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古莲花池古建筑鉴赏.doc
3页池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莲池初名雪香园 蒙古太祖二十二年宅地.因池内荷花茂盛,故名“莲花池”论古莲花池古建筑鉴赏古莲花池,地处河北保定市内闹市区 ,是保定古城八景之一 ,称 涟漪夏艳”.古莲花,是全国十大名园之一 •,唐高宗上元二年 (675)在临漪亭地基础上建立 .(1227),元代汝南王张柔 ,由满城移驻顺天军 (金代保州为顺天军节度使驻地),重新修筑城垣,引水入城,疏浚河道,重修莲池.后为行军千户乔惟忠地私人公元1284年被地震震毁,仅存深池清 水,繁茂荷花•明朝后期,进行了一次较大 规模地整修扩建.知府查志隆把莲池作为 一面“水鉴”,并令增建一门,上悬“水鉴公 署”四字横匾,以激人励己:秉政应鉴之碧 水苍天•从此,莲池成了达官贵人云集 地场所,“水鉴公署”也成了莲池地别称雍正^一年(1733年),直隶总督李卫 奉旨在莲池开办书院 ,一时间人才济济 ,扬名中外•莲池又辟为皇帝地行宫 ,乾隆•嘉庆.慈禧等帝后出巡,途经保定均在此驻跸.乾隆帝曾多次来这里并赋诗赞美莲池1921年,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亲书 了 “古莲花池”横匾,该名沿用至今. 莲池园林以池为主体,临漪亭为中心, 主要建筑有水东楼 .藏书阁.藻咏厅.君子长生馆•响琴榭•高芬轩.寒绿轩及临 漪•濯锦•洒然•不如.六幢.观澜等亭,宛 虹桥•曲桥和元建白石桥等 ,构成”湖中有景,景中含诗"地优美画卷,使人领略 到古典园林之美 .古莲池园内琼楼玉阁典籍文物,珠玑珍玩,以及奇花异卉 ,仙禽灵兽,画舫楼船,芙蕖香荷,尽托于山山水水之间 ,交织成画,交织成诗•山.水.楼.台.亭.堂.庑.榭参差错落,组成了著名地莲池十二景 ,博得了 “城市蓬莱”地美称河北保定地古莲花池是与苏州拙政园 •北京颐和园•圆明园等齐名地十大历史名园之一 •莲池地出名,不仅仅是由于它有着“摇红涤翠 •虫儿带霞衣”地婀娜风姿 ,更主要地是它有着浓郁地从古到今延续下来地文化氛围 向你默默述说着岁月地沧桑和时代地变迁 莲池地碑林散落于园内亭台楼阁地四周 地莲花池相互辉映 •古莲花池共收藏碑石 田琬德政碑是园内年代最为久远地碑刻擅长写碑,此碑写得笔墨婉畅 •刚柔相济 期臭名昭著地奸相,他虽然声名狼藉 字,镶嵌在莲池北碑廊地《蔡京送行诗碑》是国内惟•一踏进莲池地大门 ,满目地碑林仿佛在,与“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140余方.,它地书丹者是唐代书法家苏灵芝 •苏灵芝,具有很高地书法艺术水平 蔡京是北宋时则是宋代名将岳飞书写地《出师表》 ,与蔡京地字相比莲池碑刻除了它地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以外,却写得一手好字 ,可当时人们谁也不愿保存他地保存完整地一幅 •在它不远处地,岳飞地字显得雄劲有力 •,最主要地还得数它地书法价值 ,其中书法艺术水平最咼地是《莲池书院法帖》.《莲池书院法帖》是清道光十年( 1830)年时,直隶总督那彦成命人将六位书法大家地墨迹摹刻在莲池书院地墙壁上 ,供学子们观摩研究地•它包括褚遂良地《千字文》 •颜真卿地《千福碑》 •“草圣”怀素地《自叙贴》•米芾地《虹县诗》 •赵孟頫地《蜀山图歌》 •董其昌地《云隐山房题记》 •《李白诗二首》•《罗汉赞》等六家八种 •莲池地东碑廊和西碑廊中保存了 7通清代皇帝御制诗碑 ,包括乾隆•嘉庆.道光三位皇帝地御笔•在清乾隆^一年(1746年),乾隆皇帝为祝贺保定莲池行宫地建成 ,将其祖父康熙地“圣迹”一一“龙飞”二字带到莲池供奉 ,当时地直隶总督那苏图命人将此二字摹刻于石.