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ppt

69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25728820
  • 上传时间:2017-12-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88.84KB
  • / 6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 理想信念,华南师范大学政行学院 王宏维,《马克思传》的作者[英]戴维·麦克莱伦认为: “ 不论我们是否赞同马克思,他都已经塑造了我们对于社会的观念······我们关于历史和社会的很多观点是和马克思的幽灵进行对话的结果,这些理论已经成为20世纪以及未来精神框架的一部分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       一个幽灵,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   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  《共产党宣言》中译单行本第26页,主要讲三个问题:,1、怎样理解共产主义、 即共产主义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作为正在争取入党的积极分子 为什么必须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 3、怎样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共产主义战士就是 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雷锋,共产主义战士就是 优秀共产党员,荣毅仁,共产主义战士就是优秀共产党员,红色资本家,周文雍,广东开平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广州工人纠察队总队长、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部长等职。

      陈铁军,广东佛山人,广东大学文学院学生,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因叛徒出卖,周、陈两人同时被捕,备受酷刑,坚贞不屈,被判处死刑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决定公布自己的爱情,在红花岗刑场上举行了婚礼,表现了共产党人英勇不屈的气概刑场上的婚礼,周文雍,广东开平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广州工人纠察队总队长、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部长等职 陈铁军,广东佛山人,广东大学文学院学生,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因叛徒出卖,周、陈两人同时被捕,备受酷刑,坚贞不屈,被判处死刑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决定公布自己的爱情,在红花岗刑场上举行了婚礼,表现了共产党人英勇不屈的气概杨靖宇 1905年生 河南确山人 1927加入中国共产党 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 1940年2月 在战斗中牺牲 被日军残忍割头剖腹 “示众” 在杨的腹中留存的仅有 充饥的树皮、草根、 棉絮,赴台“红色地下女特工”--朱谌之英勇就义1950年6月10日 宁死不屈的女共产党员朱谌之被押至马场町刑场英勇就义,“台湾江姐”朱谌之,台湾共产党地下党员聂 曦因叛徒出卖、组织遭破坏,被捕1950年6月10日聂 曦被押赴马场町刑场处决,大义凛然,从容就义,聂 曦英勇就义,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石油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共产党员=共产主义战士= 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者/实践者,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们不怕牺牲,为共产主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下,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在和平建设年代的不同岗位上,兢兢业业做好每一项平凡工作,为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贡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和毕生精力,在校大学生、研究生 积极靠拢党组织、创造条件 按照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加入共产党,就是要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共产主义战士,就是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的过程 就是将共产主义确立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并付诸行动、付诸实践,一、共产主义的基本内涵 共产主义 communism 在西方已有很久远的历史,内涵很丰富、也很复杂,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流派对它的理解、传播有很大差异   在不同时代、不同思想背景下,对共产主义的理解不同、甚至根本不同在其《国家篇》中探讨如何维护奴隶制的统治问题,也谈到了要实行共产制度,而要使这一制度得以实行,就必须消灭私有制和一夫一妻制(家庭制度),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BC.427-347,柏拉图认为,出于本能人们不可抗拒父母对子女天然的爱这种私爱会摧毁柏拉图设计的理想社会的一切,尤其是私有制不能消除,共产制度也不能建立因此柏拉图提出要严禁父母与孩子、兄弟姐妹相互认识,孩子一出生就交由政府统一抚育他认为共妻、共子制是共产制的前提保证,只有这样博爱、公爱才可能取代狭隘的私爱,英国的近代思想家 托马斯·莫尔(1478-1535) 1516年撰写出版《乌托邦》 书中表达了空想共产主义思想 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 表现了对劳动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指出了英国早期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发生的“圈地运动” 造成的“羊吃人”的现象,意大利的康帕内拉(1568-1639) 撰写了空想共产主义重要著作《太阳城》 也提出了关于共产主义的设想—— 要建立一个人人平等、财产公有的社会, 其思想也来自于柏拉图的《国家篇》,如促成财产的公有、废除家庭、孩子公养等等。

