碧水,绿荫藏酒肆,古刹连西山近观高梁桥,桥下,柳浪飞燕逐清波;桥上,行人车马如穿梭出城、进城必由此经过,故这里热闹非凡侧看高梁桥,则又有小桥、流水、人家之感楼、水、桥、人构成了燕山脚下一幅“清明上河图”4、高梁桥的得名:  高梁桥位于西直门外,建于辽代经清末民国初年改建过的一座单孔石拱桥1982年在长河污水截流及整治工程的西直门暗渠工程中,清代高梁桥又做了一次改建传说中,高梁桥的得名,是因为当年刘伯温奉命修建京城,把好山好水全部搬到了北京因此惹怒了掌管水系的龙神龙神在大怒中将全城的水偷走刘伯温发现后立即派手下名为高亮的大将追赶在擒获返回的途中,龙神挣断绳索逃跑临跑前还将装水的水车推入长河高亮怕皇帝怪罪,跳入长河从此他跳河的那座桥谐他名字之音,称为高梁桥  5、课前预习,给加点的字注音:  鳞鬣(liè) 窈窕(yǎotiǎo) 几席(jī) 缙绅(jìn shēn)趺坐(fū) 痴禅者(chán) 筵中人(yán) 烟霾(mái) 喧嚣怒诟(xiāo gòu) 了不相属(zhǔ) 岚(lán) 侑(yòu)茗(míng) 羸马(léi) 微泮(pàn) 飚风(biāo) 舛(chuǎn) 邸(dǐ) 砾砾(lìlì)  6、 重点字词:  1) 春盛:春意正浓。

        2) 而西山之在几席者,朝夕设色以娱游人:在坐席间望见的西山,早晚色彩变幻让人赏心悦目  3) 士大夫:就是指官吏或郊游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4) 以为戏具:当作演出(观赏)  5) 临:面对  6) 夫(fu):发语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7) 然则:这样……那么,此处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7、 需掌握的虚词:  乃急归(于是,就)  乃  百苦乃得至邸(才)  朝夕设色以娱游人(连词,表目的的连接)  茗饮以为酒(介词,以为此处“以之为”译“把…当作”)  浪纹树影以为侑(同上)  以 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同上)皆相视以为笑(连词,而)  着重裘以敌之(用来)  予以问予(因此)  鱼之沉水者(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西山之在几席者(同上)  与鸟之飞沉(助词,的)  人物之往来(同上)  忽而下,与之语(代词,代人)  之 中目塞口,嚼之有声(代词,代指人)  何京师之苦之此(助词,的)  着重裘以敌之(代词,代指寒冷)  舍水石花鸟之乐(助词,的)  而奔走烟霾沙尘之乡(同上)  书之所以志予之嗜进而无耻(同上)  京师最盛之地也(句末语气词,表说明)  未有不一至其地者也(同上)  于乐何有也(语气词,表确认)  也 吾见其舛也(语气词,表说明)  为官职也(同上)  然则是游也宜书(表示同样)颠倒而无计算也(表语气)  而西山之在几席者(连词,转折)  步至极乐寺观梅花而返(连词,顺承连接)  着重裘以敌之,而犹不能堪(连词,表转折)  而飚风自北来(连词,表转折)  且贵夫人所以不得已而居是者(连词,修饰连接)  而 游客山人所以不得已而至是者(同上)  屡求而不获(连词,表转折)  而家有产业可以糊口(连词,转折)  而奔走烟霾沙尘之乡(连词,表转折)  流急而清(并列连词)  呼而下(连词,修饰连接)  8、 文章主旨:  第一篇:作者仕途顺畅,心情愉快,对京师盛景玩得很开心,写得很详细,最后怀着留恋之情游完“极乐寺”而返。

      侧重写景)  第二篇:作者屡次求官未果,心情郁闷,对京师盛景没写上几笔,竭力强调北京春日的杀风景,春天比冬天还要让人扫兴作者在苦苦挣扎中想到了江南的春天的美景侧重议论)  9、 写法归纳:  第一篇:  1) 采取白描的手法  不是华丽词藻的堆积,而是极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来  2) 语句精炼,用词贴切第二篇:  借景抒情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