可以说,在莲池众多地碑石品•中 ,“龙飞”二字是最雅俗共赏地书法艺术作信步莲池,随处可遇佳境•园中最大地假山 I由沟通南北两塘地东渠环抱 •山上怪石林立,远 看有地似玲珑宝塔,有地像仙鹤引颈,有地如猿 猴搔耳,有地同骏马奔驰•山顶有观澜亭,下观 北塘参差错落地莲叶,如碧涛波澜•山中有篇留 洞,由块石精叠巧筑而成 ,在灯烛照耀下,可见 幻影迭生•洞中及洞内岸壁上,有乾隆皇帝手书 地即景诗刻石•山下有一座汉白玉石桥•原名“绿野梯桥”,为元代所建,与赵州桥 有异曲同工之妙•沿桥向东,可通竹林深处地寒绿轩;向西,可去中心岛上地藻咏亭•浏览一下濯锦亭•高芬轩•红枣坡•不如亭.六幢亭,以及响琴 涧•响琴榭•响琴桥等建筑 也各有佳妙,传有史话•“莲叶托桃”,是园中亭顶地独特造型•绿色翻 卷地大莲叶正中,托着一只大红桃.这一构制新奇而又自然•传说清光绪二十六年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了北京城,慈禧太后连夜逃出了北京,经八 达岭.山西到了西安.第二年“议和”后回到北京 .光绪二十九年,慈禧想起来要到西陵祭祖 ,还 要绕过省城保定•直隶总督袁世凯为赢得慈禧地欢喜,命保定知府在几个月内建起一座富丽堂 皇地行宫.知府也不敢怠慢,把方圆八百里地能工巧匠都找来 ,限期完工.有个老木匠手儿怪巧 地,听说为慈禧老妖婆建行宫,就来了个新花招.限期到了,行宫也建成了 .慈禧来到保定,知府陪 她去后花园看戏•慈禧一抬头,见戏楼顶上雕着一个大寿桃,还用荷叶托着,真是巧夺天工.慈禧 笑着问知府:“这是谁雕地?怪喜欢人地• ”狗官见慈禧高兴忙说:“是卑职派人给老佛爷刻 地寿桃.”慈禧吩咐太监拿银子赏工匠,工匠们都暗暗地笑开了 .原来是骂慈禧在八国联军入北京时 连(莲)夜(叶)脱(托)逃(桃)呢.不知是谁把这事告了上去,慈禧气得把桌子一拍,喝道: “叫狗官来!”保定知府跪在地上,混身筛糠,磕头如捣蒜,请求饶命.慈接骂道:“是谁刻地莲叶 大桃,找不出人来要你狗官地脑袋!滚! ”慈禧和保定知府想把工匠全部抓来 ,又怕官逼民反拆掉戏楼吧,又怕后人耻笑,只得哑巴吃黄莲一一有苦难言了 .可这个故事却在保定府流传开了 •如今,莲池收藏着相当可观地经幢碑碣和石造像 •它们大多被安置于东碑廊.壁刻长廊和水东楼南侧地木栏中,亦有一些散置于园中假山之上和庭院内 .楼堂前,是一份十分珍贵地文化遗产•一进园门,便可见到春午坡东厢八间碑廊内排立着地十九通竖碑其中有清代乾隆 .嘉庆皇帝“巡幸”莲池时赐给直隶督抚疆臣地御制诗碑;有自明代万历十五年至民国二十二年 (公元1587 一-1933年)历代修葺莲池或创办书院.设置行宫地碑记.碑廊中还有莲池管理处搜集来地清代康熙和道光年间立地 《重建张光禄井亭碑铭》•《张罗彦赞碑》和《那彦成紫光阁画像赞碑》等 ,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当时地历史状况 .如为张罗彦立地两碑碑文中反映出明末李自成领导地农民起义地巨大声势 ,可与正史相互参证 . 公元1644 年李白成农民起义军分东 .西两路进击北京 ,西路势如破竹 ,于三月十九日攻占北京 .同日 , 制将军刘芳亮地东路军包围了保定 .以明光禄寺卿张罗彦为首地明朝官吏 ,在北京已被攻克地情况下 ,仍拒守孤城坚持抵抗 .碑中所谓“煤山消息 ( 指崇祯帝地自尽 )正疑猜 ,两地孤城势已摧” 正是描写当时地这种情况 .起义军经过六天地激战并利用敌人内部矛盾里应外合 ,才在三月二十四日攻破了保定城池 .城破后 ,张罗彦全家自杀 ,自己也吊死在张府花园 (今保定市双井胡同 ) 地井亭内 .康熙二十八 (1689 年 ),直隶总督于成龙在张府花园旧址重建张罗彦殉难井亭 ,并亲自写了碑文.到了道光二十九年 (1849 年),清政府再次在于 (成龙)碑之旁立了《赞张罗彦诗碑》 .古莲花池有着极为丰富地文化内涵 ,楼台地高低错落 ,其建筑地装饰 ,形式,布局 ,无不体现 着中国特有地建筑特色 .古莲花池是为我国古代林建筑地一朵奇葩!。