      马克思 对《乌托邦》、《太阳城》的评价是: 这种空想方案是: “在无产阶级还很不发达、因而对本身的地位的认识还基于幻想的时候,同无产阶级对社会普遍改造的最初的本能的渴望相适应的   因此,这些看法是“不成熟的生产关系和不成熟的阶级关系的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与发展中,共产主义经过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共产主义的概念与理论得到更新与创新 并在无产阶级的理论与实践之中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与社会运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构成方面,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确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论,并使之成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思想指导,及成为投身共产主义运动的共产党人的理想与信念在马克思个人世界观的形成发展中 对共产主义的理解经历了几个阶段 1、作为“否定之否定”的共产主义 (哲学共产主义) 马克思青年时代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此时的马克思还没有完成对唯物史观的创立 主要仍从人本主义的立场批判资本主义 认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是“异化劳动”,哲学共产主义: 作为与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对立面, 意味着一种否定之否定、或辨证的否定, 是从“哲学” 的思考方式理解的共产主义。

      异化劳动: 在资本主义劳动中人丧失了自己的本质,共产主义则是对这个否定的否定,是对异化枷锁的解除,它使人重新占有自己的本质,成为真正的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在哲学共产主义阶段马克思并未提出共产主义是“理想”和“信念” 也不同意把共产主义作为一种“人的发展的目标”和“人的社会的形式” 马克思更强调:共产主义是“人的解放与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段历史发展来说是必然的环节共产主义是最近的将来的必然形式和有效的原则——是批判资本主义的实际社会革命运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版,第93页,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在当时不提共产主义是信仰信念?有的人把共产主义描绘为类似于宗教的“福音”,宣扬信仰它,“贫穷罪人”就可得到“拯救”有某些“粗陋”共产主义的派别,宣扬共产主义就是“共产共妻” 要划清与这些不正确思想流派的界限,马克思没有提共产主义是 “理想”和“信念”,要回避这两个词,否则有可能加大混乱,对当时的社会革命运动是不利的,2、作为社会革命运动的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 (1845年) “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中译单行本第31页,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即社会革命运动包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以及对以革命方式改造旧世界建立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强调要去行动、去展开、推进实际斗争 无数革命先烈、共产党人抛头颅、撒热血,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他们的事迹是可歌可泣的,至今仍然在鼓舞人、教育人,3.彻底革命的意识即共产主义意识,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 (1845年)中指出:当无产阶级成为全体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从这个阶级中产生出必须实行彻底革命的意识,即共产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当然也可以在其他阶级中形成,只要它们认识到这个阶级的状况共产主义意识与共产主义运动 是联系在一起的,为了使这种共产主义意识的普遍产生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事业本身要使人们普遍发生变化是必需的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推翻统治阶级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4、作为“历史必然”的共产主义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不是外部原因, 而在于它本身 它内孕育着一种最终导致它“崩溃”的力量或因素——当代经济学家熊彼德称之为: 是马克思的认识是找到了资本主义“固有的自我毁灭的趋势” 正是这一意义上说: 共产主义是一种“历史的必然”,*1848年马克思 恩格斯发表了 《共产党宣言》 在这一无产阶级革命宣言中 共产主义思想确立了它的理论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共产主义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 即其将合乎客观的历史规律地、最终取代资本主义, 共产主义也就此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思想体系和科学理论之中基础的、重要的部分。

      共产主义与所有过去运动 不同的地方在于:,要推翻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并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形式的前提看作是前人的创造,消除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它们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66页,历史唯物论 为科学共产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使其最终完成了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马恩认识到 没有哪一种社会形态是永恒不变的 资本主义带来了巨大生产力,推动了各方面的发展,是一种社会进步 但其本身存在着巨大矛盾,绝非“永不陨落的太阳” 在造就巨大生产力的同时也造就了无产阶级大军,即资本主义的“掘墓人”5、作为“理想”和“信念”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提出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1875年) 中提出“共产主义社会”的概念并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脱胎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仍然存在种种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旧的痕迹,是“不可避免的”,“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中译单行本,第15-16页),从列宁开始 以“理想”、“信念” 来称呼共产主义,“恩格斯当时还不满24岁,家庭环境使他厌倦,因此他急于要离开。

      他父亲是个专横的、信教的工厂主,对儿子四处参加政治集会、对他的共产主义信仰很生气 《列宁全集》第24卷第276页,共产主义“是一种庄严的信念”,列宁在《第二国际的破产》一文中把共产主义确定为是“理想”和“信念”,并指出共产主义“是一种庄严的信念”无产阶级政党就是这一理想、信念的追求者 并要以共产主义对工人群众开展理想、信念的教育,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无产阶级运动才能与共产主义结合起来,革命斗争才可能克服自发性、盲目性,达到科学性和自觉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